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决定不能跟人作对,作对就结冤仇


   日期:2017/3/15 2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论在家、出家,依照佛陀的教学一帆风顺,所以财富、功名、富贵要用正当方法去求,那你愈来愈兴旺;不能用负面的、不是正当方法得来的,眼前受用,你心不安,将来死了以后三途去了,那个就真可怜了,真可怕!

  所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都不外乎“儒、释、道”三家,它有意思的,它能互补。你看儒讲“伦理”,伦理教育;佛讲“道德”教育;道讲因果教育。它互补,一而三,三而一,所以这个教育是非常圆满,三家不能缺少,在中国古代,一直到现在。现在看不到了,这也是方老师很痛心的一桩事情。

  儒家,代表儒家的祠堂,祠堂代表孝道,“慎重最远,民德归厚”;佛法,寺院庵堂,道德教育;道教的这些宫、观,这都是道教的这些道场,他们重神仙,讲因果报应。

  我们今天扎根的教育,用道教的《太上感应篇》,用佛教的《十善业道经》,用儒家的《弟子规》。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展开了,很多人都在认真学习,好事情。根要扎得稳,要扎三个根,一个不够,鼎立三足,稳当。如果要出家真正学佛,在佛教弘法利生还要多扎一个根,《沙弥律仪》,四平八稳,这根扎得稳,才真正起作用。

  要用老的教学理念,还是要用老的方法这比什么都重要,新的东西对大众弘法起一般作用,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科学方法一点用都没有。所以让我想到,老师告诉我,六十七年之前,学校里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我听到很难过,为什么?不是老师不教,学生不肯学。学生可以学了,没有恭敬心,在家不孝父母,在学校不尊重师长,对人没有礼貌,没有真诚心,怎么教?老师教,他吸收不进去,他听不懂,难在这里。

  你看真正好的老师,确实遇到一个人他都舍不得放弃,为什么?他一生能传一个,他就传下去了,真的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儒”跟“道”也如此,真正看到你是个可造之才,他不会把你放弃。我跟方老师那个时候,对他一分钱供养都没有,补习还要交学费,我没交过学费,所以对老师非常感恩。他真教我,所以我也真报他恩。老师走的时候我在香港讲经,我参加他的告别式,听到秦孝仪的报告,才知道老师一生大概的情形,老师自己没跟我讲过。师母晚年的时候,我的环境比较好了,对她照顾比较多。老师的儿女,跟自己的亲兄弟一样,要永远照顾。非常可惜就是三个小孩,都是很小就到美国去了,在美国住超过六十多年,回来不习惯了。天华来看我,我都希望他能够回到老家去住,我可以帮助他;或者到香港来,跟我住在一起,都非常好。他不习惯了,朋友都是在外国,回到这边来,人地生疏;而且怕年老的体力衰了,这个医疗在美国有保险的,回到这边来一切都感到困难。我是非常喜欢他跟我一起住,很可惜,你看去年走的,大概半年前就过世,我听到很难过。

  所以学佛要细心去观摩释迦牟尼佛的一举一动,他的那些作为,含的很深的教育意义。为什么要去托钵、苦行?把世间的一切烦恼习气放下了,他能做得到。真正开悟之后就开始讲经,为什么?没有一样不知道。

  经里面大多数都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佛陀给他解答以后写成文字,集结成为经典。要知道,古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佛经使用毕菠萝树叶,很重,那个树叶我们看见过,故宫博物院有,一部经要多大的分量,你说传到中国来谈何容易!这么远的距离,能够使用的就是骡马,用马来背,而那线一断的时候叶子就散掉了,所以非常艰难到中国。

  到中国时通过翻译,在汉朝那个时候纸还没发明,都是写在竹简上、写在布匹上。那个时候丝绸已经发明了(丝绸黄帝时候发明的),写在这布上,真不容易,哪有现在这么方便!

