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坐花志果新白话版(十一)


   日期:2017/6/24 12: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照例办二则

  归安县的费大人,从当县官起家,官升到臬司(司法官),公正廉洁,不受私下拜见。握有司法大权,遇事执法,没有弄虚作假,但年老没有儿子。

  退休后,反思自己做官几十年,而清清白白,为什么会有绝嗣的果报呢?于是写文书到城隍庙投诉。当晚梦见城隍神派人来请,到那里城隍亲自下台阶迎接,坐下后,对费说:“刚见到大人的投诉很有怨气,所以特请大人来说明。大人不爱钱,不徇私情,这个心确实可以上对苍天了。但是大人掌管司法多年,平日仗着什么尊皇上护百姓的呢?请赐教。”费说:“没有别的,只不过事事照律例办罢了。”城隍笑道:“大人没有儿子,正是因为照律例办这句话。”费惊愕说:“那么律例不能用吗?”城隍说:“不是,大人是儒者,难道没有听说过‘律设大法,礼顺人情’(语出《汉书卓茂传》)吗?愚民百姓无知,误落法网,如果事事都照律例办,百姓怎么受得了?而大人总管司法,能保证州县一定没有错判的吗?何况又太过自信,案子有疑问的,大人以自己的见解判断,其中岂能没有无辜被杀的吗?依据古圣人的‘疑罪从轻’的意思,似乎不应如此吧?水太清就没有鱼,这是大人自作自受,不怪天道有错啊。”费默默地很有些悔意。城隍又安慰说:“大人清明正直,将来与我有同行的情分,自然享受一方的祭祀,何必需要借助子孙呢?(古人认为死后要有子孙祭祀)”然后派下属送费回来。费梦醒后,求子的念头就打消了,最后认侄儿作儿子。

  临终见床前似乎有报冤的,喝问他们,回答说费在某省做官时,有匪犯六人,罪不应当死,而费执法却判死罪。费知道自己不能恢复了,于是要求拿衣冠来穿好然后去世了。后来相传是某郡的城隍。

  昔日有张廉访,在河南任司法官,每有事都执法严办。遇到有权势的或富家子弟,尤其不宽容。当时禁止习教(练武)很严,有富人被邻家控告有习教行为,图谋不轨。张听说被告很富有,就抓来严酷审讯。太守以及其它官员,知道是诬陷,为这事极力向张劝解。张笑道:“是这样吗?一个平民,而能使太守等官员出面劝解,就是汉武帝时期所谓的郭解家,本来不贫穷啊。”竟然罗织罪名,富人处死,家属充军流放,一时间被称为冤案。

  后来张的孙子,等待升任浙江主簿,有三个儿子。张的孙子死了,他的小儿子与侍女通奸,担心他的两个兄长斥责,就毒死两个兄长,事情败露,被斩首刑场,张家就绝后了。有知道张的平生的人,都说这是清廉而太过严酷的报应。

  杨协戎

  乾隆末年,有盗贼横行江浙沿海一带。奉圣旨严加捉拿,被崇明州的都督(驻防军官)杨天相抓获,提督(驻防总长官)陈大用赶紧上报,太仓促没有告知制府(掌管军务)。某总督昏庸而贪婪,恨提督独自上报,想有机会中伤他。正好有圣旨交两江总督审明正法,盗贼因此用十万两银子贿赂制府,制府受贿,决定要翻案。

  这时扬州府某太守,新来上任,拜见制府,总督告诉他这件案子,似乎有可疑。太守就说:“绿营的习气,多有诬陷良民邀功请赏。大人应该详察,不要冤屈平民百姓。”总督很高兴,就交给他办了。当时盗贼已经得到总督的通风,于是编造说自己是沿海良民,捕鱼为业,被杨天相诬陷,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太守先接受了总督的话,竟然就以“诬良为盗”定案。总督立即释放盗贼,指控提督和都督,请撤职查办,最后把杨天相杀死在海口,提督以纵容包庇属下的罪,革职充军。

