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对澳洲同修开示—珍惜福报


   日期:2011/1/22 15: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澳洲同修开示—珍惜福报  (共一集)  澳洲雪梨  档名:21-76-01

  看著诸位同修们,好像都是从台湾来的,看看大家的面孔都是很有福报。澳洲是个福地,能够住到这边来的人,都是很有福报的人,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个福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个福报与社会、与一切众生共享,我们的福报才永远享之不尽。心量一定要拓开,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古来的祖师大德教诲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

  现在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澳洲人特别重视多元文化。其实多元文化早就有了,他们最近才发现、才意识到。我这次到澳洲来,是来参加两个集会:一个是在昆士兰州多元文化的论坛。今天这是第一次参加此地主办的一个「世界宗教和平组织」,这个性质跟多元文化论坛很相似。许许多多不同的宗教领袖们,现在大家有个共同的理念。由於资讯的发达,交通便捷,地球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频繁,不像过去交通不方便,许多人居住在一个地方,居住在老家,一生都没有出过门,所以说「老死不相往来」,生活的空间很小。现在藉著旅游的方便,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到全世界各个地方去观光旅游,我们的生活空间大了。实际上因为交通便捷,把我们的距离缩短了。诸位想想,从此地到台湾大概是飞八个小时,在四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从台北到高雄,坐快车八个小时。所以现在此地到台湾的距离,就是四十年前台北到高雄的距离,这些都是事实。

  由於接触的面广了,这才意识到多元文化,在这个世间有许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现在住在这个地球上,要如何和睦相处,消除一切歧视,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来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和平、繁荣的世界,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在一生当中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这是我在此地接触许许多多的宗教家,有这么一个意识。很难得!我听每一个人发言,很受感动,我觉得非常难得。此地世界宗教和平组织比昆士兰的论坛还要成熟,也就是他们的观点、理念比昆士兰那边要进步。可是问题是怎么样落实?这一次我在昆士兰,有个天主教的神父提出一个问题,是个事实。「我们自己这一个宗教都有很多派别,彼此都不能够和睦,如何能够跟其他的族群、其他的宗教来和睦相处?」他说的是老实话。

  我们一个道场、一家人里面都钩心斗角,都有很多小团体、小帮派,都是斗争很激烈的,实在讲佛在经里面都讲得很清楚:「斗诤坚固」,就是讲的我们这个时代。斗争就造罪业,罪业才感来天灾人祸。我听说澳洲电视台也播放《古老的预言》,都说九九年七月是世界末日。我也听说《古老的预言》里面讲,这是几千年预言里头所说的,明年此地的奥林匹克办不成,为什么办不成?一定是世界上发生很大的灾难、很大的变动,不是我们这里不能筹备,怕的是运动员不能来了,一定是国家社会有很大的变动,所以灾难迫切在我们眼前。

  在西方人认为世间人造的罪业太重了,上帝要审判他,要惩罚这些人,没救了。可是在佛法里面讲,没那么严重。我们大家都晓得,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依照中国历史记载才过三千年,末法一万年才过一千年,后面还有九千年,日子长远得很,世界哪里会有末日?但是灾难不能避免,灾难是怎么造成的?人心造成的。每一个人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只见别人的过失,见不到自己的过失,这才是天灾人祸真正的原因。灾难能不能消除?能!有理论、有方法。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明了消除的方法,大家认真努力去做,会有效果。今天我们在会议上,看到每一个宗教领袖都很热心的在做,我们听到非常欢喜。他们宗教里面用祈祷的方式,大家在一起祈祷,祈求世界和平。也有一些宗教在修禅定,连天主教的神父都修禅定。我听了之后,我给他们说一番道理,为什么祈祷跟修禅定能够救世界的灾难?你们想想什么道理?这里头有科学的根据。

