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名是福报,名不副实会有灾殃


   日期:2017/3/31 21: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贪名,具体表现在好面子。假如我们今天做错事,很想去给对方道歉,又提不起勇气,这就是好面子、好名。其实那哪叫真正的名呢?越不道歉,越让人家看扁,越没有好名声。所以人不懂理,其实都不是在爱护自己,是在糟蹋自己。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染,应该把它放下。

  《了凡四训》当中讲,“名者,造物所忌。”名不是好东西,心态错了,反而是累赘,叫“盛名所累”。心态对了,用这个名可以造福人群;但是假如用不对,那就会变累赘,俗话讲的,人怕出名猪怕肥。“造物所忌”,就是我们的德行跟名声不匹配,是折福的。“名,亦福也”,名本身也是福报,名不副实,福报就折损得很快,所以有一句成语叫德不配位。这些道理都明白,谁要去贪一个美名、贪一个超过自己实际的盛名,何苦!德不配位,福报一折损完,会有灾殃。有一句成语叫英年早逝,有一些读书人名气非常高,才华很好,文章非常好,大家把他看得很高,但是他修养不足,为人刻薄,又享有盛名,最后可能三十几岁福就享完,就走了,这在历史当中很常见。所以假如人年轻时出名了,得要赶紧韬光养晦,诚惶诚恐。

  我还曾经听过一件事,一个少将听到内部消息,确定明天宣布他当中将,他知道了很高兴,宴请亲人,吃得很高兴,结果当天就死了。有没有当上中将?没有。早一天知道,结果没有当成,命里的福报还没有积累到可以当中将,所以一下被中将这个名给压扁了。所以古人不愿意有盛名,甚至于处事都非常地谦退。“谦卦六爻皆吉”,好名的人往往喜欢炫耀,反而招祸。

  名是一种责任,而不应该去执着、去夸耀。比方说身为董事长,那是一种责任,要照顾的员工越来越多了。而今天假如我们真的德不配位,应该怎么样?为团体想,把这个名让出来,把这个位置让出来。比方一个官员,在这个位置上最重要是爱护人民,假如有一个比自己更好、更有德才的人,当然要把位置让给他,难道为了抱住那个位置而忘了去爱护人民吗?所以古人教我们处事要礼让、要谦让。“让功于众,让名于上,让位于贤,让安于长”,把好的生活环境让给长辈,“让食于幼”,孩子正在发育期,贫苦的时候,父母、长者少吃,都让给孩子吃。

  而让名、让位给贤者,这是为大局着想,这是忠于国家、团体,修的福报非常大。历史当中鲍叔牙让位于管仲,结果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团结了中华民族免于被外族所毁灭。孔子对管仲的功业非常地赞叹,没有管仲,可能我们华夏文化,汉人的血统就断掉了。管仲有这么大的功业,谁成就的?鲍叔牙。他不让、他不推荐,这个因缘就不能成。所以鲍叔牙的后代十几世都是名大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该让不让,自己会招祸,而且不肯让,就是好名。接着呢?嫉妒。嫉妒再严重,陷害,恶念就越来越严重。有一句话说“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这对我们当下都一样,我们在学校里面,哪一个老师强调的理念非常好,我们支持他、推荐他,这对团体的帮助很大。假如我们不认同,还嫉妒、毁谤他,就是“蔽贤”,“蒙显戮”,很快会有灾祸降临。

  ——选自《做孩子一生的贵人》(为人父母、老师,怎样做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福报       德行)(五明学佛网:福报       德行)  

 大寂尼师:一佛名号开显万佛德行 

 惟觉法师:福报与因缘 

 惟觉法师: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四、善用钱财福报大 

 净界法师: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 

 仁焕法师:一人修道,全家福报 

 仁焕法师:有心量才有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