  杨天相死的第二天,总督出行上香,正要上轿,忽然喝斥随从说:“杨大老爷来,你们为什么不报告?”急忙转身,好像陪着客人一样,走进大厅。先作出行礼的样子,口中喃喃地好像与人争论,接着好像和人拉扯,又用两手打自己脸,脸颊都肿了。良久,忽然说:“我不该收受盗贼银子置你死地,我该死!我偿你的命!”又扯自己头发,又说:“别扯!我去!我去!”说着头撞厅柱,脑浆流出而死。一时间没有不知道是杨天相索命的。

  过了一年,盗贼忽然到山东巡抚衙门自首,详细供出在江南被捕,行贿逃脱的经过。山东巡抚不想声张,杀了盗贼隐瞒下来。只有扬州太守保住功名。大概是太守一向正直,他审理这个案子,不是有意迎合总督,只是因为在京做官久了,常听说外省绿营官兵,遇事畏惧,喜欢诬陷良民邀功请赏。于是因为偏见,造成冤案,他的过错出于无心,所以报应不涉及他,但是功名始终不显赫。而且杨天相死的那年,他就生一儿子,桀傲不驯,几乎把家败尽。

  太守与我家有同年的交情,常见他说自己的经历,还说这个案子要平反等等。

  坐花主人说:“我年幼时就常听这个案子的冤情。长大后,到过崇明州,当地父老对我说:‘天相与提督一直受士兵拥护。当杨天相遇难时,提督的两个标兵,都击鼓喊冤,要退伍回家,一时堆积铠甲如山,就要兵变。幸好提督出面下跪劝慰,才平息乱局。’可叹啊!贪婪昏庸的人靠贿赂行政;坚守正道的人靠偏听判断;于是冤情如同‘莫须有’三个字,冤案陷害都督,兵士几乎造反,报应竟然公示撞柱,而守正不阿的太守,也几乎受到同样的惨报!那么,掌握生杀大权的人可以不慎重吗?”

  某选郎

  过去从六品以下的杂务人员,以及教职人员要候补官缺的,不用到吏部报到填表,只按排名选拔。得到官缺后,把手续材料上交本人所属的督抚,这是表示体恤,免除下层人员长途的辛苦,等候的劳累,是好意啊。但候补的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选拔,有的到其他省当幕僚,有的携带家眷出远门了,而且有病故和漏报等事,往往选拔后,来回查找,有的竟然没有下落了,结果多有空缺。

  有个福建的某先生是吏部文选司郎中(负责选拔官员),他弟弟按例应选某官职,名次排在后面,无法得到这个官缺。郎中就提出一个新办法,让候补教职的,每年要出具在原籍候选,并没有过错的证明文件,由州县申报到督抚再送吏部,才可以选用。如果名次在前,而证明文件还没到,就可以把名次在后而文件先到的,提前选用。新办法施行,让他弟弟赶紧回原籍申报材料,当时各省都不知道新办法,而他弟弟的文件先到,于是提前得到官缺。但是候补的人,多一次申报,就多一次花费。贫困无力的,明知选期已到,而无力筹办,往往拖延不办了。有些偏远乡村或出远门的人,大多又耽误在不知情上了。

  郎中只是私心为了他弟弟,创出这样的计谋,不到一年,因为选拔营私舞弊,被监察官员发现,革职流放。他弟弟得到官缺后,也在上任不久,就遭到罢免,阴谋算计有什么益处呢?

