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石成荟:一位知识女性的学佛心得


   日期:2011/1/17 22: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石成荟 南京大学博士

    我从小就喜欢思考各种问题,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是最经常萦绕于心头的, 那就是我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父母骗我说,我是他们从路边捡来的。但我怎么也无法对这一答案感到满意,想想看,天底下有多少父母,而路边又有多少弃婴呢?后来上学读书,学到生理卫生的相关章节时,书上告诉我说,生命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对于这个答案,我也不怎么满意,尽管说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但冥冥中总感觉还应该另有答案才对。

    直到后来接触了佛法,佛法告诉我生命是由精子、卵子与神识三者结合而成的,并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因果原委,我才顿时感觉如醍醐灌顶一般明确了我的究竟来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研读佛学书籍。而随后发生的两件事更坚定了我信奉受持佛法的信心。

    第一件事是外婆的去世。外婆从小将我带大,与我的感情特别深。她年纪大了以后想落叶归根,因此就回到了农村老家。听妈妈说,在她临终前的几日,她的行为变得极其古怪,总是要家人将她放到地上睡,而且还不住地要家人向她身上撒水。家里人怕她受凉,就将她抱上床。但隔不了多久,她就又要求下地。就这么折腾过来、折腾过去,一直到她去世为止。外婆原本是一位特别能吃苦,又特别能忍耐的老人,那是什么原因让她难以忍受,以至如此痛苦不堪呢?

    科学当然是无法解释的,而佛法则明确地告诉我,这是临命终时,人四大分散的痛苦表 现。

    第二件事是我舅舅的去世。舅舅去世后不久,家里人因为思念他,就到当地一位“师娘” 那里去“问仙”。据说,这位“师娘”神通极大,她可以与死去之人的神灵通话,并把“他们” 现在的信息告诉给死者的亲朋好友。这种事我们以前也曾听说过,但真实情况怎样,谁也说不大清楚。妈妈在半信半疑中也和他们一起去了。结果与传说中的情况一模一样,这位“师娘”不但知道了舅舅的一切,而且还特意和妈妈说了只有他们兄妹俩才知道的一些细节、隐私。她还向妈妈转达了舅舅目前的迫切需要:他需要请出家师父们给他念经。

    当妈妈回来把这些事情都告诉我时,我不禁惊叹不已,这充分证明了“人死如灯灭”这一观点的错误。舅舅的所作所为早已“记录在案”,这全息世界根本不可能漏掉任何一个人的所有言行举止。我们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其实你的全部举动都已形成为种种能量,发散在这个大千世界的每一个空间。我们可能不知道,因为我们看不见一切不直接呈现在我们视域内的东西,但这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如我们一样“聋盲喑哑”。有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人(我当然希望这些人千万别把这个也当成佛法,更不要用它去坑蒙拐骗。),借助他们与生俱来的那种所谓的“鬼通”或者“依通”,往往可以看见我们以为已经随着当事人的死去也随即灰飞烟灭的那些“业迹”,而这恰恰正是现代科学的盲点。由此,我对佛法所宣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更是深信不疑。

    以上就是我学佛的契机,也可以说是学佛的因缘吧。入得佛门,在初步了解了它的义理后,我越来越觉得佛法于人生的助益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当你把它落实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以后,你真的会体会到佛法不离世间觉的味道。这也是它吸引我的另外一个原因——它可以直接演变为改造物质世界,特别是改造自心的一种强有力的力量。

    就一般人士而言,事业成功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理想,这一点当然无可非议。但学佛之后的我却总感觉到,当人们都孜孜以求于所谓的功成名就之时,他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精神的健康与人格操守的保持。在一个唯实力论英雄的社会里,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崇高精神力量的约束与规范,这种实力就往往会沦落为一种金钱的角逐与游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当用以衡量价值的尺度仅仅只剩下人民币时,我不知道这样的个人或者社会是畸形的还是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佛法恰恰可以在心灵方面予人以帮助与提高。它在鼓励我们大力发展社会的物质进步的同时,又不忘培育每个人的善良人格,让我们学会宽容、适度、善待自他、平等对人。在生活中,每当我有烦恼生起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对治措施便是“空掉”它;每当与人即将陷入一场利害冲突时,我第一个迸出的念头就是“安忍”;遇到让人喜上眉梢之事,我总是警告自己千万别执着成功的假象;碰到失意颓丧之时,我也能提醒自己坦然面对因果法则所带来的所有顺逆之事……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越发觉得佛法的确可以让一个人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中,保持住自己的身心平衡、理智与情感的平衡、责任与权利的平衡、付出与得到的平衡……简单地说,佛法可以让一个人学会约束自己、尊重真理、敬畏因果;可以让一个社会充满和谐、互让、友爱,还有宽容。

    另外作为一个女人,好像不能不关心自己的外表,不能不注重自己的“美”。怎么“美”?一般的女人大多只知道通过美容、化妆等外在的手段去掩饰自己脸上的瑕疵。其实佛法早就告诉了我们,相由心生,当你的心充满了爱意与喜悦时,当你的平和与自在流遍全身心时,你的脸上怎么可能不会有所表现呢?一次次的美容手术,一次的拉皮换肤,都只能让你的自信心越来越减退。如果要想永远向世人展示你的美丽与魅力的话,只有学佛,让自己的内心充满慈悲与喜悦,才能让你拥有永不衰老的心,与永远带给别人喜悦的容颜和气质。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也一并说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首先,我觉得学佛之人首重发心。“因地不正,果遭迂曲。”修行人的发心一定要纯正,万万不可丧失菩提心,只将学佛当成神通边事或掩饰自己卑劣人格的借口。记得我周围有一个学佛的人,他就特别喜欢搞神通,他学佛的目的就是想开“天眼”,知道别人都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结果这样的发心让他没过多久就走火入魔了,还得了精神病。因此,学佛者都应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佛?自己发的是个什么心?

    其次,学佛必须知见正。这就要求学佛之人要多闻思,多看佛学典籍,多参访真正的善知识。末法时期,具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已是少之又少,如果因缘不具足而实在找不到的话,那就不妨直接读诵佛经及论典原著,这也比乱依止一些来路不明的“上师”要保险得多。

    再次,学佛还要重视修证。也就是说,学佛之人在道理上明了之后,必须如理如法、脚踏实地地进行实际修行。我觉得佛法的最大利益就在于它的实际运用上,在于它改造世道人心的巨大实效上。一个人即就是把佛法说得头头是道,但如果自己不得真实受用,色身不能转化,粗大烦恼都断除不了,连一刹那相似地安住于心的本性中也未能做到,那么到大限来临之时,你还是你,佛法还是佛法,解脱又从何谈起呢?因此明智开慧以后,一定还要入世修菩萨行,这两者缺一不可。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点我的体会,那就是身为一个现代学佛的知识青年,为方便接引众生,我觉得还是应当把自己的世间专业学好,世间本职工作做好。这一方面是为了使众生生起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那些只相信科学的人,在看到你能把科学和佛学善巧地结合起来以后,也不再粗暴简单地排斥佛法,大家都可以在追求真理的大目标下,殊途同归地走到一起来。

    我学佛的体会还有很多,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得太多反而会引起某些人的厌烦。况且学佛这档子事本来就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而且深入佛法这座大宝山后,它的富贵、雍容、璀璨、深邃又岂能用有限的言语完全描述出来。

    但是有一点我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佛法让我找到了让生命永不熄灭的支撑与力量。但愿这慧焰之光能早日穿透生死的大浪,向你展示彼岸那自在而亲切的风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知识女性       学佛)(五明学佛网:知识女性       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