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众生有愿离苦,佛陀有愿予乐,为什么众生和佛暂时没连接上?


   日期:2017/5/31 15: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阴历是二月十五,也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的日子。在群里普门超度前,做下沟通。

  三千年前,佛陀领队行走在弘法的路上,度了最后的那位有缘众生后,于两棵高大的娑罗树间吉祥安卧,示现涅槃。从此佛的身影消失在这渺小的地球,直到56亿7600万年后弥勒菩萨示现成佛,这娑婆世界才会再次有佛的身影。这中间茫茫生死,无量轮回,虽然释迦佛也参与到对众生的救度中,但是他更换了样子,收去了佛的无限光芒,隐匿了佛的伟岸高大,也褪去了佛的孔武有力,更收敛了佛的无边智慧。

  虽然释迦佛示现了涅槃,但是他并没有远离我们。佛有三身,应化身的血肉躯体化现为了无数的佛舍利,流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佛的报身,依然高大巍巍于灵鹫山宣讲法要;而佛的法身,则融入到一切经教中。

  我们展开经文,不管印刷的如何,字体如何,排版如何,精美与否,佛的法身就融在字字句句中,以留给后世的佛子们。所以当我们捧起经文,这并非是几页纸一堆印刷文字图案,而是释迦佛的法身舍利。经文就如承装法身舍利的宝函,我们要学会打开包装,找到内容。

  中国有买椟还珠的成语,把包装当成主要商品,而把承装的珍珠还给了卖家,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唏嘘,不识货,眼睛有问题。真的眼睛有问题吗?不是的,是心有问题,心在错的地方奔驰着。

  佛为什么出现于世?想帮助众生都成佛。 如何才能帮助众生都成佛,最起码要告诉大家有一种状态叫做如来,有一种境界叫做如如,有一种智慧叫做正遍知,有一种圆满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有一种超然叫大自在。

  当我们知道有佛了,才能希望成佛,才能知道佛是什么,才能直观地理解佛是如何的,所以佛陀的慈悲示现,把这些都传达给我们了。

  于是我们是否愿意也拥有这样的状态?这就是愿的问题,有的人不想成佛,有的人不想出轮回,有的人不想离苦得乐。谁不想自己好呢?可是无量无边的众生,真的很多很多是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佛法,不知道佛教原来是为此而来,为此而住,为此而兴,为此而荣的。

  我们在浩瀚的经文教诲中要找到契合自己的,所谓契合最低是能上手去做。比如早些和大家分享了《华严经-修慈分》,弥勒菩萨问佛:如何能快速成就圆满无上?佛陀宣讲了一个微妙宏大的观法,可是这个观法对当下的我们就略难,我们没有那么微细的观察力,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定力。这个修持法门虽然无边殊胜,可是我们不得其便,用不了,就要换项目了。

  佛经里说了无边无数的法门,对我们而言并非很多,可能很少,可能就只有一个净土。并非佛法仅此而已,而是我们的根性水平仅此而已,是我们的根性决定了契合的法门,于是很多法门我们修不了,催不动,用不起来。这就如小马拉大车。找到配套的法门是对末法时期的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并非一部经文放在面前背熟念懂了就有法门出来了,这太理想化了。如果不会用心,法门是隐藏不现的,我们是看不到也摸不到门的。

  历代祖师大德对末法时期当下众生的状态都很了解,所以能选用合适的修持方法。

  就拿净土来说,这十三代净土祖师倡导的内容也不同。有的祖师说直念持名弥陀,有的祖师就用追顶念佛,有的用十念,这些方法不同,但是十三位祖师虽都根植于净土,却倡导不同的实修方案。并非净土多复杂,而是大众根基发生了变化。有的祖师推崇《无量寿经》,有的推崇《观无量寿经》,有的推崇《念佛圆通》,虽然都是净土一门却不一而足,非常庞杂。临到我们头上,发现上面传递来的方法太多了,眼花缭乱。

  我们直取往生极乐的根本,就是信愿二字,不多一字,不改一字,除此二字其他都是次要内容,于是修行对往生来说也是次要内容。

  往生极乐的根本就是信愿二字,如何信才算是真的信,如何愿才算是真的愿?这就是我们落实三部走要去解决的根基之根基的问题。在《普门超度》里,我们强调再三,不是我们为众生去做超度,而是我们把往生极乐的根本标准,清晰准确地传递给众生,众生跟随做到了,佛陀有愿接引,众生有愿离苦得乐,这事和我们确实没多大关系,我们只是一个搭台的。

  众生有愿离苦,佛陀有愿予乐,为什么众生和佛暂时没连接上?

  是中间的媒介没做好,是我们学佛的同修没把这个方法真实准确地传递给大众。于是大众苦熬,佛陀傻等,这事是我们佛子的本事、家事,是我们当负的责任。

  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受众,就是和我们累劫来缘分深厚的众生,这有两类:一是六亲眷属,二是怨亲债主,还有一类缘分略薄就是有缘众生。

  这三类众生是我们能遇到的所有众生了,没有一个众生能超越这三类众生以外的,这也是我们要去做回向,收受回向的主体。更是我们心心念念要解决、要利益的群体,这也是我们做《普门超度》的受众群体。

  我们把往生极乐发愿念佛就可以蒙佛接引的消息,告诉给自己的亲人,这算还记着祖先;我们把这个方法告诉给冤仇敌人,起码是有心化解冤仇;我们把这个方法传达给有缘众生,起码是我们有点仁义。这个《普门超度》是每个学佛人、每个众生、每个有义气的众生都应该去做的,为他人,也为自己,为亲人,也为圆满尽孝。

  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