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十二)


   日期:2017/5/27 15: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书摘八十八

  念佛的人,应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如果能这样,纵然不能完全没有一点妄念,但也不至于太严重。有很多情况是只图快图多,随口不认真读,所以无效啊。如果能制住心,才可以算是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如子忆母”为比喻,子心中只念母亲,其它的境况,都不是自己心中的事,所以能感应道交。又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即三昧也),斯为第一。”所说的心、口、耳都要清楚的意思,就是“都摄六根”的法则啊(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佛而用耳朵听,眼睛鼻子决不会向外乱跑,身体也不会傲慢放肆。今天的人念佛,大多数都是不肯认真,所以无效啊。再说不念佛时,妄想虽然很多,但没有缘由知道,并不是不念佛时没有妄想啊。比如房屋中的虚空,就是极好的眼力,也看不见有灰尘。如果窗缝中照进来一线太阳光,那就见到光中的灰尘,飞上飞下,没有止息。而光没照到的地方,仍然不见有灰尘。所以知道念佛时,觉得有妄想,还是念佛的好处。不念佛时,完全是在妄想的窝里,所以不知道啊。

  再说念佛一法,要紧的是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然是未到一心不乱,也可以靠佛的慈力,带业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就算能够心无妄念,也只是人天福报,因为与佛不相应的原故。但本应该注重在信愿上求生西方净土啊,真有信、愿,妄念自然就没有了。倘若平日有过头的妄想,想得神通、得名誉、得缘法、得道等等,像这样完全是以妄想为自己的本心,越是精进勇猛,这种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觉照发现,永远息除这样的妄想,那后来还会著魔发狂,岂只是妄想而已呢?应该是赶紧息灭这种过头的妄想啊。

  做佛教功课,应当依功课章程。念佛后归到原位,有加念释迦牟尼、东方药师二佛的,也没有关系。论理,没念之前礼拜的佛,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啊。世间的人大都喜欢讲人情,一般人没有不是求消灾延寿的,所以加念药师佛。实际上阿弥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威神功德,都是完全一样等同的,不是念阿弥陀佛,就不能消灾延寿啊。(文钞续编·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书摘八十九

  你所说的大佛字旁边的对联,我现在为你写一联,不知可不可用,“迷悟情空证自性,圣凡见尽显唯心”。如果是八个字的,就是“迷悟情空,圆明自性,圣凡见尽,彻证唯心”,八个字的文意也好,随你选用吧。凡夫在迷中,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虽然有悟,但没到迷和悟两者都是空性的地步,所以没有能究竟圆满的证悟自性啊。凡夫有凡夫的迷惑,圣人有圣人的迷惑,只有佛,二种迷惑都不可得,所以就得到唯心的本体,彻底彰显了。

  念佛闭眼睛,容易昏沉,如果不善用心,就可能有魔境。只要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心就沉静不浮动,也不会有火上头。你念佛头上若感觉有抚摩,以及牵扯等,这是念佛时心念往上提,导致心火上冲的现象。如果眼皮垂帘,以及心念向下想,心火就不上冲,病症就消失了。可不要以为这是工夫,又不可以害怕这个是魔境,只要至诚用心念佛,并且想像自身在莲花上坐着或站立,一心想着所坐立的莲花,那就自然可以顿时痊愈啊(若不敢想莲花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现今邪魔外道太多,千万不可以有一点试探的心。倘若有这样的心,必被邪魔诱惑,只要落入魔掌,必会丧心病狂。听说一位大有名声的法师,如今是自己吃肉,教别人吃肉,还教别人毁佛像,这个人已经大现魔相了啊。(文钞续编卷上·复沈弥生居士书)

  书摘九十

  念佛的方法,怎么可以固执不变?古人定立法则,如同药房中俱备的药品。我们用什么法,必须衡量自己的精神气力、过去的善根。或者大声念、或者小声念、或者金刚念、或者默念,都没有不可以。太昏沉,就不妨大声念来消退昏沉,太散乱,也是这样。如果经常大声念,必会产生病,不要说普通人,不可以经常如此,就是极强健的人,也不可以经常如此。一天之中,热了就减去衣服,冷了就添加衣服,怎么在念佛了生死的方法上,死执一个定法呢?不选取适当的法,能称得上是懂法吗?还有提倡掐珠记数念佛的,这也是有利有弊。利,就是一句一掐,不轻易放过一句佛号,那么心容易归一。弊,就是静坐时掐珠,必然心难以安定,时间久了就成病态。

  再说人的精神,有种种不同,怎么可以执着一法,而不知道调整适当呢?凡是同众修持,须要按大家的精神制定,个人修持,也须要按自己的精神为准,哪里有死法令人遵守的呢?精神用到极点后,不是退步懈怠,就是生病,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就有益无损啊。(文钞续编·复念西大师书)

  书摘九十一

  念佛的声音应该高低适中,快慢适宜。如果高声像赶贼一样的猛烈,那么开始心火上冲,结果就吐血,造成不治之病。必须是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使默念,也须要常听。因为心一起念,就有声音的相状,自己的耳根,听自己心中的声音,本来是明明了了啊。不要起坏念头,又怎么会有心热如火的恶感呢?(文钞三编·复吴思谦居士书)

  书摘九十二

  念佛人,应该行、住、坐、卧,心中常忆念佛。平时须要在洁净的地方,衣冠整齐时,或出声念,或默念都可以。只有在睡眠,及大小便,祼体澡浴时,只可以默念,不适合出声。如果遇到刀、兵、水、火等灾难,那就是不管什么地方,什么形式礼仪,都必须出声念,因为出声比默念更为得力啊。(文钞续编·致自觉居士书(民国十六年))

