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明华居士

 明华居士:观世音菩萨圣诞日,若有众生,诚心念诵菩萨名号,定能解脱一切痛苦


   日期:2017/6/29 17: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农历二月十九,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诞纪念日,观世音又名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菩萨心怀慈悲,若有众生,今天能诚心诚意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就能感应到我们的痛苦,就能救助我们于任何困难之中,让我们从任何痛苦中解脱出来。

  我本人对观世音菩萨怀有特别的情感,自从接触佛教二十多年来,感觉自己每一天无时不沐浴在观世音菩萨的恩泽中。

  本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州求学中,不幸腰伤,腰椎间盘膨出,压迫腿部神经,导致行走非常困难。由于年轻,医院不敢轻易在我腰部做手术,担心不小心会伤到腰部神经,产生如瘫痪等后果。所以医生建议我回家卧床静养,在家休养期间接触到佛教,接触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并听人指导,每天听观世音菩萨打坐半小时以上,平时有空也念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当时也咨询过广州光孝寺戒成法师,大和尚慈悲地跟我说,这样打坐方式,只要自己喜欢就很好,法无定法。于是坚持听观世音菩萨圣号打坐了五六年,直至腰伤完全康复,在打坐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可思议的现象,如观世音菩萨现身加持。在患病期间,有时也会进行如电刺激、针灸等物理治疗,腰部和腿部会产生如发热,神经跳动等现象。观世音菩萨现身加持时,也会产生这些现象,但比电刺激、针灸等物理治疗时所产生的发热或神经跳动等现象不知要强很多倍。现在我的腰部已经完全康复,而且不受任何天气变化等影响。即使腰腿部偶尔出现不适,打坐一两次也就能完全解决问题。

  观世音菩萨不仅帮助我解决腰伤这么大的问题,平时生活中,我也会求观世音菩萨。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有时出门在外会下雨,会给自己带来不便,于是我也会心诚地求观世音菩萨帮忙。我的做法是:先一心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七遍,然后观想观世音菩萨出现我的头顶上空,观世音菩萨身边的云层慢慢消退,雨慢慢减小直至停止。很多情况下,短短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大雨即会转为小雨,甚至停止,在我多次的尝试中,仅有一次明显的不成功。

  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让我很感动,很多时候无论困难大小,观世音菩萨都会伸手帮我解决。我们平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一样,都可以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求观世音帮助我们,大家有空应该读一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部经书,书中对于哪些情况下可以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求观世音菩萨,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如何快速得观世音菩萨加持和感应呢?关于这一方面,前几天我也写了一篇文章专做介绍,这里简单归纳一下:一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时要一心专念,心里没有除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以外的念头;二是求观世音菩萨时不要有功利心,不要临时抱佛脚,平时如有空就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三是我们平时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慈爱所有众生,多多做些如放生、贫困救助等事情,悲悯一切受苦众生。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华居士       观世音菩萨)(五明学佛网:明华居士       观世音菩萨)  

 大寂尼师:解答初学之人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疑问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圣轮法师:闻声救苦靡不应 人间处处有观音── 做个闻声救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四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