  义犬

  外祖母陈太夫人家里养有一黄狗,太夫人的二嫂王太君,极其爱怜它,狗也绝顶通达人意,与一般的狗不同。当时有个老女仆,不讨主人喜欢,就经常在背后咒骂主人。

  一天晚上,内宅门已关闭,狗忽然用爪叩门,嗥叫声很悲哀。太君奇怪,亲自举灯出去看,门刚开,狗就急切咬太君的衣服,像要拉她走。太君更奇怪,就叫没有睡的仆人都来,对狗说:“有什么事?你前头走!”狗放开衣服向前走,人们随它到堆柴草的地方,有烟冒出,查看后,发现有人放火煤炭在柴草下,急忙抽掉。太君心里明白是老仆妇所为,但不忍心把她赶走。过几天,狗又在门外嗥叫,急忙去看,柴草将要燃烧,幸好人多就扑灭了。这一次太君又没有赶走老妇,只是每晚夜深人静后,严加检查而已。

  几月后,防范稍有松懈。一天夜里人都睡了,太君睡梦中忽然听到狗的叫声,惊醒后,听到叫声音极度哀厉,慌忙披上衣服跑出去。门开后,浓烟已充满,柴房就在厅的旁边,急叫众人去救,而火已烧到厅的前门,无路可走了。狗又来咬太君的衣服向后门走,似乎要带她逃走。仓惶无计,就与她妹妹各拿一契约匣,领家人从后门出去了。狗等在门边,见人都已得救,又反身进去,叫它也不出来,竟然烧死在里面了。好像觉得它报警迟了,耽误了主人,辜负主人豢养的恩情,所以用身体殉难了。

  报恩猪

  常州的吕又新司马(武官),在任杭州东防同知时,有一天外出,忽然有两头猪趴在轿前,抬头像是哀求的样子,鞭打不动,驱赶不走,很奇怪,吕停轿吩咐随从去调查猪来自谁家。不一会儿带一屠户来,说“两猪都是几天前从农家买来,今天就要宰杀,忽然跑了,没想到它们冲撞了大人”。猪见屠户来了,更加伏地哀叫,惊恐万状。吕看着可怜,因而对屠户说:“猪给我,我按原价给你钱。”马上叫人取钱,按原价付给屠户,把猪养在官署。

  第二天吕早起到前院,两猪伏在他面前,像叩头的样子,吕喝斥走开,猪走远几步站住,见吕进屋里,才回猪圈。从此每天清晨必到前院来,等吕来就像先前一样叩头,或者吕从外面回来,听到远处开道锣声,就欢喜跳跃像是迎接一样。

  吕罢官后,招呼猪来说:“我现今要回去了!养你们几年,不忍心再让你们被杀,就送你们去放生道院吧!”两猪都犹豫不安哀叫,好像不愿意。吕懂它们的意思,又安慰说:“你们不愿离开我,还是带你们一起回乡去,怎么样?”猪就叩头。于是带回常州老家,豢养十多年,到吕逝世,两猪日夜哀叫,喂食物,不吃,不几天就饿死了。

  坐花主人看陈和吕的两件事,感慨说:“义犬的事,有记载的很多。至于猪在六畜中最蠢,却一旦得到活命的恩德,活着就尽到礼仪,死就以身殉主,它们显然就是人啊,而有愧于猪的人难道还少吗?现今的人总是以猪狗行为骂人,像陈家的狗,吕家的猪,恐怕它们还不屑与人为伍哩!”

  周云岫

  仁庠县的周云岫,是毗陵余家的上门女婿,所以在毗陵安家。周沉溺在酒中,虽然是秀才,却很久不去省里考试。

  己酉年,他儿子也成了秀才,因此带儿子回杭州,父子一起参加礼部考试。周刚入考场,就觉得神情恍惚,口中喃喃地不知说些什么。旁边号房的考生揭开帘子看他,周就拍案大骂,邻考生开始不知他中邪了,与他争辨。其他人都来围观,周瞪眼东张西望,骂不绝口。忽然向外跑,举号板见人就打,众人都躲避。周又丢下号板,拿起监考员的劈柴刀乱砍,像是发疯了。同房考生急忙请监考官来,周见穿蟒袍的人,欢呼道:“好!好!监考官来抓你们,还敢打骂吗?”又指四周说:“不是我要动粗,他们骂我,我不能不回口;他们打我,我不能不还手。”忽然又向空中挥拳头说:“你们还要打吗?”监考官没办法,去报告提调官(调度)。提调官来了,周还是发疯,不得已,叫有力的抱住他,请示监临官(监察),把他手脚绑起来,关在公堂派人看守。周还是谩骂不停,骂的话听不清是什么。

