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罪业深重之人,仅仅临终忆念阿弥陀佛也能往生净土呢?


   日期:2017/3/10 17: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面已经讲了,阿弥陀佛的发愿已经圆满成就的缘故,任何众生只要能以清净的心来忆念、发愿、回向,彼在临终时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也即在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力与自己的信愿力聚合的前提下往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只有自力、他力都具足才能顺利往生。如果缺少了他力,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凡夫也不能往生;如果缺少了自己的努力,阿弥陀佛也不可能把你强引到极乐世界,若这样就能解脱,那佛陀早就把一切众生引往清净刹土了。

  在座的各位,人生短暂的缘故,一定要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世人在有了一定钱财时,总想将它们投资在最有利可图的项目上;对修行人来讲,在得到了人身如意宝时,也应做最佳投资,而不能将它用在造罪业和琐事上。所以我们不能每天都得过且过、吃吃喝喝,而应把时间和精力全部都用在修行正法上。在所有正法中,守持清净的戒律、修菩提心、修大圆满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是佛法的精华,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多投资。

  下面讲临终时如何往生之理。因此,如果是今生积累资粮等的上等修行人,则临终显现各种隐没次第景象时,忆念阿弥陀佛而往生净土。

  大家都清楚,修行人有三等,即上等修行人、中等修行人和下等修行人。如果再分,则有上上等、上中等、上下等,以及中上等、中中等、中下等,和下上等、下中等、下下等。而即生当中认认真真念佛、观佛以及积累资粮的这些上等修行人,在显现各种隐没次第景象时(关于隐没次第,中阴法门中有宣讲),他们当即就能忆念阿弥陀佛,这样就能自在往生。

  中阴法门特别重要。在藏传佛教中,不管是萨迦、格鲁,还是宁玛、嘎举,各大教派都有极殊胜的窍诀。尤其是前译宁玛派的殊胜教法里面,有《闻解脱》的中阴窍诀,它非常细致地宣说了中阴界的种种景象。如果真正能精通中阴法门,那面对死亡一点困难也没有。现在《西藏生死书》广为大众接受,许多人都从中得到了很大利益,其原因就在于,本书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了莲花生大士的中阴教言。在座的道友,很多以前都接受过中阴法门的灌顶和教言,这样以后,不管什么时候离开人间,自己应该有一些把握。若活着的时候,自己也尽心尽力修过密法中的中阴法,或显宗中的净土法,那当中阴的隐没次第现前的时候,就会无惧生死。

  中阴法门讲,在临终时,会出现四大隐没次第。本来人活着时,四大是均衡的,但死亡来临时,四大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像一个人要搬家,他自然会翻箱倒柜地在旧房子里折腾一番;同样,我们的意识在四大假合的房子里住了几十年,现在要离开这个旧房子,肯定会有一番大的折腾。首先是地大融入水大,此时感觉身体特别沉重,出现被大山挤压或坠入深渊的感觉。随后水大融入火大,此时口水、眼泪、鼻涕流出来,也有口干舌燥的感觉。接着火大融入风大,体温从身体的边缘开始内收,有些人是从脚向上内收(即下身先凉),有些人是从头顶向下内收(即上身先凉)。最后风大融入意识,此时呼吸停止;要注意的是,虽然此时呼吸已经停止了,心脏和脉搏也停止了跳动,但内在的意识尚未离开身体,所以那时不能碰亡人的身体,亲朋好友也不要哭哭啼啼。

  无始以来,我们都死过无数次,死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时是生病逐渐死亡,有时是突然横死,但都没有得到解脱。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上师的教言,所以大家皆应尽量了解死亡,并提前作好准备,这样在下一次死亡到来时,才能有机会转为道用。其实这就像学开车,若师傅已经教了怎样让车,自己也进行过多次训练,那在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时,就会知道怎样避让,否则就会出现撞车。同样,面对死亡也要作好准备。

