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坐花志果新白话版(七)


   日期:2017/6/20 12: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宣城盗

  宣城县有大盗干抢劫的事很久了,钱多而势力大,本地驻防的兵营也不敢把他怎么样。某太守严厉有才干,上任不到十天,就设法捕获他。大盗拿上万的银两行贿,太守与亲信商量,亲信劝他不要收受。太守笑说:“杀了他,银子能跑哪儿去?”于是收下贿赂,而仍然按律法判大盗死罪。大盗伏法的当晚,守官署的门卫见大盗进入太守家,呵止不住,追不上他,进入室内不见了。天亮时,太守的侍妾生了一个儿子。长大后,竟然倾家荡产。众人都知道是大盗来讨债的。

  鬼捉醮妇

  漕泾镇公寓前的民家女,年少时与某甲通奸,父母不知道。某乙是金陵人,流落在本地做小生意,娶了民家女。某甲是亲戚,经常出入某乙家。

  不久某乙病了,民女愿意他死就离弃不顾,医药饮食,全都不管,某乙慢慢地就死了,民女带着家产再嫁某甲。一年后民女忽然患疟疾,病情发作,就见到前夫向她索命。民女害怕偷偷逃避到娘家,鬼竟然不来了,病也好了。于是好几年,住在娘家,不敢回去。

  清明节到了,民女到城隍庙看迎神会,回家病又大发作,口里喃喃自语听不清,以为是病中说胡话,细听,像是金陵口音,她母亲惊异而问:“你是什么人?”病人说:“我就是某乙。我病时被她轻贱,死后又卷走我的资产,与奸夫欢乐。前年就要索她的命,被她偷偷逃脱,追寻几年才找到她,如今不饶她了!”说完,用手指抓破肌肤,满身血痕。邻人不小心地劝说:“非要讨命,对你也没有好处,而且毕竟不是谋杀,不如请高僧超度你。”鬼不答应。又许诺逢年过节祭祀不断,也不同意。当时民女儿子已有几岁了,她母亲说:“把这孩子给你作儿子怎么样?”鬼厉声说:“我要这个杂种做什么!”这以后或扯头发,或打自己脸,或掐自己肉,药来就扼住喉咙;有时候又脱光跪在地上,忽唱忽笑,忽而叫骂哭喊,痛苦万状,只想求快点死。有怜悯她的人乘鬼附她身上时说:“你来索命,为什么不让她快死?”鬼说:“她从前折磨我时,让我求死不得,所以我也让她受这亲的活罪。到时我自会同她一起见大老爷处对证。”这样经过了半个多月。

  一天午后很安静,以为鬼走了。到黄昏时,她母亲在房中,忽然看见鬼从外面带铁链进来,转眼不见,已经附在民女身上,大声说:“今天到期了。锁你去见大老爷!”用手掐自己脖子而死。

  坐花主人说:“寡妇再嫁,鬼虽然有怨,但不能仇恨。有仇恨,是因为先有让他死的心。病中痛苦不管,已没有夫妻之情;死后马上再嫁,明显早就变心。这种伤心刺骨的行为,比用刀亲自杀死,更过分啊。“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典故,意思是“我虽然没杀他,但他是因我而死的”),一句话遣责不良用心,千万年变不了!”

