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能上师:《坛经心要直解》定慧品2


   日期:2017/6/13 14: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看无念、无住、无相。了解了这个,就把六祖整体的修行体系都搞清楚了。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首先讲无念,无念就是般若,就是尽管起念,起念的时候要清楚了达它,这个叫做无念。不是说把这个念打死叫无念,不是不要念,是尽管起念,起念的时候不随着这个念转,念过去就拉倒了。这叫什么?叫无念。念而无念才叫无念。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这就是无住啊,不住现在、过去、未来,不住所有的事情。

  有这么一个公案,讲的是优婆离和犯戒比丘的故事。优婆离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的持戒第一。他修持戒律能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日中一食,要求吃得不能过饱,他吃得过饱的时候,他能做到把这饭吐出来。从这一点就知道他对这个戒律要求有多么严格了。当时有两个比丘犯了两个大戒:一个比丘杀了人,一个比丘强奸了妇女。按照戒律的说法,这两个人都得下地狱,对不对?这两个人犯了戒之后,赶紧跑到优婆离尊者那里,说,我们犯了戒,想忏悔,恐怕下地狱等等。优婆离就说,行,你们跪下好好忏悔吧。就这样,他们俩就开始在优婆离这儿做忏悔。

  二人正忏悔的时候,维摩诘过来了,就问他们干什么呢?他们回答说,我俩犯戒了,在忏悔呢。维摩诘一听就开始痛斥优婆离。怎么痛斥呢?他说,你这个优婆离,还让他们忏悔,你哪里能算是会持戒的人啊!这么着吧,你先让忏悔的这两个人给我说说自己犯了什么罪。两个比丘一个说杀人了,一个说强奸妇女了,都犯有大罪。

  维摩诘就让他们俩把所犯的罪拿出来看一看。这时候两个比丘找了半天,强奸、杀人的罪业在他们的脑海里想啊观察啊,从开始到最后,找了半天什么也找不到了。最后他们就跟维摩诘说,这个罪业现在找不到了。

  维摩诘说,找不到的这个心,就是你们的本性。而且你们所有的业力也是了不可得的,罪障也是了不可得的,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了不可得的。

  这两个比丘听完开示之后,马上就证罗汉果了。所以说维摩诘的智慧无与伦比。

  维摩诘用的就是这种无住的智慧,让本该下地狱的人证果了,获得解脱了。这种能把业力变成道力,就是无住的力量。严格讲,要了知过去、现在、未来这些都是平等的,过去就是现在,现在就是未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无住。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六祖这是指出了一种禅病:“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我们老是无念、无念、无念……,容易做到念头没有了,其实这是把念压死了,这叫什么?叫做无记空。我们在座的有人也会产生这些问题,这样不是正确的禅定。

  正确的禅定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没有念头的时候要有一个明。如果是把念头压住的话,就不会产生出这个明来,要空还要明,这时候就是等持。如果没有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就昏沉了,因为没有照了嘛,昏沉严重了就睡着了。比如有的老禅修啊,修着修着气力不足了就昏沉了或者睡着了,看似是一坐一夜,还以为他是不倒单。这哪里是不倒单啊,实际上他早就靠着睡着了。眯着睡着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个什么习惯?就是这种无记空。

  所谓无记空就是时间过得很快,睁开眼什么都不知道。这种状态容易去到哪里呢?容易转生到石头、草木。因为没有见到本位,入不了圣,又没有往生西方的愿望,所以说就堕入到这个里边。

  参禅一定要走正路,为什么?永明禅师在《四料简》里边讲:“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就说我们光修禅定的话,如果没有得到正路,又没有求生净土的话,(中阴时)出现境界就随着这个境界转了,做不了主了。没有明眼善知识引导,没有正确的方法的话,就容易堕入到禅病里。

  《圆觉经》里面说有作、止、任、灭四种禅病。本来这个禅应该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但我们修行常常是造作地修禅,或把这念头熄下来压住,或让这个念头任运,或把这念头灭掉。这些都不对,这就是修禅的四种过失。我们一定程度上还都存在这些现象。大家一定要知道,六祖大师讲的这个无住、无念、无相呀,在禅法当中是最透彻最了义的。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指佛性,为什么说有性?它的作用、性质是要起念的,这是从用的这面讲的。我们的佛性必须要用呀,不用那跟死人有什么两样,不用不成死的佛性了嘛,要运用眼、耳、鼻、舌、身、意,这才能够体现出我们真如的光芒啊!对不对?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一句话就完全代表了解脱的最圆满的境界,这么修下去就是和六祖一样了。我们在座的,你啊尽管起念,尽管运用,而起心动念时非常清楚明白,过去就拉倒了,这个就是六祖要求的解脱的境界。我们知道起心动念的时候都是光芒的显现,既不废妙用,又在妙用当中得解脱,这么修是最殊胜的,我们马上就自在了。

  打坐老是要求不起妄念,而座下又不知道用,实际上座下正是最好的修行时。证体是为了什么呀?是为了用啊!要明白最后还是为了用,那用又是为了什么呀?应该行菩萨道才对。我们开始老追求这个体,追求明心见性,一旦认识体了,老安住在这个体上不用就像死人一样。我们还得在这个世间做事情呀!所以一定要知道,认识体是为了更好地用,而一切用要以菩提心为根本,这样修六度万行而又远离一切执著,这才是佛陀的真实义。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维摩经》里边讲的“善能分别诸法相”就是对万法都非常了知,非常通达透彻。“于第一义而不动”就是在本位、本体上,要做到水上画图。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尽管起心动念,尽管做任何事情,哪个事情跟佛性没有关系呀?从早上起来到现在,我们的佛性是不是一直在放着光啊,它一直在支配着我们做事,除了佛性之外,能找到谁是主人吗?主人就是佛性嘛!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解脱?就是因为不知道主人在起作用,你了达它是性在作用的时候,就是“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解脱了嘛!在座的若是真知道这都是性的作用,都是真如的显现,而且又是在“二六时中”,那么不管做任何事情,包括吃饭、穿衣、散步,肯定都是解脱的。

  为什么打坐那么久还是不行,是因为平常生活中还不会修行。座下时时刻刻都知道一切都是自性光芒的时候,那稍微坐一下就能入定,因为本来就是在定里。其实座上和座下是有关联的,比如座上慧力多一点儿的时候,那座下观照的力量也就会显著一点儿。

  实际上,在座下看东西或想东西的时候,那些细的甚至微细的起心动念,还是不容易了知的。所以修行这个过程,不管是粗的、细的、微细的起心动念,都要了知它,要不断增加、增强这种了知的能力,这能力越稳定越细,说明觉悟就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换句话说,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些惑断得越多,明了的能力就越稳定越细。这些惑是靠什么断的?都是靠这种细致又细微的了知力和洞察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能上师       六祖坛经)(五明学佛网:智能上师       六祖坛经)  

 成观法师:禅伏述要― 六祖坛经开讲绪言 

 成观法师:六祖坛经义解 

 刘先和居士:一部与中国人十分当机的佛经——学习《六祖坛经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3)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2)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1)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0)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9)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8)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7)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6)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