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深信因果


   日期:2017/5/11 9: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深信因果是每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皈依三宝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离苦得乐。我们皈依佛,是因为佛陀为我们宣说了离苦得乐的圣法;皈依法,是因为依靠圣法可以使我们离苦得乐;皈依僧,是因为僧是我们修持离苦得乐圣法的助伴。我们如何依靠圣法离苦得乐呢?依靠圣法离苦得乐,并不是仅仅读诵圣法,而是要受持圣法——也即按照圣法向我们显示的“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来无误取舍安乐因和痛苦因。如果我们自己不造作安乐因,安乐不会从天而降;自己不去遣除痛苦因,痛苦也不会自动消失。所以,皈依三宝的根本就是自己要按照佛陀所宣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圣法如理取舍因果。

  佛经中说,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动皆遵循“缘起”和“性空”这两条根本性的规律。由于万事万物皆是心性的幻变和游舞,所以也可以说缘起和性空是存在于心性之上的两条最深奥的定律。例如,《中论·四谛品》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能够彻底洞悉万事万物因果缘起的智慧被称为尽所有智,如实证悟万事万物空性实相的智慧被称为如所有智,当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这两种智慧在一个人的心中彻底圆满的时候,此人就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也即获得了佛果。所以,只有智慧圆满的佛陀能够宣说缘起和性空这两条宇宙之间最深奥的定律,而世间的科学家、哲学家等根本无法揭示,他们至多可以告诉人们一些特定事物的局部因果缘起,而根本无法像遍智佛陀那样洞悉宇宙万法的一切细微缘起。这是因为世间的科学家、哲学家等尚未遣除自己心相续中的“业果愚”和“真实义愚”、获得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所谓业果愚,就是对事物的因果缘起处于无知或错解的状态,而真实义愚是指对事物的空性实相处于无知或倒执的状态。在大乘佛法中,业果愚和真实义愚两者被并称为无明。

  对于一个凡夫来说,要想通过自己彻底洞悉万事万物的缘起来实现离苦得乐,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凡夫的眼睛连明天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够知道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将导致未来什么后果呢?但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已经将缘起律中对离苦得乐最重要的定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告诉了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洞察未来,但只要我们时时遵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则将来一定会获得安乐、远离痛苦。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是智慧圆满的佛陀现量所见,根本不会有半点错谬。例如,《涅槃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旃檀越国王经》中说:“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为恶不受殃者。”《法句经》中说:“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习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所以,每一个佛弟子应当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生起信心,因为这是我们获得安乐的唯一依靠。任何有违此因果律的说法都是“恶慧”,如果行为依循了“恶慧”,就会招致惨痛的后果。如果把世间的所有学问加在一起,其重要性还远不如这条因果律重要。例如,假设有一个人通达了物理学的所有科学定律,但是对贯穿于外境色法和内在心法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因果律却不知道,那么这个人在刹那之间就可能会造下将来堕入三恶道的恶业,使得自己生生世世在恶道中饱受痛苦。所以,任何一个向往安乐、不愿意得到痛苦的人最需要学的知识不是世间的谋生方法,最迫切要做的事情也不是去赚钱,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因果律有透彻的了解,并且生起胜解信却是当务之急。因为没有因果律的指导,任何谋生或赚钱的方法都有可能将我们抛入恶趣的深渊。

  古语说:“人算不如天算”,这里所说的“天算”,实际上就是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而“人算”,是指一些具有少许观察智慧的人,他们看到了事物的短期缘起——例如,利用一些技巧就可以获得暂时的利益,于是他们就置因果律于不顾,在利用这些技巧获得利益的同时却造下了招致未来痛苦的恶业。这些人在受用完暂时的利益之后,不得不为自己造下的恶业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些人貌似聪明,也即对事物的暂时演化具有少许的观察智慧,但实质愚笨,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存在于这些暂时现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而相反,有些对因果律生起信心的人,恪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言,很多眼前的利益虽然放在面前,他们也不去谋取,这些人看起来愚笨,但实际上是智者,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些利益背后的隐患。

  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了饱餐一顿而杀生,却看不到杀生会导致今世短命多病、来世互相仇杀和冤冤相报的果报;有人为了获取暂时的金钱和财富而偷盗,却看不到偷盗会导致今世被制裁、来世当牛做马偿还的果报;有人为了一时的欢娱而邪YIN,却看不到今世家破人亡、来世堕入畜生道的果报;有人为了获取暂时的利益而说谎,却看不到今世失去信用、来世为人呵斥的果报;有人为了发泄暂时的愤怒而恶口伤人,却看不到今世痛苦不断、来世堕入地狱的果报;有人为了嫉妒而背后言人过失,却看不到今世遭人诽谤、来世众叛亲离的果报;有人为了消遣而说绮语,却看不到今世言语没有力量、来世劳而无功的果报;有人放纵自己的贪嗔痴,却不知道贪嗔痴会使自己堕入三恶道。这些都是“业果愚”的表现,身口意的“十恶业”有时看上去可以使自己暂时获得一点利益,但是其最终的后果却是使自己堕入无边的恶趣深渊之中,无法出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是极其甚深之法,每一个佛弟子应当恭敬顶戴,决不能等闲视之。一个修行人智慧的高低,不应仅从其对空性的理解和修持上来看,而要同时从其对因果的信心和恭敬的程度来看。“重视空性,轻视因果”是修行步入邪道的表现。如果对因果没有产生信心,虽然嘴上也会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心中对因果的取舍并没有达到“一丝不苟、马虎不得”的程度,面临一些制造恶业的对境时,心中就会愚昧地想:“这样做无关紧要吧,不会有什么后果吧。”或者会想:“人人都这样做,为什么我不能做?”或者根本就不考虑有什么后果,只是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身口意造作十不善业,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心中有着深重的“业果愚”,还需要仔细阅读因果不虚的公案、思惟因果不虚的道理,直到心中对因果律生起绝对的信心为止。

  周安士先生说“人人都信因果,是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是大乱之道也。” 确实,世间一切痛苦之源是业果愚,一切安乐的根本就是深信因果。如果人人都深信因果,则天下就会太平;如果人人都不信因果,世风就会日下,社会道德就会沦丧。

  愿我与一切有情看重因果甚于看重自己的生命!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因果)(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