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曾文杰:佛教经典词汇漫谈系列之功德和福德


   日期:2017/4/2 11: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经典词汇漫谈系列之功德和福德

  佛为两足尊,福德与功德皆圆满。学佛应该福慧双修,修福不修慧,有福缺智慧,不能出三界,了生死。修慧不修福,能出轮回,但要度众生诸多不便。佛教有个经典故事,说有兄弟两人,迦叶佛时期一起修行,兄爱修禅定智慧,弟只爱修福,乐善好施,修桥铺路等,但不喜听经闻法,坐禅静修。到释迦牟尼佛时期,兄做人又出家依佛修行,证阿罗汉果位,有神通,了生死轮回,但因前世少修福,福薄托钵都没人布施给他。而弟因不开智慧,愚痴,这世成了一头大象,但因有大福报,住在皇宫,饮食丰足,各种珠宝严饰华丽。所以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智慧在佛教里有许多名称:般若、功德、见道、得道等。常用功德和福德代表福慧双修的慧和福。

  许多人往往对这两个词混为一谈,实际两词完全不是一回事。有功德必有福德,只是多少不同而已,有福德却未必有功德。许多人说今天去寺庙烧香,布施金钱做功德,跟人放生做功德,往往都喜欢把做善事说成做功德。严格来说应该叫做福德,修福报。许多寺院做法会,看谁布施的钱多,设为大功德主,二功德主等称号。其实都应该叫福德而不是功德。看过电影达摩祖师的都知道,梁武帝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修了许多寺庙,供养许多僧众,还到寺庙身布施。达摩大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就这件事问大师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很大功德?岂料大师一盆冷水“毫无功德!”一般人都不解,做这么多难道没功德可言,那怎么修功德。大师的话当然没错,如果补充一句:“但有很大的福德!”也许梁武帝会高兴半天而不会关门送客!梁武帝就如同上面两兄弟的弟弟一样,这是修福,本身执着一个功德名,着相,贪名,希望有人肯定,完完全全的一颗凡夫心,当然无功德可言,但福德是跑不了的,当然有。

  智慧功德力是了生脱死的真实受用处,功德力的大小代表了菩提道上觉悟的程度深浅。怎么修功德,功德也可以说是觉悟的能力,所以修功德应该发菩提心,断贪嗔痴慢疑等诸烦恼,离相修诸持戒、布施、禅定等。简单说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因戒得定,因定生慧。无漏正因才叫功德,福德是有漏的。功德是自利的,不能给人的,譬如吃饭,自己吃才能饱,别人是不能代替你吃的。福德是可以布施给人的,譬如小时不能自理,衣食都得靠父母,是在享父母的福德。功德是无漏正因,却不是不失不退转的,当常卫护,常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功德力才增长,否则一念嗔心起便火烧功德林。福德虽是有漏,却又是不失的,往世修的福德可以带到未来世,缘成熟就可以享用。福德如种子,布施出去,如同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越施越多,越享越少。忉利天主福德便是非常之大,但福大未必有大智慧,所以还是凡夫天人,不能出三界,享福就是消福,享完福了又要下堕。所以福德如梦中黄粱,福德再大,不如功德真实受用。修行之道,着相积福德,离相得功德,慧律法师亦曰:“着相修行百千劫,离相修行刹那间。”所以记住修行的一个秘诀:莫着相,无所住着而生真心。

  功德力固然特别重要,无此修行谈不上得力,福德亦不可或缺,完全无福你也不可能活在这个世上,更谈不上修行。缺福,你最多做个自了汉,想度人,难!难给众生作福田。如佛福慧皆圆满,慧圆满,三界大导师,法界之明灯,福圆满,众生之福田。像阿弥陀佛,法身慈父,我们往生极乐,都受佛的福惠。功德自利,福德利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利利他,所以功德福德都很重要。作为一介凡夫,六道轮回,不想出离,则福德就更是主因,无福就是苦,有福才能大富大贵,福大到做人都享之不尽,便可以做天人享福。作为一个六道众生,认识福德,修福惜福就非常重要了。福德不是无中生有的,许多人想,干嘛我不是李嘉诚的儿子,这样一出生就享不尽的福报。许多女人都以为努力工作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富二代,一生受用无须愁,还有人专门举办气质培训班,目的就是如何使自己能嫁到个富二代。男的也有人认为管人家说不说吃软饭,娶个富家女,少奋斗二十年。偷抢的也想走捷径,绑个富家子要个几百上千万,或抢个大银行,不管风险有多大,只想能做几桩大的,就够一辈子花了。这些都是没认识什么是福德。福德虽可给人,却是有因缘的,你命中无福又怎能享得起这种福。许多人看过了凡的故事,了凡被一相命的批了一生的运程,该考几名,该受多少俸禄,该当多大官,该有没子女,该活多少岁都写出来。而了凡不管怎么努力,却总被算准,心如死灰,后遇灵谷禅师才知道如何改命,了凡夫之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没遇到外力改变命运,这一辈子命数是早有定数的,前世的因,今生的果,今生的因,又决定来生的果。所以说人生酬业,一个人在世间,这辈子该享多少的福报大致是有个定数的,能享多久则看你怎么的享法。你若正常劳作,边享也边存一点福报,没多大异常,基本就算正常寿终正寝。你若吃喝玩乐,沉湎酒色,为非作歹,就像时时被罚,只出不进,你的福报很快就掏空了,也就早早短命,横死了结了。你若省吃俭用,吃苦耐劳,存多用少,你就往往得以长寿,身体机能得以用到实在无法再用。所以你看许多农村老人,一生清贫,一生劳作,没吃过好的,用过好的,家人也不孝,没好好安慰还辱骂老不死老不死的,一餐就一点淡饭一点青菜,按营养科学看,这种老人早就多年营养不良了,到最后饿得皮包骨,可是他就是不死。因为他这辈子的福德享得太少了,还有许多的福还没享完,不等到身体机能完全崩坏他就能活着。而许多城里老人,生活条件多好啊,要吃肉有上好的肉吃,要补营养子女买各种昂贵的补品,要人服侍子女请保姆,要消遣娱乐有五花八门的方式,可却往往糖尿病、高血压、半身不遂等等,身体机能还没完全用光,许多部位还健全,就早早离世了。

