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坐花志果新白话版(五)


   日期:2017/6/20 11: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阳羡生

  阳羡(宜兴)某书生,是学界名士,家庭也是小康。嘉庆壬辰年夏天,和同学到澄江(江阴),参加选拔贡生的科试。当时阳羡生一年的考试,已经在经、古等科目接连得第一,心想这次选拔稳操胜券。带的费用比较多,每天坐在寓所中,与同学们贪恋喝酒赋诗,很得意。

  客店里有会看相的,挂着门帘,看相出奇的准。阳羡生与他同一客店,很合得来。有一天阳羡生带鱼从外面回来,对相士开玩笑说:“先生能看相,看我能吃这条鱼吗?”相士看看鱼,又看看阳羡生,说:“不能”。阳羡生进房间,很快烹煮好鱼,摆在桌上。又出来邀请相士一起吃鱼,借此讥笑他的谬误。将要就座,又问相士:“能吃鱼吗?”相士说:“不能啊。”话没说完,有大蛇从房梁上掉下来砸在盘子上,盘子碎了。众人惊叫起来,蛇弯弯曲曲爬走了,鱼竟然没能吃到。阳羡生称赞他的相术神奇,相士谦虚地说:“我的相术有什么神奇?刚才因先生开玩笑,所以我也开玩笑。不然小小的一条鱼,关相术什么事?”阳羡生又询问能否选拔上。相士顾虑说:“早就想直言相告了,恐怕招来埋怨,不敢说!”书生说:“说出来有什么害处?”再三强求相士才说:“先生没有希望选上了。先生脸色晦暗显现,三天后的三更夜,会死于非命。这里距离你家不远,最好尽快回家能死在家里。”问:“能不能避免呢?”回答说:“不能!”阳羡生见他说的很决断,非常恐惧,马上要收拾行李。同伴都指责相士胡说,劝阻阳羡生不让他回去,阳羡生虽然留下但心里始终不安。

  考期到了,新月初升,同伴都入睡了。阳羡生疑虑交加,坐卧不宁,就迷茫地出门,随意走到旷野处。隐约听到有哭声,循声找去,声音是出自破屋中。推门进去,见一妇人带两个孩子在哭,声情哀怨。经询问,原来是她丈夫欠豪门五十两银,被豪门告官抓入牢狱,打得血肉模糊,因此卖妻偿还。已经约好了,天亮就要离去,妇人不能舍下她的儿女,所以悲哭。阳羡生心里盘算包袱里的银两还不少,如果按相士说的将要死了,哪里还得了这些钱?不如代她还债,以保全人家夫妇,就问:“婚约已订了吗?”回答说:“还没有。”又问:“那么有钱还可以中止吗?”回答说:“可以。”问:“媒人在哪里?”答:“不远。”阳羡生说:“既然是这样,你快去把媒人叫来,等在这里。我回去拿钱给你。”妇人怀疑他别有用心,犹豫不答。阳羡生笑说:“我可怜你们一家骨肉离散,所以出钱相助。你快去不要怀疑。”妇人才高兴地答应。阳羡生急忙回寓所拿七十两银又去破屋,见妇人与一老翁坐在屋里。阳羡生问老翁是谁,答说:“卖身的媒人。”阳羡生把钱交给妇人,而且告诉老翁原委。老翁吃惊地说:“先生是路人,尚且有这样的仁义,何况我与她丈夫是多年邻里。感恩先生,卖身的事不用说了。现在只有急速把钱交到官府,把狱中人救出来。”于是打开钱包看,觉得多了。阳羡生说:“有多余,可以做生意糊口,免得再欠别人的债。”老翁感叹说:“先生怎么想得那么周到,真是她夫妇的再生父母啊!”因而请问阳羡生姓名住址很详细。

  阳羡生回到寓所,始终怀疑相士的话,不能入睡。听到报更三响,心想:“时间到了。”正在疑虑时,有人敲门求见。正起身,进来的是那妇人把钱交到官府,丈夫被释放,一起来来感谢。阳羡生起来,安慰他们,送他们出门。正要回房间睡觉,听到卧室有声音巨响,进去看,墙倒塌了,正砸在他睡的床上,床铺都压得粉碎。阳羡生就搬到别的房间了。

  第二天,见到相士,讥笑他的话不准。相士当然不知前一晚上的事。仔细审视阳羡生,笑道:“先生别骗我,先生昨夜必定做了什么事,满脸阴骘纹,阴德很大。现在不会死了,而且还会选拔上,应当连捷中进士。如果以为我的话谬误,昨天已死在倒塌的墙下了。”阳羡生很叹服。当年果然得拔贡,后来入翰林做官。

  坐花主人说:“相士,神人了。‘小小的一条鱼,关相术什么事’,这话是他故意掩饰的词。君子见到巨蛇毁坏盘子,而知道一饮一啄都是命中注定,不可以强求;看到危墙压床,就知道死生是有定数的,不能幸免。慷慨解囊,救出囚犯,门外来人,顿时消除奇祸;成全人家骨肉,就是保全自己的身命。是人是鬼的关头,穷困与富贵就在转瞬间,怎么改变得这么快捷呢?祸福没有门进来,只有人自己感召,难道不是真的吗?”