  梅树藏银

  云间的韩漱山,富有而好礼仪,见义必为,在乡里有善人的名声。相传他致富的经过,对世人是很有启迪的。

  漱山家世贫寒,他父亲韩翁是做衣服的裁缝,开店在秀野桥西,收入虽然微薄而喜欢行善好像总是怕不够。某一年将近除夕,下大雨雪,半夜工作完后,将要睡下,忽然门环震动,好像有人靠在上面,又听到有叹息声。点灯开门看视,见一人带着包袱靠门坐。问他得知是上海某商行的伙计,从乍浦收帐回来,夜深搭船住宿都不行,将在屋檐下坐等天亮。韩翁吃惊说:“客人既然收帐回来,一定不是空着手,怎么可以露宿在外?即使不出事,这么严寒的天气怎么受得了?我这里虽然狭窄,还可以避风雨。”就请客人进屋里,见他全身湿透,取来自己过年的新衣服换下,又摆设酒菜,对客人说:“这是白天准备供客人伙计吃的,暂时驱驱寒,不要嫌弃。”这时客人饥寒交迫,正饿的受不了,得到韩翁招待,又十分周到,一直感谢不停口。吃完后,又铺好床,放好床上用品,然后自己才睡下。天亮后风雪更大,船不能动,韩翁又留客人住下等天睛,准备饭菜不厌烦。当晚客人对韩翁说:“感谢先生的高义,没有什么回报。听说云间地区的米很便宜,运到上海,可赚很丰厚的利润。我收帐回来有多余的钱,借给先生三百两银作生意吧!”韩翁很郑重地推辞,客人点头不强求。

  第二天风停了,韩翁为客人雇船,亲自送客上船。已经解开缆绳,客人又对韩翁说:“昨天说的三百两银,放在床铺下,先生回去取出来,明年元霄节时,我在商行恭候先生。”韩翁惊愕中想取来还给客人,而船已扬帆远去了。不得已回去看,果然有银子在客人睡的床下,暂时收下。到了新年,全部拿去买米运到上海,打听到某商行,正遇上那客人从里面出来。见到韩翁,客人拍手说:“先生真是守信用的人。”韩翁告诉他买米若干已运来了。客人就领韩翁进去见行主,介绍说:“这就是去年我在云间遇到的韩先生,今天运米来了。”行主致谢说:“我的伙计带大量银子露宿,如果不是先生的仁义,难免遇到危险,现今又如期而来,见利不取,先生真是当今的古贤人啊。”韩翁表示谦虚。行主吩咐打开正厅,请韩翁进入,摆丰盛宴席款待如上宾。宴席后客人陪韩翁出外游览,回来时行李都已取来,留他住下。第二天早起,韩翁把买米的帐交给客人,嘱咐他搬米上岸,自己想回云间去。客人笑说:“米的事情已有安排。先生稍微住几天,不要着急回去。”每天陪他出游,还算不寂寞。

  住了几天,行主又设筵席,请韩翁坐上方,对韩翁说:“先生运来的米已经全部卖出,获利很丰厚。今天再多给先生银子,请不辞劳苦代我贩运,赚到利润先生拿一半。”随即将一大锭银子,放在韩翁面前说:“这是先生应该分得的利润。”韩翁辞让不过而后收下,因而对行主说:“既然幸蒙行主委派我,理当效力。但我有个请求,不知能不能答应?”行主说:“请讲。”韩翁说:“我听说行善必会昌盛。今天想从获利中,提取两分用于抚恤贫苦,遇到地方上有善举,也尽力参与。但我是贫穷的人,钱是行主出的,必须先得到行主应允才敢去做。”行主同意,立即兑现两千两银子交给韩翁。从此韩翁更加努力行善,而他运的货物,也必定得到丰厚的利润。

  不几年,积蓄稍有富裕,就在秀南桥买了新住宅,并同家俱一起都买了。家眷准备搬迁,韩翁先进新宅打扫,看见桌子上有许多字纸,怕被人糟踏,就放火炉在地上,边阅读边焚烧,却发现一本旧日记,上面写着:“如果要用银子,在梅树下。”韩翁感到奇怪,看过新宅没有梅树,以为是随便说的,也暂且放一边不烧。屋后有几间楼房,楼梯朽坏,拆除掉,将换新的。韩翁出身贫寒,劳动惯了,亲自拿扫把清扫楼梯下面,忽然看见墙侧面画有一株梅,花树横斜着,样子有摇动的感觉。韩翁恍然想起了日记上的话,知道下面必定藏有东西。黄昏后,带家人点灯来看,见梅树下面全是平铺石板,很容易搬动。全部揭开,下面排着四个大缸,黄的白的满满的。韩翁于是成为巨富,从此更加行善,直到继承家教,没有善事不做的。漱山的儿子洛卿,现在已是乡试举人,其余子孙,在学堂中多有名声,享受善报还没有边啊。

