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行持佛法、对来世作准备,这种付出才永远不会过期


   日期:2017/3/12 17: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世间,有些人觉得赚钱有意义,有些人觉得爱情有意义,有些人觉得地位有意义,有些人觉得吃得好有意义……但我的观点与他们不同,我觉得这些都无有实义,真正有意义的就是遇到并且修持佛法,尤其是修持能一生解脱的净土法门。

  我不是口头上说说,内心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法只能管用几十年,即便你的地位再高、财产再多,百年后就过期了,甚至最贪执的身体也会腐烂,所以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一切绞尽脑汁、苦苦营求终将成为白费精力。

  唯有生前行持佛法、对来世作一些准备,这种付出才永远不会过期,才可以在漫长的来世用得上。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受过佛法的教育,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现世,不知道人死后还有来世,也不为来世作准备,这就是众生的可悲之处。

  人生非常短暂,作为求解脱的佛教徒,光是从文字上了解佛法或者口头上会说一点佛法是远远不够的,大家还应该重视修行。

  当然,所谓的修行,不一定非要关起门来修法,在生活中运用佛法、做利他的事情也叫修行。现在有些人只知道关起门来修法,没有将大乘的利他精神付诸于行动。其实,和独自修行相比,利益众生才是大乘佛教的精要。在其他宗教当中,虽然也有利他的精神和行为,但远远比不上大乘佛教。

  可惜的是,虽然大乘佛教处处强调无条件利益众生,可是相当一部分大乘佛教徒却逃避利益众生,只是自己享受佛法的美味,在让他人分享佛法方面做得很不够。身为大乘佛子,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应该以大乘的精神广泛地利益众生。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不一定所有人都能马上接受佛法,所以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不管有暂时还是究竟的利益,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做。如果我们把慈善等善行看做世间法,认为这不是修行人应做的事情,这是不合理的。如今这个社会非常现实,大多数人关心的是眼前利益,因此,如果我们适当地做一些世间善法,不仅对自己的修行不会有影响,对佛法的弘扬也有很大帮助。有些人整天以自私自利心闭门修法,这样修行效果不一定好。因此,希望大家放下自我的执著,要多考虑怎样利益众生,要经常行持利他的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实,只要一个人的见解到位,即便他整天在做事情,修行也会成功。米拉日巴尊者说:“因为我的身体被大手印和大圆满的钉子钉住了,所以口中不得不吐出教言的鲜血。”这个教言讲得非常好,如果内心有佛法的境界,一切外在言行自然而然都会随顺佛法,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释》第五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修行)(五明学佛网:佛法       修行)  

 济群法师:菩提心的修行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赖永海教授:佛史略览与佛法概观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洪修平教授: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 

 从“闻、思、修”趣入佛法(二) 

 从“闻、思、修”趣入佛法(一) 

 佛法在科技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