  汤封翁

  汤敦甫,宰相的父亲。曾经运载货物南来北往,虽然很会经商,却轻财好义,有古代侠士的风范。偶然从京都回来,住在荏平县客店,听到隔壁房里有少女的哭泣声。询问店主,说是有老汉带少女去京城,到客店病倒,时间长路费用完了,将要卖女儿作路费,女儿舍不得离开父亲,所以哭泣。汤翁心中不忍十分怜悯,让店主把父女叫过来,询问家里情况。也是萧山人,父亲带女儿进京城,去投靠京城做小官的亲戚。又问他为什么卖女儿?老汉流泪说:“病了很久欠下店主的钱数十千,没有办法,不得已出此下策。”汤翁于是拿出一百两银子给他,说:“你拿去还店主的钱,剩余的作路费,女儿可不要卖了。”老汉意外惊喜,急忙叫女儿来,说:“多亏汤恩人给我这么多钱,你就跟他去吧,我们都是同乡,不像在这里举目无亲!”女儿赶紧进来叩拜,看上去是个十六、七岁的漂亮小姑娘。汤翁郑重地说:“我这样做是不忍心你们父女分离,哪里想要你的女儿呢?你带她到京城,应当为她找个好女婿,不要再卖了。”父女都哭泣感恩,详细问过汤翁的家世情况然后离去。

  当时汤翁的儿子已经被补为县学生,有资格可以参加秋季科考,甲寅年考试前,汤生到杭州。忽然被县里学官叫去,暗中传授考试要点,说:“这是监考传达主考的意思。”汤生置之不理,说:“搞错了吧。学生我与主考官没有一天的交情,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而且学生我也不愿用这种办法考中。”学官一定要给,汤生坚决不受,考试完就回家,发榜竟然考中解元。喜报来了,县长也来了,传达主考官的话,要汤生去赴宴。不得已,去省城拜见主考官。当时主考官是南汇县的吴宗伯(礼部尚书),见面就对汤生说:“你的事,和相国嘱咐,尽快进京,可连中三元。”汤生不满地说:“学生是乡间小民,怎么会让相国知道呢?而且靠人情往上爬,道义上我不敢。”吴默然无语。汤生出了门,监考官又叫他去,询问说:“你父亲在荏平县途中,曾经救过一对受困的父女吗?”答说:“不知道。”巡抚说:“你回去问你父亲就知道了。这女子进京,又被他父亲卖给相府,很受相国宠爱,她把你父亲的大恩告诉了相国,还说你应当要参加秋试。所以相国嘱咐主考官,考场中找不到你的考卷,都找不到。填榜时,拆开所有落榜卷子也没见到。再查考中的卷子,才知道已中了第一名。这当中自有天命,但是相国对你,总是不忘啊。你应尽快进京,不要违逆他的好意。”汤生婉言谢绝而出。回家询问父亲,才知道这件事,但终究没有去礼部考试。到了和相国倒台的第二年是己未年,才进京,当年考中进士,入翰林。

  坐花主人说:“象汤翁的高尚仁义,有后人也是合理的!在和相国当朝时,气势炎炎,炙手可热,凡是希求荣宠的人,谁不当作官途捷径?而汤生一介秀才,偏不屈从,他品质高到这种程度。几十年正直为官,平安危险都是一样,受到天下人敬仰。‘夫惟大雅,卓而不群’,说的就是汤生了!至于那一女子,能一心要报大恩,看世间貌岸然忘却恩负义的人,贤与不贤怎么样呢?”

