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三十六)


   日期:2017/6/3 13: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书摘二百九十二

  孟子说:“养心者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养心没有比少欲更好的了,而少欲,好心性不存是很少的,而多欲,好心性有存也不会多)”康健时尚且应该节欲,何况大病刚好呢?十年前一巨商的儿子,在东洋日本学西医,学习考试第一名,因为坐电车,没停稳就下跳,跌断一手臂,他是这种骨科医生,很快就治好了。凡是伤到骨头的,必须百多天不近女色,他的手臂好了不久,因为母亲的寿辰回国,夜里与妇人同居,第二天就死了。这孩子颇有点聪明,还将要当医生医治别人,怎么对这种忌讳,懵懵懂懂全然不知,因为短暂的欢乐,结果严重到丧失性命,没有比这个更可以悲哀的了!

  前年有一商人,正走好运,前一天做生意,赚六七百元,很得意。第二天从他小老婆处,到他正妻处,他妻子高兴极了。当时正是五月,天气很热,开电扇,备盆洗澡,取冰水加蜜让他喝,只知道解热凉快,不知道他行房事,不可以受凉,没到三个小时,腹痛而死。所以知道世间由于不知忌讳,冒昧从事,结果死亡的,不知有几千万亿啊。而从古到今福报最大的,莫过于皇帝,福大寿也应当大,试着详细考察,十有八九都不是长寿,岂不是因为欲事多,而且又不知忌讳,结果自己使自己短寿吗?而世间的大聪明人,大多不长寿,也是差不多懵懵懂懂这些事而造成的吗?我常认为世人十分里面,有四分是由于色欲而死,另有四分虽然不是由于色欲直接而死,也是因贪色欲亏损,受别种因缘触发间接而死,而本来正常寿命而死的,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因色欲死的,可不悲哀吗?这是我要流通《寿康宝鉴》的缘故啊。

  愿世间爱儿女的人,以及为同胞作幸福、防祸患的人,都各自发心印送,展转流传,使人人都知忌讳,才不至于误送性命,以及落下废疾而无所成就啊。那纵情花柳的人(嫖娼),多数是由于自己无正见,被邪朋YIN书所误导,因此陷身在欲海中,没有办法能出离。如果肯详细阅读,那么深知利害,与祖宗父母有关的荣宠羞辱,与自己身家性命有关的死生成败,并及子孙有关的贤否兴灭,都明明白白像洞中观火,倘若天良还没有完全泯灭,能不触目惊心,努力痛戒吗?(增广文钞卷三·《寿康宝鉴》序)

  书摘二百九十三

  女色的祸患,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后的,哪里数得过来。就算没到这么严重,其中毁掉刚健的躯体,昏掉清明志气,本为顶天立地、希圣希贤的英姿,弄成碌碌庸人、无所建树的徒辈,又有多少?何况逆天理,乱人伦,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的,又怎么能都知道而且都见到呢?噫!女色的祸,怎么酷烈到这种极致呢?于是所有的圣贤,特别垂下悲愍,或者严肃的法言相告,或者善意的巧语相劝。就是想让福善祸YIN的道理,举世都知道。而又汇集各种事实,作为戒鉴。企望知道自爱的人读了,必然会惊觉、醒悟,遏止人欲横流,复兴天良将灭。从此一切同人同事,都享富寿康宁的福乐,永离贫病夭折的祸殃。这是《不可录》(寿康宝鉴)编辑的原由啊。

