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现代人生命的福音大手印之十二


   日期:2017/6/11 2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的众生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所思、所想、所做、所行一切都未曾和分别心离开过,例如眼睛所看的一切外境,耳朵所听闻的一切音声,和鼻子相关联的一切嗅闻,以及舌头所嚐试的滋味,身体对于一切的冷热觉知,心中所有一切的意念,其实全部都是我们的意识分别所生起的影响。

  人的第六意识,因为被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影响,所以很自然地就会从动作上和思想上,倾向对自利自私寻求安逸、快乐,而去躲避自己所认为的世俗中无法承受的一切痛苦和感受,遇到苦难的时候会寻求抒发管道和娱乐自我,让自己得到短暂的麻木,这个就是佛教当中所说的无明的根本原因,由这个根本无明,再衍伸出各式各样包罗万象的无明。人之所以会进入六道轮迴之中而无法自拔,这种痛苦其实都是因为自己的无明所製造出来的。

  因此如何让自己的心、意、识不受到干扰,似乎是唯一可以停止造业和进入轮迴的方法,也唯独只有远离二元能所相对,才有办法让自己进入到现量境把前五识转化,如果可以达到如此的境界,就是已经进入到无念的境界。这种境界在禅来说,是离开了一切对待关係,进入到惠能大师所说的「非善非恶,超越断、常和来去」。禅宗锻鍊弟子所用的方法和这个也很有关係,例如临济宗的祖师临济大师,虽然在师父身边日夜参禅了接近三年,但始终没有勇气去找师父印证,最后虽然鼓足了勇气去找师父求证,但还未开口就被棒打了一顿;至于儒家论语宪问篇裡面,其实也有因门生的狂傲不拘、不礼貌,而令孔子大怒,甚至于举起手中的戒尺,连打了原壤好几下,目的也是为了要让学生引以为戒,这也是一种警惕作用。我们一般人从小到老死,本能上就会趋向于让自己身心舒适好过,并且经常合理化自我,让自己的心意感觉良好,因为如此求乐离苦的执着加深的缘故,累劫带来的习气和无明,当然就越发不可收拾,这就是凡夫的境界。

  大手印的瑜伽士所得到的训练,是直接从身心放下、从我执放下去对治心的百般无明的状态,因此他们被教导要让自己的心放鬆、放大,甚至于要超越虚空一般彻底的任运自然、一切不管,所以修行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心处于无执、不修整,彻底的放下,就如同庄生心目中的功名利禄一般,早已经眼看草鞋一样的看破,否则怎写得出那麽多无聊又无为的文章?在儒家的排行榜上,虽然排名远不及孔丘,但他不会因为家中快要断粮而学人家去收束脩,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有精神耗弱,所以才会有那麽多的幻想文章应世,但是他老人家觉得,即便穷到上无片瓦、漏夜滴水,他仍然觉得他傲世的才情,多到连他家中的斗室都无法包容,他閒来无事宁可作梦,虽然他处于战国,但是他却又能够调侃自己娱乐别人,甚至于老婆往生,他还拿脸盆敲打唱着当时的流行歌曲,这种把人伦和现实完全看透并且超越的人,才有资格去了解大手印所谓的「无放无置」的境界。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简单地介绍初学佛者所应了解和遵守的修行基点之三十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大手印)(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大手印)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五、《大手印瑜伽法要》的禅定方法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止观与大手印 

 宋智明居士: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七、大手印直指 

 宋智明居士: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六、禅与大手印的悟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八、立证无上正觉道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七、三修门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六、修行的必要性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五、见修行果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四、大手印要中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三、总结大手印三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二、大手印乃九乘佛法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一、大手印三要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