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焕法师:定位往生念佛,回向平安生命


   日期:2017/3/1 20: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新的一年,因为会龙寺大和尚以及当地政府、上海市佛教协会的重视和关心,会龙寺才有缘分启动冥阳两界离苦得乐念佛报恩法会。我们学佛人都强调“报四重恩”,如果没有四重恩维护的功德,我们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念佛人首先要保证一切活动的安全,来完善我们自己,然后,再为平安我们的生命来念这一句佛号。我们的活动应该做到:大家平安来,回去也一定要平安。要建立在感恩的基础上达到平安安全的条件,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平安生命,我们容易只站在自己个人的角度上,而忽略了我们生命中冥阳两界同时存在的现实。如果念佛人只为自己的健康平安而念佛,往往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健康平安。我为什么要倡导“往生念佛”?过去我们错误地坚持“念佛往生”。

  真正感召死亡的,是了果报。念一句佛号能得到三方面的功德:第一是具足无量寿;第二是于做人上具足无量觉;第三是于冥阳两界能具足无量光。当我们没有详细地去理解一句佛号的作用时,就会错误地认为念佛只是为了往生,把“往生”等同于“死亡”,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其实“往生”包含有“果报了”和“果报未了”两个层次,而“往生念佛”是为平安而念佛。

  我在念佛这个平台上至今为止15年了,纯粹跟一句佛号打交道。我们的念佛法会最高峰有一万多人,能来这么多人,是因为我们一心为冥阳两界离苦得乐。曾经有一个领导问我:“法师啊,人家超度的是冥界,你为什么冥阳两界都超度?阳界也需要超度吗?”我跟他讲:“超,就是超越障碍,度,就是度过难关。”举办念佛七法会原本就是帮助家庭清理障碍的。

  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有烦恼就有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学佛人最根本的,不是要求别人做好,而是要做好自己带动一家人。如果学佛以后,变成自己做指挥官要求一家人做好,那家人就不服气了,这就是学魔了。自己做好了,带动一家人,那一家人就感动了嘛!要主动爱家人,自己有爱才能拥有家。所以说,人人都要做好自己,从我做起。家人跟我们的缘分特别大,如果我们带不动家人,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说家人不好呢?学佛最关键的是在转变自己、从我做起,自己做好了,再把一家做好,一家做好带动一方做好。

  新的一年,我们愿望家家平安。从佛教来讲不只是一生平安,而是生生世世的平安,我们要用一年的平安,来证明一生的平安,再用一生的平安,证明生生世世的平安。一年的平安需要从一天做起,拥有一天的平安是拥有生生世世平安的开端。

  下面我们讲如何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念佛。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代表的是无情的世界。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出现无情的局面,所以才产生种种的烦恼。极乐世界是有情的世界,也是开心快乐的世界。我们是来这里训练开心快乐的,那一句佛号就是启动开心快乐的名号。当我们开心快乐了,佛名号就是我们的名号,我们的名号就是佛名号,就是与佛名号同步了。如果我们念佛一天,还不开心、不快乐,那佛名号就是佛名号,自己就是自己,作用就不大。我们一定要随一句佛号开心快乐!愿我们当下的开心快乐,随佛号成为我们生生世世快乐的条件。

  在生活当中,即便是凡尘琐事,我们也要开心快乐地把事情做好,要让生活完美化。烦恼的时候,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自然都有障碍。这也是我们生活当中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大家要明白,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极乐,简单来说就是要快乐和开心。大家念佛真正达到开心快乐,就是往生离苦得乐了。如果一天乃至七天之后,还没有开心快乐,那就是“往死”,而不是“往生”,所以大家千万要放下自己不开心不快乐的心态,知道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不好,我们放下了就没有了嘛!最重要的是,我们只要用一句佛号,就能把不开心、不快乐送到往生,只留下开心快乐的事。希望大家要明白往生念佛的作用,不要像过去念了之后再回向,或者是每天到晚上才回向:“愿以此功德……”我们要懂得念佛之前就要定位做到开心快乐,为“往生”而念佛,不要念佛以后再累死累活回向往生。

  我俗家有一位长辈刚刚离去三天,以儒家思想和道家的孝道文化,这时候是不能离开老人的。那我为什么要来会龙寺?宇宙中有无数的冥阳两界众生同样需要离苦得乐。这次法会,这么多人足以证明我们的殊胜,殊胜就是平安,而安全就是平安的条件。平安可以包含安全,但安全不能包含平安,安全只是基于组织活动上讲,但是平安就包含人们的行、住、坐、卧各个方面。

