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地藏经略谈(五十五)称佛名号之大利益


   日期:2017/4/26 17: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称佛名号品第九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狮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在过去不可言说、不可言说那么多的阿僧祗劫前,有一尊佛出现于世,他的名号为狮子吼如来。如果有男人、女人听闻到这尊佛的名号,哪怕只是短暂地生起一个皈依这尊佛的心念,这个人就会得到无边无量的佛陀来为他摩顶授记。”

  狮子是百兽之王,威武、雄壮、刚毅、勇猛,狮子的吼声更可以震聋发聩,以此比喻佛法可以摧毁一切腐朽、败坏、偏颇的知见,令人升起恭敬心、清净心、大依靠的安稳心;狮子吼代表讲法,能够宣讲佛法,用佛法的无量功德、无上智慧德来摧毁一切世间败坏的、错误的、灰暗的、不正的见解和行为。皈依这尊如来,应当领悟:如佛一般做狮子吼,这是菩提心啊,当然会得到无边的佛摩顶、安慰、授记、教授。所有佛的成就都是依靠讲法,讲法是成佛必须的经历和能力,所有佛陀都是依靠讲法来度化众生。如《阿弥陀经》里面三次劝请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然后告诉众生要怎么做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只要众生能明白,听到这里就会真的发出求生极乐的心来,至诚地念佛,怎么可能不往生极乐呢?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在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名字叫拘留孙佛。如果有男人女人听闻到这尊佛的名字,能够发出至诚的心瞻礼、赞叹这尊佛,在千佛陆续出现于世的贤劫的各种大会中,这个人常常为大梵天的天王,能够遇到这一千尊佛为他授记成就无上菩提。

  在过去又有一尊佛出现于世,他的名字叫做毗婆尸佛,如果有男人、女人能够听闻到这尊佛的名号,就永远不会堕落到恶道中去,会常常投生到人道和天道承受无边殊胜的快乐。”

  毗婆尸佛,是七尊古佛的第一尊,翻译过来的名字叫做胜观。“胜”是殊胜。“观”是修持的方法。如果有人能够用殊胜的观法来修持自己,就会得到殊胜的结果。只要去观,乃至用最低的禅定去观,都会得到很重要的信息,能常常知道因果不虚,必然不会随意造作恶因;因为能常常造作善缘,才会投生善道,这个大家要清楚。

  拘留孙佛的名字翻译过来叫做应断,为过去七古佛的第四尊,是开启这个贤劫的一尊佛,所以称念他的名号会得到这贤劫的一千尊佛的授记。“应断”是修持的方法,“应”表示佛陀的大圆镜智,众生有求佛陀有应;“断”表示果敢,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痛苦,断除种种缠缚和障难,所以能称念这尊佛的名号,理解其中的道理,确实利益很大。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在过去无量无边恒河沙那么多的劫前,有一尊佛出现于世,他的名号叫做宝胜如来。如果有男人、女人听闻到宝胜如来的名号,会不落恶道,常常投生到天上,享受无边殊妙的快乐。”

  宝胜这个名字就是赞叹,赞叹我们本性的宝藏,赞叹能回归本性的殊胜快乐。这里地藏菩萨为我们留下的每尊佛的名号都有无边的深意,我们能深思维就会得到很多重要的修行指引。如果细致地观察自己的根基,就会发现妄想很多、杂念很多、贪念还很多、执着也很多、还刚强!这样的我们在末法时期如何修行?

  如果我们的寿命几万、几千年还好说,有足够的时间来消除这些习气毛病,但我们色身的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其中一大部分时间要被吃饭等等的琐事干扰、消耗,真正能拿出来修行的时间微乎其微,可以说已很奢侈了。针对我们的劣根性,更合适极乐净土,这是无量无边净土世界中最殊胜、最微妙、最难得、最不可思议的一处净土,这里招收携带种种业力的众生往生,相当有吸引力了。我们本身没有那么多时间,针对自己的毛病挨个修正,投生到一个寿命无量的世界就可以做到这些,而且那里都是上善人,老师好、同修好、环境好、教学条件好、一切都好,没有我们退转的机缘,没有恶缘。阿弥陀佛的接引大愿又是无比的慈悲,虽然我们有业,但依靠佛陀往生极乐,就容易做到了。发愿往生了没?发愿要去了,那么念佛,念阿弥陀佛,十念佛陀就会接引我们。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往生?原因不是佛陀不来接,而是他自己放不下,是他往生的这个愿望不迫切,还有很多杂事放不下,这就使得临终时心念颠倒,把往生极乐这么大的愿望放到了后面,先去想自己的老婆、孩子、房子、票子、车子去了,这就失去了大利益,太可怜了!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过去有一尊佛出现于世,他的名号叫宝相如来。如果有男人、女人听闻到他的名号能够升起恭敬的心,这个人不久就会得到阿罗汉的圣果。”