  刘会元

  刘会元,字有庆,任江西的玉山县令,廉明而勤政,案件没有积压,打官司的不是罪有应得,就不轻易拘留。

  当时有裁缝,是某案的证人。将要集中审讯,而刘公因要事上访郡府。公差在吃饭时间把双方,以及证人都拘留,等待刘公回来。裁缝的妻,听说丈夫被押紧张,以为刘公不轻易押人,押人就必是犯重罪,急忙带孩子进城探视,正遇山洪暴发,落水而死。后来刘公回来结案,裁缝回去已经无家了,因此也上吊而死,而刘公不知情。

  一月后再上见郡府,刚到船上,忽然斥责随从说:“船舱中怎么有妇女?”细看没有人,进到船舱,又说:“你是什么人?敢带幼女妇人,擅自进我船舱!”随从查看,又不见人。众人怀疑船上有鬼,劝刘公换船出行,刘公不同意。船出发,刘公背靠船窗看书,船窗忽然脱落,刘公猛然翻身落水,好像有人拉他下去。急忙捞救,到三里外,才找到刘公尸体,正是裁缝妻女落水的地方。刘公死后过了一年,玉山县城隍庙的道士,夜里梦见新城隍到任,正是刘公。

  坐花主人说:“可叹啊!勤,是善德。刘公反而因勤,导致误伤三条命,而自己也受牵连。书上不是说吗:“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怨恨哪里都是在明处?应在没出现时防范)在高位的人,更必须注意到看不见怨情,很重要了。也太难啊!尽管那三人确实有冤,而刘公平日聪明正直,因为偶然没有检点到,而遭此惨报,不是更冤吗?死以后而成神,上天的明鉴,确实丝毫不差。”

  沈鸿飞

  吴兴县的沈鸿飞,有兄弟三人,鸿飞排行老二,心性阴险。他的长兄在外经商,嫂子独居,因三弟年幼,不会有嫌疑,每次要寄给丈夫,必会叫三弟来房间里代写,有时准备酒食作为酬劳。鸿飞原本与兄嫂有点矛盾,于是诬蔑嫂子与三弟有奸情,逢人就宣讲,因此污言秽语到处流传,轻浮的人甚至编造顺口溜。嫂子无法辩白,竟然上吊自杀了。鸿飞更加得意,说嫂子是因奸情败露,羞愧而死,自己证明了那些流言是真实的,而不顾三弟的难堪。三弟也无法辩白,不久忧郁成病而死。

  没多久,鸿飞从外面回来,刚进中间堂屋,忽然大叫:“有鬼!有鬼!”人们赶来,见他疾速跑出大门,站在街心,自打嘴巴说:“黑心贼,你诬蔑我与三叔有奸情,我上吊死了,死后你还污蔑我,致使三叔也含恨而死。如今我二人告到冥司,来讨你的命!”接着又自捶心口说:“你与兄长不和,诬陷我与嫂子有奸情,良心在哪里?”当时围观的人如赶集市,知道是他嫂子和三弟的魂,都附在他身上。有人代为调解,说:“事情已经这样,要他的命有什么用?不如让他延请高僧,超度你二人,早得超生,怎么样?”鸿飞先以三弟的口气说:“我生前没有作恶,哪里用和尚超度?如果阿嫂肯罢休,我马上就走。”又以嫂子口气说:“这是什么事,也能劝解吗?”鸿飞自己狠咬舌头,舍头一片片落下,又拾起石头,敲自己的牙齿,牙齿都掉了,血流满全身。接着躬身撞向路旁石柱,脑浆撞裂而死。

  某刑名

  浙中某生,凭着会刑罚学游走江西,曾受一太守的聘请,去做幕僚,主客很合得来。太守本是能干的官员,遇到下属各县的诉讼案件,必定提到郡府亲自审讯。

  当时有某寡妇,被匪类调戏,屡次拒绝屡次来,不堪忍受骚扰,告到县府,匪徒反诬告是通奸。县令不能决断,上告到州府,太守察觉寡妇冤枉,从重惩治匪徒,案子于是完结。

  正当庭中审问时,浙中生在屏风后面,偷看到寡妇姿色而动心,想娶她作妾,寡妇坚决不答应,他强下聘礼。寡妇因为州府幕僚的权势不能抗拒,怕遭到强暴,就上吊自杀了。寡妇刚死三天,早上浙中生房门没开,破门进去看,浙中生手握刀,颈项割断血流,倒地死了。

  口业

  姚康明,是我外祖父的族弟,学问丰富有才华,平生没有其他恶行,只是语言多有轻薄,好用文笔讥刺别人。凡是涉及到别人闺阁中妇女的事,虽然只是疑似,也必定要巧妙地去牵强附会,形成歌谣词曲。因为词意清新,所以多有传播。

  他屡次考试不中,又因轻薄有名,没有人敢请他教授子弟,竟然穷饿而死。死的时候,衣服被子都没有,躺在破棉絮中,虱子多到满把抓。我外祖父为他处理后事,他留下一个儿子,无依无靠,被外祖父收养。儿子很醇厚谨慎,盼到他长大,将为他娶妻成家,忽然暴死,姚的后代就断绝了。难道不是轻薄的回报吗?

