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唯有佛念我的心是永远是不变的


   日期:2011/1/13 19: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众生念佛的心是可变的,而佛念众生的心是不变的。众生实际上对自己心念的了解远远没有佛对我们的了解的多。众生心原本是被妄心所支配,一会儿念佛为病好,一会儿念佛为活好,一分钟有八万四千个念头,念念都是无常变化,而其中真正有几念是真正为往生而念的呢?众生是无明愚痴,佛是光明智慧觉悟的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有一个名号叫世间解,世间、出世间一切众生的心念没有不彻底了解、理解、通达、明了的。唯有佛为众生念念都是真心诚心,众生哪有?

危难关头我们能念出佛号,不要从众生这方面找原因,要知道没有佛力加持,关键时刻我们根本念不出佛号!我们能念出佛号,是因为阿弥陀佛发过这样的大愿——“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佛号本身具有令我们心安的功德和作用,如果不能让我们心安,他就不成佛。而我们之所以心不安,一是因为我们就是一个凡夫,有血有肉有感情,烦恼挂碍放不下; 二是我们不明白念佛的道理。

在危难时刻我们念佛,世间因缘若是已了,佛立刻就会接我们走,即使我们没有想到往不往生的事,因为名号本身就是往生,就能往生。这是佛愿佛德佛果佛力的不可思议,不是我们众生所能思惟的事。若是因缘未到,得以苟存,那我们就安心念佛,佛什么时候该来接引,佛知道佛明了,我们不必劳神费心,任凭佛救就是。

至于念佛不为往生,而为世间福报,佛怜悯众生,恒顺众生,也照样满愿。否则阿弥陀佛怎么被称为“大愿王”呢?正如世间法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样,能看着子女落难了,站在一边看笑话,不管不问吗?即使有这样狠心肠的父母,没有狠心肠的佛。佛以慈悲为怀。对此,《佛说无量寿经》也有经证: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  灭此昏盲闇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功祚成满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晖  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  说法师子吼  供养一切佛  具足众德本
     愿慧悉成满  得为三界雄  如佛无量智  通达靡不遍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胜尊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人  当雨珍妙华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事实上,众生根本就做不到念念为往生,如果能做到,众生就不是凡夫,而是圣人。就算是已经证得果位的三贤十圣同样还得靠佛救,况凡夫乎!九界一切圣凡要想成为究竟圆满福慧具足的佛,无一不靠三宝加持,说得更彻底一点,就是靠佛力加持。而且众生也不必非要做到念念为往生。《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对此有经文为证: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对佛乃至一念的信心真诚心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往生而且得到八地菩萨以上即不动地的果位,不再退转到七地以下,这个佛号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十方诸佛都极力地赞叹阿弥陀佛,太了不起了!对于众生而言,佛实在是慈悲至极,无以言说!这段经文中,佛说得非常清楚明了,往生都是正定之聚,即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十住毗婆娑论》云:

一、位不退。不会再退失堕落于恶律仪之业行,而流转于恶道的生死轮回。

二、行不退。已经证得初地,舍离二乘之心,于利益他人的菩萨行得不退转也。

三、念不退。证入于八地以上,真正得到任运的无功用智,于定境或散心之中,皆能够得到自在的缘故,没有一念退转也。

这三不退不是靠众生自己一个阶位一个阶位修上去的,而是靠佛力直接到达不退位。这是明信佛智,佛所回向的果德。而对于疑惑佛智的念佛,执着自我的念佛,才有三辈九品之说。所以三辈九品统统都是边城疑地胎中化生。《佛说无量寿经》后半部如是说: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以疑惑佛智生彼宫殿。无有形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如来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念佛)(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念佛)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三、与念佛的关系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人生为何要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