  坐花主人说:“我在松江任职时,听到韩翁的事很多。韩翁读书不多,但他的品行很高尚,言语出自真心,做事没有虚伪。他的好善乐施,都是全体的至诚,没有丝毫勉强,真是有“他人饥饿等于我饥饿,他人落水等于我落水”的气象。所以他的手艺虽然平凡,而上天却忽然给他超常的富有。人们只见他得到的容易,而不知道所以能如此,不是偶然啊。”

  正直为神

  许玉年先生,是我的伯母舅(伯母的哥),学识广博善长诗画,性情直爽没有心计,救人急难唯恐落后,尤其爱才,见别人有一点好,就赞不绝口。在道光辛巳年考中秀才后,作官出任甘肃环邑县,再调任敦煌县,又升任安西州知府。所到过的地方都是极边远的地区,那些民众大多很朴实,没有内地人的刁钻习气,先生就用安静肃穆对待。遇有官司当天就判决,没有积压案子。要求自己很清廉,空闲时就招来读书人中优秀的,与他们探讨论文章技艺。又见当地多桑树,就特别从家乡雇来养蚕妇女,传播养蚕抽丝的方法。到一地方就大受称颂,离去时百姓都当神供奉纪念,刚到五十岁,因病死在安西州的官任上。

  先是敦煌县城隍庙的某道士,多有不法行为,先生作县令时把他驱逐出境,直到离任以后,道士又通过走门路拉关系成为庙中住持,依旧行为不法。一天道士早起,忽然卷起行李要逃走,神色很仓皇。有人问他,道士说:“昨晚睡下后,梦中听到有殿堂喝令声,打鼓声。出去看,见是新城隍到任,威仪很整齐。正在旁边偷看时,忽然听到堂上传呼‘速拿某道士来’,我被两差人锁住带到城隍前,抬头看去,就是前任县官许太爷。他厉声呵斥说:‘你已经被我驱逐出境,见我离任偷偷回来,就应该安分守己!却还是作恶不改。今天本该取你的命,考虑到刚上任,给你小小的惩诫!’就下令责打后,斥令当天离庙,不要再逗留找死。叫差人赶我出来,到台阶跌倒而醒,两大腿疼痛难忍,现今不敢再住下去了!”竟然带着行李急忙跑了。

  当时敦煌人还不知道先生已死,到后来才打听到,那道士见先生到任时,正是先生逝世的日子。“正直为神”,难道不是真的吗?先生的长子彦直,是我的堂姐夫,在广东作官;二儿子缘仲,现任江苏泰州的官,有好名声;三儿子润泉,五儿子冶金,先后考中乡试科举,在各部作官。可知先生遗留给后代的福泽是很长远的。

  坐花主人说:“先生当县令八年,做官处都是边塞贫瘠的地方,但能严格约束自己,吃不讲究,身边没有侍姬,纯粹的奉禄有剩余,还能顾及到亲族,每年必在除夕前远道寄回家乡,从几两银到几十两银,根据亲疏有多少的不同,亲戚中靠他御寒过年的,常有几十家。而他自己坚持清正,奉公守法的良善表现,甘肃凉州的百姓至今还记得。死后为神,子孙富贵旺盛,不也应该么?”

  勘灾

  某县丞(副县官),候补到江苏任职,委派做奉贤县丞,分管四团镇。这时前任官员因病亡故,灵柩还在官署里,县丞就带家眷借住城隍庙。当年县城遭水灾,上面采取救济措施,省府发信函要他调查本镇受灾的户口,同时长官也派委员来。县丞与委员原本很熟识,就留他住在一起,每天饮酒作乐,而把救灾事务委托给下属或乡长保长等,于是他们有机会作奸舞弊,冒领滥发从中渔利,受灾贫民反而得不到实惠。不久,县丞夫妇先后无病暴亡,委员回省交差不到一月也死了。县丞还不到四十岁,向来没什么大过错,忽然遭到这样的惨报,人们猜测他是因为带家眷住神庙亵渎神灵,使得神怒而造成的。但观察他的死,可知上天责罚的原因在这件事(救灾的事),不在那件事(住神庙的事)。