  如果中阴法门修得比较好,那这辈子也会像已经死过很多次一样:对死亡的每个阶段都很熟悉。以前学院中的明慧法师对中阴法门很有信心,活着时也有所准备,所以她在临终时对身边的道友说:“现在是地大融入水大……”如果修得不好,自然就不能了知。有一位藏族老头子问身为出家人的儿子:“人死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儿子说:“我怎么知道?我也没有死过。”老头子用讥笑的口吻说:“看来你的修行并不成功,因为修行好的人都像死过很多次一样,对死亡非常有经验,你以后一定要变成这样的修行人。”

  的确,在面对生老病死时,好修行人都有世人所不具有的洒脱与自在。在生病时,世人都是愁眉苦脸,而修行人却能将病转为道用,从而增上修行的境界。在衰老时,世人揽镜自照,见到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内心的痛苦就像刀在割一样,而修行人却会更加从容地修行。可能对老的态度,也与传统习俗有关,藏族人就不太怕老,甚至很多老人还因为老而自豪,很多妇女也因有白头发而骄傲;但很多汉人不但不愿意别人说他老,还为了延缓衰老而做各种整容手术。对于死亡,世人根本没有勇气面对,甚至连这个字眼都不愿意提,但修行人却为了生死自在而毕生修行。

  最近,炉霍县有这样一件往生实例:果青寺附近有一个叫嘎巴的人,他生前精进、信心都很不错,但行为并不是很好。要圆寂那天,他对家人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们帮我洗个澡,给我穿上出家人的法衣,阿弥陀佛肯定会来接我。”旁边的人觉得他在说胡话,所以谁都没在意。过一会儿他又说:“快给我洗澡,阿弥陀佛来接我了。”家人还是没理他。后来他一直这样要求,家人没办法,只好给他披了一件法衣,然后他就高兴地圆寂了。

  下面讲隐峰禅师的公案,这在《宋高僧传》等史传中有记载。五台山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他俗姓邓,故人们称他为邓隐峰。他幼年时狂顽不慧,父母都管不了他,于是听任他出家。出家后,他在马祖处学禅,但一直没有开悟;后来他又到石头希迁处参学,仍然没有开悟;最后他回到马祖处,最终在马祖座下有所悟入。

  有一次,他推着小车运货的时候,马祖伸脚挡住路。邓隐峰说:“请师收足。”大师说:“已展不收。”他说:“已进不退。”于是推车碾过马祖的脚。马祖回到法堂,手执利斧说:“适来碾损老僧脚底出来。”邓隐峰禅师便走到马祖的跟前,伸出脖子让马祖砍,但马祖却放下了手中的斧子,此时邓隐峰顿然大悟。

  后来隐峰禅师到了五台山,圆寂前他问:“诸方大德迁化时,有坐着去的,有卧着去的,不知道有没有立着去的?”大众说:“有。”隐峰又问:“有没有倒立而去的?”众人都说没见过。于是邓隐峰就倒立着圆寂了。更奇怪的是,虽然他的身体倒立,但衣服并没有垂下来。后来大家商量荼毗法体,但谁也推不倒他的身体。邓隐峰有一个出家为尼的妹妹,她向邓隐峰的遗体呵斥道:“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惑于人?”说完用手一推,邓隐峰的身体就倒了下来,遗体火化后还出现众多舍利。

  大家都知道,很多禅宗大德都要为常住发心,而本公案所讲的隐峰禅师也不例外,他一直为常住做事。但我们有些道友才发一两个月心,就叫苦连天;有些居士发心的力量也不足,甚至还要讨价还价,这没必要。大家要知道,为三宝发心的功德很大,一方面自己在积累资粮,另一方面也在遣除自己的罪障。所以大家皆应发长远心,更应无条件地发心。

  以上讲了上等修行人临终时的往生情况,下面讲罪孽深重者临终时如何往生。倘若是杀猪、杀牛等罪孽深重之人,就会由罪业自相显现出见到阎罗王、狱卒、所杀众生等种种景象,那时虽然没有能力祈祷阿弥陀佛,但仅能忆念也可往生。

  下面讲一则相关公案:唐代有一个叫张善和的屠夫,他一生杀了无数的牛,临终前张屠夫见到群牛前来索命,于是他便惊恐地大呼求救。此时一位僧人让他点上香,并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了不到十句,张屠夫就说: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说完就命终了。

