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原来如是我闻中蕴含着这些深意


   日期:2017/4/10 1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早先和一位同修聊天,他说搞教育的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集天下英才而教之。我听后点头微笑,但是我不这样认可,一个老师的终极目的,一定是希望学生们都能超越自己、都能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成就高,但是在达到这个目标前是需要做到一个优秀复制的,想超越我的老师,那么我要优秀地继承老师教授的内容,并且能良好地复制。

  想起几年前一位同修给我留言一大段话,看后咂舌,然后对他说:若这是你自己觉悟的内容,那么我已经没什么可教你的了。他说的这一大段话并非是佛经里的原文,而是更深的理解,是那种嚼得很透、分析很细致、表述很清晰的,在我看来已经完美了,我没什么可说的。

  结果他和我说,这是晚上念佛的时候和菩萨聊天,菩萨和他说的。各位思维一下,菩萨说这些是要做什么呢?于是佛留给我们那么多经文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一言蔽之就是菩萨要把我们都复制成圣人,佛要把我们都复制成佛。

  如是我闻,就是一个复制,就是以一个成功榜样为蓝本,不断地去复制成功案例,让更多的受众成就一样的自己。这一句若展开说,就很容易理解佛的慈悲、菩萨的辛劳;也很容易理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更容易理解,一切有情平等,一切法平等;再继续延伸,那就是虚空法界是一真如性,是一真法界,只是在复制的过程中,有的很乐意接受复制,而有的不那么愿意接受复制。

  这个开关,又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心行上了。过去常常说“趋同”就是趋向一致,这个趋同就是复制的过程,就是完全相同的前奏。地藏菩萨很辛苦,我们想成就和地藏菩萨一样,那就要和地藏菩萨的心念一样、行做一样;如果有什么不同,就不能是完全的复制。当我自己还有一个小私心,我去复制一副伟大的蓝图,会因为这个小私心,而不能完成复制,这样就成了一个看上去很美、却华而不实的残次品。

  从佛教诞生到现在,残次品出现的太多了,这个现象不是任何一个参与者希望的,佛陀不希望这样,菩萨也不希望这样,我们的亲教师不希望这样,我们的亲人眷属朋友也不希望这样,为什么都不希望出残次品,却出现了呢?没严格按标准去操作。

  什么是标准?这个闻就是标准,闻了信受与否、愿意与否、心念行为不折不扣地躬行与否?如果这也差一点,那也差一点,这一系列的每个环节都差一点点,残次品就是100%的几率。

  当我们感慨佛教行至如今衰弱败坏了,失去了佛教的本意了,丧失了宏大的效果了,混迹得和世间的学术没什么区别了,当我们感慨这些的时候,是否也要小小的自责一下?正是因为我没学好,所以才这样;若我学得好了就会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多了一个优秀案例,能跟随的人越来越多,这股良好风气就会形成了,而如果自己看到了,却只会感慨,在行动上不去努力,这些实在是无济于事的。

  展开经本,佛陀叮嘱菩萨们做什么?叮嘱了护法菩萨们要去做什么?叮嘱了自己要去做什么?这些都要看得到,不然只陷入在文字相里,学佛就成了佛学,佛法就成了一门课程,他的必要性、唯一性也就丧失了。

  如是我闻,希望这次分享完,各位看到这四个字,起码能五味陈杂,不要机关枪一般地扫射过去,要嚼、要品、要深思维。

  今天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学佛)(五明学佛网:佛法       学佛)  

 唐仲容居士:怎样弘扬佛法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