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佛教的世界观


   日期:2017/4/7 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认知,而世界观则是指人们对人所生存的外部环境的现象及其本质的认知。

  在佛教里面,将世俗常人所正确观察到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现象称为世俗谛,而将世俗常人所观察到的这些种种世俗现象的本质称为胜义谛。所以,世俗谛是指现象,而胜义谛则是指种种现象的本质。世俗谛是世间常人之心所认识的对境,而胜义谛则不是具有执著的常人之心所能体验的,是去除了执著的圣者所证悟的境界。佛教中观应成派以下的宗派——也即小乘的有部宗和经部宗、大乘的唯识宗和中观自续派等,都承认世俗常人所观察到的种种世俗现象,但对这些世俗现象的胜义本质却有着不同的说法。实际上,这些说法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却是同一个绝对真理在不同层次上的表现而已,可以层层递进地将不同根器的众生导入究竟的胜义谛。由于大乘唯识宗对世间万象本质的揭示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契入佛门、深信因果、发菩提心以及证悟诸法实相,所以这里我们略微介绍一下佛教唯识宗所承许的世间万象的胜义本质。

  唯识宗认为世间万象的本质是“心识”——眼睛所看到的“色”的本质是眼识,耳朵所听到的“声”的本质是耳识;如是,鼻子、舌头、身体、意根所对的“香、味、触、法”等对境分别是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唯识宗认为,世人之所以觉得前五根所对的“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是“外境”,意识的心理活动是自己,完全是意识分别心加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之上的错误妄想,犹如我们的意识在一个人身上加上“好”的妄想之后,这个人身上好像就有了“好”的属性,如果我们的意识又在此人身体之上加上“坏”的妄想之后,这个人的身体之上好像就有了“坏”的属性,实际上这个人的身体之上根本没有“好”或“坏”的属性,“好坏”都是意识在这个人身体上的妄想增益而已。同样,当我们意识中的分别心在“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之上加上“这是外境”的妄想之后,这前五识于是就冤枉地成了外境,在自己的意识之上加上“这是我的思想”的妄想之后,于是意识就幸运地成了“自己”。凡夫心中的这种加在六识之上的妄想执著是如此的细微和深沉,一般人对此根本无知无觉,所以前五识和意识好像就天经地义地成了“外境”和“自我”。

  譬如,当我们做梦时,很显然,我们所能梦到的一切梦境的源头都只能是我们的心,梦境根本不可能脱离我们的心而存在,倘若我们的心不做梦,怎么会有梦境出现呢?但是,在做梦的时候,由于我们分别心的妄想执著,使得梦境好像脱离我们的心而客观存在。同样,佛教唯识宗认为我们的六根所能认知的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六识,除了六识之外的任何存在根本是找不到的,我们之所以不知道万事万物的本质是自己的六识,完全是我们的意识分别心对六识进行了扭曲和假立——也即妄想执著,这就是佛教中常说的“万法唯识”的道理。

  不要以为“万法唯识”的世界观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宗教信仰!实际上,万法唯识是经得起观察和分析的客观事实。当我们仔细用因明逻辑的方法观察和分析“心识”和“外境”的关系时就会发现,凡夫所认为的“外境脱离自己的心识而独立存在”的世界观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误信仰,而“万法唯识”的世界观却是无法用任何理证加以摧毁的真理。

  事实上,当我们的眼睛看到面前的任何一个事物时,我们的眼睛根本不会说“这是外境”,说“这是外境”的是我们的意识分别心!意识分别心对眼识的这种错误的比量认知是可以通过因明的方法加以破除的。

  例如,我们可以先随顺世间人承许“眼识”和“外境”(这里特指眼睛所对的色法)的存在,世间人认为因为“外境”真实存在,所以当眼根和外境相对时,和“外境”相对应的“眼识”便在眼根中产生了,因为眼根中有了“眼识”,于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外境”便有了认知。然而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世间人的这种说法根本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眼根实际上永远只能拥有“眼识”,除了能够拥有“眼识”之外,眼根永远不可能直接接触“外境”,而意识断定“外境存在”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眼根中的“眼识”,除此之外,意识不可能拥有任何其它理由。当眼根中没有“眼识”时,“外境”根本不可能现前,当眼根中有“眼识”时,“外境”才可能出现。所以,从这个事实可以认定,意识所认为的所谓“外境”,只不过是意识对眼根中“眼识”的一种一厢情愿的断定而已,意识所断定的所谓“外境”本质上就是“眼识”,而不可能是“眼识”之外的任何其它存在。

  知道了外境的本质是前五根中的五识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外境唯心所现”的道理,知道了“外境唯心所现”的道理之后,就知道了“地狱、饿鬼、畜生、人、修罗、天道、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法界都是众生的自心所现。佛经里面说:“心净则国土净”。如果一张光碟记录的是净土的图像,则电脑屏幕上放出来的就是净土图像,如果光碟记录是三恶道的图像,则电脑屏幕上放出来的就是三恶道的图像。同样,心之光碟如果是清净的,则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以及遇到的人也必然是美好的;如果心之光碟有种种污垢,则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和遇到的人就会显现种种不净和丑陋。我们的六根每天所对的一切“外境”并非身外的偶然存在,而是自己的阿赖耶识中现起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

  世间万象的本质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识,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佛教)(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佛教)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疾病的疗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五、清华大学恭请演讲稿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为善最乐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佛教」摸象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