  张瑞曾居士,要重新刻印布施,让我作序,畅谈制欲的根本要义。必须知道美色当前,欲心炽盛,正言巧语,因果报应,都难断那爱心。如果能作不净观,那一腔欲火,当下就冰消雪化了。我们陕西长安的子弟,多有玩蛐蛐儿的,有兄弟三人,年岁都是大孩子,在月夜下捉蛐蛐儿捉到坟墓间,忽然看见一个少妇,姿色美妙绝伦,于是一同上前去抓。那妇人变脸,七窍流血,舌头拖出一尺多长,三人同时被吓死。第二天那家人寻找到后,救活其中一个,才知道这回事,活下来的大病几个月才好。那家子孙,以后不许夜晚捉蛐蛐儿,至于这个少妇,没变脸时,就爱入骨髓,非要满足欲望不可,等到变脸,就一吓到死,爱心便化为乌有。但是当他们群相追逐时,也不是一开始就没有血与舌头啊。为什么血和舌头含藏起来,就生爱心,血流出来而舌头拖长,就生畏心?明白这个理,那凡是见到一切天姿国色,都当作七窍流血、舌拖一尺多的吊死鬼去想了啊。又何必被色所迷,生不能享尽长寿,死必然永堕恶道呢?

  所以如来佛祖要贪欲重的,作不净观。观的久了,就还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岂只是不犯邪YIN、制欲养生而已。那女貌娇美,令人生爱心而要行欲事的,不过是外面一张薄皮,光华艳丽,被她所迷惑罢了。如果揭去这张薄皮,那不但是皮里的物质,不值得爱恋,就是这薄皮,也绝没有可以爱恋的啊。再进而剖析身躯,就只见脓血淋漓,骨肉纵横,脏腑屎尿,狼藉满地,臭秽腥臊,不忍见闻。比起前面故事说的少妇所变的相,那可畏惧厌恶,超过百千倍,纵然是倾城倾国的绝世佳人,薄皮里面的物质,有一样不是这样的吗?人为什么只看外表,而不注重内容,爱那很少一点的美,就不管那多数的丑恶呢?我愿世间人,忽略外表而注重内容,讨厌多数的恶也抛弃很少的美,那就同出欲海,共登觉岸了啊。

  另外当YIN欲炽盛是,情不能制止时,但将女阴作毒蛇口,就如以阳纳入蛇口中,那就心神惊悸,毛骨悚然,无边的热恼,当下清凉了。这又是制欲的最简便方法啊。(增广文钞卷三·《不可录》重刻序)

  书摘二百九十四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上天之所以成就人,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本来没有一定的规定。只有在当人具足通达十方的慧眼,善于体察天意,那就知道没有苦也没有乐,没有逆也没有顺,没有祸也没有福啊。所以君子乐观的看待天命,不怨上天,不怨他人,随缘分而安然面对,没有什么不是自在逍遥的啊。所以有富贵就面对富贵(“素”是,现在的意思。“行”是,优游自得的意思。富就周济贫穷,贵就助理国家为民谋利,尽到富贵的本分,这叫“素富贵行乎富贵”),是贫贱就面对贫贱(如果家里没有财富,没有当官,就安守贫贱的节操,不敢乱来),在夷狄就面对夷狄(如果尽忠被陷害,贬到边远地方,如云贵、两广、黑龙江等,也心平气和,不怨天,不怨地,好像自己本来就是那里的人一样),遇患难就面对患难(或者受刑,轻的挨打坐监牢,重的丧失性命,仍然不怨天地他人,知道自己本应该如此一样。人造成的患难,尚且不在意,何况天降的患难,岂有怨恨吗?这样的人,他人爱戴,上天维护。或在今生,或在后世,或在子孙,决定有无穷的福报,就是回报他的德行啊)。居士你虽然有好善的本能,但没有明白儒佛的至深道理。所以一遇到逆境,就发狂乱了。

  今天说明一下:世间最广博的莫过天,最深厚的莫过地,最高明的莫过日月。而太阳到正中就要偏西,月亮满盈就要圆缺;高岸变为深谷,深谷变为丘陵;沧海变桑田,桑田成沧海。古今最道高德备的,莫过孔子,而且他绝粮在陈国,被围在匡地,周游列国,最终没有遇到明君。他只有一个儿子,年纪才五十岁,就死亡了。幸好有一个孙子,得以绵延世系家族。再往下说,颜渊(孔子学生)短命,冉伯牛(孔子学生)也短命;子夏(孔子学生)眼睛失明,左丘明(左传作者)也失明;屈原(楚国诗人)投江自尽(屈原尽忠被谗,后因楚怀王被秦国扣留,不胜忧愤,而无能为力,五月五日自沉到汨罗江中),子路(孔子学生)化作肉酱(醢音海,就是肉酱。子路在卫国作官,卫蒯瞆与他儿子辄争权,子路死在这次争斗中,被敌兵乱刀砍死)。天地日月,还不能使它不变化,大圣大贤,也不能使他有顺无逆,只有乐天知命,那所遇没有不安乐啊。而且千百世后,从上到下的各类人,无不景仰。从当时眼前来看,似乎不是福;从道传后世来看,那福报有谁能超过呢?

