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陀教育网络学院修学报告


   日期:2017/3/27 12: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06-002往生论注节要

  恭敬顶礼天亲菩萨!恭敬顶礼昙鸾法师!恭敬顶礼净公恩师上人!恭敬顶礼学院老师大德!恭敬顶礼各位大善知识!弟子提交《往生论注节要》修学报告。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大德批评指正。 我们真正开始学习这一部经,是从学院的提交报告作业才知道,《往生论》的全名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昙注】。我们修学净宗法门的都知道净土(五经一论)。说实在话这一部经原来还没有涉及过。这一次学院安排的学习课程,我们就更要好好学习了。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看了《无量寿经》后作的二十四首偈颂,昙鸾法师对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作了《论注》,主要对全经要义进行了说明。这篇《往生论讲记》是恩师对《论注》上卷偈颂的节录讲解。我们学习了恩师的讲解,更加明了【往生论】的宗旨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恩师开示:“这个经题也称作「往生净土论」,又称作「往生论」。这个题目当中第一句是经题,《无量寿经》,这部经我们同修都念得很熟,也曾经听过很多遍,这是净宗的第一经,因此题目我们就可以省略了。「优婆提舍」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议论,或者翻作论议,我们简称为论。由这个题目来看,明显的告诉我们,这是《无量寿经》的注解。在古代,这些大菩萨、阿罗汉,有修有证之人,给佛经做的一些注解是决定相应的,也就是说他的注解就是佛的意思,一丝毫错误都没有,这样的注解可以流传后世而不能够更改的,因为他注的是百分之百的可靠,这样的注子才称之为论,就是优婆提舍。”恩师告诉我们:这个论是无量寿经的注解,而且是有修有证的大菩萨注的。百分之百的可靠。这就是依教奉行。一门深入。记得末学开始学佛的时候,对禅宗的经典非常喜欢、密宗的书籍也感兴趣。但是想学也学不来。走了不少弯路。后来才发现自己不是那个根性。人家是上上根人,我们还是老实念佛为好。这个法门极其稳妥、殊胜、方便。而其首要条件就是一个【信】字。要得到深信切愿就必须深入经教,恭恭敬敬听经闻法,否则是没有办法成就的。佛菩萨也没有办法帮你。恩师开示我们:“而它的重点是「愿生」,换句话说,天亲菩萨作这篇论文,最重要的是说明,他读了《无量寿经》之后得到很大的启示,他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教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由此可知,菩萨依照这个方法已经往生了,已经成功了,这一篇文章留给我们后人,做为想在这一生当中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最好的参考资料。因此我们对它非常重视,所以净宗的根本经论三经一论,这一论就是选的这一篇。所以它的宗旨就是愿生。”

  我们读了恩师的开示以后,才知道这个【愿】是多么的重要。而往生论的宗旨就是愿生。无量寿经的宗旨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发成佛的心,往生亲近弥陀的迫切心。成佛度众生的心。所以要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生成佛。专念、专持弥陀名号,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把这一句佛号贯注在自己的生命当中。所以这一篇文章我们要把他作为座右铭。认真学习、认真落实、好好念佛。今生今世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恩师开示:“诸位明了这个事实真相,你才晓得为什么菩萨求阿毗跋致。菩萨能求得到吗?许许多多菩萨求这个法门求不到,这是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说的。我们今天遇到了,多少菩萨遇不到,这才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这个因缘决定不能错过,错过了就太可惜了。我们这一生遇到,要是错过了,来生,来生不见得遇到,再来生也不见得遇到。彭际清居士讲,遇到这个法门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日,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个阿毗跋致非常重要。也许大家要问我们,你为什么要念佛求生净土?你就可以说,我求生净土是求阿毗跋致。因为不退转,那成佛就太快太快了。”

  我们非常幸运能够在这个时代遇到这个殊胜无比的净宗念佛法门。遇到无量寿经最完善的本子。遇到近代净宗四位大德、大善知识。就更加有信心、更加珍惜,接受大德善知识教诲,才不会虚度自己的一生。夏莲老为我们会集最完善的无量寿经,无比殊胜。黄念老为我们作注解、非常详尽的、以佛教经典与祖师大德的经论注解这一部经。尽善尽美的表述、解释。非常难得!而贤公老和尚为我们作榜样,就靠这一句佛号,九十二年不拐弯,真正佛门榜样!恩师上人苦口婆心的天天讲经教学,为的是帮助苦难众生离苦得乐,为的是我们能够有把握往生极乐、亲近弥陀如来!我们真的是太幸运了。再不努力求生净土,死心塌地念佛得一心。那就对不起谁呀?这个缘分不能擦肩而过,白白浪费自己美好的时光了。就太冤枉、太可惜了。 恩师开示:“底下介绍作这一篇论文的人,「婆薮盘头菩萨」,婆薮盘头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天亲,婆薮翻作天,盘头翻作亲。古时候也有翻作世亲的,世界的世,所以世亲跟天亲是一个人。”

