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从《地藏经》婆罗门女救母中得到什么启发?


   日期:2017/5/23 14: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位婆罗门女久修善行才能投生在神职人员这样的家庭。她的母亲虽然也是婆罗门种,但是信邪,常常轻慢佛法僧三宝。她的信仰是邪恶的,知见也是不正确的,自然行做也非常偏颇,常常轻慢三宝,这种行为就是邪见的结果。

  这时婆罗门女就用各种善巧、各种方便劝导她的母亲,希望能帮助她升起正确的知见来。但是她的母亲还没有完全明白、完全相信的时候,无常来到了,她的寿命终结了,掉落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道母亲活着的时候不信受因果,一定会投生恶道的,因此马上变卖家宅,置办用于供养的种种器具香花,在觉华定自在王的塔寺里,举行了大供养。

  有的人不能改命,这不遗憾;但是眼看着可以改变命运了,马上就要升起正见了,却舍寿命终了,这实在是太遗憾的事情了!这也奠定了婆罗门女对母亲的愧疚和忆念之情要比常人更加深厚。

  这里有一点很吓人——婆罗门女的母亲邪信,常轻三宝,活着不信因果法则,死后必堕落恶道。我们推演一下自己的周遭,不信因果的人太多,不畏惧因果的人太多了,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些人如果不能扭转这个知见,结果恐怕也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堕落无间地狱。

  正因为她广泛地做了供养,才会在寺院的一个建筑里见到一尊雕塑漆画得非常端庄、威严的佛像,这尊佛像亲切又不失威仪,非常殊胜。婆罗门女一边礼拜佛像、一边抬头瞻仰,心中倍感恭敬亲切。婆罗门女一边礼拜、一边瞻仰,心里想:‘佛是大觉悟者,具有一切无上的智慧。哎,太遗憾了,要是在佛陀住世的时候多好啊,我母亲死后,来问佛陀,一定会知道她到了哪里。’想到这,她更加难过,哭了起来,一边掉泪一边看着这尊佛像。哭了很久,忽然听到空中有一个声音说:‘哭泣的圣女,不要悲哀难过了,我现在就告示你母亲到底在什么地方。’”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事情,一个人这样说,另一个人那样说,两种说法是有抵触的,这使得我们很迷惑,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种种的分别中,哪个才是对的,哪个才是值得相信的呢?要在佛法中得到真实的利益,一定要依靠正知正见去理解。学佛的各种阶段离不开信、愿、行,这是学佛的三资粮,没有粮食上路是要饿死的,这三个部分非常重要。

  一切修为起于信,始于信,没有信是不行的。在这个信上说得再多也不为过,因为“信”是大树的根子,这个根子的有无、深厚与否,决定了这棵树能否存活、能否长大。信就像建筑的根基,越深厚、厚重、深广,上面的建筑才可以宽广高大;如果地基打得很小、很窄,上面的建筑是没有办法搭建得多么高大的,随后的一切都是由基础决定的。信是学佛的开始,是学佛能否真实得利的开始,是学佛能否有好结果的开始,更是能不能成就广大正果的开始。

  这位婆罗门女为什么会如此悲伤呢?她的母亲不信因果,常常轻慢三宝,婆罗门女百般劝导,引导她升起正信,她却旋又不敬,为什么这样的母亲令婆罗门女倍于常情的忆念呢?这里面的情绪非常复杂:

  首先母亲去世,这是第一重悲恸的感情。

  第二重,婆罗门女信因果,对于善恶道的轮回道理还是略懂的,而她母亲不信因果,对生死轮回的事情也不相信。婆罗门女循循善诱,劝母亲慢慢升起正信的心来,可惜还差那么一点点,她的母亲却在这时去世了!时不我待,这第二重是倍感遗憾的原因。

  第三重,马上就可以让母亲有个生死依靠了,她却寿命尽了,与这依靠失之交臂,这一轮转什么时候还能再次的相聚啊?这第三重是对自己的悔恨!

