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佛法的起落处


   日期:2017/7/5 1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里面所讲的解脱是现在,还是未来?是活着,还是死后?记得我19岁的时候,遇到一个人向我的同学提问题,他说:“你们佛法修到最后,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我的同学说:“是解脱、是成佛。”那个人又追问了一句:“何时才算解脱?何时才算成佛?”我那个同学当时回答了一句:“死了就解脱了、就成佛了!”

  当时我就知道他回答得不对,可是我自己也没有很好的答案来回答他,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放在我的心里。十六年了,因这个话题,又引出一连串的问题。

  我再给大家一个话头:“佛法的起落处是什么地方?”如果大家对这个话头的意思不明白,我可以解释一下:就是说你修学佛法,你从哪个地方下手?你圆满了,又落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落在什么地方算圆满?

  “佛法起落于何处?”或者叫做“佛法起落在什么地方?”起,起在什么地方?落,落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个问题你回答不出来,我可以告诉大家:你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用功!你也没有理解佛法的真实含义。

  学佛的意义在何处?你平时想开智慧,不在这些问题上面琢磨,那你在哪里用功呢?是不是坐在这个地方随着妄念跑?一会儿压一下子,一会儿跑一下子!就这样来来去去,几个小时过去了。

  因为你在静坐的时候有了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所以比不静坐要舒服得多。你以为这就是道,实际上头脑里面热闹得很!如此下去,何时能够入道呢?

  第一个问题大家还没有回答出来呀!佛法所说的“解脱”,是在哪里解脱?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死的时候解脱,甚至死后解脱,那你是自欺欺人!你活着的时候身体就不健康,你死了以后身体就能健康吗?你活着的时候就没有解脱,你死的时候就能够解脱吗?你活着的时候就没有入道,死了怎么能够入道呢?

  那么你们会问:佛法里面讲的“中阴超度”、“中阴成就”,难道是假的?我不否认有这么一个说法,可是你既然是一个年轻轻的人,又不是一个即将命终的人,为什么要把希望放在最后呢?为什么不把希望放在现在呢?

  你在这娑婆世界不能解脱,满脑子贪、嗔、痴,难道你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解脱?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贪、嗔、痴?你在这个地方就放不下,到了极乐世界就可以放下吗?在这个地方就压得你走不动了,又如何能够到极乐世界呢?你已经走不动了,岂能到达极乐世界?

  那么修学佛法从何处下手呢?你最后又落在什么地方呢?你怎么从心里下手?你以为天天念念阿(e)弥陀佛就是下手?你连阿(e)弥陀佛都念错了!整天念做阿(a)弥陀佛、阿(a)弥陀佛,连个阿(e)弥陀佛都不会念,还念个阿(a)来!

  整个佛法就是被一位所谓的大师把它给扭曲了,明明过去都是念阿(e)弥陀佛的,那个大师出现了以后,他在传教,现在全国上下、世界各地都在念阿(a)弥陀佛!既然你是传净土宗的,你知道临终从头上出去,往生净土,为什么嘴巴张那么大呢?(注:发a的音,力量从嘴里出去;发e的音力量震动上颚,传导到头顶上,从头上出去。)

  还叫大家观想肚脐眼儿,观想脚下,你把神识引到肚脐眼儿、引到脚下,临终是从肚脐眼儿、从脚下出去,进入饿鬼道、进入地狱!既然你知道修净土临终时从头上出去,为什么还让人家把神识守在肚脐眼儿、守在脚底呢?还让人家念阿(a)来?稍微明智点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师是假的!连佛法基本的理念都不懂。你一念e,头顶上的莲花就开了;你一念e ,整个力量就从头顶出去了!你们现在“a” 一下子,你们再念e ,念e 的时候,整个力量冲到头顶上,莲花苞胀一下子,一冲就冲出去了!你念a一下子,头里边的力量全部从嘴巴里面出去了。

  就算这一点我的理念错了,为什么你传净土的还要大家把神识守在肚脐眼儿、守在脚底呢?那不是把人家的神识引到下面去了?既然你传净土、知道神识从头上出去往生极乐净土,为什么还要把神识往下引呢?

  还把大家的希望寄托在死后往生极乐世界,佛法的起手是在当下,佛法的最终结果还是在当下!上上佛法的精神不提倡过去,也不提倡未来,只有当下!下手是当下,最后也是落在当下。你如果不承认这一点,你纵然修三大阿僧祗劫,也不会有丝毫成就!

  所谓的佛法承认有过去、有未来,那是对中下根器的人讲,真正上上根器的人,只有当下!当时神秀的弟子是上根器的人,惠能的弟子全部是上上根器的人。

  只有当下,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佛法说有“过去”,那是因为你已经把握不住了,虽然它有过去,如同没有。佛法说有“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你也没办法把握,只有当下。这是禅宗里面的最高境界,也是佛法的核心!

  你当下放不下,当下不能解脱。所谓的“当下”,是未来的当下,也是过去的当下。你能够在这一个当下入道,在下一个当下还是入道。也就是所谓的这一念入道,下一念肯定入道,也就能够念念入道!你既然一念能够入道,这一念和下一念、下下一念会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一念抓住,念念抓住;一念入道,念念入道。一个当下能够入道,每一个当下都能够入道!

  佛法最初是讲“当下”,后来为了更精辟地解释,又讲“刹那间”,刹那间比当下还要迅速。你能够在这一刹那间抓住,那么每一个刹那间都能够抓住。也就是说你今天会做的事情,不可能明天就不会做了;你只要是今天会做,明天、后天永远都会做!