  我们现在人都懂得,所有一切的物质都有波动的现象,世尊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麤」,这是讲世界的来源,众生的起源。怎么起源的?都是从无明变现出来的。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个动相,这个动相里面本来没有物质,动相里面变现出物质来,妄动里面变现出物质。这个物质是什么?我们今天讲的基本的粒子,比原子、电子还要小,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在佛法里面讲叫四大,「地、水、火、风」四大。四大是讲基本的物质,基本物质它有四个现象:第一个它已经是物质了,虽然体积小,我们在高倍显微镜之下能够发现它;第二个现象,它有温度;第三个现象,它有湿度,我们现在讲的是它带电,带阳电就是火大,带阴电就是水大。物质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动就叫做风大。所以佛家讲地、水、火、风,是讲基本物质的现象。这种物质它自自然然就有波动的现象。

  我们现在讲的光波、电磁波、声波,这个诸位都很清晰,所有一切物质都有波动。但是物质的波动,它的速度比较慢,这个波的振动,最后都是振动到尽虚空、遍法界,极微细的波动都周遍虚空法界,只是它的速度比较缓慢。像一池很平静的水一样,我们投一个小石子投在其中,你看它就起波纹,慢慢、慢慢的周遍整个池塘。所以任何一个物质的波动,都周遍虚空法界。我们了解这个现象,然后你知道思想也是个波动,我们心里起念头,这个叫心的波动。我们只讲物质的波动。心的波动速度快,不像物质它很慢很慢的达到虚空法界,心的波动才一动就已经周遍法界,可以说它没有时间跟空间的界限,一动就周遍了。所以我跟他们讲:你们在此地一祷告,上帝为什么就知道?就是这么个道理。你祷告是你心里的波动,你祷告的时候是一念善心。你静坐的时候,也是清净、平等心的波动,这是最好的波动。

  世间灾难从哪里来的?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损人利己,这个波很不好,像海里头大风大浪,大起大落。这个波动造成了天灾人祸。我们佛法里面讲「依报随著正报转」。大自然的环境里头的变化,什么原因?随著人心变化。所以人的心善,这个地区风调雨顺,自然环境就好;这个地方住的人心不善,那个环境就变成恶劣了。我们中国人讲风水,这是风水,风水不是人要靠风水,风水随著人心转,所以才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有福,环境就变好;人没有福,好环境就变坏了,你懂得这个道理。

  我今天告诉他:你们祈祷、静坐、诵经,以慈悲心爱世人,你发出去的波是清净的、是慈悲的,这是好的波。好的波发出去之后,世间人这些恶劣的波浪,坏的波,大风大浪,我们这个波跟它冲击,跟它冲击当然我们也会受它的影响,它也受我们的影响,我们把它那个波降低了。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把灾难完全消除,可以把灾难降低,可以把灾难的时间缩短,这是肯定做得到的,这是有道理在里头。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人家说你迷信。我们才不迷信,他才叫迷信,他哪里懂这个道理?我们念经、念佛,为什么会把世界上灾难消除?道理在此地。你讲明白、讲清楚,他去想想,这个还是合理的,他才肯做。我们自己做才不会退心,知道我们这样做,不但是救自己,救这个社会,救这个世界,这才叫大慈大悲,这才叫真正自利利他。

  我们这么多年在世界各地旅游,没有见到一个道场,要知道这个世间一个道场都没有。你们想想看,哪一个道场里头不斗争?两个人意见都不和,还要争权夺利,所以我四十多年来,没有看到一个道场。我们佛讲的「六和敬」,这个道场上上下下都能够团结,都没有意见,相亲相爱,比父子兄弟关系还要好,到哪里找?找不到,所以这个世界要遭劫难。我们极力提倡想建道场,我在一九八三年,第一次在旧金山讲经,讲演的场所是在美国的老人公寓。这个老人公寓是一个犹太人经营的,他经营得很好,里面有四百多个单位,住四百多个老人,而且他附带办了一个幼稚园。这幼稚园里面多半是老人的孙子,他的儿女都要上班,早晨上班把小孩送到幼稚园,小孩可以看他的祖父、祖母,他每天一家人都能够见面团聚,我说这个犹太人很聪明,这非常难得。假如能够在这个地方再建一个佛堂,天天在这里面讲经,在这里面教他们念佛,把他们精神生活再提起来,这人生才真正美满。如果物质生活都顾到了,而没有精神生活,他们很痛苦,老人在这里是什么?等死,老人院是等死的场所。他每天看到,昨天这个人死了,抬走了,今天这个又抬走了,想想过几天轮到自己了,你说这个精神多痛苦!