  复杂的感情纠缠在一起,形成了她倍于常情的悲伤,也正是基于这个超越正常人的悲伤,感动了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四百千万亿阿僧祗劫的寿命太长,他的正法恐怕是寿命的几倍,而正法灭后进入像法,这就无量无边劫了。婆罗门女处在这尊佛的像法阶段,就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是这么长的寿命,宿福深厚的婆罗门女依然没有赶上佛陀的正法时代,大家思维这里面的意味啊。

  寿命如此长远的佛都会涅槃,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到自己呢?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考量,世尊才在八十人间岁的时候示现涅槃,为的是告诉我们:不管是什么样的修行、证得什么果位的圣者,他的身躯都将腐朽湮灭。任何物质形成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有毁坏的一刻,不会因为这个身躯曾经多么辉煌而永垂不朽,这是恒常的真理。如果世尊住世很长、也住世几劫,众生知道佛陀不会在自己死前涅槃,总想着我还有机会、我还有时间,实际则恰恰相反,我们没有时间,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当下,所有的时间对我们没有半点的意义,只有把握当下,才是真正地把握时间;只有真正地明白不管多少岁、多少年的人间行走,都是由无数的当下组成,过去没有意义,未来没有意义,只有当下才是生命存在的证据。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不会再拖拉拖延,才不会再散漫怠惰,以精进心修持正法,这样出离生死才有保证啊!

  这时,涅槃很久的过去佛和婆罗门女感应了,和她说话了。有人会问,不是已经涅槃了吗,怎么又出来讲话了呢?的确,常常人们在问,佛在哪里呢?佛陀都已经回归了常寂光,也就是说佛陀不在这、也不在那,而是在常寂光里,这个光就是涅槃的真乐,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无所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至。而示现成佛的这个佛,只是在世间投了一个应化身,真正的法身在常寂光里如如不动,没有动摇、没有增减、没有净污、没有生死,这个色身因为由物质组成,也就必须顺应物质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就会面临毁灭。这个应化身是有寿命的,就算是当下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虽然现在还在住世,而且寿命无量无边,他的应化身依然要面临毁坏的,当舍弃了色身后,所有的佛都回归了常寂光土,也就真正回归了自性,回归了本性,在这个本性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是你,你又是我,不分彼此,没有分别,没有执着。

  释迦佛在宣讲《妙法莲花经》的时候,灭度很久的多宝佛从地中涌出,他在宝塔里坐着来听这部经,而且还对释迦佛说:“快快宣说《法华经》,我是为听这部《法华经》而来!”什么是佛啊?佛的法身和我们的法身都是在常寂光土。所以世尊才说一切众生本已成佛,后来为了担心大家起我慢心,于是又添了一句,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都有佛性。

  成佛就是证回到如如不动的自性,这个法身在常寂光土。所有众生的法身都在常寂光土,只是要看我们能不能证得,就像这个老家是一个房子,我们能不能找到这个房子,如果找不到就是流浪在外!佛在《金刚经》中一再地告诉我们: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实无少法可得。没有一点点所谓的东西可以得到啊!因为什么?因为本已经具足了啊,什么都不缺,怎么能算得到呢?没有丢失啊,怎么能说找回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部分,大家要思维明白,如果能思维明白,我们念佛就可以直取最上最好的实相念佛法门了,因为念的就是我们本性的弥陀光明,念的就是我们自己本自具足的无量寿、无量光。那还需要有人来接吗?直接回常寂光土!这是实相念佛的部分,但是这个部分很高,不容易落实,有人听到会狐疑不信,所以就选择观像、观想或是持名念佛就可以了。

  现在很多人没有那么大的善根智慧,用不了实相念佛的法门了,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持名念佛这个最普遍、最容易的,也是现在摄受众生最契机的法子。

  接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地藏经       修行)(五明学佛网:地藏经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