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五)


   日期:2017/5/24 19: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书摘三十二

  念佛应该念六字(即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先念六字,念到快结束时再念四字。始终念四字,不太合适。因为“南无”二字,就是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意思,人们都是图快图多,所以多有念四字的。常听到有人主张专修的好处,只让人家念四字,至于发愿礼佛,认为都不必要,这完全是一个门外汉,只知道自己做功夫,不知道求佛的慈悲力加持。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个方面为原则,他只是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掉了礼佛拜佛,那个行就很难做到十分的恳切,时间久了就难免成了忽悠和浮躁空泛。希望你依照《文钞》,不要依照那个说法,他是自己发明的,不是依净土宗旨的。

  众生的心,须要用种种佛法调治,譬如吃饭,须要用蔬菜辅助。只有限期打佛七的时候,可以专持一句佛号,一切经咒,都不持诵,但也不可以连礼拜发愿全都废了。除了打七以外,平时照常持诵经咒,都没有什么妨碍。修行人最怕的是自以为很高明,经常听到有资质比较好的人,见识却有偏颇。专念一句佛号还可以,废弃了礼拜发愿等,就大错大错。(文钞三编·复陈飞青居士书四)

  书摘三十三

  大力开启阿弥陀佛大愿轮,深入说明净土法门的缘起,就是《无量寿经》。专门阐述观想法,并开示能往生净土的因,就是十六种观法的《观无量寿佛经》。这二部经,法门广大,佛理精微。末法时期的众生都是钝根,确实很难得到利益。要想得到文字简约义理丰富,上中下三根全都含盖到,九法界众生能共同遵循,下手容易而成功率很高,用力少而得到效果快,老实专修一门,圆满成就万德,让凡夫众生的因心,顿时契合佛的果觉,不就是《佛说阿弥陀经》吗?(增广文钞·重刻佛说阿弥陀经序)

  书摘三十四

  《阿弥陀经》,文字简略义理丰富,普遍适应众生的根机。它的利益,无论多少劫都难讲完。所以自从佛宣说这个法门以来,过去的圣贤,人人都趋向西方净土。千经万论,处处都指归极乐世界。有缘遇到的人,希望不要错过,那就很幸运了。(文钞三编·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题辞)

  书摘三十五

  《阿弥陀经》,言语简约义理周全,最容易受持,于是古人列为日常功课,无论是禅、教、律各宗,都在晚课时读诵,是全天下的僧人俗人,没有不以净土法门为归向的。(增广文钞·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书摘三十六

  《阿弥陀经》,言语简约义理周全,容易受持。所以古人列为日常课诵,是希望家喻户晓,都沐浴佛法的恩泽啊。于是所有善知识,都各自注释,就像日月在天空正中显露,没有什么意义不显示出来,没有什么根机不摄取了。(增广文钞·阿弥陀经直解序)

  书摘三十七

  古人希望全世间都修净土法门,所以把《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因为它言语简约而义理丰富,实行起来简单而效果快速。宏扬佛法的大菩萨,注解赞扬这部经,从古到今,多的数不过来。要从其中选择最广大精微的,没有超过净土八祖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极其直捷要妙的,没有超过净土九祖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增广文钞·重刻弥陀略解圆中钞劝持序)

  书摘三十八

  如果真能受持《阿弥陀经》,那就知道知极乐世界,没有什么苦,只有众多的乐,依报正报都很庄严,还有种种功德。阿弥陀佛,现正在说法,光和寿都是无量,誓愿洪大深广。所有的上等善根人,俱会在一起,都是因为修这个信愿念佛的、多善根福德因缘妙行而生到极乐净土的。难道有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不是因为深切信愿、持佛名号,近的结果就能登上不退的菩萨地,远的结果就能圆成佛道的吗?更何况东西南北上下六方诸佛,利益所有众生,释迦牟尼佛本师,证得无上的佛道,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而又归极到这里的。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因为以佛的果地觉,作为凡夫的因地心,所以是因含概果海,果贯彻因源。净土法门的奥妙,妙到没有比这个法门更妙的,是《华严经》末后万法归宗的一著,实际是如来大畅本怀的圆满诠释啊。有缘遇到的,就是多善根因缘。(增广文钞·《西方公据》重刻序)