  我看了之后,才动一个念头想建弥陀村。但是建道场谈何容易,需要人力、需要物力、需要财源。我一生没有化过缘,我一生不向任何人要求钱。所以我很快乐,我没事,我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一生过得快快乐乐。我的老师教我「随缘而不攀缘」,我们有这个想法,动这个念头,众生有福,它就会成就。这桩事情想了十几年,没有想到到新加坡,李木源听到我这个想法的时候,他就真做了,这个我感觉得很意外,我说:「我是打妄想,没想自己去做,你真肯做了。」他那边因缘成熟了,新加坡居士林这个道场,诸位同修有空的话,可以去参观。大陆上有很多老法师见过之后,赞叹世界第一道场,没有见到过的。这个道场有几千人,从上到下,满脸笑容,一团和气,这个真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见不到,他们真是一条心,真正见到这个六和敬,它真的做到了。所以我们是没有想到在这么大的灾难现前,我常讲佛菩萨建的道场,讲堂决定有佛菩萨在场,护法龙天护持。念佛堂一定有佛菩萨在里面念佛,否则哪里有那么殊胜!我们有真心、诚心,感动诸佛菩萨来帮助我们,感动护法龙天来护持我们。

  新加坡那个地区寸土寸金,比此地费用高出太多太多。这么大的一个资金,居然很容易能够筹备到,不可思议!说我们化缘化来的,没有化缘钱就来了。化缘的事情我决不干,为什么?会烦恼、会操心。烦恼、操心,你所修的是福报,你有福,你将来还是在六道里面享福。六道里面你能不能得人身?问题很大,很不容易得人身。人身的条件,自己可以很冷静去想想,五戒有没有做到?十善有没有做到?五戒、十善自己想想能够打八十分,有把握来生得人身。如果说是没有把握做到百分之八十,你能够做到一半,你来生能不能得人身,靠不住,所以得人身很不容易。得不到人身,你那个福报到哪里享?到畜生道享、到饿鬼道享。你死了会作鬼,作鬼怎么享福报?你去当土地公,当什么王爷公,初一、十五有很多人拜拜,你去享那个福去了。畜生道里面享福,许许多多外国人养的宠物,前生有福报,你看看一家人老老少少都要伺候它,它在那里享福,到畜生道享福。

  所以要知道我们所修的福到哪里享?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到畜生道、饿鬼道去享了。人道是相当不容易得到的,所以佛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所以学佛,你看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劝我们求生净土,求生净土才是第一殊胜,为什么?你作佛去了。只有作佛才是真正的圆满。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去得成?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懂理论,你懂方法,没有一个不能成就。念佛而不能往生,实在讲关键是放不下,那个麻烦事情大了。所以学佛的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刚才我提祖师的话,好事,「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一切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是我们有这么一个念头,有这么一个希望,缘成熟了,不费力气,它就成就了,这是随缘。事情成就了,我们心还是清净的、还是没有忧虑、还是没有牵挂。成就,众生有福;不成就,众生没有福。成不成与我都没有关系,不妨碍自己的清净心,不妨碍自己的平等心,自己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慈悲,这样我们才决定得生净土。

  新加坡现在的缘成熟了,我们本来也想在澳洲建一个弥陀村,因缘不成熟。不成熟是因为我们没有人手,没有人负责去做。今天到此地,这也是非常意外,这个地方有个卢太太,她现在建一个华人的老人公寓。今天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政府对她很赞助,将来完全住华人,老人,而且完全吃素食,里面建一个佛堂,可以提供居住的老人二十四小时念佛。我告诉她:一定要听经,如果只有念佛,没有听经,他的一些烦恼伏不住,还是会现前。天天要听经,三天不听经,那个妄想就纷飞,就不得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天天跟大家讲经,没有领导大家修行。我们在《大藏经》上,从来没有看到佛领导大家去坐坐禅,没有听说过佛跟大家在一起念一天佛,慈善公益事业更没有。释迦牟尼佛三衣一钵,每天出去托钵,他做什么慈善福利事业?但是要晓得,释迦牟尼佛做的是真正慈济的工作,慈悲济世,它是什么?唤醒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最圆满的慈悲济世,从根本上来救人,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去认清楚、去体会到。

