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莲池大师自知录


   日期:2011/1/29 8: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密码——《莲池大师自知录》
《莲池大师自知录》,是莲池大师在浏览功过格以后,非常喜悦,觉得还不够具体详细,于是补充详细化的短文。我有幸昨天才看到。

《莲池大师自知录》里面对于我们日常所做的大小事情,都有评分,属于善还是属于恶,如果是善,算是多大的善,如果是恶,算多大的恶。

我今天放生了一些鲤鱼,才有福看到此文,看过后大有感触。

首先,我们的行为是大善还是小善,有一个标准是“难能才可贵”,比如自知录里面说------△事父母致敬尽养,一日为一善。父母殁,如法资荐,所费百钱为一善。劝化父母以世间善道,一事为十善。劝化父母以出世间大道,一事为二十善。后面又说------△事继母致敬尽养,一日为二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敬自己的父母容易,孝敬一日等于一善,而孝敬继父母和妻子(丈夫)的父母难,所以孝敬一日为两善。这在印光大师语录中也说过-----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体现出佛门忍辱的精髓和难能可贵的思想。

其次,行善确实有大小,有方法。比如自知录里面说------△救有力报人之畜,一命为二十善。救无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十善。救微畜,一命为一善。救极微畜,十命为一善。有力报人,如耕牛、乘马、家犬等。无力报人,如猪、羊、鹅、鸭、獐、鹿等。微命,如鱼、雀等。极微,如细鱼、虾、螺,乃至蝇、蚁、蚊、虻等。救者,或买放,或禁绝,或劝止,是也。又说------△见溺儿者,救免收养,一命为五十善。劝彼人勿溺,一命为三十善。收养无主遗弃婴孩,一命为二十五善。这里是说劝告别人不要堕胎。试问我们一生能有多少机会去劝告他人不要堕胎,但是我们放生50条命,其善就等同于救了一个堕胎的婴孩。自知录里面对于善的评分都是在100分以内,若做100分的大善确实机会渺茫,只有放生这样的方便,才可以达到日行百善甚至日行万善的奇迹。我今天就放了200条鲤鱼,日行二百善。要靠我的个人修养,不通过放生,我修200善可能要几年,因为经常有恶来减分。

《自知录》里面说------△忍受人横逆相加,一事为一善。△引过归己,推善与人,一事为二善。这都是难度系数高不可攀之大善,却只有一两分可加,我们放生,轻易就可以得到几百分,天啊。难怪一些鬼怪百般阻挠放生,是见我等佛子言行不一,烦恼重重,习气深厚,却能轻易放生得到巨福而不服啊。


《自知录》里面说------△注释正法大乘经律论,一卷为五十善。卷数虽多,止千五百善。请问谁有如此智慧注释大乘经律,但是我们却可以转载一些宣传净土的文章在网络,其功德是千善难敌,为什么呢?因为禅宗密宗一般根基难以修行得益,所度者均为上上根器。净土宗则上度等觉菩萨(出自《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劝告华藏世界海众菩萨共同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快速圆满佛果),下度临终地狱相现的五逆众生(出自《观经》下品下生章,临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劝告念佛,十念往生净土),可谓无人不度。所以转帖净土宗祖师舆论得福分最为稳妥,不会出现因为不会观机而误导,从而求功揽过的事情。

《自知录》里面说------△扬人善,一事为一善。隐人恶,一事为一善。见传播人恶者,劝而止之为五善。妄语一句为一过。试问我们看到别人在说他人过失,哪个能会想到去制止,一般不参与一下,火上浇油都算好的了。妄语一句为一过不多,但是妄语不断,顺口就来,积累起来,怙恶不悛,业障现前时候就晚了,毕竟妄语是可以和放生一样,每天大量积累而不觉的呀。

