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人的命运决定于什么?


   日期:2017/4/24 9: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谓命运是指一个人的生命轨迹。生活在此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也即一生中具足健康、财富、眷属、名声、智慧等,并且拥有一个快乐和美好的人生。然而不幸的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如己所愿地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人生。观察世间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就会发现,虽然每个人主观上都渴望着幸福和安乐,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一生健康长寿,有人却百病缠身;有人举手之间便能赚取成千上万的财富,有人整天忙忙碌碌、辛苦异常,所得的回报甚至难以养活自己和家人;有人眷属和睦、一家人快快乐乐、欢欢喜喜,有人却整天沉浸在家庭成员的相互争斗之中;有人处处得到别人的欢迎和赞叹,有人却像乌鸦一样人见人厌;有人聪慧异常,对事物具有清晰的判断力,有人却愚昧不堪,连起码的是非好坏都难以辨别……

  面对这些现象,有人愤愤然感叹命运的不公,有人欣欣然感叹命运的神奇,有人茫茫然陷入迷惑和不解,有人浑浑然沉浸于迷信之中。但不管怎样,人们都试图想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到底决定于什么?是否存在着一个主宰人们幸福和痛苦的神灵或上帝?亦或人的命运根本就是随机的、杂乱无章的?

  一个人的命运到底决定于什么呢?大觉世尊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这个人的思想、行为和语言。”由于人们的行为和语言发端于最初的思想,思想不一样,行为和语言就不一样,行为和语言不一样,命运和遭遇就不一样。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这个人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后来的百花竞放和绿叶葱茏,更不会有后来的累累硕果;同样,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最初的思想,人的行为和语言也无从谈起,没有行为和语言,我们什么事情也不能承办。例如,假如我们要去开门,如果心中没有开门的思想和动机,则我们永远也不会有开门的动作。又如,如果我们内心具有看不起某个人的思想,则行为和语言也势必会对这个人轻慢,内心如果没有轻慢的思想,则永远也不会有轻慢的行为和语言。

  思想是种子,行为和语言是花朵,由行为和语言导致的成功和失败则是果实。儒家的经典《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本末和始终,都遵循着因果法则,如果知道了什么样的果是由什么样的因产生的,就离道不远了!特别,如果一个人知道了思想是行为和语言之因,而命运则是行为和思想之果,则这个人就掌握了真正的“命理”——也即众生的命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判断自己种种心念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会对正确和错误的心念进行取舍。为什么呢?佛陀在《法句经》中告诫我们:“如果一个人内心包藏邪恶的思想,痛苦就会伴随着他,犹如车轮跟随着拉车的牛滚动一般;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至善至真,那么欢乐就会永远跟随着他,犹如他的身影永远陪伴着他一样。”

  愚昧的人从来不观察思想的重要性,也不观察自己心中种种心念的对错,他们总是默认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圆满无缺的,于是总是放纵和维护自己的种种心念。他们在这些思想的驱动下,稀里糊涂地造作种种行为和语言。当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导致痛苦的时候,他们也不去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语言的对错,而只是一个劲地抱怨外境如何不对,指责外境给自己带来了种种痛苦。

  《二规教言论》中说:“于此世间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若不思维己过德,则与禽兽有何异?乃至营商诸琐事,亦需问他及自察,一生所取所舍事,不问不察岂非蠢?”每个人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都无限关注,如果不思维自己的思想观点、乃至在这些思想观点驱动下的种种行为和语言的对错,那么这个人和禽兽有什么分别呢?我们甚至连经商这些的琐事都要仔细研究观察,在一生当中,我们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却不闻不问,这不是很愚蠢的举动吗?

  所以,一个人要想有一个好的命运和前途,要想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最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也即改造自己的思想观点,努力去除心中种种错误的思想观点,培养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我们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对错不加以观察和思考,循着自己的固有的秉性生活,则一生的命运都不会有任何改观。正如《二规教言论》所说:“处事浑噩不观察,虽经百年无长进。”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用他自己一生的体会和经验告诫后人说:“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袁了凡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凡夫之所以一生碌碌无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失从来不去检点,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言语已经圆满,不存在任何错误,无需加以改造,需要改造的是别人的思想和行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很多人的一生都在“安于自是”中度过,因而耽搁了自己的一生。

  因此,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拥有快乐和成功的人生,我们需要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使之越来越正确,越来越圆满!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