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易解启信


   日期:2011/1/19 11: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易解启信  (共一集)  1997/10/1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11-1015

  这几天大家发心在做《无量寿经》的科注易解,初次的著手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古德为佛经做注解好比是上山采药,看到什么样的药我们统统都要把它采回来,愈丰富愈好。可是讲经是治病,治病不能说把所采的药全部都拿来用,那要用的时候准把那个病人治死,所以采药跟治病不一样。上台讲经是面对这些大众,是为他们治病的,所以跟做注不一样。我们今天做科注易解是治病不是采药,所以这是跟古德做注解的目的完全不相同。我们就认定像初中水平这样的文化程度,让他们能看得懂,让他们对於经典、法门能够生起信心。

  实在讲,我们讲经也有目的的,我讲这部经是让大众相信这个法门,这是一个讲法;如果是令这些大众肯发愿求生西方,又是一个讲法;能叫他认真念佛,死心塌地,决定往生,这又是一个讲法。所以你这次讲法是叫听众达到哪一个目标,信的目标,愿的目标,行的目标,那你讲法就不一样。我们今天是叫文化水平很低的人能信,就这么一个目标。我们做科注易解的目标是定在这里,让他能相信,让他能够明白这部经的大义,我们目标定在此地。依据这个目标,我们来写这个注解,这个注解就是讲经。我们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很清楚。

  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那是注,那是采药,你看看他从头到尾,这一句经文,这一家怎么说的,那一家怎么说的,我看他总共搜集有一百多种参考资料,他是采药。所以讲经的时候如果依照那个全部都讲出来,那就变成大杂烩了,推推拉拉统统推出来了,那是很繁琐的,所以他是采药。提供给我们做参考,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是古注的集大成,等於是会集一样。他的师父会集经,他老人家会集注,两个人都做会集的工作。

  我们讲解一定要了解对象,所以要契机,要看看对象是什么样的根机,我们在所有注解里面怎么样去取舍,取哪些,取出来之后,取它的意思,不取它的文字,这个你们在《内典》里面都说过,这是这个重要的原则。取它的意思,不取它的言说,文字就是语言的符号,取它的意思,换句话说,它是从前的文字写出来,我们要把它的意思用现代的言语、技巧表达出来,能把这个工作做好了就行,做久了、熟了,熟能生巧,你就有悟处。为什么讲经讲久他会开悟?道理在此地。尤其是一部经,专精,他脑子里头不复杂,他就是这一部经,这一个小的范围,这就叫三昧,就叫正受。他心心念念都是在这个地方,他不超越,所以容易得定。三昧得到之后就开智慧,开智慧之后,你看这个意思就能看得更深更广,也许古大德所没有看到的,你发现了。

  所以凡是学习得很多很杂的人,对於开悟就非常困难。他的佛学常识再丰富,记忆力再强,他有所知障,障碍他的悟门。自古至今,善知识传法,他要找一个传人,他决定不能找那些看得很多,听得很多、很复杂的人,他不找这个人,他要找一个真诚、诚恳的人,至诚感通。最好找的是从来没有学习过的,有真诚心、肯听话,怎么说他就怎么做,那个善知识看到是「宝」,这个人能传法,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不打折扣,所以自古以来老师找传人是找这样的学生。这个里面当然也有悟性很高的,很聪明的,那是一等的学生。还有很笨拙的,很笨拙是什么?他没有所知障,他有烦恼障。烦恼障没有问题,容易断,所知障难断,所知障是成见,成见这个东西很麻烦,抗拒力量太大。所以这个二障,烦恼障容易破。你看阿罗汉、辟支佛破烦恼障,出六道轮回,所知障没破。所知障破了才能出十法界,障十法界当然一定障六道轮回,这是必然的道理。

  佛为一切众生说经,实在讲佛说经是治病的,不是像祖师大德做注解,不是的,治病的。佛讲哪一部经,在那一个法会上都有当机的,或者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为他们说的,与会那些大众都是旁听的,所以这个法会完了之后,这个当机的有开悟的,有证果的。你看在楞严会上,《楞严经》,楞严法会,你们大概都能够了解一些,阿难尊者遭摩登伽女之难,佛以五会楞严神咒教给文殊菩萨把阿难救回来,摩登伽女也来了,法会因缘这么来的。你看这两个人当机,经还没讲完,《楞严》十卷,第三卷才讲完,阿难开悟,经讲到末后的时候,摩登伽女证三果,一个开悟,一个证果,当机,治病。

  每一部经你仔细去看他都是对什么人说的,所以多半是人启请而讲的。有一些当机者有烦恼,盖覆自己的心性,虽有病说不出来,这些菩萨、阿罗汉们很慈悲,他们知道代他来启请,这样佛这么一问一答,那些人一听,明白了。问的正好问到他的问题,答的正好解除他的疑惑,为什么「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道理就在此地。许多众生的毛病,自己有病问不出来,遇到佛也是白遇。这些人怜悯这些众生,装著不知道,装著也有这些病,慈悲到了极处。