《自知录》里面说------△肉食人减省食,一食为一善。素食人减省食,一食为二善。肉食人,见杀不食为一善,闻杀不食为一善,为己杀不食为一善。六斋日食肉,一食为二过。吃肉的人少吃几口,还有功德,吃素的人,贪求寻访素斋美味还有罪过。并且吃肉的人若能坚持吃三净肉还有一定功德。注意吃肉时间,十斋日一定争取吃素。

《自知录》里面说------△拾路遗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天啊,我最喜欢喝的铁观音茶,都是小袋装,每袋一泡。泡后都将印有铁观音三字的小袋扔于垃圾中。就是观音两字,看到也不该扔。所幸我虽然错,但是我在修行,我还是修行人,不过是一个如同刚学开车,还需要不断调整方向的修行人而已。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有修行改过的心。今天喝铁观音,我就把袋子弄平,放进了抽屉。以前不看《自知录》简直好歹都分不清。说我不知好歹也不过分。人修行时间久了,有时候懈怠了,不断的重复某个坏事,自己都觉察不到。所以要多看祖师语录。

《自知录》里面说------△遇失利及诸患难,不怨天尤人而顺受者,一事为三善。这个几乎所有的人都做不到,你看看有几个人没有埋怨过自己的老公,老婆,埋怨过自己家人。《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自己的心画出来的。在自己心里改过,同时转境,业能现境,心能转境。学佛最终是学智慧。

《自知录》里说------△笼系禽畜,一日为一过。知道以后不要养鱼养鸟啦。养一年365过,老天责罚,还不知道,还说天不长眼呢。这个果报是进监狱,不得自由等等。

《自知录》里说------△见鳏、寡、孤、独穷民,饥渴寒冻等不救济,一人为一过。无财者非过。
这样我们就知道,既然上这个论坛,只要看到穷困重症等求布施的,你只要有钱,多少要给,个个都得给,最好办理网络银行比较方便,随时划款。这样的事情天天都有。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更深的道理,你有钱就有责任,你把大量的钱用于享受就是罪。所以古人聪明,根本不象现在的人这么喜欢追求钱,钱多责任也多,事情也多。为什么现在的寺院都是老太太,其次是老头,再其次是年轻女居士。年轻男士很少见,都忙赚钱去了,大家都说有了钱才好修行,这真是世界最大的谬论了。颜回表演一次你没看懂。颜回也没钱,修得也很出色,叫亚圣。现在的社会固然逼迫人,你拼命的赚钱,造了一身恶业,最后还是在别人的后面,投资失败的时候,失落感很强的时候,回头看看,问问我不赚这个钱能不能活。晚上可以不吃,东西可以用旧的,不去跟潮流,这样一想,还真不错,只有有福分的人才能回头。

《自知录》里面说------△欲染良家为十过,娼家为二过,尼僧、节妇为五十过。见良家美色,起心私之为二过。现在很多人不会去嫖,喜欢勾引良家女士。看一看,对于良家妇女动个心思,罪已经和嫖一次一样了。女人也是一样,见过学佛的女士,把离婚,单身作为借口,和男人纠缠不清。学佛最重要的不是不结婚(都不结婚不生孩子把不学佛的都吓跑了,佛陀和孔子也都摇头),而是别离婚,找到什么样的都要认命,修忍辱。

《自知录》里面说-----△过分美衣,一衣为一过。美食,一食为一过。美衣美食的这样搞下去都是增加我执,永远不会破我执。

《自知录》里面说-----△无故殿上行、塔上登者,为五过。一些旅游的人,还有家人不喜欢去寺院你硬拉去的,你在那里拜佛,他在附近绕着张望着,心里全是猜疑不屑,这都是过。
   《莲池大师自知录》


   

【忠孝类】

△事父母致敬尽养,一日为一善。守义方之训,不违犯者,一事为一善。父母殁,如法资荐,所费百钱为一善。劝化父母以世间善道,一事为十善。劝化父母以出世间大道,一事为二十善。〖解〗凡言百钱,谓铜钱百文,正准银十分,不论钱贵钱贱。
△事继母致敬尽养,一日为二善。敬养祖父母同论。
△事君王竭忠效力,一日为一善。开陈善道,利益一人为一善,利益一方为十善,利益天下为五十善,利益天下后世为百善。遵时王之制,不违犯者,一事为一善。凡事真实不欺,一事为一善。
△敬奉师长,一日为一善。守师良诲,一言为一善。
△敬兄爱弟,一事为一善。敬爱异父母兄弟,一事为二善。