  书摘三十九

  《阿弥陀经》,是净土法门的根本法门。《普贤行愿品》,虽然广大深妙,但毕竟不是净土法门的根本法源。所以应该二经同念,决不可以只念《普贤行愿品》,不念《阿弥陀经》。只念《阿弥陀经》,不念《普贤行愿品》是可以的。只念《普贤行愿品》,不念《阿弥陀经》就不可以。《阿弥陀经》作为早晚功课持诵,或者多念也可以。决不可以不念《阿弥陀经》,而专念《普贤行愿品》,这就成了忘本的修持了。二经固然是没有高下,但对于净土行人来说,却是有主次的。是不能按平常那些大乘经典一概而论的啊。十大愿王普贤菩萨所说的利益,就是你列举的殊胜处,你认为《阿弥陀经》所得的利益,就不能和《普贤行愿品》一样的吗?(文钞三编·复胡宅梵居士书二)

  书摘四十

  《观无量寿佛经》这部经,是让一切凡夫圣贤,同在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或快或慢,证到无生法忍,达到圆满成就佛道的大法啊。因为是圣人所以自力具足,再依仗佛力,因而证入佛法,最为直捷,所以华藏世界的海量众生,都同样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啊。凡夫完全依仗佛的慈悲愿力,可以带业往生西方净土,就已经超凡入圣,证到不退菩萨果位,然后渐渐修下去,必然达到圆满菩提而后已。这个经的中品的修戒善世福,下品的造作众多恶业,以及五逆(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十恶(杀生、偷盗、YIN欲、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将要堕入地狱,由于称佛名号,就能够往生西方净土啊。这样的力量,最为洪大深广。这是由于阿阇世王,乘大愿轮,示现为恶人逆子,囚禁父母,因而有了这部经的发起。他的母亲厌离娑婆世界,愿生极乐世界,并且为未来的众生,希求往生净土的方法。世尊所以为众生说这个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国土,种种的庄严,正报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有因有果的十六观法。

  在《观无量寿佛经》的第八像观的开头,就说明经的宗旨:“诸佛如来,是以整个法界作为身体,是在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所以你们心想佛时,这心就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心就作为佛,这心就是佛。所有佛的正遍知如海,是从心想生。所以应当一心系念,仔细观想阿弥陀佛。”须知把法身作为观想,道理实在是很深的。心作佛心是佛,事情本来平常,平常就不平常,很深就不深,能够圆融领悟的人,才是达人。又在第十三观,特别为低劣根机的众生,打开方便的大门,让他们观想丈六八尺的佛相。第十六观,又让恶业重的人,直称佛的名号。由于称佛名号的缘故,就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知道佛相有大小,佛身本是一体,观想不容易修,称佛名号就能获益。因此仔细想想,可以知道持名念佛一法,最为第一。末法时期的修行人,想要得到这一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可以不珍惜这一持名念佛的法门吗?!(增广文钞·《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书摘四十一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在因地的时候,放弃国王出家,发起四十八大誓愿,又经过长久的劫数,依自己所发愿修行,待到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应的世界庄严,妙到不能形容,十方诸佛都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二乘,充满迷惑罪业的凡夫,都得以往生,受到佛的同等的慈悲护佑。就是《无量寿经》。

  在摩竭提国王宫中,说修净业的三种福,十六种妙观,使一切众生,都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个道理。那么这个心作众生,这个心是众生,众生烦恼业障如海,从心想生的意义,便已明白显著了。如果能更深的明了这个意义,谁肯枉受轮回的苦。最后说明九品往生的因,希望各自能修上品莲花。就是《观无量寿佛经》。

  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说西方净土的依报正报美妙佛果让众生生起信仰,劝所有听到的人,应当为求往生西方净土而发愿,又要求修行的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以树立行。信、愿、行三资粮,为净土法门的纲宗,具足了这三法,或者是毕生执持佛的名号,已经达到一心不乱。或者是临终才听到净土法门,只称十念佛号,都能得到佛的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就是《阿弥陀经》。

  这三经,是专谈净土的经。而《阿弥陀经》,摄取各种根机的众生尤其普遍,所以禅、教、律各宗,全都奉为日常功课了。那些大乘经典,附带说极乐净土的,多得数不过来。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在是对念佛法门最妙的开示。众生如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岂有不现前和未来必定见佛,近期证到圆通章,远期成就佛道的吗?所以将这篇圆通章,列在三经的后面,而以《普贤行愿品》殿在最后,这样成为净土法门的一大缘起。让所有阅读者,知道这一法,大大舒发了佛的本意,比那些靠自己的力量断惑证真去了生死的,其中难易程度哪里只是高天和深渊的差别悬殊呢?所以九法界众生同归极乐净土,十方诸佛共赞极乐净土,千种经典都阐述极乐净土,万种论典都宣说极乐净土啊。(文钞续编·《净土五经》重刊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悼印光大师文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你有烦恼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家的超脱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