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日期:2017/6/12 19: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休斯校长,各位侨领,各位嘉宾,各位大德,大家好!

  今天承蒙英国中华总商会、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英国华藏阿弥陀佛学院、财团法人华藏净宗弘化基金会和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祭祖大典,这个因缘非常殊胜!去年六月份,我们在这里举办了第一届的祭祖大典,今年是第二年。

  英国祭祖的缘起,是前年八月份,休斯校长一行三位到香港访问,正逢香港举办中元祭祖大典,我们邀请校长一行参加。校长参加祭祖大典之后,很受感动,问我能否在英国也办祭祖大典?我答应了。所以去年我们开始在伦敦和威尔斯都举办祭祖。大家参加之后,非常欢喜,所以今年我们继续办。希望以后每年都办,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

  祭祖的意义在於不忘根本,知恩报恩。正如树木有根,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流水有源头,才能源源不断,滋润大地。人也一样,有祖先的筚路蓝缕,开疆拓土,才有后代的繁荣昌盛,安定幸福。不忘祖先的恩泽,缅怀祖德,是做人的基本德行。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利益当代,传之后世,则是报答祖先恩德的最佳表现。

  【源远流长的家族历史】

  祖先跟后代息息相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追本溯源、认祖归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重视祖先与后代的关联。例如在西方社会,很重视「谱系图」,又称为「家族树」,这是将家庭的每位成员描绘在同一棵树上,体现出家族成员一体不二的亲密关系。

  与世界各民族相同,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尊崇孝道的民族。如同《孝经》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中国人不但孝敬在世的父母,连世世代代的老祖宗都念念不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重视祭祖,家家都有祠堂,祠堂中供奉著家谱,记载著家族世代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良好做法。

  以我的家族为例,我的俗家姓徐,徐氏家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五百多年前轩辕黄帝时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徐氏是从黄帝的次子昌意传下来的。传到我这一代,是黄帝的一百三十六代子孙。古代的徐国,就是现在的徐州。这个国是大禹王的儿子启封的,他做国王的时候封我们老祖宗若木为徐国的国君。这个国享国相当久,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一千五百年),都是诸侯国之一。到了西周穆王的时候,徐国之君徐偃王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三十二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周穆王怕他坐大了,将来夺取他的地位,就要把他消灭。我们的老祖宗没有抵抗,逃亡躲到山里面去了。周穆王特地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爵位降低了,降到子。从前的爵位是帝、王、公、侯、伯、子、男,降到子爵,降了好多阶级。这个子爵的国家一直延续了数百年,直到公元前五百一十二年才被吴国灭掉。亡国之后,徐国王室和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便纷纷以国名徐为姓氏。这些渊源,以及历代祖宗的种种德行与贡献,全都记载在家谱之中。

  以「江州义门陈氏」为例,陈氏是舜帝的后代,大舜以孝道治国,而得享太平盛世。舜帝的三十四代孙陈胡满公,曾经帮助周武王伐纣,於是武王把女儿许配给他,并把陈国分封给他,以国为姓,成为陈姓的始祖。陈氏家族崇尚孝道,贤才辈出,世世代代共同居住在一起,三千多人不分家,连家中养的一百多条狗,都能做到「一犬不至,众犬不食」,令人十分赞叹。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大家族多不胜数。

  被誉为「天下第一家」的义门陈氏,是古圣先贤所倡导的大同世界的缩影,也是英国思想家所向往的「乌托邦」。他们不但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也成为后世子孙效法的榜样。印尼前总统瓦希德长老(President Abdurrahman Wahid),他心地善良,英明睿智,曾经为种族和谐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的祖先就是姓陈,其祖籍是福建泉州晋江,移民到印尼已经是第六代了。

  克实而论,不仅是徐氏、陈氏如此,中华民族万姓先祖,乃至世界各民族的先祖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精彩感人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深的缅怀与崇敬。《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正是祖先积德行善,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真实而长久的福报。

  【延续传统文化以报恩】

  老祖宗对后代子孙的恩德重大,子孙报恩的方式,就是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下去,传之久远。中国人的老祖宗不但修善积德,福荫后代,而且留下了大量智慧经验的宝典,让后代子孙能够学习与效法。尤其是《四库全书》,汇集了五千年老祖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经验、方法与成效,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而且是全世界人类共享的无价智慧宝藏。

  过去我们读书人最担心的,就是一旦发生战争,《四库全书》被毁掉了,那将是全人类莫大的损失!幸好后来《四库全书》和《四库荟要》都重印了。我总共购买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库全书》,以及三百三十套《四库荟要》,分赠给全世界各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收藏。如此分散保管,即使世界有灾难,也不至於全部被毁,总会留下几套,这就解决了经典宝藏失传的担忧。《四库全书》虽然保存下来,不至於失传,但是如果没有人能读,那就等於一堆废纸,不起任何作用,那跟失传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就积极的想办汉学院,培养能读、能讲、能翻译、能落实《四库全书》的年轻人,将老祖宗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前年,我参加了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和平会议。会议之后,我来到英国,来看英国,看看英国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中文的情况。也想提醒大家,中文真正的宝在古书里面、在汉字文言文里面,不在现在通用的白话文里面。当时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的休斯校长来访问我,和我谈了三个多小时。我将我的担忧告诉他:当今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到了继绝存亡的关头,华夏数千年的道统,到我们这一代若是不能继承下去,就面临著消亡的危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后世子孙对祖先最大的不孝。尤其现在只剩下少数几位老师能够教导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课程,他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如果在这十年之内找不到传人继承,一旦他们走了,再想继承就来不及了。校长完全明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提议我们合办汉学院。他比我热心,我受他的感动,不真干就对不起他。所以在一年零三个月之后我们就签订了合同,现在汉学院在威尔士已经正式开学了。英国汉学院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立,确实是出人意料。我常说,汉学院的荣誉是归查尔斯王子,功劳是归休斯校长,而教学是由长老院长周春塘教授来负责。