【仁慈类】

△救重疾一人为十善,轻疾一人为五善。施药一服为一善。路遇病人,舆归调养,一人为二十善。若受贿者非善。
〖解〗受贿,谓得彼人金帛酬谢。
△救死刑一人为百善,免死刑一人为八十善,减死刑一人为四十善。若受贿徇情者非善。救军刑、徒刑一人为四十善;免,为三十善;减,为十五善。救杖刑一人为十五善;免,为十善;减,为五善。救笞刑一人为五善;免,为四善;减,为三善。以上受贿者非善,偏断不公者非善。居家减免婢仆之属同论。〖解〗救,谓非自己主事,用力扶救是也。免,谓由自己主事,特与恕免是也。偏断者,谓非据理详审,唯任意偏断,反释真犯是也。
△见溺儿者,救免收养,一命为五十善。劝彼人勿溺,一命为三十善。收养无主遗弃婴孩,一命为二十五善。
△不杀降卒,不戮胁从,所活一人为五十善。
△救有力报人之畜,一命为二十善。救无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十善。救微畜,一命为一善。救极微畜,十命为一善。若故谓微命善多,专救微命,不救大命者非善。若不吝重价而救大命,与救多多极微命同论。〖解〗有力报人,如耕牛、乘马、家犬等。无力报人,如猪、羊、鹅、鸭、獐、鹿等。微命,如鱼、雀等。极微,如细鱼、虾、螺,乃至蝇、蚁、蚊、虻等。救者,或买放,或禁绝,或劝止,是也。专救微命,不救大命,是唯贪己福,无慈物心,故非善。
△救害物之畜,一命为一善。〖解〗害物,如蛇、鼠等。蛇未咬人,无可杀罪故。鼠虽为害,罪不至死故。
△祭祀、筵宴,例当杀生,不杀而市买现物,所费百钱为一善。世业看蚕,禁不看者为五善。
△见渔人、猎人、屠人等,好语劝其改业,为三善。化转一人,为五十善。
△居官禁止屠杀,一日为十善。
△家犬、耕牛、乘马等,死而埋葬之,大命一命为十善,小命一命为五善。复资荐之,一命为五善。
△赈济鳏、寡、孤、独、瘫、瞽穷民,百钱为一善。零施积至百钱为一善。米、麦、布、币之类,同上计钱数论。周给宗族中人同论。周给患难中人同论如上。穷民收归养膳者,一日为一善。
△见人有忧,善为解慰,为一善。
△荒年平价粜米,所让百钱为一善。
△济饥人一食为一善,渴人十饮为一善。济寒冻人暖室一宵为一善,棉衣一件为二善。夜暗施灯明,一人为一善。天雨施雨具,一人为一善。
△施禽畜二食为一善。
△饶免债负,百钱为一善。利多年久,彼人哀求,度其难取而饶免者,二百钱为一善。告官,官不为理,不得已而饶免者非善。
△救接人畜助力疲困之苦,一时为一善。〖解〗救接者,谓或停役、或代劳是也。
△死不能殓,施与棺木,所费百钱为一善。
△葬无主之骨,一人为一善。施地与无坟墓家,葬一人为三十善。若令办租税者非善。置义冢,所费百钱为一善。
△平治道路险阻泥淖,所费百钱为一善。开掘义井、修建凉亭、造桥梁、渡船等,俱同论。若受贿者非善。
△居上官,慈抚卑职,一人为一善。有过,情可矜,保全其职为十善。若受贿者非善。凡在上不凌虐下人者同论。
△视民如子,唯恐伤之,一事为一善。
△善遣妾婢,一人为十善。资发所费,百钱为一善。白还人卖出男女,不取其赎者,原银百钱为一善。出财赎男女还人者同论。