  我这个讲记跟黄老居士的注解就不一样,他的注解是采药,我们的讲记是治病,是在一个地方某一些大众在听讲,我们是针对讲堂这一些大众的。讲记出来之后能收到普遍大众的欢迎,那没有别的,大家都有这个病,好像这一服药还都有效果,那就推行得这么广,如果大家不是这个病,觉得这个东西我不需要,他对这个就没兴趣了,可见得在座这些同修这些毛病在现在一般社会上很普遍,这是讲记为什么能够流通的原因所在。我们看到这种情形就想到这个易解的重要,你们现在做这个工作重要。如何纠正现在社会一般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学生,年龄愈小愈单纯,愈好教,所以把这部经用极浅显的言语、文字介绍给他。

  我在外国,外国所接触的多半是华侨,他们的子弟都是接受当地外国的教育,小学、中学都在国外念,可是做父母的对於祖国总是念念不忘,总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不忘本,对於祖国的文字、言语能够有一些修养,这是他们很关心的。所以在外国有华文学校,华文学校多半都是义务教育,也没有固定的场所,有一些热心的家长抽出时间来教小朋友。场所去借,多半借学校的教室。我参观好几个,规模最大的也有五、六百个学生,上课的时间是星期六跟星期天,因为在美国他们办公是一个星期五天,星期六放假,星期天放假,学校也是如此,学校星期六、星期天也放假,所以这些华人就利用假期办中文的学校。借学校,他们放假,我们利用他的教室,这样子租金很少,不要自己去搞这些设备。

  因此我在那边讲经就常常劝勉他们大家教小孩念《无量寿经》,他意思当然不懂,教他念。所以我们将来这个简单注解做出来,可以给全世界华语学校里面作课本,这好事情。我说你念《无量寿经》,教小朋友念,天天念,念这个一举四得,有四桩好处。第一桩好处,他不会把中国话忘掉,《无量寿经》是浅显的白话文。他能认识中国字,这是第二桩好处。第三桩好处,这部经是浅显的文言文,文言文也学到了。第四个好处是佛法。所以中国话不会忘记,中国字能认得,学了中国浅显的文言文,又学了佛法,你念这部经一举四得。我这个提倡产生了效果,所以许多的家庭都把《无量寿经》教小朋友当国文来念,他就有兴趣了。

  过去李炳南老居士教导学生学文言文,文言文是汉学,现在称汉学,就是中国古典的学术,在外国也称汉学,是佛学的一把钥匙。中国古典的学术跟佛经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你不懂文言文,你就没有能力阅读,所以文言文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怎么样才能拿得到?李老师过去教学跟大家讲,你能够熟读五十篇古文,念得很熟,最好能够背诵,你能背诵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读文言文,这钥匙你就拿到了。你能够背过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所以中国古时候的小学重视背书,天天要背书。私塾,老师教学生就是督促学生背书,天分高的,记忆力强的,每一天多背一些,那个时候算行数的。差不多是中等人的天赋,每天背十行,十行多少个字?两百个字。所以中国人实在讲并不简单,外国人实在看扁了,门缝里看人。

  中国的古书,你看看那个木刻的刻板书,它每一面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当中没有标点符号,也没有空格,在中国无论是哪个地方刻书都是这个刻法。所以一跟你说,比如《论语》、《孟子》,告诉你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所有版本统统一样,全国统一,高明,所以问你第几页、第几行,大家都念背了,都知道。哪里像现在这个版,每一个出版,排得都不一样,说哪一页、哪一行都不知道,一定还要说哪个书局出的,哪一年出的第几版,你说罗不罗嗦?现在人这一点比不上古人。

  所以私塾的教学就是背行数,中等天分的一天背十行,天分高的可以多背几行,天分差一点的少背几行。那个背的也有讲求,就是这一段课文你念十遍就能够背下来,以这个为标准,十遍不能背下来的就减少,如果念个两、三遍就背下来了,老师就给你增加,所以是以十遍为标准,你念十遍就能够背下来,以这个为标准。中国人也懂得科学,方法非常精巧。古文最好在《古文观止》里面学,《古文观止》可以说是大家公认的历代的好文章,文章里面的精华,选在里面的一共有三百多篇,你能够选五十篇去背诵,这是我们把钥匙拿到了。

  在国外要找中国书很困难,现在《无量寿经》我们印得很多,到处赠送。《无量寿经》,我们现在的本子四十八品,等於四十八篇,距离李老师讲的五十篇的标准差不多,背这个就行了,就可以了。而且这个本子在文言文里面来讲是最浅显的文言文,几乎可以说是古代的白话文。所以在国外我是极力推荐这个经本,让一般华人当作中国古文来念,可以收到这四个效果。如果再有简单的注解,使他们读了之后,对於这些意思大概能够明了一些,更好。所以诸位做这个工作,这个下手之处,我的讲记有好几种,都可以合起来做参考。黄念祖老居士有两种,一个是他的注解,一个是白话解,白话解虽然只有一半,他没有做完,他老人家就走了,这都是缘分。

