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色身太享受,无法入道


   日期:2017/4/7 1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很缺乏“缺欠”的教育,其实万事万物都要缺一些,你不缺,老天爷会会让你缺一块。从这一点看,不管贫穷还是富贵,痛苦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天道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你看有些人钱太多了,就愁子孙,不然就身体不好,不然就婚姻不顺。所以你去看,每个人都带着痛苦烦恼。为什么?佛说了,这个世界叫婆娑,就是不圆满。你不可能样样都圆满。

  比较愚痴的人,就追求样样都要好,没有一点瑕疵。其实没有瑕疵的东西,往往是伪造的。好比花,假的花,每一朵都一样,真花就不同,带着一些小小的枯萎。越长大越枯萎的越多,这就是真实。大自然也是如此。花草长的茂盛的地方,往往是肥料比较多的,也是很脏的地方。太干净的土地,就是沙子,沙子是不能成长任何植物的。

  对于世间的东西,人不要样样都要最完美。最完美的东西,甚至是没有生命力的。你看树木,长的都是没有两个是相同的,甚至是对称的。而是随便长的。人也一样,样样都好的人,就不是人了,就是佛了。所以人生要带着缺欠,而且你要享受这个缺欠。

  大家都知道享受拥有,我有这个东西,很快乐,有车很方便,有房子很舒服。但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少就是说,不是没有,而是少,太多了,你就迷惑了。钱财太多的人,也很迷惑,放着又怕贬值,做生意怕亏本。有房子的人,房子太大了,压力过大,每天都为了房子。所以要保持一些缺,人的物质需求上要少一些。

  我们现在被物质绑架了。有手机就被手机绑架。有车被车绑架,好比平常都有自家车,有一天没了车,就慌了,不习惯坐公交车。或者开好车开习惯了,再换一辆差的就不习惯了。住的地方也是如此。人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这是时代的悲哀,就是大家都在创造物质享受,而不是幸福生活。为了这个物质,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在物质享受上。导致你根本没有时间去修行,去学佛。因为你要拼命赚钱来满足你的享受。

  古人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比如厕所来讲,以前人住的,一个家一个厕所就好。现在房间里都有厕所,这其实是很破坏风水的。现在很多人住的习惯太干净了,再换个环境,就住不下来。这也是一种业障相。但我们很少去觉知。我们的色身已经很难适应很多环境,就是越来越挑剔了,这是业障相。因为色身越来越挑剔,我们都为了这个色身忙。

  禅宗的修法,先要破除对这个色身的执着。你每天花很多时间去照顾这个色身,还要各种打扮,结果死了,一点人情味都没了。你这辈子又花费多少精力去做这些无意义的事情。禅宗修法,首先要说,拖着这死尸的是谁?这个修法很重要,不要把自己色身太宝贝,要当成死尸来破除这个贪着。你就有很多时间来修行。

  在佛门也很忙,要出坡干活,要做各种事情,那他为什么还有时间修行。因为节省了许多为色身服务,打扮,做好吃好穿的时间。在物质生活上,达到最低。所以时间,福报都节省下来了。世间人看起来是为了培福报,其实是为了满足色身享受而已,不愿意吃苦,总怕得罪色身,所以无法入道。

  对这色身的执着看不破,你要修行是很难的。一不小心,就为了色身贪名利,贪享受。修行要吃苦,以苦为师,不要太为了色身享受而迷惑。人的福报是怎么浪费掉的。第一个是吃的,有些人拼命干活就为了吃的更好。第二个是住啊,所以房子也建的越来越豪华。第三个,行,要坐就最好的。这次去九华山,半夜硬座到东林寺,有个师父也硬座。我在想,这吃苦的精神,就是修道人的行持。为什么不硬卧,躺着舒服呢。人不能太舒服,身体越舒服,越容易生病。因为一求舒服,福报就没了,身体就不好。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色身       入道)(五明学佛网:色身       入道)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附录:《顿悟入道要门论》浅释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观门入道 

 楼宇烈教授: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随记 

 杨曾文教授:道信及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杨维中教授: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校释导言 

 超然法师:闲能养心,闲能入道 

 净晓居士:自爱是入道的基础 

 药师山·紫虚居士:介绍净土众生的色身及其轮回的相关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尘根识与六道众生的色身 

 圣开法师:小乘入道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