【三宝功德类】

△造三宝尊像,所费百钱为一善。诸天、先圣、治世正神、贤人君子等像,所费二百钱为一善。重修者同论。〖解〗诸天,谓欲、色、无色三界梵王、帝释等,及道教天尊、真人、神君等。先圣,谓尧、舜、周、孔等。正神,谓岳渎、城隍等。贤人君子,谓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等。
△刊刻大乘经律论,所费百钱为一善。二乘及人天因果,所费二百钱为一善。若受贿者非善。印施流通者同论。〖解〗贿,谓取价货卖等。人天,谓佛菩萨所说五戒十善,及世间正法、《六经》、《论》、《孟》、先圣先贤嘉言善行等。
△建立三宝寺院庵观,及床座、供器等,所费百钱为一善。施地与三宝,所值百钱为一善。护持常住,不使废坏者同论。建立诸天、正神、圣贤等庙宇,所费二百钱为一善。用荤血祭祀者非善。
△施香烛、灯油等物供三宝,所费百钱为一善。
△受菩萨大戒为四十善,小乘戒为三十善,十戒为二十善,五戒为十善。
△注释正法大乘经律论,一卷为五十善。卷数虽多,止千五百善。二乘及人天因果,一卷为一善。卷多,止三百善。若僻任臆见者非善。
△自己著述、编辑出世正法文字,一卷为二十五善。卷多,止五百善。人天因果,一卷为十善。卷多,止百善。若谈说无益者非善。
△见伪造经,劝人莫学者为一善。
△为君王、父母、亲友、知识、法界众生,诵经一卷为二善,佛号千声为二善,礼忏百拜为二善。若受贿者非善。为自己,经一卷、佛千声、忏百拜俱一善。
△为君、父,乃至法界众生,施食一坛,所费百钱为一善。登坛施法者,一度为三善。若受贿者非善。为世灾难,作保禳道场,所费百钱为一善。若受贿者非善。
△讲演大乘经律论,在席五人为一善。人数虽多,止百善。二乘及人天因果,在席十人为一善。人多,止八十善。若受贿者非善。图名者非善。讲演虚玄外道,无益于人者非善。
△礼拜大乘经典,五十拜为一善。
△讲演正法处,至心往听,一席为一善。
△饭僧,因其来乞而与者,三僧为一善。延请至家者,二僧为一善。送供到寺者,一僧为一善。若尽诚尽敬者,一僧为五善。再三苦求而后与者非善。
△饭僧不拒乞人,平等与食者,二人为一善。
△护持僧众,一人为一善。所护匪人者非善。
△度大德贤弟子,一人为五十善。明义守行弟子,一人为十善。但明义、但守行弟子,一人为五善。若泛滥度者非善。〖解〗大德贤弟子,谓能续佛慧命,普利人天者是也。但者,明义、守行各止得其一也。

