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真正有智慧的人愿意受到批评,并不一定喜欢别人赞叹


   日期:2017/3/1 12: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乐从谏恒难处,冒犯频繁常记仇,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有些人不乐意听从、接受别人的劝谏,跟任何人都难以相处,特别容易冒犯。在人中,尤其是女众,虽然修行境界很高,但在显现上,也不能说得太厉害,因为承受能力很差,心力很脆弱。我这样说,可能女众能接受,不然她们人比较多,到时搞捍卫自己声誉的示威游行,就不好办!(众笑)

  可能这与人的生理有关,智慧倒不一定。比如在口才上,我身边的女众就比男众口才好,虽然并非完全如此,但相当多的人还是讲得很不错。但在与人相处时,女众经常产生各种分别烦恼,而且心不稳定,一会儿高兴得不得了,就像享受天界的快乐一样,一会儿又非常痛苦,就像感受地狱的痛苦一样。

  而且,小小的事情就产生特别大的执著,比如: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不处理不行,那我怎么办呢?这个人对我不好,看她的表情就知道,现在我该如何做呢?甚至到处问他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意义啊?其实,不仅是女众,凡夫人都有这样的情况。虽然当时自己特别执著,过后观察也感到很可笑,甚至责备自己:昨天我不应该哭,更不应该这样说等。

  尤其人成熟后,比如在四十岁,会觉得二十岁以前的行为,很多都做得不对。以前,孔子的朋友蘧伯玉,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错误。到五十岁时,他说:在四十九岁之前,所作的很多行为全都是错误的。我有时也感觉到,自己年轻的时候,或昨天之前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很多都不如法,所以经常提醒自己:不应该这样执著,这样做很不应该等。很多老年人也常跟我讲:年轻时因为感情,好多次都想自杀,但没有成功,否则也没有今天的学习机会。

  现在很多人,因为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一件事情不成功,就认为人生已经走投无路了。其实,人生并不仅是一条路,有很多路可以选择。若这条路走不通,就走那条路;若那条路走不通,就往这条路走。但有时在分别念的束缚下,自己对事情过于执著,也产生了相当多的烦恼。

  有些人心量非常狭小,就像卫藏的厉鬼一样,一会儿就生气,甚至经常产生烦恼,不断出现痛苦、伤心、绝望等不良情绪,所以他人根本不敢接近,害怕冒犯他。而且他好事记性特别差,如别人在财物上帮助、赐予教言等,一点都记不住;而不好的事情,却记得清清楚楚,比如:他瞪了我一眼,说过我一句不太好听的话等。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碰都不敢碰,问都不敢问。不要说修行,在世间当中,这也是一种最不好的习气。

  不过,人的素质还是有很大差别。有些人的综合素质很高,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人,若别人认为你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就会当面直接给你提出;而听者,若自己有错,也会承认,若没有错,也会用微笑来感谢对方的善意提醒。很多人都是如此。

  而我们学佛人,虽然以前读过大学,甚至是很有名的大学,但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一定真正有知识。若心越来越狭窄,自我保护越来越强,没有利他心和广阔的心态,在自私自利控制下,所作所为都会很颠倒,一切都会成为束缚。

  虽然很多人认为,现在社会越来越有发展,人类文明越来越有进步,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样。当然,在某些技术上谁都不得不承认,比如交通,确实比以前便利得多,否则现在一两个小时、一两天的路程,若是步行或骑马,可能需要好几天或好几个月。以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之间传递信息,需要半个月、一个月乃至更长时间,而现在一秒钟、半分钟就搞定了。虽然很多前人的梦想,现在都已变为现实,但不断除相续中的烦恼,心没有获得快乐,也不一定真正有利。

  以前,每天可能不需要八小时上班,现在八小时都不够,要干十个小时,甚至熬夜;这样的话,身心疲惫不堪,也没有快乐可言。以前没有电脑,现在有电脑,以前没有好的交通工具,现在拥有,甚至档次越来越高,但实际上,跟以前相比,现在可能更加痛苦。比如在大城市,堵车非常严重,即或是高档轿车,坐在里面也很痛苦。而走路或骑车,可能还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现在人类各种欲望迅猛膨胀,人们肆无忌惮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到最后很有可能自掘坟墓、毁坏自他。表面看来,以前穿得破破烂烂,现在穿着各种五颜六色的衣服,实际上背后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众生的生命,自身的时间、精力等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现在各个国家表面看来在提倡和平,实际上都在准备打仗。前几天,我看到一本军事书中讲,好多国家都把原子弹等瞄准其他国家,有些瞄准三十个城市,有些瞄准二十多个城市。一旦爆发战争,全都会毁于一旦。而以前,军队用刀、枪、矛作战,伤亡率非常低。为什么各个国家会这样呢?其原因就是人们的贪心、嗔心极度膨胀,人们的自私自利心越来越强。而其结果,人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安全感。

  此时,大乘佛教利他心的真正价值,会自然而然展现出来。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认真观察、思维,就会了知:在所有思想中,大乘佛教的无我、利他,在当前乃至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应该淘汰,应永远让它闪闪发光。在这方面,大家应该多思考,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不重视善的理念。如《论语》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不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很多学问都是这样,若只会讲,不能认真执行,也是不行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与没有遇到善友有很大关系。如《佛本行集经》云:“恶谏善劝行,厄难相救济,是名真善友。”真正的善友就是那些劝勉我们行持善法、制止恶事,在遇到苦厄、困难之时,能帮助、救济的人。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道理,别人劝告说:你今天这个事情做得不对。他就会说:你说什么?我怎么不对?所以藏人说:对那些脾气不太好的坏人,不能问你在哪儿,否则他们会说,我在哪儿关你啥事?

  其实,对修行人来讲,尤其是负责人,别人劝勉、监督、提意见,是非常好的。我特别希望他人说自己的过失,因为自己有傲慢等烦恼而不自知,需要他人提醒,需要接受他人的批评,世间人也这样说。当然,世间人的说法与大乘佛法并不相同。所以我们以后,尽量不要在别人还没有说完时,就开始发脾气,或者反对说:你必须要有依据,否则怎么怎么。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不敢劝诫。

  对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讲,他愿意受到很多人批评,并不一定喜欢别人赞叹。所以当别人赞叹说:你真的是佛菩萨,你的智慧超群、人格贤善、长相庄严,他就会觉得别人在故意说他的过失。若别人好心好意说真话:你今天在说话的过程中,可能有点不太对;你现在有些行为别人怀疑,这样不太好;你现在的想法不正确,要注意!自己就会特别感激,认为他对我很好,因为他人点出了自己行为不如法的地方。

  而我们现在的习惯,跟真正对自己有利的情况相差太远。说实话,你看药那么苦,而且喝时也很痛苦,但却对病有利。所以当别人劝告时,自己很不厌烦地说:你今天也说我的过失,明天也说我的过失,你以后别跟我说,不要再跟我来往,我没有那么坏,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那就说明自己没有接受别人批评的能力。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修心利刃轮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智慧)(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