  《阿弥陀经》最后有一句话:“拔除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念一句佛号拔除一切业障根本,也能拔除一切不安全的业障根本。同理,希望大家在念佛的过程中消除烦恼。如果我们世间上有鬼,那么烦恼的人就是鬼。如果世间上有魔,那么发脾气的人就是魔了。我们念佛人,要随一句佛号消除烦恼,随一句佛号消除不好的脾气,只有找到了业障根本,定位去念佛才有作用。

  儒家、道家、佛家都说到“厚德载物”,其实就是说人要开心快乐,对什么烦恼都不在乎,都能看破放下,这样才能厚德载物。特别在生活当中,我们要有责任感,要敢于承担,敢承担就是厚德。连自己的生活都不敢承担,谁来帮我们承担?所以,自己要为自己的人生承担一切的责任,为一家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能为社会、为国家承担责任,就更是“厚德载物”。

  儒家、道家、佛家不管哪一个宗派,都倡导“明白做人”。从生命的角度上来讲,净土宗的念佛人要了脱生死,那怎么样了脱呢?学佛以后,生就生,死就死,活得开心就是“了脱”,走得开心也是“了脱”。我们生死凡夫就是活着不开心,死了也不开心,所以我们难了生死!所谓“了”,我用世间的话来讲,就是活得潇洒走得潇洒。活得不潇洒走得也不潇洒,就是“不了”。愿望大家,不管是到了八十岁还是一百岁,都要做一个潇洒的人!我们为潇洒而来世间,没有人违背生命的根本为了苦难而来,我们都是为了开心快乐而来。有一句话叫做“复本归元”,就是回归开心快乐。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到我们生命的根本目标是极乐世界,是要在极乐世界做一个开心快乐的人。当我们临命终了,开心地走了,做西方极乐世界的老祖宗,愿我们的后代也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后代。

  人活在世上,是身体伟大还是灵魂伟大?如果灵魂没有了,身体还能怎样?唯心是我们的灵魂软件,唯物是我们的身体硬件,要让硬件和软件协调。我们开心快乐了,就是协调了;不开心、不快乐就不协调了。软件和硬件分离,硬件是硬件,软件是软件,人就不行了嘛!所以,要让生命的软件和硬件同步存在。佛有“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说法,这才是为开心快乐而活。现在的青年人去美容院美容,都是希望自己漂亮。其实如果你不开心,怎么美容都不好看;开心快乐了,不美容也非常好看,希望大家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自己。

  《心经》特别提醒我们:“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个“空”就是指“唯心”,“色”就是指“唯物”。唯心离不开唯物,唯物也离不开唯心。所以唯心和唯物同时存在。

  我们来到这里,是来纠正我们过去做人心态不对的地方,这些不对的地方造成自己和家人的痛苦和障碍。生命本来的面目就是开心快乐,希望在启动新一年的念佛法会之际,大家阖家冥阳两界随一句佛号离苦得乐,也就是开心快乐。我们不但有条件自己离苦得乐,还要为我们的地区回向平安、和谐,还要借助法会的这个平台回向平安上海、平安中国、回向世界和平,愿我们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

  大家来到这里,要把烦恼放下,把不良的习气放下。能放下这两样东西就是放下所有的灾难。无情的事情千万不要留在身上,千万不要做一个无情的人。什么叫有情的人呢?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成全、互相礼让、互相知恩、互相感恩、互相报恩就是有情了。那么无情又是怎么样呢?互相抱怨、互相埋怨、互相怨恨、互相不放过、互相伤害、互相毁灭就是灾难的根本啊!

  希望你们放下了以后,回家告诉家人:“大和尚帮我打扫卫生了!”为什么叫做“大和尚”?能承担天上天下的一切不良的事情,和平不良的一切,所以叫做“大和尚”。

  今年,会龙寺每个月将启动两次佛七法会,上海这样的寺庙不多,能为大家打造这样一个离苦得乐的平台,机会很难得。所以我们要用实实在在的离苦得乐来报答会龙寺的大和尚,当你们不离苦得乐、不安全、不平安,那么大和尚就要难过了。

  希望大家做好自己来回向所有一切!

  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焕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仁焕法师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