【杂善类】

△不义之财不取,所值百钱为一善。无害于义,可取而不取,百钱为二善。处极贫地而不取,百钱为三善。
△当欲染境,守正不染,为五十善。势不能就而止者非善。
△借人财物,如期而还,不过时日者为一善。
△代人完纳债负,百钱为一善。
△让地让产,所值百钱为一善。
△义方训诲子孙,一事为一善。大家禁约家人、门客者同论。
△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者,所出百钱为一善。图名利而募化者非善。
△劝人息讼,免死刑一人为十善,军刑、徒刑一人为五善,杖刑一人为二善,笞刑一人为一善。劝和斗争为一善。若受贿者非善。
△发至德之言,一言为十善。〖解〗如宋景公三语、杨伯起“四知”之类是也。
△见善必行,一事为一善。知过必改,一事为一善。
△论辩虚心下贤,理长则受者,一义为一善。
△举用贤良,一人为十善。驱逐奸邪,一人为十善。扬人善,一事为一善。隐人恶,一事为一善。见传播人恶者,劝而止之为五善。
△于诸贤善恭敬供养,一人为五善。见人侵毁贤善,劝而止之为五善。
△劝化人改恶从善,一人为十善。
△成就一人家业为十善,成就一人学业为二十善,成就一人德业为三十善。
△许友,义不负然诺为十善;义不负身命为百善;义不负财物寄托,百钱为一善。〖解〗然诺,如挂剑树上之类。身命,如存孤死节之类。财物,如还金幼子之类。
△有恩必报,一事为一善。报恩过分为十善。有仇不报,一事为一善。若怀公道报私恩者非善。
△着破补衣一件为二善,粗布衣一件为一善。若原无好衣而着者非善。矫情干誉者非善。
△肉食人减省食,一食为一善。素食人减省食,一食为二善。若无力办好食而减者非善。
△肉食人,见杀不食为一善,闻杀不食为一善,为己杀不食为一善。
△忍受人横逆相加,一事为一善。
△拾遗还主,所值百钱为一善。
△引过归己,推善与人,一事为二善。
△名位、财利等,安分听天,不夤缘营谋者,一事为十善。
△处众,常思为众,不为己者,所处之地,一日为一善。
△宁失己财,宁失己位,使他人得财得位者,为五十善。
△遇失利及诸患难,不怨天尤人而顺受者,一事为三善。
△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许牲祀者为五善。
△传人保养身命书,一卷为五善。救病药方,五方为一善。若受贿者非善。无验妄传者非善。
△拾路遗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
△有财有势,可使不使,而顺理安分者,一事为十善。
△权势可附而不附者为十善。
△人授炉火丹术,辞不受者为三十善。人授已成丹银,弃不行使者,所值百钱为三善。
△凡救人一命为百善。
附《莲池大师自知录》

   

【不忠孝类】

△事父母失敬失养,一事为一过。违犯义方之训,一事为一过。父母责怒,生瞋者为一过,抵触者为十过。父母所爱,故薄之,一事为一过。父母没后,应资荐不资荐,一度为十过。父母有失,不能善巧劝化,一事为一过。
△不敬养祖父母、继母,一事为一过。
△事君王不竭忠尽力,一事为一过。当直言不直言,小事为一过,大事为十过,极大事为五十过。违犯时王之制,一事为一过。虚言欺罔,一事为一过。
△不敬奉师长,一日为一过。不依师良诲,一言为一过。反背为三十过。若师不贤而舍之者非过。〖解〗反背,如陈相学许行之类。不贤而舍,如目连离外道师之类。
△兄弟相仇者,一事为二过。欺凌异母所出及庶出者,一事为三过。