  又道光庚寅年间,江北大饥荒,有关部门请求救济安抚,上报受灾户口较多,巡抚大人有怀疑,就下令江苏长官从各州县的属员中,选派能干廉洁的人十名,会同地方官员复查。参与复查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但都是顺从巡抚的心意,务必严查苛刻,恩泽不能普遍受益,因而节省救济款有千百万。当时只有郑祖经君,与另外二人复查比较宽松,因此违犯巡抚大人心意不得褒奖,而因复查精严得到上级犒赏的有七人。第二年这七人,相继无病死亡。郑因之前的海运功劳,从南汇县丞升作江都县令。他的一个儿子以孝廉身份而入中书省做官,另外两人也安然无事。

  一震三人

  苏州有某甲,不孝顺他母亲,辱骂殴打,习以为常。又有某寡妇积蓄有一百多两银子,将要寄存到生意店铺吃利息,可以度日生存,却被某乙和某丙发现,就偷去瓜分了。寡妇失去钱财,郁郁不乐而死,人们都知道是某乙某丙干的,但怕他们的无赖不敢说,而某甲的母亲也竟然被折磨死了。三人都是省长官的办事人员。

  壬寅年夏天,外敌情势紧张。皇家军队从浙江到江苏,朝庭在沧浪亭设立军需局,亭旁边是郡文庙。李长官因有事到军需局,随从的办事人员随意分散在文庙前大树下休息。当时红日高照,晴天万里,忽然间风云怒卷,雷鸣电闪,紧接着霹雳一声,甲乙丙同时被雷劈死。

  昧银被殛

  又有老妇人守寡,做针线活抚养儿子。儿子长大后,在钱庄做事,挣的钱足够赡养母亲。而老妇人依旧爱做针线活,于是有些富余的钱,攒下几十两银子,准备为儿子娶媳妇。家穷房屋狭窄,与邻居只隔一板,老妇每次出门,怕钱丢失,就缠在腰间。

  有一天,老妇去圆妙观进香,听别人说观中多有小偷,因而解下腰里钱,托负熟识的米店某甲代为保管。等到烧完香去取钱,某甲翻脸说:“谁收你的钱?”老妇很惊诧,大哭争辩,某甲指天发誓,表明他的冤枉,两人争论,围观的没有人能判断。当初老妇人交钱给某甲时,有店邻居某乙在旁,确实看见,这时还在店中,老妇人指某乙为证。某乙冷笑说:“你好像真见鬼了!我刚才从阊门来,还没见你的面,哪里知道你二人真假?”众人听了某乙的话,都议论开了,认为老妇不对。老妇人没有办法,郁闷而回,就上吊死了。

  儿子回来安葬母亲,不知母亲为什么死,悲痛到极点而病倒。昏沉中,梦见母亲来说:“明天圆妙观前有雷震死两人,我的冤屈可以大白。原先的钱可以回来,你何不带病去看看?”第二天儿子果然带病去,正是午时,天气睛朗。忽然风起云涌,雷电大作,某甲和某乙各拿一个银包相对跪着死了。过一会儿某乙又醒来,对众人说:“那天老妇人托付银子后,某甲起意吞掉银子,与我三七分账,没料到我们冒犯天怒了。冥司因为某甲先起意,特免我的死罪,要我对众人宣讲,并将银子归还老妇的儿子,但不知他的姓名,该怎么办呢?”在场有知道这事的人,指老妇儿子说:“这不是失主么?”儿子当众收了银子回去,供在母亲灵前痛哭一场,而病忽然就消失了。某乙卧床半年才能起身,一手一脚断了,终身残废。

  火漆藏银

  嘉兴的于氏,是县里的大户,房屋很多。有个朱某,卖鱼为生,租于氏房屋居住,房屋就在于府旁边,是于太夫人的陪嫁房产。每到年底,太夫人派一老妇和丫环,来收取房租,不用于家仆人经手,没有催讨的事,朱就安心住下来,这样也有年头了。

