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不要让佛法缺席你的这一生


   日期:2017/3/6 16: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可能有千万种不圆满,也可以有无量的缺憾,但是不要让佛法缺席你的这一次生命历程。一日遇到一个小孩,他说自己好像是和地藏菩萨没缘分,我对他说:缘由前生,分在人为。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度一切众生成佛,只要我还是众生,那么就一定和这位菩萨有缘,是否有分呢?却全靠个人努力了。

  如果个人不去努力,这个分就不会成熟,只依靠缘做牵引,这力量就小了很多,受用自然也会受很大的影响。所以当一个人自己不努力了,才会把责任推脱到缘分上去。如亲人有血缘做基础,但是如果长久不走动,也会非常的寡淡;但是邻居间交往很勤,就会非常的亲近。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说自己和佛菩萨无缘的时候,其实佛菩萨没有把我们推出门外,而是自己给自己不努力找了一个理由,是自己把自己推出门外的。就像有人撑伞,阳光就不会直射到他,对阳光而言,是不捡择的,不管是高大上的建筑,还是矮挫丑的垃圾,只要不去遮挡阳光,都会公平地接受阳光的恩赐。

  为什么有人不肯接受佛法呢?或许正是因为不了解。在早前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当和陌生人说一个他不了解的内容的时候,往往绝大多数的人会拒绝,相当于你和他说了什么他都不知道,就已经先回绝了。出于自我保护做出对陌生信息的回绝,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的社会里还有骗子坏人,所以敞开心扉是一个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

  佛法是什么呢?对我们的意义又是如何呢?那日一同修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说这一生能学佛,应该也是累生累世都接触过佛法的,遇到佛法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他观察到自己某一生和佛教有过接触,随后我问他:你观察一下,从你上次错过出轮回到这一生经历了多少生?过了一会他回复我:从上次错过出轮回,到现在经历了9000生。各位聪明的朋友们,9000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这九千生,就算每一生只有一岁,那么就已经比这期人类文明久远很久了。虽然我们都能见过寺院,也看过僧人,或者遇到过经书,但是这和出轮回并不是一个水平线的;就像学生上学,坚持不辍努力刻苦,一定会毕业,但是这也需要动经年月。一次又一次的遇到,接触,乃至去投身学习,真实实践,才能促成在某一生有机会实现出轮回的梦想;亦如学生上学,不断的学习测试,最后毕业了,如果没有前面的累积和努力,怎么能毕业呢?就像现在很多人说自己学佛,其实并没有努力去做,这代表什么?

  代表自己根本没打算出轮回;

  代表自己又把生死的主控权交给了习气和业力;

  代表自己还要流浪生死;

  代表自己还没吃够生死的苦;

  代表自己还没受够轮回的痛;

  代表自己还不相信无常会逼迫;

  代表自己还不愿帮助自己的亲人眷属;

  代表自己还要大量浪费来自佛菩萨的帮助。

  这一生能遇到佛法,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虽然可能很多生也遇到过,但是没有真正的听闻、没有真正的依教奉行、没有真正的欢喜信受,遇到也只是擦肩而过,不会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波澜壮阔的图画,也不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力挽狂澜的信心。

  ‘缘’是宿世的积累,‘分’才是今时能掌控的部分,就像‘信’是宿世的积累,而‘愿’却是这一生、这一事能提起的,我们承认现在,就不能否认过去,我们要面对未来,就要忍受当下。佛教讲的内容常常是横贯三世的,是要站在一个极其高的角度去对某一个线索做出一个客观的认识,方才能指导我们从这三界走出。亦如玩迷宫的游戏,很快就可以用眼睛找到出口;但是如果我们身陷其中呢?所以角度决定了信息量,而信息量决定了判断的准确程度。

  聪明的你一定会明白:真实的踏上改变生命走向的路程,才是实践佛法的真谛;摆脱业力束缚、习气的侵害,才会得到佛法的微妙受用;能改变生命的走向,打破铁桶一样的宿命,才能相信依靠佛法可以横超三界。努力让自己的内心,能如水清净、如大地般安忍、如风一样不著不滞、如火可摧毁一切烦恼魔障。

  想一想这次生命是为什么而来?想一想要给自己预约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如果我们也想掌控自己的生命,作为自己生命的主宰,那么就不要让佛法缺席你这一次的生命历程,更不要让佛法离席于未尽的生命,不要只满足于遇到而已,不要把改命的手段放在心地以外,不要再用几千上万次的生死去赌博下一次华丽邂逅。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人想了一个问题,就去问佛陀:伟大的佛陀啊,请您解除我的疑惑,在您之后有多少尊佛呢?

  佛陀回答他:在我示现灭度之后,会有无量无边无数恒河沙那样多的如来出现于世。

  彼人高兴的回去了,心里想:以后会有那么多的佛陀,我还有那么多的机会。

  但是他又升起了一个疑惑,转身回去又问佛陀:伟大的佛陀啊,在您成佛之前,有多少尊佛陀呢?

  佛陀回答他:在我示现成佛之前,也一样有无量无数无边恒河沙数的佛陀出现于世,广演教化,普度众生。

  彼人非常高兴:哦,原来佛陀出现于世是那么多、又那么正常,我可以安心回去睡觉了。走着走着忽然想到:过去成就了那么多尊佛陀,我都没有遇到,还在生死里;那未来那么多尊佛出现于世,我一定会遇到吗?我又一定会蒙佛陀教诲得出轮回吗?与其求未来的遇到,不如把握这一次。于是他回头求出家修行,很快成就阿罗汉果位。

  往往世间很多人会说: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件是行善,一件是行孝。要加一句才圆满: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行孝,三是学佛。对于行善,这一生会遇到很多次,这件错过了,只要善心不改,可以遇到下一次;而尽孝就不然了,因为这一生,父母至亲离开了就是永久的离开了,再想弥补挽回是不可能了,所以尽孝的机会一生只一次;而学佛就更珍贵了,要很多很多次的生死,才能有这么一次遇到佛法。可以说行善的机会在这一生是很大的,尽孝的机会这一生只是一次,而学佛的机会却是无量生才有怎么一回,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这些各位看完了,相信会和我有一样的理解:不能让佛法缺席自己的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人生)(五明学佛网:佛法       人生)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 

 赖永海教授: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 

 赖永海教授:太虚大师与人生佛教 

 赖永海教授:佛史略览与佛法概观 

 方立天教授:四十余载的佛学人生及学术生涯 

 洪修平教授: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 

 洪修平教授:中国佛学研究与现代社会人生 

 洪修平教授: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 

 从“闻、思、修”趣入佛法(二) 

 从“闻、思、修”趣入佛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