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为什么我们身边有那么多怨贼,他们和自己到底是什么关系?


   日期:2017/5/20 8: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普门品有云:“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说的是,比如三千大千的国土世界中,都充满了怨心炽盛的贼人。本次主要是分享怨贼这二字。我们一再强调,学佛到最后就是认识自我,想理顺学佛的种种关系,最应该理顺的就是我和众生的关系。到底我和众生是什么关系?在经文中剖出最简单的一层关系就是有宿怨积恨,然后表现在外的是贼的这种形式,以贼的形式赋予了怨恨的情绪,就成了怨贼。

  1.三千大千世界满满的都是贼,来自于自已释放的错误的心念执著,修行的过程就是抓贼的过程

  贼这个字有时也用在对六根的称呼上,是说六根在盗用自性的能量,也可以丰富来理解,既然六根是贼,六识也可以是贼,六尘也依然可以是贼,于是五阴也可以是贼,三毒可以是贼,三无明也可以是贼。这里冠以可以二字,并不是说一定就必须是贼,这要看怎么用,背尘合觉就不是贼,背觉合尘就是贼。我们驾驭身口意释放了行行种种,符合趋同觉悟的,这就是在正路上;相反违背觉悟,就是在背道而驰的路上了。所以六根乃至十八界也都是如此,用在贴合自性觉悟上,就是正路;用在粘染污浊上,就是同自性背道而驰。用对了就可以是二十五圣圆通,用不对就招感二十五有沦落生死。

  这些从内而外的,从无明到五利、五钝都是如此,用对了,就是觉悟之处;用错了,就是沉溺之处。怎么把这些家贼抓住?修行的过程就是抓贼的过程,先要知道贼在哪里?知道贼是什么样的,或者是画影图形按图索骥,我们能找得到贼,也才可能解决贼患。

  如果我们把贴合自性最近的无明算做大贼,根本无明、尘沙无明、见思无明的三层无明都是贼头了;由此衍生出妄想、执著、分别三大无明铁三角,算是中层干部;再靠外的五钝,贪嗔痴慢疑算是最小的头头;最外层的五利,身见、边见、邪见、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爪牙了。这一大堆贼都长什么样?修行当知啊,比如身见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身见是贼、是错的、是需要修正的?边见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边见需要破除?这些都不知道就想抓贪嗔痴,就越俎代庖了,五利五钝发现不了,我们就能发现妄想分别执著吗?活跃在最外层的贼都不认识,就想认识中层干部,或者来个斩首行动,直接把三个无明干掉?这都是妄想。

  修什么啊?漏了要修,坏了要修;不漏不坏的东西,有什么可修的?所以佛不需要修,因为佛没坏;坏的是我们有种种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有错误的行为和影响,有错误的执著和贪恋,我们要修的是这些。所以必须先认识到哪里有错,才能真正的修正错误、改正、乃至趋于圆满。自性没坏,所以自性不需要修补。既然自性没坏,在回归自性的高度来说就没有可修一说,也就没有可得一说,更没有可证、可悟一说;不过到达这个高度也是需要路程的,不是凭空霹雳就通透了然的。

  正因为我们每每释放的都是这些错误的心念执著,于是三千大千世界满满的都是贼,是我们自己释放的贼、自己养成的贼、自己不断培育和强化的贼。内在不断释放错误的心念,外在也必然招感众多恶贼觊觎和袭扰,走到哪里都有冤家,走到什么路途都是那个能遇到冤家的窄路,所以贼的招感源头是自我的心念如此;想不受贼扰,称念观世音菩萨,克制内在的妄念释放,外在的贼扰也就减轻乃至消除了。

