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愿菩提心的四个盗贼之懊悔心


   日期:2017/5/30 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懊悔心:懊悔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烦恼,一种是后悔。后悔又有两种,对自己所做的事而后悔,让他人对他人所做的事而后悔。这里讲的懊悔心就是别人做善,却对他说一些反悔的话,或者说一些让他后悔的言语以及行动。懊悔心容易伤害他人的心,也会伤害自己的善心,这样一来,就自然违背了愿菩提心的教诲,如意宝一般的菩提心也被懊悔心偷走了。

  所以,古人将懊悔心也称为“菩提心的四个盗贼”之一。也就是对于一个行者学佛,或者受戒,修菩提心,修密法的真言,安住空性等任何学习过程中说些让他懊悔的言语和行动;在他走向解脱、积累福报等不分大小的任何学习、修行、内心安定的过程中,给他说一些话,或者做一种行为,让他产生怀疑和懊悔。

  懊悔心有不同的表现,比如,面对一个普通学佛人,经常去骚扰这些对修行不太了解的人,“学这些法有什么用啊,能当饭吃,当衣穿吗?每天念经,可佛在哪儿呀?你每天喊佛的名字,不怕佛烦你?佛能给你吃的吗?菩萨能给你穿的吗?”就这样去动摇别人的信念;

  面对受戒的人,经常去骚扰受戒人,“受戒有什么好处啊,又不能喝酒,又不能吃肉,又不能结婚,又不能享受人间的快乐,一个人孤单的过生活,有什么意思?”就这样去动摇别人的信念和戒律;面对修炼菩提心的人说,“发什么菩提心,你自己都还没有度好,还说度别人,你发菩提心也不会变成菩萨,变了菩萨又有什么好处啊!还不如自己好好过日子。”

  就这样去动摇别人的发心;面对打坐的人说,“打坐成了没思维的植物人,这不是拒绝人性吗?排斥本能吗?” 就这样去骚扰别人的修炼;面对修炼密宗的人来说,“修密宗成就确实很快的,但是很危险,不安全,容易堕落的,干吗冒着危险去修这些法呢?” 就这样去动摇别人的修炼之心,这些都是在违背愿菩提心的教诲,同时损失了自己的福报,使自己与正确的思维隔离。

  还有一些人对佛法稍有了解,但只接受和吸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解释得通的方面,其它的内容都放弃和排斥,佛法的内容只是按照他固有的思想去解释;另一些人装成很多身份,或指导者,或预知者,或拯救者的身份……假如说我在守具足戒,他们就根本不在乎守戒和修行的方式,他们对别人讲:“具足戒虽然好,但要经过多劫才能解脱。”

  也有一些人,借用师父与成就者的名义对别人说:“我的师父说过,念佛诵经虽然好,可是见不到佛性,只能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不了佛。” 也有一些人,借用他人的名义对别人说:“观空虽然好,但是某某成就者说过,观空容易堕入空相,很难成就佛果。”就这样否定别人的善行,使别人产生懊悔、怀疑,这些说法都是在违背愿菩提心的教诲,同时远离了佛法,损失了自己的智慧。

  还有一些人对佛法很有了解,懂得很多,知识渊博,他们为了发扬自己的教派,同时污蔑其它的教派,通过懊悔的方式来让别人放弃修法。比如,有些人对修炼净土的人说:“修净土虽然好,可是成不了佛,还不如禅修,禅修能够明心见性。”

  在藏地,有些其它教派的堪布和活佛们,对修炼本教的人说:“你修的本教不是佛法,你浪费了生命,你走错了路。” 有些人对修炼觉囊教派的人说:“觉囊教的见解不如狗屎,修炼这些法门没有什么作用,成就不了佛”;对修格鲁教派的人说:“修炼格鲁教是很好的,但永远修不出来神通”等之类的话来打击他人,这样的人习惯性地去否定别人,不加鼓励,他们的言语和行为让别人行善法时产生懊悔、怀疑,这些说法都是同样违背愿菩提心的教诲,同时远离了正法。

  修行是按个人的能力去学习的,可是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人懊悔与打击,积德行善等做任何的事都有人来否定的现象,这些其实都是修炼菩提心教诲的障碍。那些懊悔与打击别人积德行善的人,他们好像在说明自己是宇宙的主宰,佛法的主宰,天地之间的主宰,自己说了算,那样的想法和行为都违背了愿菩提心的教诲。

  他们只是很短见地去看待佛法的各个宗派,根本不明白八万四千法门存在的作用。无边无际的佛法都是有不同观念和作用的。比如,本波教的九乘法是针对众多不同的人设定的,还有四门五库也是针对具备五毒的不同众生设定的,每个人在修行的道上前进至少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要加以鼓励,在鼓励中引导他走向更高的一层,而不能打击,也不能让人产生懊悔,更不能否定他们的积德行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懊悔)(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懊悔)  

 法宣法师:劝发菩提心文白话浅译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