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打坐静修以毒攻毒的方法


   日期:2017/6/20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已经是末法时代,真正明心见性的人很稀少,因为末法时代的人,信仰不纯正,疑心很大,又缺乏正知正见,浑浑噩噩,心事重重,打坐时想静下心来已非易事。到了这个时候,高僧大德们不得已只能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人们怎样“硬座”、“攻心”和参禅。

  一、硬座就是强硬地打坐,在打坐过程中,即使是感觉到头晕、背痛、腰酸、腿麻、脚疼也不要去管它,咬紧牙关,一刹那都不要放松,就好像一个人在即将掉下悬崖的瞬间,死死地抓住一棵树不放一样,咬住牙根,再疼也忍,一忍再忍,一坐就两个小时,这就是以一坐而抵制百痛。

  二、攻心就是攻击自心,在打坐静修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妄念就像潮涌的海浪一个接一个,无法安定下来,这时,我们就要寻找一个所缘境,比如一尊佛像,将心安住在有相的佛像之上,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注视佛像,如射箭瞄准一样目不转睛地观看佛像。注视佛像时不眨眼,不晃动身体,也不要吞口水,如果有口水、眼泪、鼻涕自然流出来也不要管。心里只观想佛像,聚精会神地看着佛像,连一刹那也不要放松自心,一旦有了别的念头,既不要控制念头,也不要监督念头,反而把所有的念头都转移到佛像之上,犹如将野马拴在木桩上,它想跑也跑不出去。心不跟随妄念时,自然就宁静、安然、淡定、轻松,即达到了禅定境界。

  三、参禅汉传佛教之中有个禅话头就是最初打坐时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的,一刹那也不要放松,如老鼠打洞一样,咬定一处,不通不止,其目的就是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同恶毒在身,非开刀治疗难以治愈一样。在西藏最古老的无上正法大圆满里,参禅的公案也是数不胜数的,到后来就专讲三种法:修身、修语及修心。修身法有很多种,如“五支坐姿”、“金刚撅坐姿”等,仅“扎拢法”里就有八十多种修身的方法;修语也有很多种法,比如,念阿字、吽字、种字心咒等;修心的方法是最多的,大圆满的大部分经就是主要讲修心方面的。一般大师们的参禅话头也是各种各样的,有“我是谁”,有“我从哪里来,谁知道”,有“看死者是谁”,有“看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近来人们多用“看念佛的是谁”这些话头,其实都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咬牙紧紧地抓着“看念佛的是谁”这一话头,一刹那也不要放松,犹如抓住强盗,抓住一个把柄就不停地审问,在他认罪之前绝不放松,心观照“谁”字,再难再苦也不放,一参禅就几个小时不停,这是一念抵制百念。还有“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的,谁字下的答案,都是“心”。这样的回答,连一般的普通人也会,可是这样简单地回答,或者感受,能够使人开悟与见到空性吗?不可能!我们还要进一步参禅,话从心起,心是话之源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源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源头。其实话头、念头、万法之前的源头就是心,这也是个参话头,也是理论上的知识,参话头也是观心。大圆满就不一样,你要认识心,必须要观察心从哪来,现在住在哪里?将来会去什么地方?谁知道?用诸如此类的话头来观察自心,然后用心反观自己的本性,这个方法叫作“反观自心”,知道自心清净,觉悟自心,这个就叫作“清净觉相”。实际上,达到“清净觉相”的也是自己的心,如此观照自心,彻底认识“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这样逐渐见到心的本性,就是“明心见性”。通过观心认识自心,通过观察自心,认识自心的本性是原始清净与本来佛,同时认识自心观照的能量是自然智慧与自性佛。觉悟自心,既无形无相,也没有方所,无往无来,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这就是明心见性,立地成佛。过去的大德们都是这样禅修过来的,这些参禅方法都是真话实语,不是骗人的诳语。尽管现在有那么多的修法与参禅的方法,可是真正悟道的人却是微乎其微,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如古代人;那是因为现代人的信念不如过去人;古人寻找教法,现代人寻找宗派;古人拜明师,现在的人们只想拜名师;古人自心求佛,现代人心外求佛。而且,现在的很多学者,连对参禅看话头的道理都没有领悟,也有一些人东奔西跑,到处参访,光在字面和理论上花时间,结果折腾到老,连一个参禅的方法都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心,什么是性,什么是佛,什么是参禅。对如何观察心等的问题也是茫然不知,一生之中总是在执着言句的名相,寻找外法,在有相上浪费心思,因此,几乎没有明心见性与成就佛的机会。有些人“看念佛是谁”,看来看去,参来参去,却总与参禅的内容背道而驰,那样的话,怎么可能证悟与见到本性?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参禅犹如打开电灯一样,如果你把握好开关,指尖一按,万灯一刹那间就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如果你不会把握开关,打开万灯却很难,而且还可能机坏灯毁,黑暗转增。修行正道,证悟佛性,说容易很容易,说难也很难,只看你会不会把握开悟的窍门,如果你没有把握窍门,乱修乱参,执着参禅,追求神通,着相成就,痴心妄想,很容易烦恼转增,无明隐性,见不到心性。如果你掌握了开悟的窍门,善于调和身心,使自己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缘无生,无人无我,无相无形,就一定能智慧倍增,自心清净,明心见性,从而达到打坐静修的真正目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禅定       修行)(五明学佛网:禅定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