【不仁慈类】

△重疾求救不救,一人为二过。小疾一人为一过。无财无术而不救者非过。
△修合毒药为五过,欲害人为十过,害人一命为百过,不死而病为五十过。害禽畜一命为十过,不死而病为五过。
△咒祷厌诅,害人一命为百过,不死而病为五十过。
△错断人死刑成,为八十过;故入为百过。错断人军刑、徒刑成,为三十过;故入为四十过。错断人杖刑成,为八过;故入为十过。错断人笞刑成,为四过;故入为五过。私家治责婢仆之属者同论。〖解〗错,谓无心。故,谓有心。
△非法用刑,一用为十过。无罪笞人,一下为一过。
△谋人死刑成,为百过;不成为五十过;举意为十过。军刑、徒刑成,为四十过;不成为二十过;举意为八过。杖刑成,为十过;不成为八过;举意为五过。笞刑成,为五过;不成为四过;举意为三过。
△父母溺初生子女,一命为五十过。堕胎为二十过。〖解〗上帝垂训:“父母无罪杀儿,是杀天下人民也。”故成重过。
△杀降、屠城,一命为百过。以平民作俘虏者,一人为五十过,致死为百过。
△主事明知冤枉,或拘忌权势,或执守旧案,不与伸雪者,死刑成为八十过,军刑、徒刑为三十过,杖刑为八过,笞刑成为四过。若受贿者,死刑为百过。以下俱同前论。诸枉法断事,随轻重,亦同前论。
△心中暗举恶意,欲损害人,一人为一过。事成,一人为十过。
△故杀伤人,一命为百过。伤而不死,为八十过。使人杀者同论。
△故杀有力报人之畜,一命为二十过,误杀为五过。故杀无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十过,误杀为二过。故杀微畜,一命为一过。故杀极微畜,十命为一过。使人杀者同论,赞助他人杀者同论,逐日饮食杀者同论,畜养卖与人杀者同论,妄谈祸福祭祷鬼神杀者同论,修合药饵杀者同论。看蚕者,与畜养杀同论。
△故杀害人之畜,一命为一过。误杀十命为一过。
△见杀不救,随上所开过减半。无门可救者非过。不可救而不生慈念为二过。〖解〗减半者,如杀有力报人之畜二十过,今十过是也。下以次减同上。
△耕牛、乘马、家犬等,老病死而卖其肉者,大命为十过,小命为五过。
△时当禁屠,故杀者,随上所开过加一倍。私买者同论。居上位反为民开杀端者同论。〖解〗加一倍,如杀有力报人之畜二十过,今四十过是也。下以次增同上。
△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者,一命为二十过。〖解〗如活烹鳖蟹、火逼羊羔之类是也。
△放鹰、走狗、钓鱼、射鸟等,伤而不死,一物为五过。致死,与前故杀诸畜同论。发蛰、惊栖、填穴、覆巢、破卵、伤胎者同论。发蛰等,因作善事误伤,非过。〖解〗作善误伤,如修桥、砌路、建寺、造塔,种种善事,本出好心,故不为过。然须忏悔资荐。
△笼系禽畜,一日为一过。
△见人畜死,不起慈心,为一过。
△见鳏、寡、孤、独穷民,饥渴寒冻等不救济,一人为一过。无财者非过。
△欺弄损害瞽人、聋人、病人、愚人、老人、小儿者,一人为十过。
△见人有忧,不行解释为一过,反生畅快为二过,更增其忧为五过。见人失利失名,心生欢喜,为二过。见人富贵,愿他贫贱,为五过。
△荒年囤米不发,坐索高价者,为五十过。遏籴者亦同此论。
△逼取贫民债负,使受鞭扑罪名,为五过。借人财物不还,百钱为一过。
△役使人畜,至力竭疲乏,不矜其苦而强役者,一时为十过。加之鞭笞者,一杖为一过。
△放火烧人庐舍、山林,为五十过。因而害人,一命为五十过。害畜,如前杀畜同论。本意欲害人命者,一命为百过。
△掘人冢,弃其骨殖者,一冢为五十过。平人冢,一冢为十过。太古无骨殖者非过。
△依势白占人田地、房屋等,所值百钱为十过。贱价强买,百钱为一过。
△损坏道路,使人畜艰于行履,一日为五过。损坏义井、凉亭、桥梁、渡船等俱同论。
△居上官,轻坏卑职前程,一人为三十过。枉法坏之者,为五十过。凡居上凌虐下人者同论。
△幽系婢妾,一人为一过。谋人妻女,一人为五十过。