  佛一生的行持,无量无边的法门,他统统圆满了,我们在大经里面看出这些东西。佛法是什么?佛法是教学,众生烦恼重、习气重,毛病太多了,只有天天讲经,天天劝导,时间久了,慢慢他能够控制住、能够伏住,那不听经怎么行?新加坡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个成就?我在那里讲了十年,我也没有想到在那里会有这么一个结果。这十年当中,我是从一九八七年第一次到新加坡,每一年会去那里一次、两次,每一次去大概是一个月。现在讲完之后,都留的有录影带、录音带,我离开之后,他们会把这些东西重复再听,这是新加坡人的福报。所以他们听经没有间断,这样才建立共识,才有今天这个形象出现,出乎我意料之外。

  今天卢居士在此地,要建立小型的弥陀村,提供念佛堂,我特别提醒他,天天要听经。理论不透彻,虽然念佛,功夫不得力,口念,心不相应。心口相应,你一定要对理论透彻,你才能办得到;理论不透彻,这一般人讲「盲修瞎练」。问你佛法,佛法是什么?不知道。你念经,这经讲的是什么?不知道。这种经念了等於没有念。如果说念有什么好处?好处是比骂人好,比胡思乱想好。念一个钟点,这一个钟点没有胡思乱想、没有去骂人,只可以说比这个好一点,其他的都谈不上,所以要明理。

  我今天跟一些宗教领袖们讲了一些话,我当中提出佛法的殊胜。中国古来的大德,赞叹佛的说法叫「妙法」,妙在哪里?妙在佛的经典字字句句里面都含有四个意思,「教、理、行、果」,每一句都有教、有理、有行、有果。每一个字都有「教、理、行、果」,这叫妙,这叫真正具足,没有一点缺陷,所以称之为妙法。我要说教理行果,他们听不懂,你们今天听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听出来?我跟他们讲的时候,佛法的殊胜,第一个:佛是真诚的教诲,我把这个「教」说成真诚的教诲,这是它第一个意义。第二个:它有真实的道理,这是理。第三个:我讲它有至善的行为。第四个:最高的享受。这个话他听得懂,我把教理行果这样一讲的时候,他就很容易懂了。

  可是我们要怎样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也有四个条件,第一个:对於佛真诚的教诲,我们要相信。佛在入灭的时候,教诫我们后人「依法不依人」,我们今天有没有做到?许许多多学佛人是相信人不相信法,皈依的时候,心里皈依一个法师,「这个法师是我的法师,那个法师不是的」,不是就对立了,就要打架,就要排斥。最后怎么样?堕阿鼻地狱,你干的是破和合僧,你心里头不平,你是认人不认法。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人是凡夫,他有感情,他跟我们没有什么两样。这个叫迷信,对佛法道理一窍不通。我们要相信佛的教诲,要真正懂得佛所讲的道理,我们具足「信解行证」,我不说这四个字,说这四个字也没人懂。真正能够理解透彻佛讲的理论,依照至善的行为,我们努力去学习,这就是修行,最后我们会得到最高的享受。我这个说法,大家听起来就不难懂了。所以佛法的殊胜,我们应当认真努力来学习。

  佛法是多元文化最好的教材,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第一部给我们开讲的是《华严经》,《华严经》里面的听众来自十方世界,总共有两百七十多个团体。这个团体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类别、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不就是多元文化吗?人家何以能够生活在华藏世界其乐融融?他们如何能够生活在西方极乐世界,过的那么样幸福美满的生活?他能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很想做到,但是不懂用什么方法。其实没有别的方法,毗卢遮那佛天天讲经说法,阿弥陀佛天天讲经说法,唯有讲经说法才能做到,你要不讲经说法,做不到。我们中国《礼记》里面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领导一个国家,治理这个国家,统治老百姓,第一个条件是教育。

