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于心念清净中起欢喜心,亲近善知识


   日期:2017/5/28 7: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修持正法的心情来生起喜心,这里都是讲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学大乘菩萨必须要培养的心情,也就是我们必须培养的情操。我们读佛经真应该一边研究,一边掉眼泪,自己感到很难过。

  为什么?就拿喜心来说,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脸孔像讨债的冤家,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来。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悦之心,真学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个神情,脸上的细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欢的,即使他在骂人打人的样子都是慈爱的。

  “心净欢喜,起近贤圣”,能做到心念清净,于心念清净中起欢喜心,亲近善知识,就是亲近一切有成就的圣人、贤人。在中国的儒家文化里,孔子是圣人;孔子的弟子三千人,其中了不起的有七十二贤人。佛法的圣贤有三贤十圣,三贤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做到这三位才够得上佛法所称的贤人。

  十圣是初地到十地菩萨,十住之前有十信,那还是预备班。三贤是修菩萨道的资粮,有了累积资本才可以开始修行。十地是正位。好了,这个里头一共分五十几位,等于是五十几层楼,我们还在门口没进来,十信都不够。不要才学了几天佛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傲慢起来了,那是释迦牟尼佛,不是你。

  要想亲近善知识有一个条件,要心净。

  但你的心不净,不是上面所说的“质直心”,是说你的心都有所夹带。好像很多人学佛打坐,目的是为了身体好,那你去吃药去运动不更好吗?动机不对,有所夹带,认识不清,做不到心净。怎么样叫净心?就是善念不起,恶念也不生,念念清净,念念在空,修净与空的三昧,引起自心欢喜。

  我常说你们不要成天绷紧着脸,要学中国的弥勒菩萨像,一脸笑容。有一副对子最好的,你不要只把它当文学,它就是佛法,“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你做得到吗?“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我们就可笑啊!讲什么《维摩诘经》啊!道家也有两句话值得参考:“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每天都是欢喜的,自然阳气充满。

  你纵然好像是起了欢喜心,只是凡夫的欢喜心,是亲近不了善知识的。在心境中有充满法喜的欢喜心境界,才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善知识、亲近圣贤。很多同学修法、拜佛修持很久,好像诸佛菩萨都没有感应。

  当然不会有感应,因为你没有做到心净的关系,好像电线的插头没插进去,接不上电。就是子女向父母亲讨点钱,也得说几句好听的,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嘛!这虽是笑话,但是我们自己反省,一天之中能有几分钟几秒钟,对佛法起了欢喜恭敬心?没有吧!

  可能在家人反而比专门修的人还恭敬一点,为什么?在家人是用做生意的心理嘛!他忙了一天然后烧枝香,那一下是很诚心的,要发财、儿女好……三毛本钱一枝香,再加磕一个头。我要是菩萨就不理他,本钱花得太少了嘛!

  用不净的心理来求感应是行不通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善知识)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