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该如何做?


   日期:2017/4/17 15: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地藏菩萨这位大菩萨对佛陀恭敬地说:‘世界上最伟大、最尊贵的觉者啊!我观察这个阎浮提的众生举心动念,没有不造作罪业的,刚刚得到点好处利益,就会退失他的心念;如果遇到了坏的事情,他们的恶浊心念就会每历一事增加一分。这种人如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背负着沉重的石头,越走感觉这石头越重,身体越沉,脚就陷得越深,越来越无法抬起。如果有幸遇到了一位通达知晓的人士,能够替这个人稍微背负些,或者身上的石头全部帮他背负。由于这位人士有很大力量的缘故,不仅帮他背着石头,还能扶持他走过泥泞,劝他把脚迈稳了,不要急,一步一步来。直到到达平坦的道路后,这位人士又提醒他:‘要知道这是一条险恶的路,以后不要再进了。’ 佛菩萨们正是这样地帮助、救度我们,我们心里有多重的负担,佛菩萨都愿意帮我们担负,而且还会一路搀扶着我们,直到我们真正踏上坚实的、真知真见的大地时,才会明白“佛恩难报”啊!佛菩萨不弃一人,是人自己放弃了自己。这部《地藏经》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这个人至诚地瞻礼、礼拜、供养地藏菩萨,都会得到巨大的福报和利益,这利益千劫难尽,这不正是地藏菩萨背着我们、扶着我们吗?所以有幸出生在释迦佛的法运中、生在有佛法的时代,而且能有缘分去信佛、学佛,这是无量无边的大菩萨、无边的佛陀在护卫着我们、帮扶着我们、拉拽着我们,不让我们掉到恶道中去,不让我们一日一夜间落在恶道。这心念我们要深深地思维体会,才会深感佛恩难报、菩萨慈悲无量。 这句经文和第六品中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遥相呼应,这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众生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心,是一切结果的答案。今天种下如此因,明天承受如此结果,因果不爽,六道轮回是因为这个心,出轮回是因为这个心,超圣地还是因为这个心。这心是个个本有,为什么有的人能走出去?有的人走不出去?答案依然是在这个心里。 学佛是减法——把东西、放下、减掉、去除;而很多人学成了加法、学成了乘法。学到了方法就去用,这个是对的,但不是用在别人身上,而是用在自己身上。佛陀告诉我们的,无外乎就是怎么返回、怎么找到自己本然的那个真心明性。怎么找?怎么丢的,就怎么找回来!因为妄想执著丢了本性,想找回来,就得克除这妄想执著。追本溯源,才能发现一切问题的根结和所有事情的答案都是因为有了妄想执著。“四圣谛”是什么?“十二因缘”又是什么?都是问题的答案、都是找到答案的路径、都是追本溯源。 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智信,要通过自己的智慧来明晰佛法的超然,而不是人云亦云。迷信是没有研究过、没有分析过、没有深入接触了解过,就盲目相信。有的人学佛,亦是迷信,因为他没有在这里思维佛法到底是什么,自己在这里到底在做什么,佛法的利益到底是什么?等真正地信了,你会知道佛陀说的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这些内容,你和一个没有接触过的人说,是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像你介绍别人吃一道菜,描绘得再淋漓尽致、色香味俱全,不如他自己动筷子吃一下。而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不懂得把持自己的心,奴役着这个心,让这个心起起伏伏,被身体驱驰着、被欲望缠缚着、被愚痴蒙蔽着、被嗔恨烧烤着,好好的一个人,活成什么了?正是因为每一个升起的念头,都是围绕这个“小我”,一切都是以“我”为主:我要什么什么、我想怎样怎样、我认为如何如何、我应该怎么怎么,这不正是问题的归结吗?浩大的世界,不要求同,因为没有另一个人和你的见解完全一样。每一个升起的念头,都是围绕着这个“小我”,于是每一个念头都是和本性相违背的,表现出来的就是“举心动念,无非是罪”。那些违背本性的心念,都会拖拽着我们离光明更远、离究竟解脱更远、离得大快乐更远,促成这些的都是罪恶。 举个例子:某个人这一生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了,但是他听从了欲望的诱导,去买彩票,念念都是五百万、天天都是五百万,他这一生就算一切都很好,但他还要安排一次生死,去实现这五百万。如果他实现不了中五百万大奖的愿望,这个愿无法圆满,就有可能要多流转几个劫。这多流转出来的几个劫,就是他这个中大奖的愿望拖拽的结果,相当于这个中奖心念是几个劫的生死重罪。若是几劫都无法满足这个愿,就要用掉更多的生死来铺垫,以期某一生可以圆满此愿,若是在其中别无其他业力,这个事情很好算明白;可是在流转余生中,每一刻又在造作罪业、在抛射不同的愿念,还要继续圆满其他的愿,那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劫的生死轮回了,也就不仅仅是这几劫的事情了。 懂得了这些道理,真诚地忏悔自己过往的愿念,是非常必要的,能把这些愿及早地清除掉,不用形成更大的影响,这就是菩萨畏因,就是回归到最最初发的心地。----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