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十四)


   日期:2017/5/27 15: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书摘一百零四

  福峻的事,如果像你所说的,生前死后,种种情况都是事实,那可以决定是往生西方净土了。因为活着的时候已将躯壳看破,这是最大的一种利益。由于女人总是特别贪恋幻像,天天妆饰打扮,既然没有这个念头,自然也就与净土法门,容易相应。临终时的身体瘦削,以及病苦,那是过去多劫的业障,因为他认真修行净土法门,于是转重报、后报,为轻报、现报了。你说的“由于修持精进,致使身体越来越弱”,这话不恰当,会有让信心浅的人,因这话而退惰的过错。须要知道念佛的人,决定能消除业障,其中有业障现前的,那是转将来堕三途的恶报,因而现在的病苦就了结了。《金刚经》上说,持《金刚经》的人,由于被人轻贱的小辱,就灭掉过去多劫三途恶道的苦报。那么福峻将往生西方净土,当然是以临终前的小苦,了结无量劫来的恶报,实在是极大的幸运。千万不可以学不知事务的人,认为是因修持而生病及死亡的啊。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没有一个不得往生的,何况福峻临终正念明显,作问讯、顶礼等表现,而死后身体柔软洁净,颜貌如生,又何必怀疑他的工夫浅呢?而阿弥陀佛是大愿王,十念念佛都会度脱,何况他精进修持,已有二三年,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世上有一种人,志向下劣,虽然常念佛,不求往生西方净土,只要求人天福报,这种人纵然是一生都在修行,也只是得到来生的痴福而已。有正信的人,自己以信愿感通佛,佛以慈悲护佑,感应道交,必能依靠佛的慈力,带业往生,又哪里须要问他见不见佛,才可以下判断呢?至于人在临终前,如果他自己能沐浴更衣,那就很好。如果他不能,绝不可以预先沐浴更衣,让他难受疼痛,导致失掉正念。你觉得还没有给他穿法衣、让他盘膝趺坐为遗憾,不知道正当这个时候,最好就是一心同声念佛,万万不可张罗铺排(指沐浴、更衣、令坐等)。如果一张罗铺排,就成了落井下石,切记切记。

  你母亲年纪大了,我如果不说明这些弊端,你以后会以尽孝之心,阻碍母亲往生,那要经很长的劫数流转在生死轮回中,都没有办法出离啊。我们只要实际利益,不要那些虚名,你的记忆力比较好,不必要求别人作什么文字流传,这些都是世间虚浮的事。应该是只要自己,并且和家属念佛,以此能够同生西方净土就可以了。我每天早晚课诵回向时,也兼带着称福峻的名,回向头七天,以尽师徒之谊。再说福峻这一番生与死,可以说是不曾虚生浪死啊,幸运!至于骨灰作面丸的事,甚好,但不可粗率的做,必须将骨质磨成细粉,用细筛子筛过,与面粉没有差别才可以。倘若粗心大意的大概研磨,就和面作丸,那样担心小鱼吃了,会有硬鲠刺坏鱼肚子的后患。我怕你粗心,不得不说。(增广文钞·复郁智朗居士书)

  书摘一百零五

  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所建立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所指归的,是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所弘扬的,是净土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天台智者大师、华严清凉国师、净土六祖永明大师、八祖莲池大师、九祖蕅益大师所发挥倡导的,为了普劝圣人凡人愚人智人信愿往生啊。这些菩萨大士,在千百年前,早已为我们研究遍了三藏教,特地选择出这个不断烦恼业障,就得到预补成佛的境界,就在这一生,一定出牢笼,是最圆满顿超,是最简单易行,包括禅教律的精华而又高出禅教律,既是浅又是深,既是方便又是实际,殊胜特别超越了天然的妙法啊。我信仰佛祖,以古人为师,难道不比亲近现今的知识人更好吗?《华严经》一经,是三藏经典里的王,最后结尾,归重普贤菩萨大愿王。华藏世界的大海众,全部证了法身,都要求往生西方净土,希望圆满佛果,我是什么人呢?敢不景仰追随吗?舍弃你的狂心,努力行持这个法门,功德利益,自己理当证知。何必要到处参访,才知道什么法呢?(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书摘一百零六

  《高僧传》第三集,《法照大师传》说:大师在大历二年(唐代宗公元767年),住在衡州云峰寺,多次在粥钵中,看到显现非常殊胜的景像,不知是什么名山。有曾经到过五台山的人,说必定是五台山,于是后来前往五台山拜谒。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到了五台县,遥远就看见白光,寻找光源,来到大圣竹林寺。大师进入寺中,上了讲堂,看见文殊菩萨在西边,普贤菩萨在东边,坐在师子座上,正在说深妙的佛法。大师礼拜二位菩萨,问道:“末法时期的凡夫,距离佛的年代越来越遥远,知见越来越下劣,罪障尤其深重,佛性无法显现。佛法浩瀚广大,不知道修行什么法门,最为合适。希望大圣,解除我的疑惑。”文殊菩萨回答说:“你正在修念佛法门,现在念佛正是时候。所有的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法门的,供养佛法僧三宝,福慧双修,这两个法门,最为方便适合,为什么呢?我在过去,因为观想佛,因为念佛,因为供养三宝,如今得到了圆满的佛智。所以知道念佛,是所有修行佛法中的王。你应当常念无上法-王,不要休止。”大师又问:“应当怎么念?”文殊菩萨说:“这个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那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坚持念,不要有间断,寿命终结后,决定能往生西方净土,永不退转。”说完这个话,当时文殊普贤二位大圣,各自伸出金手,按摩大师的头顶,为大师授记:“你因为念佛的原故,不久就觉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果有善男女等,希望快速成佛,没有比念佛法门,更能快速证无上菩提了。”说完,二位大圣,互相说赞叹的偈语。大师听了,欢喜激动,所有疑惑都消除了。这是法照大师(净土宗四祖),亲身到竹林圣寺,得到文殊普贤二位大圣所开示的情况。(文钞续编·致广慧和尚书(民国二十九年正月))