  书摘九十三

  念佛应该小声念,默念,不可以总是大声用力念,否则必遭致生病。应当平静心纯净的念,不要太急的念。想要去掉虚火明亮眼睛,这种念佛就是消火明眼的妙法。

  你皈依佛法僧三宝,想为父母求长寿,应当志诚念佛,或念佛经,怎么能求灶王、念《灶王经》?灶王是神,离玉皇大帝还远得很;玉皇大帝离阿罗汉还远得很;阿罗汉离佛还远得很,你真真是个糊涂虫!为父母求寿不念佛号,却念《灶王经》,布施《灶王经》。《灶王经》,是一般俗人伪造的经,佛弟子念这种伪造的经,就是邪见。但你有诚心,也不能说没有功德,只是像露水一样,念佛功德,就像大江大海。你不知念佛,也可怜可悯啊。我老了,眼神精神都不给力,以后永远不许来信,来信也决不回信,请理解。我的《一函遍复》,应当详细阅读依照奉行,那功德就太大了。(文钞三编·复玉长居士书)

  书摘九十四

  《无量寿经》里说到,甚至是十念念佛,都能够被佛摄受往生。只有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诽谤正法的除外,这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不是针对临终情况说的。因为这种人既有五逆的极重罪,又加上邪见深重,诽谤正法,认为佛所说的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及念佛往生的妙法,都是诓骗愚夫愚妇去信教的根据,实际上是没有的事。由于有这样极大的罪障,就算有一念十念的善根,但没有极其惭愧极其信仰的心,也是不能往生啊。《观无量寿经》下下品,是针对临终无间地狱相现前时说的。虽然没提到诽谤正法,但是既然有五逆十恶,具足所有不善,那就必然的不可能不诽谤正法。如果绝对没谤法的事,怎么会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呢?常有人解释《观无量寿经》没提谤法、《无量寿经》提到谤法这两种不同情况,也很有道理。但是既然不谤法,为什么又会造做三种大逆的罪呢?

  所以四十八愿,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观无量寿经》下下品,是针对已经见到地狱极其苦相说的。那种大恶人的恐怖不可言说,一听到佛的名号,就哀求救护,没有其它杂念,只有求佛救度的念头。虽然是偶然听到偶然念起,但已经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所以虽然十念,或者只有一念,也能得到佛的慈力,接引往生啊。四十八愿,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观无量寿经》下下品,是针对临终情况说的。因为情况不同,所以如何摄取也不同。(文钞续编·复善觉大师书)

  书摘九十五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十念称佛名号,就可以往生,只有五逆,诽谤正法除外。这是针对平时情况说的。因为五逆罪大,谤法不信,这种罪障,哪里是悠悠泛泛的修持所能灭的呢?《观无量寿经》说五逆十恶的人,将要命终,地狱的相现前,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他念佛,或只有十声,或不到十声,当下命终,也能依仗佛的慈力,带业往生。这个十念,比平常的十念,它的猛烈迫切程度有天地之间的差别,所以能得到往生啊。因为地狱极苦所逼迫,他一听到佛的名号,就会以全副精神去称念佛号,除了这个念佛外,绝无其它念头了。虽然不是真正证到一心不乱,但他的心毕竟没有异念,正当这个关键时刻,绝对没有三心二意,又疑又信的心情,所以不提谤法。即使平素谤法的人,也必定是如同落入水火中要求救援,哪里还有闲工夫生疑起谤呢?《往生论》认为谤法的人,决定不会往生。因为既然诽谤正法,自然没有正信,怎么能往生呢?这是极力劝人要生正信啊。如果曾经谤法,后来知道改悔,那就可以往生,比如病好了,即是好人,土匪归降,就是顺民了。如果说谤法的人,以后纵然改悔,也不得往生,那就完全失去了修持的标准了。(文钞三编·复陈薪儒居士书)

  书摘九十六

  人生在世,谁都不能避免疾病死亡的苦。当这些苦事发生时,只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呼吸急促,就只念“阿弥陀佛”四字。要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净土,除了这一念以外,心中不可以再生起一丝一毫别的想念。也不可以希望病痛很快就好,也不可以另外生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这种想念,那就与阿弥陀佛的心隔离了,因此就不能得到佛的慈力加被了。你要晓得,天地父母,都不能让你出生死轮回,只有阿弥陀佛,能帮你出生死轮回。你如果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世间寿命没有尽,就会很快好;如果世间寿命已尽,当即往生西方净土,但不可求病痛快速痊愈,只可求尽快往生。只求病好,如果寿命已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如果寿命没尽,病就很快痊愈。往生西方净土,好处说不尽,比那种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还要高出无数无量万万万万倍。你千万不可以痴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又像犯人关在监牢里,世间苦得不得了。往生西方净土,就像出粪坑出监牢,到清净安乐逍遥自在的家乡,怎么还可以怕死?如果还有怕死的心,就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远没有出苦海的时候了。你如果能出声念,就小声念,不能出声念,就心里默念。耳朵听别人念,心中也这样念,又同时眼睛望着阿弥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着阿弥陀佛。有别的念头生起,应当自责说:“我要依靠佛力往生西方净土,怎么可以有这种念头,坏我大事。”你如果肯依我所说的去念,决定会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在无量无尽的劫数中常受快乐,没有一丝一毫的苦事见闻,又怎么会有这种疾病苦恼呢?倘若心中生起烦恼时,要晓得这是过去世的恶业所引起的,要坏我往生西方净土的道,要使我永远受生死轮回的苦。我如今晓得它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随它转,除了念佛外,一点也不念它,那就能与佛心心相应,蒙佛接引,直接往生西方净土了。好好记住我的话,自然可以很快得到莫大的利益。(文钞续编·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悼印光大师文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你有烦恼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家的超脱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