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杂宝藏经》的叙事手法(三)


   日期:2017/5/22 15: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句式重复

  句式重复是指文本中反复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句式重复在《杂宝藏经》中俯拾即是。如第24则《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中,恶生王见他的婇女们在听婆罗那讲佛法,就心生妒恨,上前问道:“‘汝得阿罗汉不?’答言:‘不得。’‘得阿那含不?’答言:‘不得。’‘得斯陀含不?’答言:‘不得。’‘得须陀洹不?’答言:‘不得。’‘得不净观不?’答言:‘不得。’王便大嗔,作是言曰:‘汝都无所得,云何以此生死凡夫,与诸婇女,共一处坐。’”此处句式重复的好处:其一,说明婆罗那初学佛法,道行不深,还未得任何果位。其二,暗示恶生王是有意挑衅,寻找殴打婆罗那的借口。第39则《八天次第问法缘》为事件重复兼句式重复:八个天神向佛祖诉苦和叙述前世因缘的事件重复了八次,且每次重复时的句式相似。这些相似的句式叙述了八个天神前世修行达到的程度不同,所得的果报也不同。各人所得的果报根据其前世修行程度而依次递增。第73则《帝释问事缘》中,帝释向佛祖请教佛理,他的提问一环紧扣一环,前后问题都有因果联系,并且提问的句式相似,佛祖回答的句式也相似。每次帝释听完佛祖的解答后都要说“我闻此义,疑网得除”这句话,前后问答都用“更问余义”连接。

  不光是《杂宝藏经》中有很多重复的句式,实际上句式重复是佛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读过佛经的人大概都会发现这个问题。初读佛经的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佛经中有那么多重复的句式,觉得太多的句式重复使行文显得冗余和拖沓。他们或许会产生疑惑,为什么佛经中翻来覆去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为什么不将佛经写得简洁精炼一些?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释。佛经是佛陀为弟子和信众讲经说法的记录稿,是佛陀入灭后他的弟子根据听法记忆复述出来并记录下来的。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没有讲稿,不是事先准备好演讲的内容再讲的,而是随堂说法,即兴回答弟子和信众的提问,为听法者解惑答疑,所以佛经不是写出来的,是说出来的,用的是口语,不是书面语。即兴演说的口语不可能严谨地组织语句和篇章,难免出现重复描述。再者,佛陀说法时为了能让听法者听明白、透彻理解和听后记得住,对有些重要的或难懂的问题就需要反复讲解,反复叮嘱,这也是佛经中多重复句式的原因之一。《杂宝藏经》是由印度民间故事演化而成的佛经故事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理的“经”,但为了与佛经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也采用了佛经的语体风格,保留了佛经的口语化行文特色,所以故事集中频繁出现重复句式。然而,正是这些重复句式提升了《杂宝藏经》的文学价值,使整部故事集呈现出不同于普通民间故事的独具特色的文学之美。频繁出现的重复句式使《杂宝藏经》具有诗歌那样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音语色的美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杂宝藏经       学佛)(五明学佛网:杂宝藏经       学佛)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