  人生在世间,千思万算,种种作为,说到究竟处,不过是为养身口、遗传子孙而已。但身体有粗布也可以遮体,何必绫罗绸缎?口腹有菜羹尽可以吃饱,何必鱼肉海味?子孙或读书,或耕田,或做生意,自可养身,何必富有百万?而且古今为子孙谋万世的富贵的,莫过秦始皇。吞并六国,焚书坑儒,没收天下兵器用以铸大钟,无非是想愚弱民众,不能起事造反,谁知陈胜起义,群雄都跟着反了。全国一统之后,不到十二三年,结果就身死国灭,子孙尽遭屠杀,就同斩草除根一样,没有什么遗留。本来是想要让子孙安乐的,反而使子孙死亡得更快啊。汉献帝时,曹操为丞相,专有他的威权,凡是所作所为,无非是削弱皇帝,加重自己权力,想使自己身一死,儿子就为皇帝。等到曹操死了,儿子曹丕就篡位,而且尸体还没安葬,曹丕就把他的妃子们,纳入自己宫中。曹操死后永堕恶道,经历一千四百多年,到清朝乾隆年间,苏州有人杀猪取出猪肺肝,上面有“曹操”二字。邻居有一人见到,生起大恐怖心,随即出家,法名佛安,一心念佛,就往生西方净土了,事迹载入《净土圣贤录》。那曹操费尽心机,为子孙计谋,虽然作了皇帝,只有四十五年,国就灭亡了,而且天天与西蜀、东吴互相争伐,哪里曾有一天的安乐啊。此后如两晋、宋、齐、梁、陈、隋,以及五代的梁、唐、晋、汉、周,都不久长。其中只有东晋最久,也仅有一百零三年,其他或者二、三年,或者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就灭亡了。这是正统的,其余窃据伪国,不是正统的更多,时间更短。推想他们的初心,无非是要遗留给子孙的是富贵尊荣,实际结果是,反而使子孙遭劫难受杀戮,灭门绝户啊。再说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且不能让子孙世世享受他们遗留的福,何况区区微不足道的凡夫,从无量劫以来,所作的恶业,厚超过大地,深超过大海,可能保证家道常兴,有福无殃吗?

  须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虚假,没有真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梵语乾闼婆,这里叫寻香,是天帝乐神。他们的城是幻现不真实,世俗所谓的蜃楼海市就是啊)。只有自己一念心性,从古到今,不变不坏,虽然不变坏,而又常常随缘。随觉悟清净的缘,就是声闻、就是缘觉、就是菩萨、就是佛,由于功德有浅深,所以果位有高下。随迷惑染污的缘,就生天上、生人间、堕落修罗、堕落畜生、堕落饿鬼、堕落地狱,由于罪福有轻重,所以苦乐有短长。如果是不知佛法的人,那就无可奈何,你既然崇信佛法,为什么不由这个逆境,看破世相,舍弃迷惑染污的缘,随觉悟清净的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从此永远出离六道的轮回,高级的证悟四圣的果位,岂不是因这个小祸,常享大福吗?而你还糊里糊涂,如醉如狂,倘若焦虑过度,或者丧身失命,那极长的大劫难出轮回了啊。而且孤弱无靠的小老婆和儿子,没你怎么生存?本想自利利他,反而成了自害害他(他指的是小老婆与儿子啊),怎么愚痴到这种程度啊?(增广文钞·与卫锦洲居士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  

 法宣法师:印光大师论文集白话浅译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悼印光大师文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你有烦恼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