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重磅揭晓自我奖惩机制(二)


   日期:2017/4/9 0: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我奖惩机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是这种过度的自我设定、自我驾驭、自我暗箱操作的模式,如果没有高级别的行为标准做指导,只能开启非常低级的奖惩。不过有情众生都有这个自我奖惩机制,天道有天道的,鬼道有鬼道的,人道有人道的,看上去不同,实际上一致。有人修行略有一点境界会非常开心,这个开心从自我奖励来的,觉得这样做是对的。但修行境界太复杂了,这就是大迷宫,里面机关密布、陷阱纵横,百人进去难有人生还,更不要说走通了。

  奖惩机制在学佛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某同修小有感悟,会很开心;一段时间后就厌倦了,或者平淡了这个水平的感悟,他会觉得自己没有进步,觉得自己不在状态,或者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可是他的那个小有感悟,对别人来说就已经很宝贵、很难得、很殊胜了。有的同修学会了《九字读经法》,读到了大量自己原来根本看不到的内容,会觉得非常快乐,或者会觉得大有收获,那么是否这部经文挖了一遍就不能再提供营养了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能善用这九个字,这就是顶好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用相当久远的时间,都可以挖掘到东西、而且不会磨损、只能越用越亮、越用越顺手、越用越有效率和收获,这些收获足够支撑我们在自我奖赏机制下走一路幸福感恩,走一路春风十里,走一路温暖,最后走回自己真正的老家。所以理解经文教义,深入挖掘经文教义,才能支撑各位不断获得奖赏,不断鼓舞自己坚持,不断添加前进动力。

  有人退出学佛的路了,因为在这条路上获得的奖赏太少,获得的惩罚太多,或者说他停在了某处。就像一辆破车开在高速上,车子不断出毛病,被不断罚款,油又在不断消耗的局面;不能补充油料,不能减少损坏,这路他走不到终点。我们和周遭众生释解冤仇,这是在减少车辆的损坏,我们能和众生结下善缘,这是在增加油料。学佛不管走到什么层面,学了多久,学的多好,没有手段做到消业和培福,这个路都可能戛然停止的。保障自己能在路上,这对很多人来说就已经是大工程了,如果无法保障自己在路上,怎么可能保障一定会到达终点呢?所以越是坚定地愿往生极乐、“此一生为最后一生,此生舍报即往生极乐世界”,就必须要真正地找到消业培福的方法,并坚持下去,从而保障自己能在路上,能前进着。

  过去的好坏最后都要达到自我谅解、自我原谅,并且和众生真实地做好自我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并不是完整的套路,还要帮助众生也能获得自我的原谅,双方都在自我原谅,自然不会迁怒于外,这个业就消得;而如果只是一味地自己原谅自己,而忽略了外在众生的客观存在,这种自我原谅是错的,虽然方法是对的,但是方向是错的。一个罪业做到三轮体空,是真正消业——“我方、敌方、战斗”这三个部分都彻底消除,才是最好的消业;我们弄不了那么高,就降低一点为“我方的战斗、和敌方的战斗”,这两个能化解就完毕了;如果这两个也弄不了,就只能是把“战斗”化解,这就只是暂时缓和,两个人这次不打了,下次遇到或许还会再打。“我方的战斗”就是我们是否还有讨债的心,是否还有睚眦必报的念头,是否还在挂怀着个人的得失荣辱?学佛知道因果了,都是因果使然,没什么事情能超越因果的。受的苦是因果,享的福还是因果,干了坏事跑掉了是因果,干好事死掉了还是因果,想一想回头看,一看明白了,也就容易放下这些虚妄的执著,也就学会如何面临此类考验了。

  自己的坏事怎么才能原谅自己?道歉、忏悔、停止、弥补,能做的都做完了,就只能放下了,从内心里把这个事情抹去,忆忘皆无;至于余下的后果,就给这受报之身消了吧。

  主观自我原谅,对方是否同意?这就要看我们的诚意了,如果一脸坏笑、一肚子阴招、一脑袋歪歪肠子,这是没诚意,这种情况下的自我原谅,就是自我催眠、自我麻醉。要和对方同样获得自我原谅,这个事情才算做得漂亮。双方都需要获得谅解,把这个事情说明白、弄开了,这一天才云彩满散、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怎么才能让自己原谅自己的同时,又能帮助对方获得自我谅解?这种真诚心是必须要有的,手段方法也必须要有,而且方向一定是光明的,是双赢的。如果这里存在了损人利己和损己利人的情况都不算好,不能算是圆满;不能让更多人获得圆满双赢的引导,这是不够智慧。

  所以这条路走着走着就会分出岔路来了,就会有人被分流,努力的跋涉,最后走到了一个和自己目标相悖的地方,或者怀疑自己从而产生了人格的分裂,或者怀疑他人从而形成了多疑。

  简而言之:学佛是拼福报的,没福报这事就很艰难,没福报世间的事情也会很艰难,没福报所做非所想、所得非所愿、所求非所需。希望大家好好地落实三步走三位配合,想培福就要更好地消业,消业是摆在第一位的。想走下去,划到对岸,船能载自己过河(在路上并到达目的地),这消业培福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了,这路走走就丢了,消失在人海,最终成为业海里的一朵浪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