  很多道友在信佛或出家前都造了不少恶业,不说别的,单单吃饭就造了无量杀业,如果没有认真忏悔,可能在临终时也会出现种种恐怖景象,若那时有道友助念,或自己能忆念阿弥陀佛,也有往生净土的机会,甚至一念乃至十念也能往生,所以大家在离开人间时一定要忆念阿弥陀佛。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临终的时候,更不能认为:既然罪业深重者临终忆念佛陀都能往生,那我生前一直在信佛修善,所以我肯定能往生!而应从现在开始就认真修行。

  为什么罪业深重之人,仅仅临终忆念阿弥陀佛也能往生净土呢?如律藏中说:“纵然大海有,离开波涛时,佛陀却恒时,不离所化众。”一般来讲大海不可能有离开波浪的时候,即使出现了这种情况,而大慈大悲的佛陀也会恒时不离众生,也即佛陀关心、度化众生的事业永无止息。所以在临终时,阿弥陀佛及其眷属会来到他面前,此人也因面见佛陀而清净转生恶趣的业障,故不经中阴,即在外气刚断、内气未断时,就直接被接引到极乐世界。

  其实,这与《普贤行愿品》中所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之义相同。当然临终忆念阿弥陀佛很重要,若当时能忆念,凭借阿弥陀佛的加持,自相续中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障就会被遣除,这样就能马上见到阿弥陀佛,并顺利往生极乐世界。若没有以忆念将阿弥陀佛的加持融入心,相续一直被障碍遮障,那即使阿弥陀佛在你面前,你也不一定能见到,更何况说往生呢?

  上师如意宝生前再三说:若能每天念诵《普贤行愿品》,则已行持具足往生极乐世界四因的善法。所以,即使听不懂法义,只要长期坚持每天跟僧众听一两堂课,而且在念《普贤行愿品》时,也能好好发愿回向的话,这也能往生净土。再加上法王生前多次发愿:我去世后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凡与我结缘的弟子,只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都一定能往生。这是上师对我们最大的承诺,若能把握这个机缘,大家皆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如果自己不愿意,那阿弥陀佛和法王也没办法强迫你。

  此处所讲的教言非常甚深,能听闻者确实很有福报。有些人学佛已经很多年了,但从来没有听过理论与修行相结合的教言,通过这次学习,相信很多人今后都能懂得如何修行。

  以上讲了临终时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下面讲中阴时如何往生。如果临终没有能够解脱,则死后立即便会出现四恐怖声、三险地等无法想象的中阴境现,这时应当忆念阿弥陀佛,若能忆念,当下就能往生净土。

  所谓四恐怖声,是指地、水、火、风四大发出的四种恐怖声。有些教言书里面讲,因为原来的四大现在完全要重新改变,所以会发出这些声音。地大的声音就像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水大的声音就像整个世界遭受洪水冲击时的音声,火大的声音则像三千大千世界被烈火焚烧时所发出的声音,风大的声音就像整个世界遭受狂风猛吹时的声音。

  所谓三险地,指中阴期间出现的贪嗔痴自相,因为这三种景象很恐怖,所以叫三险地。贪心的自相:整个世界好像有十万个红色太阳照射一样,出现红彤彤、红艳艳的景象;嗔恨心的自相:整个世界好像有十万个月光照射在雪山一样,出现白茫茫的景象,其实这是精血的自相;愚痴的自相:整个世界就像二十九号的夜晚一样,出现黑乎乎的景象。此时若不认识就会特别害怕,若学过中阴法就能了知。此后亡者会进入昏迷状态,苏醒过后就会出现文武百尊的显现,不过未学过中阴法门的人也很难认识。

  最近我们给学院中的道友,每人发了一张文武百尊的像,方便的时候大家应好好看一下,因为什么时候死亡来临也很难说。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多少眷属、朋友也帮不上忙,就是自己特别爱护的身体也要放下,而孤零零地离开。在出现这样的景象时,若能马上认识到这就是心的自相,或这就是阿弥陀佛等的显现的话,自己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