  朱虽然是小贩,但性情豪爽,能救人急难,曾在街市上遇到男女二人,带一孩子约有十来岁,相抱而哭,哀情感动路人。朱上前询问,回答说是淮安人,因家乡遭水灾,流亡到这里。听说今年大丰收,想回家却没有路费,想卖妻子,但妻子不愿意,想卖孩子,亲情又不忍分离。进退两难,肚子又饿得厉害,所以相抱痛哭。朱问需要多少钱,才能带妻子和孩子回乡,回答说:“只要两千文钱足够了!”朱竟然招呼他们回自己家,如数给他们钱。人们都嘲笑朱,类似这样的行为还很多。

  嘉兴风俗年底祭祀神,要多买纸钱,放进筐篮里,两人抬进门,好像抬不动,而且说:“今天挖到宝藏了!”表示来年发财的预兆。然而这只在小街不巷的平民百姓中流行,上流家族中不屑去作,也不知道啊。当年朱家夫妇刚祭神完,于氏收租的丫环就来了,二人请喝酒说:“刚祭完神,财神就来了,明年一定大发!请喝散福酒,再拿房租回去,实话告诉太夫人,应当不会责怪你的。”丫环笑着说:“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初来时正当二位挖宝藏,不敢惊动,回去告诉太夫人。太夫人快七十岁了,金宝珠玉见得多了,没见过宝藏的银子,想要一锭看看,见识见识,所以又来。暂时借了就还,希望不要舍不得。”朱笑说:“这是过年风俗的吉利话,不是真挖到宝藏,哪里有银子能拿给太夫人看呢?”丫环不高兴地说:“太小家子气了,太夫人难道要骗你一锭银子吗?找借口敷衍我!”朱夫妇极力辩解没有,婢女大怒说:“这房屋本来是太夫人的产业,藏银从这屋里挖出,你怎么能据为己有?回去告诉太夫人,让官府来问你!”说完转身就走,朱夫妇相对惊诧。

  过了一阵儿,丫环又来传话,拿了二元宝给朱说:“太夫人知道挖宝藏的人,忌讳马上就用,马上用很快用完。现在请用两个换一个,作为将来经营获利翻倍的兆头,请不要再推辞了。”朱还想说话,朱妇使个眼色,对丫环说:“既然承蒙太夫人吩咐,怎么敢一直隐瞒?请先喝杯酒,就去取来奉献。”于是叫丈夫出去,拿出其中一元宝说:“快去熔化火漆和泥涂在银子上!”朱按妇人说的做了,果然银子暗黑,土色斑驳,一看就是地窖中挖出来的。举给丫环说:“太夫人的银子本来不敢当,但风俗不能拒绝,就暂时收下,你好有个交代。”丫环欢喜带走银子,很快又回来说:“藏银太夫人要留给子孙,吩咐那二元宝和今年的房租作为回赠。”朱夫妇大喜过望,意外获得五十两银子,于是放弃贩鱼买卖,准备开小杂货店过日子。然后拿着于氏所赠元宝,去商行进货,行主就是于氏族人,见了元宝笑道:“你是大财星啊,还作这小买卖吗?”退还银子,发给朱十倍的货,朱推辞不掉,心想这样也好,就干脆另租门面,选日子大开张。开张后存银子的、投资的、合股的、纷纷找上门来,应接不暇,竟然不费一钱,而百事凑齐。储备的货物,获利常常几倍,没有几年,和于氏一样富了。

  坐花主人说:“朱某区区一小贩,而能这样救人急难,他的胸襟很阔大,哪里是龌龊小人能比的呢?上天特意借助于氏使他富起来,所以小丫头迷了眼,误把纸钱当真银,更有太夫人糊涂忘情,把自家的银子当真藏。朱本来是求个吉利,却一下子得了真财。他的人已很奇了,他的遭遇就更奇了。比起韩翁的梅树藏银,不是更出人意外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坐花志果       白话)(五明学佛网:坐花志果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