  “宝相”是对相的一个定语,这尊佛的相好庄严,无量珍宝严饰全身,因为广修十善道,所以召感宝相庄严的果报。没有久修一切善业的汇聚,是得不到这个身相的。

  没有福德的汇聚,三十二相身八十种随行好是得不到的,想要成佛,必须久远劫来广修福德,不是只修持智慧就可以的。“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说的就是在修行的路上不能偏颇,所以才说“皈依佛、两足尊”,有的说两足是代表智慧和福德,有的说是代表功德和方便,这些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两足,说的就是不能只依靠某一类而成就。

  只修福报,就像那头佩戴璎珞珍宝的大象一样,很有福报,但是投生为畜生身,这是恶道,没有智慧,不懂轮回的虚幻不实,迷恋享乐,这个心就会拖拽他无量生,在各个道中享受这些福报。《法华经》中记录了龙女成佛的例子,这个例子是无量无边的佛经中唯一一位在释迦佛弘法的过程中成就为佛的。但是因为龙女福德还不够深厚,证佛果后转身就飞向他自己的无垢世界去了,而没能把这部《法华经》听完。相比下,涅槃很久的多宝佛,则是哪有讲这部经的,他都去听,所以广修福德,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一次世尊带着弟子们托钵到了某国家的一个大城里,但这个城里的人们就像没有看到他们一样,要饭都不给。后来佛陀教下神通第一的目键连赶了上来,随后进了城,这个城里的人们一看目键连来了,就广做供养,要什么给什么,乃至这个国家的国王都对目键连有求必应。弟子们很诧异,为什么会这样?如果说福德的深广,当然是世尊的福德要比目键连的深,可为什么世尊在这都没有人供养?世尊告诉弟子们:有一世一个很穷苦的修行人误入了一个蜂王的领地,很多蜜蜂飞起来要蛰他,这时他动了一个心念,想:请大家不要伤害我,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地修行,来度你们成佛。这个念头一出,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蜜蜂竟然都没有蛰他,结果这一生那些蜜蜂投生到这个地方,繁衍生息成为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就是当时的那个蜂王,发心要度他们成佛的那个修行人就是现在的目键连。也正是因为这个机缘,佛陀没有办法得到供养,而目键连却可以要什么有什么。这个事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能发出什么样的心念,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就是个人的缘分,这个缘分就是大乘菩萨广历大劫要和众生结下的,这个缘就是随后某一生能救度众生的凭证,也是成佛时,自己国土、众生数量、状态等等不同的根源。

  阿罗汉果是小乘圣人证得的果。阿罗汉又叫声闻,一般的阿罗汉都是因为听闻到了佛陀的讲法而证得的,所以叫做声闻,是听闻到佛陀的音声才证得的果位。佛经里记录有很多的案例,佛陀讲法时,一场法会下来,或者还没有完毕时,就会有无量的众生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像佛陀讲完《楞严经》时,阿难才证得二果阿罗汉,而勾引阿难的那位摩登伽女,已经证得了四果阿罗汉。正法时期的修行和末法时期的修行简直天壤之别,我们若想好好地修行、想快速地修行、想没有障碍地修行,就一定要跟随佛陀的教诲而行。可惜娑婆世界的释迦佛已经入灭了,想亲近佛陀?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尊现在佛——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希望大家都能升起对佛陀渴仰之心,必然会得到殊胜妙果。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地藏经略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地藏经       修行)(五明学佛网:地藏经       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