  初十日开门,叫人扶周出来,正好他儿子交卷出场遇见,与接考生的人扶他回寓所。他的族弟云吉和慕陶两个举人,听说以后赶紧来看。周忽然跳起来,抓住两人的手说:“你们二人已被监临官绑去,案子还没有审明,是从哪里逃回来的?”两人愕然,而周更疯颠了。他儿子因此不能去第二场考试,急忙雇船回常州。刚下船,周的神志顿时清醒,问他考场的事,他茫然不知,说只是看到男女多人,围绕他打骂,所以与他们相互对敌而已。回到常州后竟然没事了,这不知是什么因果。周谨慎厚道安分守己,只是好喝酒,不应有隐恶。有人说他父亲曾当过州官,清廉但严苛,怀疑有误判别人罪案,所以致使惩罚到子孙,使他们不能考完取得功名。

  王中丞

  广陵的王中丞,忘了他的名字,很小失去父亲家里贫穷,靠写诉状养活母亲。二十岁考上秀才,秋试几场都考不中。某年除夕,梦见两个青衣人叫他去,到一官署,极其巍峨壮丽。堂上坐着的人,冠服像王者,旁边有两位红衣吏,拿着长榜侍奉,王者用笔标判完,红衣吏叫王上前。王伏在地上,偷看到王者的脸色很严厉。扔下一本册子让他看,见上面记录自己的名下,标明什么时候考中什么时候做官,直到当上总督,但因写诉状造孽削除福报将尽。刚看完,王者拍案问道:“明白了吗?”王叩头哀求,王者说:“姑且念你对母亲孝顺,应当赶紧改过,还可以还你功名。如果始终不改恶行,就要追讨你的命。”又吩咐青衣人带王出去,王悄悄问青衣人,王者是什么神,回答说:“文昌帝君!他刚才标判的是明年的秋榜。你如能改过为善,还可以进入这一榜。不要辜负帝君谆谆训诫的苦心。”说完,用手推他,霍然醒了,只有一盏灯还亮着,邻里的鸡还没有叫。

  回想他的梦,历历如在眼前,想要改过,觉得家贫无力行善,就是不再写诉状,怎么弥补旧恶呢?沉思整晚,恍然悟到:“写诉状可以害人,难道不可以救人吗?如果反过来行事,应该可以得到神的保护。”主意拿定,就披衣起来,坐等天亮。天微亮,就到文昌宫焚香默默祈祷。从此凡是有告状人来,都想办法调解。没理而要告状的,必定极力斥责;只是有理而不能辩白的人,才为他们写状子;无力的更是全心全意帮助。行善有一年,结果考试第一名能入官学,因此更加努力为善。

  邻里有年少寡妇是遗腹子,家境小康。众族人诬蔑她不贞洁,告到官府,说她的身孕不是真骨血,恐怕是异性人乱了宗脉,求官府判她回娘家断绝关系。女方娘家,软弱不敢说一句话,少妇白受冤枉,整天哭泣发誓要寻死。有邻居老妇知道了,来告诉王。王调查知道少妇确实贞洁,就找到她娘家,为她写诉状,让她母亲去官府申诉。少妇的兄弟有点为难,王用义愤激劝,才感动他们。诉状投递后,王又聚集同学和乡里的长辈,将在初一县令宣讲圣谕时,公开投诉,有人提醒他事不关己,王说:“保护贞节维护遗孤,事情关系到礼仪教化,都是读书人应该做的,不是那种包打官司,违反条例可比的。如果有罪,我愿一人承当。”众人赞赏他的仗义,都踊跃参与。于是初一在学舍集合,等县令来到,宣讲完毕,就送上公开信请县令阅读。县令也明理,看完后说:“事关名节,就为各位认真查明,如果真是族人诬蔑,理当按律例严惩。但各位要查访确实,不要自取其罪。”王向前尽力陈述族人诬告详情,言辞有条有理。县令见他词理正直,安慰他离去。没有几天就公开召集审理,族人理屈词穷,都承认诬告,少妇的冤屈才辩白。结案后,少妇嘱咐娘家拿一百两银子感谢王,王不接受,坚持给他,王生气说:“我难道是为了谢银,才这样做的吗?”严词拒绝,声色很严厉,少妇家人惭愧离去。