  例如,现在突然出现天降霹雳、大地震动等恐怖现象即能忆念三宝者,比如“上师知(喇嘛钦)”、“阿弥陀佛”。此刻是处于惊慌失措、无可奈何的地步而忆念的。倘若这时能够忆念,那么由于中阴意识已脱离了肉体,它就像水面的皮筏,或像王命不可违的捎口信者一样,极其容易转变,因此轻而易举便可往生。以前我们讲《前世今生论》时也讲过,因为中阴身已经脱离肉体束缚的缘故,它到哪里都非常容易,即使越过千山万水也没任何阻碍,所以此时只要能专注忆念阿弥陀佛,当下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可见在看见人死之后,应立即为他们念佛,在这方面寺院做得比较好,但很多家庭并没有这样的习惯。其实在人临死或死亡之后,助念都非常重要,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在居士中建立临终助念团。另外,发现人快要死时,在他的旁边也不要说引生贪嗔的话语,更不要哭哭啼啼,那时应尽量以佛法来帮助他获得解脱。如按中阴窍诀所说那样,摸一摸他的头顶,或拽一拽他的头发,以使他的意识能从头顶出去;或者按照显宗的传统,召集佛友们为他助念。

  释迦牟尼佛在许多经续中都说: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降临到中阴界,刹那便将彼者接引到极乐世界。可见这样的净土法门并非杜撰,也不是臆造,所以我们才敢大胆地说:只要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最后就能往生。因此,如果从现在起就把阿弥陀佛的身色标帜等观修熟练,那么到了临终,就会像遇到以前熟悉之人一般认出。可见在活着的时候,还是要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地修;如果没有修,整天都忙于世间琐事,那临时抱佛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本来在所有事情中,为来世的解脱而修行最重要,但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毫无意义的琐事上。有个人说:他每天最少要看三个小时的报纸和电视。我听到之后,心里顿时生起一种悲悯之心,因为我深深觉得,这对死亡毫无价值。当然,要想在临死时有解脱的把握,平时就要认真修行,否则,不要说往生净土这样的大事,就是做一件世间小事也不可能成功。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意谓: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吧!)

  其实这个驼背老人非常可怜,因为他不但不好好修行,还要天天杀生,可以说倒霉透顶。但世间人却认为他很了不起。以前我的老师也很赞叹这位老人,他要同学们都向他学习,但若真的向他学习,那下辈子我们也会变成可怜的众生。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应借鉴驼背老人专注的精神,因为现在的社会非常复杂,每天都有大量迷乱信息通过六根传输到我们的脑海,如果没有自控能力,没有把心专注在修行上,那确实很难解脱。因此大家要尽量减少琐事,而把时间用在佛法上。

  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活着时至少都要念完一千万遍或一百万遍佛号,这样就能与阿弥陀佛结下甚深的善缘,到临终时对阿弥陀佛就不会陌生。当然对初学者来讲,这样的念诵不一定很适应,但慢慢也会成为习惯。听说一座寺院举办念佛法会,要求十天念完一百万佛号,其中一人念佛时心一直无法专注,最后实在念不下去,他问主法的法师:“看怎么办,我实在念不下去?”法师说:“如果实在念不下去,就准备吊死!”这个人比较听话,他准备了一根腰带摆在面前,但后来也念完了。可见修行善法还是需要强制,因为无始以来种种世间习气一直充斥我们的相续,如果没有强制,恐怕很难克服。

  如果现在修持积资净障之法,并且经常发愿,那么尽管到那时既没有忆念,也没有认出来,但阿弥陀佛一定会降临到中阴来接引你。大家一定要记住:在死亡的时候,有些人因种种原因,他自己也未能忆念阿弥陀佛,旁边也没有道友对他助念或提醒,而且自己也没有认出来,但因他生前特别精进,上师交代的任务也已完成,那阿弥陀佛也会前来中阴接引他。所以我想大家皆应随身携带阿弥陀佛的像,每天至少看一遍,依靠这样的因缘,即使临终时自己不能忆念阿弥陀佛,佛也会前来中阴接引我们。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顶礼无与伦比的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恭录自《藏传净土法1》第22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念佛往生)(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念佛往生)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仁焕法师:如何念佛往生 

 觉明法师:如何念佛往生 

 大安法师:念佛往生,成就信心 

 雪漠:“念佛往生”的误区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十八愿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一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二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三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四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