  明白一个普通人一辈子该享的福报是有定数的,那想长寿健康,懂得惜福就是非常关键的。要说有定数,那是因为前世的因已经作了,现生的遇缘也不会明显改变,该成熟的缘也是有定数的,所以该享受的福报就是有定数的,这就是算命的为何能算准的基础。但命运也不是不能改变的,你若说有定数是宿命论那又是错误的。但为什么一般人又很难改变命运呢,主要是因为不懂得怎么去改命,具体怎么改,大家好好去看看了凡四训,这里就不细说了。许多人说我很努力去拼搏,也帮助别人,做些好事,甚至一月持几天斋戒,为什么毫无起色,生活还如以往一样难过不见好转,难道这么做好人就不能改变命运,一点作用都没有吗?那做好人还有什么用?其实不是的,你平时的点点善行都是在修福!只是这些修的福还不足以大到能得现世报,现前就能改变生活状况,它们如一颗颗种子,还没有遇缘成熟,也许到下辈子下下辈子才能遇缘成熟,你现在生活依然是往世成熟的福报在起作用,所以你觉得没效果,这就是今生的因,来世的果。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好人没好报,你若不做好人,来世岂不更糟。一般人的修福都带着严重的我执,着相,着名,着利,看似很努力修福,但所得福报并不大,也难马上遇缘成熟,所以难于量变到质变。而学佛的人,算命就很难准确了,因为学佛的人吃素,慈心不杀,放生大量生命,布施不着相,下心含笑,无贡高我慢,心清净等等依佛教诲修福,所获果报无量无边,所以感得当生命运就遇缘大大改变,命运改变了,自然算命就不再准了。大家也可以看看地藏经,里面有很多地方告诉我们怎么修福得无量果报。

  许多人要说,我又不是佛教徒,也不喜欢听经闻法,也不知什么修行,只想过个普通的大众生活,那怎么惜福啊。那简单了,福报如你今生的存款,活期,能随便你花,你就少享福,多吃苦,细水常流,自然就不会那么快把福报耗空了,修福是定期,不是你今生就一定能花的,透支不得的。记住:享福就是消福,吃苦就是消业。佛曾告诉我们,以苦为师,正法常在。我们没有宿命通,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享多少福,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有多大的福报。那不管怎样,年轻时吃些苦,少享些福,终究是好的。苦可以吃尽,吃尽就没有苦了,福不能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没福就该命终了。吃苦少享福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许多人好面子,没福也要打肿脸充胖子,怕别人说自己寒酸,瞧不起自己。大家看看自古以来,多少高僧大德,人家都是大福报之人,大菩萨再来之人。印光大师吃饭,吃光不说,还要用开水荡洗一下喝了,不浪费一滴油,对弘一说:“要惜福啊!”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上首两大菩萨的大势至菩萨化身,一句惜福,让我们惭愧无比!弘一大师才子一个,出家弘律,一张破席,一张破被,所有僧人的都比他新,他也不舍得扔了,人家可是四大菩萨的地藏菩萨化身!再看宣化上人,西方弘法,建万佛城等大寺,有大神通,据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看到别的僧人吃剩嚼不烂的菜叶吐在桌上,拿起就吃掉,说道:“能吃就不要浪费!”上人一走,大家立即拜倒地上。还有许许多多的高僧事迹,他们的人格让人折服,你若能这么做到了,还怕被人笑话吗?再看看现在的人,有点钱了,上酒店大吃大喝,吃一小半,倒一大半,有多少福给你糟蹋!现在整个社会都在以利先导,发财致富变成无上荣光和炫耀的事,哪怕你去抢银行,不要被抓,别人都觉得你有本事,电影不都这么拍的嘛。哪怕你去做二奶,做小三,只要有钱,人家一样羡慕你,笑贫不笑娼嘛。没有智慧,大福报现前也未必吉祥。如果知道你一辈子只能享600万的福报,一次给你中彩票500万,你以为是好事情啊,别人羡慕你,你也觉得有钱了不起,吃喝嫖赌,不出三年,就把你大半辈子的福报耗光了,你就等着悲惨命运的来临吧。如果你只有一百万的福报,给你一下中500万彩票,那可就是凶灾了,财大于福,无福消受,极可能就出现被人劫财,连命也可能不保。有句话大家都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许多人觉得这话消极,过时。其实对一介凡夫,这是最客观的表达,可大家却不愿相信,自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就是强求。看王健林轻松一话:“定一个亿的小目标。”好像财富肯努力去挣就一定能得到,自己就定个一千万的大目标当不为过吧!然后到处寻找有没快速致富的门路,骗人也好,投机也好,制假也好,制毒也行,偷盗也可,卖毒也试,只要能发财,干什么无所谓,伤天害理都不怕。结果呢,得来的基本是痛苦。所以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当然不要认为听天由命就什么也不作为,反正命中注定。追求是必须的,虽然追求努力所造的因不能马上结果,却是未来,来生的因。佛法也讲精进,而不是懈怠,但你必须是追求正确的东西,否则拼命不如认命。盲目拼命是欲望心驱使,有人还说欲望心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那是胡扯。欲望心是贪心,贪嗔痴,人生三重毒之一。这样的拼命,误入歧途,求来的福报还只是命里本有的还打折,吃大亏,而且还造恶业,未来还要受恶果,得不偿失,自不如认命划算。什么东西是正确的,什么东西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正知正见,智慧辨识了。要有智慧,就得好好学佛,佛法是觉悟之法,八正道之法,破迷开悟之法,戒定慧之法。当你真正明了是非对错,努力精进追求正确的东西,求来的福报就是吉祥平安的,又不断种下善根福德之因,未来越来越光明。