  我们从近百年的历史来看,政治不能解决问题,搞得天下大乱。战争更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制造仇恨,这个仇恨非常麻烦,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报复很惨烈,都是没有受过教育,才干出这些傻事。你想想看二次世界大战,我这个年龄遇到了,你们没有遇到。二次大战,所花的这些金钱,五百万亿美金。如果拿五百万亿美金来帮助全世界贫穷落后的这些国家,世界就和平了。和平能解决问题,打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看近的,这个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韩战,这个战争花了美金一百八十万亿,南北韩还是对立。如果这一百八十万亿援助韩国,南北韩,我相信韩国人见到美国人都喊爸爸,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越战花了一千八百万亿,问题没解决,一千八百万亿要是布施给南北越,我想越南人看到美国人都喊老祖宗。坐下来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所以真正的慈悲,高度的智慧,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彻底了解,无条件的布施才能解决问题,其他的都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属於教育。

  你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禅宗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现在科学家所探究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提出许多问题没有答案,这个答案全在佛经里头,给我们说得非常详细,说得非常圆满。我们不但要读佛经,要理解佛经,证实佛经所说的没错。所以佛不强迫一个人,不是说你们一定要听我的,佛讲:你们去证明,你们去证实。用什么方法证实?通过学习、通过修行,你把它证实,这个才合情、合法、合理。不像其他宗教,讲不通的时候,是上帝的意思,没话说了,再不能谈别的,佛没有这个意思,佛讲的话你去证明。

  学佛从哪里学起?读经、研究教理。教理愈研究愈透彻。愈透彻,你愈有智慧,你愈幸福。你才晓得这一生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人、对事、对物,自己真正获得人生最高的享受,对於一切众生,你会用最妥善的方法去照顾他、去帮助他,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切问题。这个工作,现在许多宗教家都感觉得世界灾难太多,不应该再排斥,不应该再有争执。「我是对的,你们都不对」,这个观念如果不放下的话,这个世间灾难永远不能消除。所以我说我们必须建立多元文化的理念,以高度智慧的方法来讲经,教化你的信徒,使你的信徒都能够觉悟、都能够明理,我们社会问题就能解决,这一定要靠宗教教育。我是期盼这一些宗教领袖们,我最近十年在做,我讲经劝大家,我们要相信佛的教诲,我们要尊重其他的宗教。我们佛法第一,其他的宗教个个都是第一,佛法里面找不到第二,这是事实。你在《华严经》上看到,个个法门是第一,胜热婆罗门这是外教,婆罗门教的传教师,他也第一;遍行外道,那也是个宗教师,都不是佛教的,也第一。这就说明在佛经典里面看所有宗教都是第一。为什么都是第一?他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所有各种不同的文化都能够圆融,《华严经》讲的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各人发展各人的文化,使这个社会多采多姿。

  文化不是统一,统一是强迫别人跟自己一样,这个错了。随它自然的发展,它有它的优点处,它有它的美,它有它的善,各个族群都能够发展它的真善美慧,就统一了。慧里面就知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称赞、互助合作,这才解决问题。所以我教导学佛的同修,尊重一切宗教。你们宗教师讲解你们的经典,我说佛经是多元文化最好的教材,基督教的《新旧约》也是,没有例外,看你怎么讲法。如果我要来讲的话,第一,决不在佛经之下。天主教的《玫瑰经》我也会把它讲到第一,为什么?智慧圆融,还是讲它的经典,还是循著它的规矩。我们的思想改变了,我们的心量扩大了,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我们不强迫别人学我的,我们非常欢喜各个有它特色,好像我们到花园里面去赏花,各种品种不一样,都美!如果这个花园只栽一种花,其他都没有,有什么好看,看一个就够了,不想再看了。这个花园千千万万的品种,你会一样一样的品赏,这才叫多元文化的真善美慧。

  我今天对他们的贡献,又给他们建议,这个要落实,不是几个宗教领袖聚会在一块谈谈,无济於事。要落实到社会上、要落实到每一个信徒上才能管效。那怎么作法?推动这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要有财力。我建议要成立一个基金会,要办教育,办什么学校?办「多元文化大学」,来培养多元文化的老师。这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人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是这个多元文化大学的目标。使所有宗教徒们彼此互相包容,不要排斥,要以真诚的爱心做出发点,真正的爱人、爱事、爱物,才能做到彼此互相的尊重、互相的赞叹。