  当年的除夕,又梦见先前二青衣人来,召他去,仍然到先前的地方,见帝君和颜悦色说:“我很赞赏你改过很快,已经还你功名。但你原应在下一次考中,因为有保护贞节维护遗孤的事,善行感动上天,本次就能考取。你更要努力修德不懈怠,前程远大不可限量啊。”王叩谢。帝君叫属吏带他出去,中途遇到二老者和一少年在路旁向他拜谢,王不知他们是谁,见他们拜也回拜。二老一少跪地叩头,告诉他说:“感恩先生保全我后代,保全我的田产。我们父子祖孙惭愧不知怎么回报。刚才听说帝君宠召先生,所以我们在这里等候。”王明白他们是少妇的公婆和丈夫,就扶他们起来。老者指着少年对王说:“我儿子受先生大恩,知道先生还没有儿子,会请求冥司,让他作先生的儿子报答先生。”王谦谢就告别了。急忙找青衣人,已经不见了,徘徊在路口,感觉很茫然,忽然有黑衣人对他说:“你还没有回去啊?幸亏遇到我,不然危险了。”于是拉他走,速度很快,瞬间已到家门口,王问他的姓氏,他笑说:“同住多年,怎么不认识?”一再追问,就是灶神啊。一起进门里,见母亲和妻子正在作汤元,一男子侧躺在床上。王正感惊异,黑衣人从背后推他,顿时觉得自己和床上的人合而为一,大叫而醒。他母亲和妻子果然在房里,王详细述说梦中的经历,赶紧烧香磕头谢灶神。从此更努力行善,第二年就中解元接着考入翰林,直到当上巡抚。考中解元那年生一儿子,恍惚中看见梦中少年进门儿子就出生了,也考取功名做了大官。

  坐花主人说:“写状子救人,虽然是王生的创见,但只是人们不能用来救人罢了。果然能救人,那么天下事可以救人利人的,又哪里只是写状子才可以呢?王生得到很厚的福报也是应该的了!”

  李晓林

  知县李晓林,因为是有名解元作了安徽县令。文采风流,令同辈倾佩,但性格很严刻,升迁到省里,每天在省府官署审案。当时省府官员都崇尚执政凶猛,李有意迎合上级,遇事一定要从严。口才本来敏捷,判决流畅,案子经他审定,即使老官吏都不能挑剔什么,因此很得总督的满意。但是凡事都从重,那伏法的,未必都是应当死罪啊。到后来历任政务繁重的县,都是以严治为主。

  很快从宣城县调到青阳县。一天到乡下查案,轿子走到中途,轿夫忽然听到县官厉声呵斥,开始以为是骂自己,接着喃喃地,似乎与人辩论,许多话听不明白,只听到大声疾呼说:“我错了!我错了!我不应随便定你们死罪,使你们被杀。”说完,寂然无声。等到轿子到了客店停下,县官却不出来,揭开帘子看,已经僵硬,两手掐自己脖子死了。

  坐花主人说:“执正崇尚严苛,已经失掉哀怜的意思,何况又是出于迎合上级的私心,民众怎么办呢?‘天道神明,人不可以独杀’(出自《汉书》酷吏传,意思是有神明在上,当官的不可以过分杀人),我愿当官的人,不要等到在轿子里遇鬼时,才大喊‘我错了!我错了’,就好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坐花志果       白话)(五明学佛网:坐花志果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