  老年人没有人照顾,如果黄老居士要有人照顾,他就不会走。我听说的时候,他自己是跌跤,跌倒之后,骨盘跌碎了,这么走的。非常可惜,他这个白话解没能完成。我们见他还精神饱满,身体很好,音声洪亮,不像是走得这么快的样子。过去在台湾有一位道安老法师,七十岁走了,也是个意外。他也是自己一个人住,没有人照顾。住在一个四层楼上,虽然是寺院,那一栋楼四层楼,他的宿舍在第四层,下面都是佛堂、道场。一栋楼就他一个人住,其他的人距离都很远,叫也没人答应。他是晚上起来上洗手间跌倒,洗手间地上铺的是瓷砖,冬天。跌倒之后,他告诉我,他慢慢的爬起来,爬起来走了几步之后又跌倒,就爬不起来了,就在瓷砖上冻了一夜。到第二天,八、九点钟,人家有事情去找他才发现,发现之后送到医院。

  南方人,医学常识不够,如果是在北方的时候,没事情,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冻伤的,给他按摩揉一揉,里面的寒气逼出来就没问题了,南方人没有这个。听说冻伤了,赶紧送他到暖房里头,盖上多少被,里头还放暖炉,这完了,寒气逼在里头出不来,这要了他的命。到以后的时候,烫伤了,烫伤就变成破伤风,这样走了,你说冤不冤枉?但是这照顾的人都是好心,没有常识。所以冻伤的人要用凉水、冷水给他按摩,把寒气逼出来,你再开上暖气,那不就送了他的命,这就没有常识。他身体很好,不该死,是被徒弟害死了,所以在佛法里,没有法子,冤冤相报,无意的,但是把老师父送走了。这些都是一些普通的常识,照顾不周到,没有经验。我们学佛知道这一些善知识的悲心,他们虽然走了,我们踏著他的脚步继续努力把佛法发扬光大,他们走得也安心,后继有人。

  夏莲居老居士在往生之前,这是北京一些同修告诉我的,黄念老也告诉过我,他说夏老曾经讲过,他的会集本将来是从海外传到中国,而且传遍全世界。当时他们听了这个话都觉得莫名其妙,这个本子在中国,怎么会从海外传到中国?而且那个时候印的本子很少,大概初版到最后的定本,数量没有超过三千册,这么少的数量怎么可能从外国传到中国?

  以后我跟黄念祖见了面,他在国内弘扬这部经,我在海外搞,我们做得非常辛苦,很不容易叫人接受。我们会面的时候,做得就有一点成绩了。他的这个注解做出来了,但是没印出来。最初是油印的,蜡纸写的,油印的,他送给我的一部是油印的本子。油印我们晓得,那个蜡纸顶多只能印一百多张,一百五十张以后就不能看了。所以我拿到这个本子就去问他,「你有没有版权?你有版权就算了,就不必谈了。没有版权,我拿到台湾去翻印」。他告诉我「没有版权」。我说「没有版权就很简单」,所以我到台湾就印了一万册精装本,他看到欢喜得不得了,以后国内也翻印了。所以现在他这个本子数量也相当可观,我们印了十几版,每一版大概都是一万册,估计他这个本子应该有二、三十万册,确实传遍全世界了。而这个会集本的数量就非常可观,至少有几百万册在流通。

  夏老的话兑现了,夏老不是普通人,这也是佛菩萨再来的。如果不是佛菩萨再来的,这个工作做不出来。你看看王龙舒,国学进士,要是用现代的名词来说,文学博士,不是简单的人,也是大佛学家,都会集不好。往后这几个,彭际清、魏默深,汉学、佛学的造诣都很深,都是了不起的人,会集出来的时候都不能叫人满意,这才感动佛菩萨来做这个工作,使这个法门能够传之永久。佛在经上讲的,将来佛法法运完了的时候,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佛法运完了,灭法了,这一部《无量寿经》还在这个世间延续一百年,那我们想想什么本子?决定是这个会集本。希望你们的《易解》将来也能够延续到末法最后的一百年,这很可能,你就知道这个功德多大,这个工作做得多有意义。

  所以我们今天做的是取古今人的讲解,最简单的,不要用自己的意思,我们句句话都有根据,我们自己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我们都取古人的注解,把他这个意思用现代话说出来,这就成功了。我们做的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我们做注是依古大德,方法是依义不依语。这是我们这一届做的一个重点工作。平常没有事情,去看,看的时候用笔把它画出来,画出来之后再筛选,慎重取舍,取出来之后,然后再用白话,让一般程度很低的人都能够听得懂,这样的言语、文字写出来,这就成功了。希望我们大家认真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利益无边,功德无量。

选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信,解)(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信,解)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