  我想顺便提一下,长老院长的父亲周邦道先生,是中日战争时期我在国立三中求学时候的校长。周校长是江西人,他是民国时期第一位高考状元,曾经担任江西省教育厅长。抗战期间,我是流亡学生,周校长和师母照顾我们学生比父母还要周到。像救济品,优先分给学生,有剩下的,他的儿女们才有份,真正是大公无私!学生们,我们都称他「圣人」,一生都忘不了校长的恩德。后来,周校长任考选部政务次长,公家配的有车,同时在家里安装的有电话。周校长交代儿女:公家的车和公家的电话只能在处理公事的时候用它,不可以用於私事。他自己和家人私事出门都坐公共汽车,私人打电话都到公共电话亭去打,真正是清廉至极,是圣人的行持。现在由他老人家的公子来担任英国汉学院的长老院长,也充分显示先人的德泽长流,护佑著我们这一代。

  【英国汉学院的特色】

  我们办英国汉学院的目的很简单,希望培养三十到五十位年轻的师资人才,将传统文化继承下来,代代相传而不中断。我们所办的汉学院是古汉语学院,主要学习汉字文言文经典,要将古书里头的智慧延续下去;不同於一般大学的文学院,现在的文学院不重视学习古文。英国汉学院的目的就是要承传古汉语,使命是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如中国古代的大家庭一样,我们希望汉学院也落实「家文化」,院长、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同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这样汉学院就会兴盛起来,所谓「家和万事兴」,在汉学院里就能落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汉学院师生本身做好了,就能带动这个地区,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教学方法采用古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方法。我们不采取现在学校的交叉排课法。交叉排课法,例如第一个小时教四书,第二个小时教文字学,四书的课程还没消化吸收,又换了题目,一天换好几个题目,实际上学生的头脑还是迷惑的。我们汉学院采取一门深入的方法,学生学的时候就是专学一门功课,让你每天想到的只有一样东西。一门课程学完之后,才学下一个科目。这样学生的心思是专一的、心是定的,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所以一门深入是汉学院的一个大特色。

  英国汉学院另一个特色,是我们要求学生学习之后必须复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台讲课。怎么讲法?完全照老师的话来说。所以老师先讲一遍给学生听,学生听完之后,再完全照他的话复讲;讲漏掉的没有关系,但不可以加自己的意思。这个方法在佛教里头用了三千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完经之后,这些弟子们各个就复讲。复讲的标准完全依照老师所说的,这是规矩。古人都能够遵守,所以他们能开悟。

  我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行,要求学生学到的必须做到。我鼓励学生,内要学释迦牟尼佛,放下「贪瞋痴慢疑」;外要学孔子,「温良恭俭让」。这也符合中华传统的教学理念。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祖先跟我们是一体的,但是由於近代人们崇尚物质文明,忽略了精神文化;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抛弃了传统文化,才造成我们跟祖先之间产生了隔阂。现在全世界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自然灾害、战争冲突、环境污染、疾病饥馑,人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该怎么办?找老祖宗,运用老祖宗的智慧就能解决问题。中国古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老祖宗有丰富的经验与阅历,历代祖先把他们人生的智慧留给我们。世界各族的祖先、各个宗教的圣哲,都教导仁慈博爱、推己及人,唯有爱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继承老祖宗的仁慈与智慧,学习老祖宗的教诲,就能有效解决多种问题,少走弯路,获得身心安康、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尤其在今天,特别需要提倡老祖宗谦让、忍让、礼让的美德;放下争,放下竞争、放下斗争、放下战争。如果选择竞争、斗争、战争,人类将有受不完的苦难。如果放弃竞争、斗争、战争,人类将有享不尽的福报。

  今天我们在这里办祭祖,意义非常重大!在今天世界各族传统文化普遍受到漠视的时代,举办祭祖,缅怀祖德,提倡孝道,能够唤醒大家对祖先的记忆与怀念,提醒大家向祖先学习亘古常新的智慧与经验,将传统文化承传下去,发扬光大。於此同时,这也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互鉴的大好机会。希望愈来愈多人来参与祭祖活动,找回我们与祖宗联系的纽带,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人类开创更光明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福大家法喜充满、光寿无量,谢谢大家!

  摘自: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二O一七年英国伦敦祭祖大典谈话  2017/6/11  英国伦敦Excel国际会展中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祭祖)(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祭祖)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