【三宝罪业类】

△废坏三宝尊像,所值百钱为二过。废坏诸天、治世正神、贤人君子等像,所值百钱为一过。荤血邪神惑世者非过。
△以言谤斥佛、菩萨、罗汉,一言为五过。谤斥诸天、正神、圣贤,一言为一过。斥邪救迷,出于真诚者非过。
△礼佛失时为一过。因病、因正事非过。荤辛、酒肉、触欲,失时为五过。六斋日犯者加一倍论。
△毁坏三宝殿堂、床座、诸供器等,所值百钱为一过。诱他人使之毁坏者同论。见毁坏不谏劝为五过,反助成为十过。诸天、正神、圣贤等庙宇,所值二百钱为一过。荤血YIN祠惑世者非过。〖解〗诱,谓他本无心,我教彼为之。助,谓他先欲毁,我从旁赞之。
△占三宝地,所值百钱为一过。占屋宇者同论。
△新立荤血祭祀神祠,一所为五十过,神像一躯为十过。重修者,祠、像各减半论。〖解〗新立,谓非古原有,特地创造。
△毁坏出世正法经典,所值百钱为二过。二乘、人天因果,所值百钱为一过。
△谤讪出世正法经典,一言为十过。人天因果,一言为五过。
△吝法不教为十过,因彼不足教者非过。阻隔善法不使流通为十过。属邪见谬说者非过。虽属善法,时当韬晦,顺时休止者非过。
△诵经差一字为一过,漏一字为一过。心中杂想为五过,想恶事为十过。外语杂事为五过,语善事为一过。起身迎待宾客为二过,王臣来者非过。不依式苟且诵为五过。诵时发瞋为十过,骂人为二十过,打人为三十过。写疏差漏者同论。
△以外道邪法授弟子者,一人为二十过。
△著撰伪经一卷为十过。
△讲演邪法惑众,在席一人为一过。往彼听受,一席为一过。
△讲演正法,任己僻见,违经旨、背先贤者,在席五人为一过。
△著撰脂粉词章、传记等,一篇为一过。传布一人为二过。自己记诵一篇为一过。〖解〗一篇,谓诗一首、文一段、戏一出之类。
△传人厌魅、堕胎、种种恶方,一方为二十过。
△僧人乞食不与,一人为一过。非僧人乞食不与,二人为一过。无而不与者非过。不与而反加叱辱者为三过。僧不饭僧而拒绝者,一僧为二过。〖解〗上谓俗不斋僧,其过犹轻。下谓僧不斋僧,其过尤重。
△畜养恶弟子不遣去者,一人为五十过。弟子有过不训诲,小事一事为一过,大事一事为十过。