  我们佛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第二个「称赞如来」,我们要做到。如果我们说「他是外道,他不如我们」,你已经违背了普贤菩萨的教训,你完全不懂得《华严经》的教义。在《华严》里面,在所有一切大乘经典里面,找不到有第二个法门,门门都第一。所以我们要懂得,我们佛教第一,基督教也第一,天主教也第一,伊斯兰也第一,个个第一,大家就平等了。「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仅仅是说佛法里面的法门,包括世间所有一切法门,统统是平等,没有高下。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体会到佛经里面讲的是什么,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在这里头得到受用是些什么。我今天对於此地这个小小的弥陀村,我很赞叹,我说我全心全力协助你,让这个小道场早一天成立,使这个小道场里面这些同修,天天听经、天天念佛,培养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智慧、慈悲心。真正做一些自利利他,帮助社会、帮助世间苦难众生,平安度过这个灾难,你们的功德无量无边。今天我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感谢净空上人对我们的开示,我们想借几分钟,好不好?看有没有问题要发问的?

  问:请问净空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有一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请上人能够开示。

  答:我要先跟诸位做一个报告,佛法要平民化,佛法要现代化,佛法要本土化,才能真正利益自己、利益众生。我们佛法实在讲,过分重视形式,许许多多人看到这个形式,害怕了,不敢学佛。我们称「上人」、称「大师」,一般人不太习惯。如果这需要很荣耀要人家尊敬的,你就这样称他。我们不需要,直接叫净土法门法师就可以了,不要加上人,也不要加大师。大师是对佛称的,你看看菩萨没有称观音大师,称观音大士,大士是菩萨,大士是佛。我们是凡夫,业障深重,称这个太过分了,我们怎么敢当得起,这是一个常识。我们不称,我们并不是不尊敬,我们非常尊敬。看到你的身分我称呼你,譬如你不是总统,我见到你,「总统先生」,不就是骂人吗?你根本就不是佛,我称你大师,是骂你,不是好话,所以名实要相副。

  再有,见面见了法师,我们行一问讯礼就好了,不要跪拜。多少人一看到,见到法师要跪拜,不学佛,不来了。我们是现代人,跪拜是清朝古时候人。你在家里拜佛像拜佛可以,法师不拜。我们要懂得我们怎样教化社会,怎样影响众生,怎样接引大家来学佛,这个就讲到现代化。所以在称呼、礼节要现代化,生活一定要本土化,我们才能真正成就。建一个道场,决定不建宫殿式。宫殿式是古时候的,现在人不能接受。一看到那个建筑,就把帽子扣进去,「迷信」,你就完了,谁要到里面去,迷信!所以现在建道场的建筑,建立学校,大家欢喜学校,我们建立学校这个形式,不要建立宫殿的形式,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我们才能够真正利益社会、利益众生。

  《心经》里面说的这句话,精神跟物质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很深。如果精神跟物质是二,我们的心就不能转变物质,因为它是一,所以我们的心可以转变物质,所以佛讲「境随心转」。物质就是色法,用个「色」代表,代表这个物质。用「空」代表自性,代表心性。心性为什么用空?因为心性没有形相,是我们六根不能够接触到的,你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但是它确实存在,而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能够转变外面境界,佛在唯识经论里头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想是空,一切法是色法,色法是从心想变现出来,所以才说「色不异空」,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也就是说色是现相,现相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现相。自性是能现能变,现相是所现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很深,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就不是凡夫了,最低限度这个地位,在佛法讲你是圆教初住菩萨,《华严经》上讲法身大士。为什么?你的烦恼、忧虑、妄想统统都没有了,你真正懂得,确实就没有了,你的见解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心经》虽然二百六十个字,可以说是佛法的核心,二百六十个字把整个佛法也就讲清楚了、讲圆满了。

  问:要请教净土法门法师开示,在佛经里好像有念过「三千大千世界」,还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每当我念这一句的时候,我都不晓得是什么含义,请法师开示。