  我学佛那个时候,台湾佛书很少,书店买不到。全台湾只有两个书店,台北市一个,朱镜宙老居士办的台湾刻经处,量很少,不多;台中有个瑞成书局;台南还有一个庆芳书局。印佛书的就这三家,数量少,种类少。多半都是应付一般经忏佛事的。真正提供研究的这些典籍几乎一部都没有,怎么办?要到寺庙里去抄。寺庙有《大藏经》,《大藏经》借不出来,要在寺庙里面抄经。我们最初还抄过十几部,所以学的很辛苦,但是很有受用,学得法喜充满。

  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与一般名号不一样,它是自性的名号。换句话说,是我们自己本性的名号。念这个名号,也把我们自己唤醒。它有这个功德在,所以它不是好名,他立这个愿是正确的。他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也靠这句名号。管用吗?管用。

  现前的海贤老和尚,他就是一句名号,这个老法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家庭生活非常清苦。

  古人这“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为什么?容易得定。学太多了不容易得定,要一门。得定之后、开悟之后,这一门通,一切门全通,所以他能讲经。什么经都能讲;他能注疏。给书作注疏传给后世,都能做得到。没开悟不行。

  那我们没开悟,李老师鼓励我们学生出来讲经,说没开悟怎么讲法?讲错了谁负责任?老师教给我们,没开悟讲注解,讲错了注解的人负责,我们不负责,他负责。像我们现在讲的,是黄念祖的注解,他负责任。我们只要不要把他的注解讲错就行了。如果要不讲,老师说以后没人讲了,佛法就断了。这是真的,我们是在老师这个教诲之下才接受了,出来讲经。

  讲经的基本条件还是德行,基本的基本还是两个字,一个是“孝”,一个是“敬”。对父母要孝,对老师要敬,然后把这个孝敬转变成对一切众生,对于这个世间任何一个人,我们都是用孝敬的心来对待,这叫行菩萨道。像海贤老和尚做的淋漓尽致,真了不起,他做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岁往生,真不得了,点点滴滴他完全做到了,所以他这本书,如果你一天念三遍,一年一千遍,这一千遍就是讲,中国古人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就有悟处,大悟没有,小悟肯定有,说不定遍遍都有悟处,小悟。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成彻悟,只要一门,不能换题目。彻悟之后,回过头来再去学别的经教,行了。

  所以“四弘誓愿”里头有“法门无量誓愿学”,那为什么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是开悟,悟后你再去看一切法门,你看得懂,你马上就明白了。像龙树菩萨开悟之后,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全通了,这正确的。

  所以佛家指导原则我们要记住,就是“四弘誓愿”。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是愿,一定要发大心。我为什么学、为什么修、为什么讲经、为什么教学?就是为了帮助众生,叫度众生,不是为自己。我们做出牺牲贡献,帮助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认识佛法、学习佛法、弘扬佛法、传承佛法,这就对了。这么好的东西,一代一代要传下去,不能把它到我们手上灭掉,否则那罪过就无量了。决定不为自己,自己这样做法,会欢喜得不得了。

  你看海贤老和尚这个人,一百多岁,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看他,都是满面春风,欢欢喜喜,从来没有看过他发过愁,从来没有看过他批评过人,从来没有看过他骗过哪一个,没有,你都找不到,都是那么样真诚、那么样的慈悲、那么样的爱护,他都有礼物送给人,他的礼物是他的农作物。他种田收成的那些粮食、蔬菜、水果,他都用这些东西供养大家,去看他的,他会给你准备带回家去,都是老和尚自己亲自栽种的,没有人跟他见面不生欢喜心,都受他的慈悲感召。他教人东西非常简单,告诉你天下无难事,他念这一句佛号念到成片、念到事一心、念到理一心,这在别人讲,难。事一心等于阿罗汉,那就超越六道了,理一心,法身菩萨,超越十法界了,他真做到了。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凭什么?他常常去,我们只是听说,没见到,他常常见到,什么时候有机会见到?功夫成片就有资格。那到一心不乱的时候,真是想佛,佛就现前;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现前。一点不假。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遇到这样的人,太幸运了!他为我们表法,他教导我们这个佛号怎么念、怎样运用到生活上。生活当中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就一句佛号,见什么人都是阿弥陀佛,他自己当然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一切众生共有的,就是真心自性的德号,你只要抓住这个,你就抓到一切,只要你肯放下,你就跟他一样,三年五载就得功夫成片,换句话说,往生极乐世界你有把握。

  一生要记住,决定不能跟人作对。作对什么?就结冤仇,这是最愚蠢的人。所以要真正能够学到,对我们有些过不去的不愉快的人与事,都要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他跟我结仇,我不跟他结仇;他毁谤我,我不毁谤他,你永远快乐。“知恩报恩”决定化解冤仇。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81集 2015年2月21日 讲于 香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冤仇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冤仇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