  书摘一百零七

  念佛的人,也不是不可以持咒。但须要主次分明,那“次”也是归主的。如果随随便便的没有什么分别,一样的对待,那主也不是主了。《准提咒》、《大悲咒》,哪有优劣不同?心如果至诚,法法都灵验,心不至诚,法法都不灵。一句佛号,包括了一大藏教,没有遗漏。通宗通教的人,才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人,但只要口会说话,也可以作为真念佛人。除了这两种,那真不真都在自己的努力,依不依教奉行了。至于修行净土法门,有决定不疑的道理,何必要问他人的效验?就算是举世所有的人,都没有效验,也不会生一念的疑心,因为佛祖的诚实语是可信的。如果问他人效验,就是对佛的话信心不够,而以别人的话为准了,就是有投机的心,就不会成事。英烈汉子,绝不会舍弃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心中没主见,总是要验证别人的话作为前途的导师,可不悲哀吗?(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书摘一百零八

  念佛和回向,不可偏一边废一边。回向就是信愿通过口发出来,但回向只适合在夜课完毕后,以及在白天的念佛诵经完毕后进行。念佛应当从早到晚不间断,只要心中具有愿意往生的念头,就是常在回向。如果是依照仪诵文回向,就不要常常这么做。大乘的经典,每部经都是让所有众生直接成就佛道。只可惜人们不诚心念诵,所以得不到全部利益啊。《楞严经》第五卷末,《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是净土宗的最上乘开示。只是这一章,就可以与《净土四经》并列其中了,哪里有文字太长的问题呢?君子的学习是为自己,是念念都在反省自己啊,梦着醒着都一样,只有功夫到家的人才能做到。但在醒觉时常持念,时间久了梦中自然和醒着一样没有大的差别了。(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书摘一百零九

  “回向”的人,对于自己所修念诵的种种各功德,如果放任不管,那就会得到各种人天福报。如今将所作功德本来会得人天福报的因,回转归向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甚至将来究竟成佛的佛果,不要只是得人天福报而已。用一个“回”字,就看出有决定不随顺世情的意思;用一个“向”字,就看出有决定希望出离世间的目的。这就是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啊。所作功德,是人天福报的因啊,回而向涅槃的果。所作功德,是生灭中的事啊,回而向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本属于自己的行为,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就是发愿立誓,决定所要趋向的名词啊。有三种意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这就是回事向理的意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这就是回因向果的意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这就是回自向他的意义。回向的意义,太大了啊。回向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必须以回向西方净土,作为唯一不二的最妙法。因为其它大愿,不求往生西方净土,总是很难成就。如果往生西方净土,没有不成的愿。因为这个道理,凡是一切所作的功德,即便有别的期望,也必须再回向西方净土啊。(文钞三编·复愚僧居士书)

  书摘一百一十

  这个心,是一身的主宰,万法的源头。顺着它就迅速成就菩提,逆着它就永远沉沦生死。一切众生,迷惑背离本心,追逐妄想的境界,常生起贪嗔痴,拼命造杀盗YIN的恶业。轮回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的六道中,出没在欲色无色的三界内,久经无量的长劫,也不能出离。你既然发心归依三宝,作为佛弟子。须要发菩萨四宏誓愿,自利利他。四宏誓愿的意思,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须要知道这四宏誓愿,是三世一切诸佛誓愿的根本。你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举心动念,要与这个誓愿相合。如果是相合的,就要扩大让它更圆满;如果不相合,就要断除让它干净灭尽。然而要想利他,先必须自利,如果不是自己先出离生死,怎么能度其它生死众生?比如正在海水中挣扎要淹死的人,是不能救海水中别的要淹死的人的。

  如来所说解脱生死的法门无量无边,只有净土念佛一法,下手容易而成功率高,用力很少而得效益快。如果想要这一生就了结生死大事,除了这个净土法门没有别的。所谓“净土”指的是,要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如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到了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国。既已得到往生,那就脱离凡夫体质,高高的参预到圣人群中,仰见阿弥陀佛听闻佛法,证悟无生法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着本愿轮,再回入娑婆世界,有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应该以什么身分得度的众生,就现什么身分而为他说法。要让一切众生,共同出离生死,共同成就佛道。才可以圆证自己本来具有的妙真如心,才可以究竟契合菩萨的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以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啊。

  心愿的意义,就是这样。如果能顾名思义,身体力行,可以说是超常的大丈夫,火里的莲花,如来的真佛子,大菩萨的真正继承人啊。努力吧努力吧!(增广文钞卷一·与心愿居士书(代友人作))

  书摘一百一十一

  佛经教人们常行忏悔,这样可以断尽无明,圆满成就佛道。虽然阶位达到等觉如弥勒菩萨,还要在二六时中,礼敬十方诸佛,以此彻底灭尽无明,圆满证悟法身。何况等觉菩萨以下呢?而博地凡夫通身都是业力,不生惭愧,不修忏悔,虽然一念心性,与佛平等,但由于烦恼恶业障蔽了心源,不能显现。(增广文钞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书摘一百一十二

  而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没善根,都应当决定专修净土,法门是什么也就不须要问佛。善根有,固然应该努力,善根没有,更应当认真培养,那么善根怎么样也不须要问佛。只应该持咒,助修净土法门,不要随便作法问佛,麻烦亵渎佛圣。倘若动不动作法,如果身心不恭敬、不至诚,或有可能引起魔事。(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悼印光大师文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你有烦恼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家的超脱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