  所以佛法并不是消极之法,不提倡你去算命。让你明白过去业已作,今生果有定数,先识自心,当有自知之明,熄贪婪之心,熄狂妄之心,把各种不好的妄心平息,可报命中福报不至亏损,所得福报享受德位相配,现世才得吉祥。再让你辨正邪,识是非,勤精进,修福慧,改宿命,种善因,得善果,从明入明,了凡成圣,这就是真实的佛法,救苦救难的佛法,积极入世的佛法,自利利他的佛法,离苦得乐的佛法。大家要正确了知,不要开口就说佛法是迷信,消极,避世,错失得大利的因缘,还造谤佛谤法的重罪业。

  不管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大家都常听一句教诫“要惜福啊!”这其实就是肯定了一个人这辈子该享的福德是有定数的,如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必珍惜。怎么惜福,简单说,不作恶,就保福不亏损,少享福,得长久点用,这只是坐吃山空的消极保福之法,要福德绵绵不绝,就得修福。不管哪个宗教和社会教育,用佛教的话概括就是守五戒,修十善。前者惜福,后者修福,人天善法无非就是这样。反之就是恶法,损福。例如艳照门的明星陈冠希,坏邪YIN戒,别人可能还羡慕他如此好的艳遇,却不知邪YIN破坏多少家庭的和睦,人天共愤,是极损福报的。本来他可是有很大福报的,今生的福报极大的损耗,来生再成熟的福报也要受损,叫损阴德,还种下恶业的因。大家看他还好好的,没受人凶杀,没受法律制裁,那是他今生还有福报没享完,这叫福德荫护,不是恶人没恶报。例如他玩女人,果报也许是做个妓女,受人玩弄或嫁个男人,丈夫也像他今生沾花惹草,这些果报还没遇缘成熟,得等他未来世托生为女人身再受的果报,并非不会受报,能逃脱得了的。有道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三世因果,众生看不到就不觉得恐怖。再如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有钱有势的,许多心胸傲慢,目空一切,酒驾开豪车,故意撞死人。平民在他眼里如同一只蚂蚁,杀他几个都有靠山没什么大不了。岂不知这些都是极损福报,造大恶业的愚蠢行为。不懂福从何而来,如何惜福,而自以为是,白白浪费难得的人身和往世的善果,实在可怜可叹。擦亮你的眼睛,看看每天发生在社会上的各种事情,有多少人不懂惜福。

  说了这么多,但愿有缘看到此文的你从此对功德与福德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好好利用此身,修福修慧,了凡成圣,今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最后以一偈作一小结:

  诸佛大法王,福慧两足尊。

  三界大导师,法界之明灯。

  愿佛大慈悯,开我智慧眼。

  善能辨是非,修行得精进。

  功德非福德,功德了生死。

  无漏之正因,自他都得利。

  福德是善果,今生得受用。

  惜福得吉祥,造恶使亏损。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福慧俱精进,现世能为师。

  轮回得速出,了凡得成圣。

  福德浅薄之曾文杰2017年3月底写于佛山南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功德       修行)(五明学佛网:功德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