  2.一切怨亲债主最后都会合于一处,都是我们宿世以来的亲人;再陌生的擦肩而过,都是累生宿世后的久别重逢

  返回到较低的层面来说,我们和众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当形成一个所谓的我时,也就必须形成对立的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了,有了一个我,就要有一个对应的你;若没有你,也自然不需要这个所谓的我;有了我,产生了你,就产生了人类的相,也就产生了非人类的相,于是四相俱全,都从有我相而起。所以学佛的很多法门是要破我相,但这对现在来说也很高,咱们暂时不以破我相为基础看待这个问题,还是保持这个所谓的我相,来探讨和其他众生的关系就更容易贴合大众。毕竟对一个人说:这个所谓的我是假的、是虚妄的、是和合的、是败坏的、是业力汇集的、是诸业集起的、是根尘识虚妄钩织的!这些不容易接受的,不被人骂就不错了。

  以这个所谓我为主观的生死观察对象,其他一切众生就都是和这个所谓我有各种关系交织的,就像我们在这一世的生死,有亲人、有朋友、有同学、有邻居,和他人有着种种的关系,这些关系不外乎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批戴的角色有三大种关系分别是:怨亲债主、六亲眷属、有缘众生!也就是说,我们的某个怨亲债主可能是如上四种关系之一,我们的某个六亲眷属也可能是四种关系之一,同样与我们有缘的各类众生,也不外乎这四种关系,这样一算就是十二种了。于是当我们面对的某个众生,可能这十二种关系都会有,从横切面仅此一生来看,当然不会那么复杂,但如果把纵贯线无量生的轮回生死算进来,我们和某个众生历生以来,以种种形态接洽了种种缘分,促成了种种业果循环,无外乎这十二种情况。

  只是在其中我们能发掘哪一个关系?哪一个关系的因缘成熟?如果我们同怨亲债主的被报恩的因缘成熟,虽然他以怨亲债主的面目出现,但是他对我们施加的干扰却会促成报恩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恶缘等于善缘,等于增上缘。而和我们接触的众生,不都是这样的因缘成熟,有的确实是讨债的因缘成熟,我们也要反其道而行,因为在我和彼众生间可能是十二种关系并存,在他看来恶缘先成熟;我们也要知道肯定会有其他的缘分在的,如果能及时的发现并挖掘出这层关系,恶缘就会有机会化解、有条件化解、有契入点化解。所以一切怨亲债主最后都会合于一处,都是我们宿世以来的亲人。再陌生的擦肩而过,都是累生宿世后的久别重逢。只是双方拿着一个业力做见面凭证,是讨债的业力?还是报怨的业力?不管什么业力,都会促成见面的结果。

  过去说:善缘恶缘都是缘,恶缘是生死牵引,同样善缘也一样是生死牵引。不同之处在于怎么处置对应的缘分,能合理规划引导归于正路,什么缘分都可以是解脱生死、出轮回的缘;相反,如果随顺执持的业力,就生死无尽了。这个道理我们懂得了,就要想一想:我和众生无量劫来接洽了各种缘分,无外乎是以亲人的样貌上演了恩怨债务的瓜葛!明白这个道理了,哪里还有怨恨?都是因果之下、业缘之中的,再把因果循环的道理纳进去,就更不应该有怨恨了。在因果循环下你伤害我,我得势后会报复你,等你得势了又会来伤害我,没完没了的互相伤害,都不肯停手,那就抱团在轮回里滚雪球;最后想抽身离开,发现这种牵引的恶缘已经深入骨髓,难以自控了。于是你见了他就莫名其妙的烦啊,恼啊,不开心,杀心沸腾,怨恨绵绵;看到他就喜啊,爱啊,目不瞬,不舍刹那。

  当我们认识到这层后,其实我们和众生间的关系就应该更清晰了,原来都是好孩子,后来玩玩就一身泥,于是你不认识我,我也装作不认识你;当几次更迭了假面,就算想认都不敢认了,当成一个陌生人,凭借宿世的业力,互相吸引和招感着,于是看着好像是和一个陌生人的新接触,其实是和老对手相遇了无数次。

  要化解这些,需要十二种关系合一,不管是什么关系都是有关系,就如文殊菩萨的愿一样:你咒骂我、诽谤我是和我有缘,当度你同出轮回!有关系就是有一个施加影响的线索凭证,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是被动地被众生施加影响,而我们主动施加给众生的影响更多是混乱和泛散的。

