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七)


   日期:2017/6/10 1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勒人间净土是众生善业福德的共业果报

  弥勒下生经将佛国净土安置在人间,重视人间净土建设,重视人的生存环境的改造,这是其有别于佛教其他净土的独特之处。下生经详尽地描绘了未来人间净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状况,描绘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相得益彰的人类理想国的胜景,字里行间充满了浓烈的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色调。

  弥勒的人间净土承认人的物质需求,下生经中有对人间净土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富裕的物质生活的详细描述。按照下生经所说,弥勒的人间净土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间众生善业福德的共业果报,即美丽的自然环境、优越的物质条件皆是众生修善行善所致。鸠摩罗什翻译的《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中有言:

  “是时世人福德所致,巷陌处处有明珠柱,光喻于日四方各照八十由旬,纯黄金色,其光照燿,昼夜无异,灯烛之明,犹若聚墨。”

  又言:“谷稼滋茂,无有草秽。众生福德本事果报,入口销化,百味具足,香美无比,气力充实。”

  类似的对于弥勒人间净土的描绘在下生经中随处可见。佛教认为,人的身体生命是正报,人的外在生存环境是依报,外在环境的好坏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人的善恶业力的果报所致,受众生善业感应产生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受众生恶业感应则出现穷山恶水;生前行善者来世投生到好人家、好地方,生前作恶者来世投生到穷乡僻壤、贫贱之家,即依报随着正报转,无论共业还是别业皆如此。弥勒下生经也从一个侧面宣说了这一佛教义理。

  据下生经描述,弥勒佛与释迦牟尼佛一样说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教。弥勒下生成佛后在龙华三会说法,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三会所度众生皆是释迦遗教的弟子,因受弥勒教化皆得阿罗汉果位。下生经还说来世能降生弥勒净土的众生都是学佛修行、行善积德的善男子、善女人,弥勒净土的众生前生皆有佛缘、法缘、善缘,是受善业福报感应而转生弥勒净土的。可见,降生弥勒净土主要靠众生自己的愿心和福德成就,这样的净土观充分肯定了人的因素、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大提高了佛国净土中人的作用和地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宗       意义)(五明学佛网:净土宗       意义)  

 其它:谈罗汉名称及意义(郑有为)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