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年轻的生命要有大格局


   日期:2017/3/5 20: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佛教能蓬勃发展,超过了儒家,和道家,就是华严经的功劳。这个是从格局上来讲。其实儒家的格局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儒家是孔子,根据易经来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道家是也是根据易经处理人和宇宙、天地,乃至人和身体的关系。

比如道家看世界,道家的格局是非常大,而且是实在。比如道家把天上的星宿,乃至银河系,都分的很清楚。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所以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岳。不仅如此,道家还把宇宙和人等同起来。就是说宇宙是个放大的人,人是缩小的宇宙。人的一切都跟宇宙对应。这个思想,就是唐密的思想。中国的八大宗派中的密宗,不是藏地的密宗。而是唐密。藏密室藏地的风俗和密宗像结合,很多是藏地的风俗部分,比如转经轮,还有灌顶,还有烟供火供。

道家不仅对宇宙认识,对地球的认识,不是道家也把地球看成一个人一样,有血液,有呼吸,有毛发。所以盘古开天辟地。你看道家就说地球里面是空的,甚至地球的山岳里头也是空的。像人会呼吸一样。这也是道家的看法。

如果按照大格局来讲,道家的格局,起码从人天感应上来讲,这个是物理世界的格局。儒家的格局就表现在人上,所以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观,这也是很大的心量。你看佛弟子能达到天下观,是很了不得。一般我们会放生,会对动物慈悲,施食,对鬼神慈悲。那对人的慈悲,我们有没有做到。中国古代培养了很多儒家的将军,为了国家和百姓利益,自己命都不要的。这也是很伟大的菩萨精神。

竟然儒家和道家都把天,地,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佛教来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人心的问题。人都是应该是怎么样的。天地是如此,人和天地的关系,老子讲了。人和人的关系,孔子讲了。华严经讲的是什么?就是心的境界。

但心的境界,要大方广,要做到,却不容易。如果人和人的关系你没有做好,你心的境界一定不行。人和宇宙的关系,你没有处理好。心的境界也达不到。所所以,所以之前我花了很多篇幅去讲家庭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学佛,家庭的问题处理不好,没有智。比如女的来讲,女的有几个身份:女儿,妻子,母亲,姐姐或妹,儿媳,弟媳,嫂嫂,奶奶,外婆。你去看,女人就有这么多身份,你能处理好吗?以前的家庭,三姑六婆,父母生七八个。然。这里头关系更复杂。我常问一个问题,你两个儿子打架,你要怎么教育?这也属于华严的部分。

这个家教就特别重要。以前都是大家庭的,一个家族,从上到下,三代同堂来讲,爷爷奶奶属于上辈,生个五六个孩子,五六个孩子结婚成家,第二个辈分就有十个。然后第三辈就是第二辈生的,每个人再生个五六个。第三辈是不是有五六十人。三辈加起来就是七八十人了。你想看,好比管一个大庙一样。你能做的好,难道不是你的修行?

现在人不一样,生一两个,夫妻管一个孩子,顶多加父母,就五六个人,都管理不好,是非冲突那么多。为什么?就是没有家风,家教。这很重要。所以孔子也是很了不得,你看他门人三千。这三千人你要管,很不容易。所以孔子根据天道的易经,给每个人安排位置。父母要什么位置,女儿要怎么位置。这就是规矩。

一个家庭中,不能讲对错,只能讲规矩。这一套禅宗丛林做的特别好,就是佛门清规。你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就好。现在大家物质跟上了,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们没有规矩,没有按照规矩来办事。

中国人不重视物质,我们祖先做的任何事情,都只有两个作用,修好自己的道德,加上去教化别人。华严经有眷属庄严的部分。华严经的庄严,不仅包括器世间的庄严,也包括眷属庄严,这是个可见的。你看你眷属庄严否。

大家去看《法华经》,《法华经》给罗汉授记成佛。为什么要授记成佛?罗汉就是了生死了,但眷属庄严,器世间庄严都不够。所以佛就给他们授记,你将来成佛,名字叫什么,度多少人,住世多少时间。你度的人越多,修的功德越大,你国土就越庄严。

所以每个人都要有个国土,家庭也是一个国土,你家庭很多人,各个都有出息,也是眷属庄严。你有钱,家弄的很大气,但还要有人,否则孤身一人,再好看又怎么样,还不是像在自己设置的城堡里头。

现在很多人,布置一个家,什么好宝贝往家里端,都是古董,然后摆几盆花,以为说,这就是禅意。这就是太侮辱禅了。禅是这么小心量的吗?禅是一种分享,是大格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看你家里放那么多好宝贝,锁了一层又一层,有害怕被偷走。这岂是禅?

要谈器世间的庄严,你到老丛林还可以看到。老丛林里头,没有值钱的东西,就佛像,器皿而已。不要摆设很好看的东西,让人起偷心。山河大地都是如来,都是家。你很难体会出来的。像虚云老和尚建庙,都不要贵重让人起偷心的东西。开悟的人,山河大地都是身心美景,故乡风月嘛。山间草花那么多,多美,何必你要去采一朵来供佛呢。花长在外面,就是供佛。所以禅是一种大格局,大心量,但没有办法表示。

现在人对物质拥有过度,尤其是对奢侈品,高档佛香,追求过度,都是很可笑的。有些人学佛了,到处都是贵重的佛像,佛珠,几万块,很小的一个。那有什么意思呢。如果要造佛像,我就造的很大的,放在庙里给人供养。那才有意义。自己搞个小小的,这根本不是禅的格局。

所以不要太重贵重之物,要有这个放下的精神。这就是禅教诲的,也是家教的部分。一个家庭,要重在教育品格上,不是器物上。只有把你的精力从对器物的执着上放开,就会慢慢进入第二层眷属庄严的境界。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