  答:这些是佛教的名词术语,三千大千世界是说一尊佛他教化的范围。三千大千世界用现代的话来说,许多这些法师们讲是银河系,这一个银河系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是许许多多法师都是这个说法。可是黄念祖居士的说法不一样,黄念祖居士说法,他说「一个银河系才只是一个单位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少个银河系?十万个银河系,十万个银河系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区。所以诸位要晓得,释迦牟尼佛没死,他离开我们这个地球,别的星球去教学去了,他的教区这么大,一个时候在这里,一个时候在那里,无处不现身。这是说的空间三千大千世界,讲的空间。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个名词,这一句话是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翻成中国意思叫「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学佛所希求的一个目标。在佛法,佛教是教育,决定不是宗教,你要把佛教看做宗教,你在佛法里面一丝毫的利益都得不到。教育有学位,像我们现在大学一样,有学士、有硕士、有博士。在佛法里面也有三个学位,阿罗汉、菩萨、佛。佛就好比博士,菩萨就好比硕士,阿罗汉好比是学士,你拿到学位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你要是得到正觉了,正觉就是你的思想见解完全正确。正确的标准是什么?跟事实真相不违背,你就称为正觉。「正觉」就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他的境界更提高一层;无上是讲圆满,再没有比他高了,「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正等正觉是菩萨,正觉是阿罗汉。所以它是佛教学位,等於说得到学位的三个条件。

  问:请教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答:好,你请坐。真正要达到妄念不起,方法很多,佛家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妄念不起是佛法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修学最后的目标。妄念不起就证果,最低限度你证阿罗汉,更高的你就成菩萨、成佛。所以凡夫跟佛的差别,就是佛没有妄念,佛菩萨、罗汉没有妄念,凡夫有妄念。妄念怎么样克服?在中国祖师大德通常用的方法,不外乎三种:一种就从「教理」,天天读经研究教理,慢慢觉悟了;觉悟了,妄念就没有了,了解事实真相。第二种方法:「用参禅的办法」。参禅,不一定是打坐,人虽然打坐,坐得很像个样子,还是胡思乱想,有什么用处?没有用处。《六祖坛经》里面,六祖给我们讲的,什么叫禅?什么叫坐?他说外不著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坐,所以禅坐是有它的意义,并不一定要有这个形式。什么叫外不著相?就是对外面不受一切境界的诱惑,外面「财、色、名、食、睡」的诱惑,你看到如如不动。内里面不起贪瞋痴的心,外面不受它的诱惑,这就叫禅坐。所以大乘经里常讲「行住坐卧都是禅定」,不是只坐著是禅定,站著也是禅定,走著也是禅定,这是一个方法。另外一种方法更方便的,提倡最多的是「念佛」,用念佛这个方法,念佛也是修禅定。

  外不著相、内不动心,是修行的总原则。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要看到外面境界还会起心动念,你完了,你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假的,都是装模作样,都不是真的。必须要做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为什么佛教给我们「外不著相、内不动心」?《金刚经》上讲得很好,《金刚经》上给我们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能得的是心,你能得的那个心不可得,你得个什么?外面所有一切的境界是因缘所生法,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体,所以「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所得的决定不可得。《大般若经》里面,「不可得」三个字,佛重复了大概一、两千遍。六百卷《大般若经》你看下去,可能你会把它忘记得干干净净,记不得,但是「不可得」三个字,你一定记得很熟,为什么?重复遍数太多了。告诉你能得不可得,所得也不可得,你的妄想自然就消了、就没有了,你就不会受外头境界诱惑。外面所有境界是梦幻泡影,《金刚经》最后给我们做总结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要这样看法,全是假的。称心如意,好境界,假的;再恶劣的境界也是假的。都是假的就平等了,心就清净。顺境里面不生欢喜心,恶劣环境里面不生烦恼心,你的心永远是清净、永远是平等,你的生活充满了高度智慧,就是过佛菩萨的生活了。

选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福报       开示)(五明学佛网:福报       开示)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7年 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恭礼弥勒不败尊 慈心常与众生乐(2007年弥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