  天亲菩萨告诉我们:要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做到五种门,从而渐次成就五种功德。 天亲菩萨念佛有五念法,第一「礼拜」,是表真诚恭敬。佛法的修持重实质,对于一切诸佛如来的恭敬心,念念要求生净土,专礼阿弥陀佛。皈依佛,皈依阿弥陀佛;皈依法,皈依《无量寿经》;皈依僧,就是皈依观音、势至。要依教奉行,要念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第二,「赞叹」,就是称名。讲经也是赞叹,劝人念佛也是赞叹。真正念佛人,从来没有听到他念一句佛号,往生,能上上品往生,他心上真有。能把阿弥陀佛记成心上人,这就与阿弥陀佛相应。一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听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功德,以及他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这个境界,立刻就浮在心中;第三,「作愿」,就是发愿,有真信、有切愿决定得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菩萨修行,在西方极乐世界人事及自然一环境最好,阿弥陀佛时常照顾,无任何障碍;第四,「观察」,观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离开分别执着叫做观,不用心意识。观察彼佛国土依正庄严功德。观察阿弥陀佛主正报庄严功德。观察彼诸菩萨伴正报庄严功德;第五,「回向」就是将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真如本性。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解冤释结,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之后再普度大家。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所作。其兄长还有无住菩萨,弟弟师子觉尊者,都是大菩萨摩诃萨。

  我们现在看第一首: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恩师开示:“「天亲菩萨在释迦像法之中」,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时期,第三个一千年以后是末法时期,天亲菩萨出生在释迦牟尼佛像法时期。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现在是三千零二十年,天亲菩萨距离我们一千七百多年,像法时期。「顺释迦如来经教」,顺是顺从,依教奉行,释迦牟尼佛的经教就是《无量寿经》,他给《无量寿经》作的偈颂就是遵循净宗的教义。「所以愿生。又所愿不轻,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达」。这个愿是佛法当中第一大愿,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发愿求生净土是大乘法当中第一大愿,再没有一个愿比这个愿更大。为什么?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刚才说过了,顶多三、四劫你就成佛了,你看这个愿大不大?所有一切大乘法门不能跟它相比,所以这个不是普通的愿。------我们仔细来看这一首偈颂。 我们看第五,这个注解,「一心」,他叫著世尊,我一心,一心就是礼拜,由此可知,如果我们还是三心二意,礼拜就没有了。一心一意,这个要紧,专修专弘,一心一意专修专弘,这是礼拜,这是恭敬。我发愿求生净土了,还想涉猎其他的法门,那就错了,诚敬的心就被破坏了。不但你们初学,我有的时候还会遇到有一些自以为是善知识,对我也很恭敬,也很赞叹,说法师,你已经快到开悟的边缘了,你愿不愿意听我说几分钟的法,你就开悟了?我都谢谢他,阿弥陀佛,我不想开悟,只想往生。他说你开悟了会度更多的人。度更多的人也是贪心。我们在此地讲过《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你看善导大师怎样教训我们的,那就说明什么叫一心。不要说是人,阿罗汉、菩萨、地上菩萨、等觉菩萨来劝勉我们,来介绍我们另外一个法门,统统都拒绝,我就一心念阿弥陀佛,念《无量寿经》,求生极乐世界,如如不动。这是「一心,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这叫礼拜,这个叫诚敬。印光大师讲,有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个利益就是如来本愿威神的加持。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能不能往生,基础就奠定在这一句话上,我们是不是做到了一心。”

  我们听恩师讲经。恩师赞叹海贤老和尚为:【贤公和尚,佛门榜样】。全球净宗学人都以贤公为学习榜样,所以去年是【海贤年】。我们弥陀小组同修就把今年定为【一心年】。意思就是今年丁酉年决定要得一心。我们学佛有二个希求:一是念佛要得一心。二是念佛决定往生极乐。恩师上面的开示就给我们作出了判断。我们是否得到了一心。如何得到一心:「一心,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我们往生的首要条件就是一心。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即是大势至菩萨教导的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忆就是心里想,想阿弥陀佛,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如果达到了忆佛念佛,就会专心专念,一心向往,佛号才不会丢失啊!通过学习【往生论注节要】恩师的解释以后,对末学启发很大,可见往生的条件确实就是【信愿行】三资粮。祖师大德都是这样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凡夫俗子还有什么话说呢?我们为什么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西方极乐世界是所有佛国土中最殊胜的。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加持。念佛人,老实念佛,积功累德,成了佛,才有能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为众生做无比殊胜的事业。平时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要围绕着依佛教诲,决定不能离开这个根本,这叫忆佛念佛绕佛。一天到晚不能离开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的念佛里头要具足五门,礼拜、称赞、作愿、观察、回向,每一念里头都具足五门,这才能有把握往生。圆满成就如来清净法身!感恩师父上人教诲!感恩学院老师大德!阿弥陀佛。学生ef2789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