  胡封翁

  胡向山太守的父亲,是金山县刑房小官吏,素来做事很忠厚,上下作弊的事,平生不屑去做。

  有次金山县发生盗窃案,被盗人受伤而死,捕获首犯从犯三十多人。当时法规很严,不论首犯从犯都处斩,胡父正好承办这件案子。看那三十多人,都是失业贫民,胡父不忍心他们都被杀头,就根据带头发起抢劫,以及动手致死人命的情节,判二人处斩,其余都充军流放定案。县令认为他判得太轻,胡父极力解释说:“案子虽是抢劫,但是看他们的供词,并不是惯犯。就是伤害事主一事,也是在黑夜,慌忙中推倒,不是刀械造成的,似乎是可以从轻量刑。”县令又顾虑会被上面严厉批驳,胡父说:“如果受到批驳追责,请把我押去省城,治我轻判的罪。”县令郑重地说:“你尚且肯为民请命,我怎么能没有仁心呢?”于是就按胡父意见上报。

  不料果然驳回,要求另外量刑。胡父又写文字解释,三次批驳三次上报。上司巡抚大怒,严厉斥责,要提案到省府亲自审讯,又指示县令带上官印,看样子要罢官。县令非常恐惧,埋怨胡父。胡父就表示愿意随县令到省府,并说:“您如果见了巡抚大人,请把责任都推我身上。有幸得到宽恕,是您的福。如果不宽恕,我独自担责。”县令就带胡父同到省府。

  县令拜见巡抚,胡父等在大门外。巡抚责怪县令轻判,言语表情都很严厉,县令嗑头谢罪后,巡抚又说:“你初上任,谁教你这样做的?”县长回答是刑房胡吏。“跟你来了吗?”回答:“正在大门外。”巡抚笑说:“我早就怀疑有狡猾的吏员,受贿作弊。果然不错,我要亲自问他!”当即叫巡捕官带胡父进来,巡抚迎面呵斥说:“你做为刑房吏员,不知道抢劫伤害事主而死,应当不分首犯从犯都处斩吗?”胡父叩头说:“当然知道!但是律法虽然这样规定,其中的轻重,应当有分别。”巡抚发怒说:“同样的抢劫伤人,分什么轻重?”回答:“律法是对多年的大盗,明火执杖,带凶器杀死事主而言的。而这个案子都是失业贫民,因为饥寒,导致落入法网。事主的死,是由于推倒,似乎应当从宽处理。”巡抚更严厉地说:“你受盗贼贿赂多少,敢花言巧语为他们开脱?不实说,就用夹棍夹你!”胡父又叩头说:“如果认为我有意为盗贼开脱,我不敢不认罪。至于受贿作弊,我从来不屑去做。不只是这样的大案,就是斗殴小事,我也不敢昧了良心。”巡抚强露笑容说:“既然没有受贿,为什么非要从轻判?”胡父说:“不敢讲。”巡抚坚持要他说,回答:“没有别的,公门里面好修行罢了。而且大人没听过欧阳修说的:‘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无憾乎?’(不能让他活下来,那么死者和我没有遗憾吗?)”巡抚听了很诧异,于是叫胡父近前细看他,却是满脸善气,一望而知是位忠厚长者。巡抚脸色就转为温和的问:“你有几个儿子?”回答:“四个儿子。”“做什么职业?”回答:“长子令仪,有幸考中上一科举人。另外三个儿子都是县学生,老四今年被太守选为第一名。”巡抚肃然起敬说:“这是你‘公门里面好修行’的回报啊!这件案子我依你保全多条命,又成为你儿子明年考中进士的先兆了。”然后让胡父出去,就如原判定案,处斩二人,其余全部活命,县令也仍旧回到原任。向山太守第二年果然中进士,另外三个儿子都是太学生,已登录官册,老四是公费生。至今书香不断。

  坐花主人说:“我曾经认为人要行善,不仅应当常有这样的心,而且应当有坚定不移的见识和意志力,才不被权势压倒、干扰动摇。世间常有最初一念很好的,也不是不知道以济人利物为发心,但面临赫赫威势,而且关系到切身利害,就改变了初念。古今贤善的上流人士,因此而丧失平生德行的,难道还少吗?胡父以县城小吏的微贱,而认定了见识就不屈不挠,即使是巡抚的尊严,又要用严刑威逼,盛气压迫,他仍是持理从容,不屈不挠,最终使自己的意见得以申述,巡抚也收敛威容倾听。由此看来,即使汉朝的张释之、唐朝的徐有功(都是正直的官),又比他高出多少呢?所以说不是坚定不移的见识和意志力,助成他的善心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坐花志果       白话)(五明学佛网:坐花志果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