  就像那日坐公交车,看到一个老妇给带孩子的年青妈妈让座,但是年青人觉得自己身体还好,不肯接受让座,为了孩子的安全,让老妇抱着自己两岁左右的孩子。我看到后就在想:他们(老妇和孩子)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就算现在相遇,他们还穿了相同色系的衣服,好像是亲子装一般。那孩子和老妇很亲昵,真的就是久别重逢一般的温和。而另一边两个不同站上车的人挨着坐,虽然穿着不同,年岁差别很大,表情不同,看得出受教育家、庭背景等等都有巨大的差异,可是他们的面相和神情却那么的像,就像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姐妹一样。

  3.我们学佛了,利益自已的同时也要帮助并利益与自已有缘的众生

  我们学佛当然不应该沉溺于在世间找亲戚,不要被过去的关系影响了现在的关系;但又不否定过去的种种关系瓜葛,而是承认和接受。但现在已经是现在了,时光如此、空间如此、环境等等如此,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你和他了。最后要通过种种的关系把这一系列的相关众生,尽最大的可能送走,利益他们,或者留下利益他们的线索和凭证。当他得度缘分成熟,自然会有佛菩萨施与救度,所以带他走上一程,哪怕是领着他的神识念上一句圣号,沐浴一秒佛光,这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凭证。依靠这样的因缘,在合适的时候自然会萌生芽苗,得到浇灌和耕耘。

  因为我们也是轮回中的众生,虽然学佛了,虽然听闻法义,只要没破五阴境界,就依然还是轮回众生;所以要兼顾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菩萨当然可以全身心为众生服务,因为他们已经超越生死,没有执著分别,不会再跌落生死,不会再随业力被动迷茫的轮回,所以他们可以在无我相的基础上施展救度;而我们没到这个境界水平,这一死要凭业力牵引生死,那就不自在愉快了,所以我们暂时无法启用纯粹菩萨的那种方法,就算在救度大众时领悟了无我相,这种机会并不大的,所以要找到合适自己的。

  这就逼迫我们要考虑在救度他人的同时,最低要保障自身的安全。如果救一个搭一个,这种救都是低效的,诚然社会需要这样的风气带领,可是也不免会落入另外一个方向:如果救人的人都要付出性命,在身故后得到嘉奖和点赞,世人真的敢学习这样的榜样吗?我们也一样的,想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但是如果要搭上其他众生的性命,这样救度的意义又何在呢?如果搭上的是自我的性命,愿如此,结果如何,自己肯承担,但被人一传“学佛都要杀身成佛”,这就给佛教抹黑了,让大众更难亲近奉行了。所以智慧的救度众生,多是那种救完了全身而退,乃至痕迹都没有的。

  自我保障的方法和意识是我们要有的,是不能丢的,所以在平时把功课做好,做扎实,三位配合坚持好,在自己不丢保障的前提下,尽更大力量救度众生,这有什么不好?非要搞个你死我才活,这不是佛教大路。我们面对一切众生,不管他们凭着什么样的业力而来,终究可以借助这一层关系化解并引导救度他,这就是大乘的一转,如《法华经》的精髓一般,你转得过来天地开阔,转不过来就被压制在轮回中。

  当十二种关系一个一个的排摆在前,我们略抽取几则片段就可以和众生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并加以净土往生一路的引导和辅助,这个大乘就走的风生水起,也自然可以平步青云。所以阿弥陀佛的接引大愿,不仅利益了无量众生,更是对落实大乘的行者有莫大的利益和方便。这一系列的方法抓握住,精髓理解,灵活运用,没有什么结是解不开的。当然也需要对方愿解,他不愿再受苦了,就什么都好说。有些众生不肯谅解,是因为不知道随后的生死依然会有更深重的苦难,如果这些来龙去脉都清晰了,谁看到未来的苦难不想早点脱离?你是什么样的,你周遭的众生就是什么样的,所以为了他们能早日离苦得乐,你要早日的清晰这套系统方法,你真会了,他就真懂了,结也就真的解得开了。

  今天就到这,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人间天)(五明学佛网:学佛       人间天)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