【杂不善类】

△取不义之财,所值百钱为一过。处大富地而取者,百钱为二过。
△欲染极亲为五十过,良家为十过,娼家为二过,尼僧、节妇为五十过。见良家美色,起心私之为二过。〖解〗此为在俗者。若出家僧,不论亲疏良贱,但犯俱五十过,起心私之俱二过。
△盗取财物,百钱为一过。零盗积至百钱为一过。瞒官偷税者同论。威取、诈取,百钱为十过。
△主事受贿而擢人官、出人罪,百钱为一过。受贿而坏人官、入人罪,百钱为十过。
△借人财物不还,百钱为一过。负他债,愿他身死,为十过。
△斗秤等小出大入,所值百钱为一过。
△见贤不举为五过,反挤之为十过。见恶不去为五过,反助之为十过。隐人善,一事为一过。扬人恶,一事为一过。有言责而举恶者非过,为除害救人而举恶者非过。
△刻意搜求先贤之短,创为新说者,一言为一过。于理乖违者,一言为十过。做造野史、小说、戏文、歌曲,诬污善良者,一事为二十过。不审实,传播人隐私,及闺帏中事者,一事为十过。全无而妄自捏成者,为五十过。递送揭帖,发人恶迹,半实半虚者为二十过,全虚者为五十过。言言皆实,而出自公心,为民除害者非过。
△募缘营修诸福事,而盗用所施入己者,百钱为一过。三宝物,十钱为一过。因果差移,百钱为一过。
△赞助人词讼,死刑成,为三十过;军刑、徒刑成,为二十过;杖刑成,为十过;笞刑成,为五过。赞助人斗争为一过。若教唆取利,死刑成,为百过;军刑、徒刑成,为三十过;笞刑为十五过。离间人骨肉者为三十过。破人婚姻为五过,理不应婚者非过。
△出损德之言,一言为十过。〖解〗如金陵“三不足”、曹孟德“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类是也。
△虚诳妄语,一事为一过。因而害人为十过。
△见善不行,一事为一过。有过不改,一事为一过。过不认过,反争为是,对平交为二过,对父母师长为十过。
△论辩偏执己见,不服善者,一义为一过。
△不教诲子孙,任其为不善者,一事为一过。容纵家人、门客者同论。
△大贤不师为五过。胜友不交为二过。反加谤毁欺侮为十过。
△恶语向所尊为十过,向平交为四过,向卑幼为一过,向圣人为百过,向贤人君子为十过。
△教人为不善,一事为二过。教人不忠不孝等大恶者,一事为五十过。见人为不善,不谏劝者为一过,大事为三十过。知彼人刚愎决不受谏者非过。
△造人歌谣、取人绰号者,一人为五过。
△妄语不实,一言为一过。自云证圣,诳惑世人者,一言为五十过。
△许友负信,小事为一过,大事为十过。负财物寄托者,百钱为一过。
△有恩不报,一事为一过。有冤必报,一事为一过。报冤过分为十过,致死为百过。于所冤人,欲其丧灭,为一过。闻冤灭已,心生欢喜,为一过。
△肉食,一食为一过。违禁物,若龟鳖之类,一食为二过。有义物,若耕牛、乘马、家犬之类,一食为三过。〖解〗以上谓市买者。若自杀食,在前故杀中论。
△饮酒,为评议恶事饮,一升为六过。与不良人饮,一升为二过。无故与常人饮,为一过。奉养父母、延待正宾者非过。煎送药饵者非过。
△开酒肆招人饮,一人为一过。
△五辛,无故食,一食为一过。治病服者非过。食后诵经,一卷为一过。
△六斋日食肉,一食为二过。食而上殿为一过。饮酒、啖五辛者同论。
△过分美衣,一衣为一过。美食,一食为一过。唯奉养父母非过。〖解〗过分者,谓富贵人分应受福,然于本等享用外,过为奢侈是也。唯除父母,不曰祀神、宴宾者,《周易》“二簋可享”,茅容蔬食非薄是也。
△斋素人,必求美衣美食,一衣为一过,一食为一过。〖解〗谓既知斋素,自合惜福。虽是布衣,必求精好,虽是菜食,必求甘美,亦折福故。
△轻贱五谷天物,所值百钱为一过。
△贩卖屠刀、渔网等物,所费值百钱为一过。
△拾遗不还主,所值百钱为一过。
△有功归己,有罪引人,一事为二过。
△名位财利,夤缘营谋而求必得,不顾非义者,一事为十过。
△处众唯知为己,不为众者,所处之地,一日为一过。
△宁他人失财失位,而唯保全己之财位者,为五十过。
△遇失利及诸患难,动辄怨天尤人者,一事为三过。
△祈福禳灾等,不修善事,而许牲牢恶愿者为十过。所杀生命,与杀畜同论。〖解〗十过者,但许愿时,心已不良故。至后酬愿宰杀时,另与杀畜同论。
△救病药方,不肯传人者,五方为一过。未验恐误人者非过。
△遗弃字纸不顾者,十字为一过。
△离父母出家,更拜他人作干父母者,为五十过。
△人授炉火丹术,受之为三十过。行使丹银,所值百钱为三过。实成真金,煎烧百度不变者非过。

【补遗】

△无故殿上行、塔上登者,为五过。殿塔上荤酒污秽者为十过。〖解〗故,谓烧香、扫地、讽经等。
△受贿嘱托擢官、出罪等,五百钱为一过。受贿嘱托坏官、入罪等,五百钱为十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莲池大师       修福)(五明学佛网:莲池大师       修福)  

 陈兵教授:莲池大师对“三教一家”说及儒、道的评判 

 其它:莲池大师思想研究(刘红梅)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檀波罗蜜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擅波罗蜜 

 蔡惠明居士:莲池大师的禅净思想 

 开愿法师:佛门里面好修福 

 张秉全居士: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略释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 

 林克智居士:莲池大师与云栖寺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莲池大师与云栖寺 

 大安法师:如何修福 

 大安法师:持戒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