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之亲憎我 孝方贤


   日期:2011/1/23 10: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弟子规》之亲憎我 孝方贤

钟茂森博士

 

    “亲憎我,孝方贤。”这是说父母亲假如是憎恨我的,我也不改我的孝心,这样的孝才真正叫贤德。要知道父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一种本性的爱,如果父母亲憎恨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己实在做得太缺德、太不孝,让父母都寒心,所以父母对我都会起憎恨,那我的德已经可以说去尽了。这时候要赶紧回头向父母忏悔,努力的改过自新,父母一样会重新爱我们的,这是一种天性,憎恨我们是暂时的,这是一种可能。另外一种可能是父母他迷惑颠倒,他自己可能被物欲所蒙蔽,或者是受人挑唆,听了人家说的坏话,对我起了憎恶的心,我这个时候也绝不能够用憎恨的心来对抗,要知道如果我用憎恨心对父母我自己是大不孝,父母即使是憎恨我我也要对父母尽孝,这样的孝真正是难能可贵。

    在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里面的第一孝是四千五百年前的舜,当时大舜是生长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他的亲生母亲很早就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后母,后母憎恨他、嫌弃他,后母自己生了儿女,偏爱自己的亲生儿女而虐待舜。他的父亲也是胡涂,听信了后母的话,父亲、母亲两个人就合起来虐待舜,甚至要谋害舜。舜虽然他尽心尽力的去行孝,但是却常常受到父母的那种恶骂、欺负,而舜绝没有因此而生怨恨,反而处处回头检讨自己,是我自己做得不好,不能够孝顺,才会让父母的心起这些烦恼。有一次舜的父母要害舜,就让舜下到一个枯井里面去干活,当舜下到井里之后,他的父母就一起把土埋到井里面要把舜活活的埋死。幸好舜他很有智慧,事前他已经知道父母的用心,于是在这井里面事先挖好了一条通道通出去,结果没死,从这个通道里钻出来。当他回到家里面,父母很惊讶,怎么这个儿子没死,看到舜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还是这样老实、还是这样温顺孝顺自己的父母。后来有一次舜的父母又把舜骗上草屋的顶上去,当舜上到房顶以后,父母就把梯子拿走,舜就下不来了,结果父母就在底下放火,想把舜活活烧死,结果舜他也早有预料,事先准备好了两个大斗笠,就从屋顶上拿着这个大斗笠跳了下来,像降落伞一样慢慢的降到地上,也没死。所以你看,父母这样的对待他,而舜绝没有因此有一句的怨言,甚至不生一念的憎恨,这样的大孝感动天地,传说舜在耕田的时候大象都帮助他拉犁,小鸟都来帮助他播种,衔着种子给他下种,也感动了这些百姓,感动了当时的帝王。当时帝王是尧,尧帝听到有这样的大孝子,非常欢喜,把舜请出来辅佐他治理天下,甚至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舜给尧做助手做了二十八年,然后尧就把帝位传给了舜,这是有名的历史上的禅让。你看看,正因为舜能够在这样的困境里面依然行孝,他的德就厚,他的结果竟然是这么样的美满,你看他得到的是幸福人生,他娶的是尧帝的两位公主,得到了天下的皇位,做天子。他治理下的天下国家百姓也都能够幸福快乐,因为舜他是以孝治天下。这样的一种福分从哪里来的?从孝德而来的。福报是逆着加的,如果我们能够承受得起,就叫有福,如果不能承受,就没福,叫薄福之人。

    这句话也可以有些引申的意思,“亲憎我”可以理解成父母亲对我们所做的事业可能不理解,假如我们做的事业是好的事业,比如说真正是为国家、为人民、为世界谋福利的,创造和谐的这些事业,假如说父母不能理解,那我们应不应该干?应该干。虽然父母不理解,但我们真正为国家、为民族、为世界、为人民做真正的贡献,这是对父母在尽孝。《孝经》上讲孝有三个层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第一个层次是孝养我们现前的父母亲;第二个层次是为国家、为人民、为世界谋福利,这是尽忠;第三个层次,这是最终极的层次,叫立身,立身行道,做出真正的为国为民的好事,这是让父母得到了光显,父母那个时候也就能够理解了。比如说我们要从事圣贤教育的工作,推动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育,要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这些道德规范向社会传播,帮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是古圣先贤赞叹的事业,我们现在也来立志从事这个事业,可能要做出一些牺牲。父母如果能同意,这个父母是大贤大德,如果父母他不能同意,这也很正常,我们这个时候要能够委婉的跟父母劝说,让父母明白,自己努力的在圣贤之道上学习,自己做到了以身来做示范,让父母了解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伟大、崇高。在父母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或者不支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懂得尽心尽力的劝导,让父母能够理解、支持,这样的孝叫孝方贤。

 
恭摘自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52-251-05 钟茂森博士主讲 2008/1/1
感恩老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