  如果你下手的功夫不是在当下,而是在回忆过去、渴望未来下手,这已经叫做邪见了!如果你成就了以后,在行愿的时候,还是落在当下。你只有时时刻刻在当下,才能够使功德圆满。

  佛法上讲的当下,不是社会上说的那种“现实”,给人家介绍佛法千万不要介绍错了。我听到有个出家人给人家这么介绍:有个俗家人问他佛法讲的“当下”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就是要现实一点,这就是当下!”我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一个出家人向一个居士这样介绍。尽他妈的胡说!“当下”怎么是“现实”呢?这个人还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和尚在传教!

  佛法里面讲:“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呀!宁可不让大家信佛,也不要让大家信了“邪佛”、入了邪道。我们佛教里面很多人抱有这样的观念:“他虽然讲得不对,是邪知邪见,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他所讲而信佛了!”你这种“信佛”有什么用呢?你信的是邪佛,还不如不信!也就是说你一入手、第一次接触、一上道就是邪道!还不如不上道,不如不信佛。

  你站在那个地方不动,有一个真正过来人一带你,就进入了正道了。你说与其站在这个地方不动,不如跟着一个邪的老师跑,那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多经书你不读,光去读人家的“注解”!为什么过去的祖师爷们呕心沥血,把那些(佛经的)原文、原著保存下来,刻成碑文?他就是怕以后有人篡改,根据自己的思想来解释扭曲佛经。

  我们必需要先读原文,再读人家的注解,如果你先读人家的注解,就容易被人家的思想牵着跑,进入人家的思维方式、进入人家的思路了!你如果先读佛经,你就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思维方式,然后你再去读人家的注解,你就有能力鉴别了。

  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临终,注定你这一生一事无成。你想在修行途中有丝毫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想起禅宗的思想境界,真的是让我信服得五体投地!可是又没办法讲给众生听。不要说我了,就连过去的祖师爷、佛菩萨都拿众生没有办法!我这也是看破了,没放下,明知不行,还要讲。

  有时候我想:有些信徒跟随我身边这么久了,连佛法的真实含义还不明白。有一天出去了,有人问你跟了万行身边多久了?一年、两年!如果你来讲法,明眼人一听:万行狗屁不是!人家问你一句:你在万行身边,万行对佛法的起落如何解释?你说“临终解脱”。人家说万行啥也不是!

  就像过去马祖禅师问他身边的一个小和尚:你过去在哪里用功?佛在何处啊?你师父是怎么教你的?小和尚回答:佛在西方!马祖说:“你师父狗屁不是!”多丢师父的人?!这个小和尚不服,你竟敢骂我师父!难道我师父说得不对?我回去问问师父。

  回去后对他师父说,马祖骂你什么都不是!师父说马祖问什么来?小和尚说:问佛在哪里?师父告诉他:佛在眼前!小和尚一听,哎呀!这个回答好,马祖听了肯定高兴!于是小和尚又跑到马祖那里,马祖问他:你师父怎么说的?他回答说;佛在眼前!马祖说:这个老头这么狡猾!

  但马祖知道小和尚的师父所说的真实含义。实际上他是说佛在自心,自己就是佛。这位老和尚很婉转幽默,我的眼前是你,你的眼前是我,你就是佛,我就是佛!他只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心就是佛。我们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只会拿着别人嚼过的东西,自己来嚼!你问他怎么下手哇?回答:从心下手,具体下手的办法根本不知道!

  试问在座的大家,你修行几年了?既然你知道从心下手,为什么修行几年了,一点境界都没有呢?可能你会为自己开脱说:一切有相皆是虚妄,境界是不究竟的东西。可是你连不究竟的境界都没有!

  境界是必须有的,它叫做“沿途风光”,是上路的标记。譬如说你没到翁源县,你到了官渡,就知道离翁源县城还有三十公里;到了翁源县加油站,离县城还有两公里。这就是沿途风光、这就是标记。

  为什么古人讲三界二十八重天,天天有不同的境界呢?你进入哪个禅定,你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反应,丝毫不会错的!你自己没有反应,就说那些境界是假的,还用《金刚经》上的话来应付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有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人家已经修到那个音、色的境界了,我们现在哪里有音、色?眼睛一闭呀,眼前是一片漆黑!往那里一坐,满脑袋浑浑噩噩!

  看看大家的眼睛那么昏暗,哪有一个是亮晶晶的?那有一个有神的?

  你为什么要把解脱的希望放在临终呢?你这是放纵自己!就像你今年没把这件事情做完,留到明年做;到了明年还是没做完,你又说明年做;明年复明年,总也做不完。为什么说修行要“如救头燃”呢?如同救头上的火一样,刻不容缓!所谓“火烧到眉毛上来了”,一分钟、一秒钟都不能够等了!

  一个真正用功的人、一个真成就的人,他们都是起于当下,落入当下。佛法不是不承认三世因果,也不是不承认昨天和明天,但是昨天和明天对我们来说意义都不大,只有当下。

  “当下”很快就过去了,如果你真的抓住了当下,也就意味着你“过去”都抓住了,都没有空过!因为当下,它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如果你今天活得有意义,当明天你回忆它的昨天(也就是今天)的时候,也就非常有意义了!

  心中有事不等明天,今天不寄未来,过去之事不存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你把它存在现在这个心里,还有什么意义呢?明天的事、未来的事,你知道中间会有多少变化呢?佛门里面讲“念念不同”啊!前念和后念都没有一个相同的!你怎么把握得住呢?!

  为什么人家说因果不是固定的呢?有的说:“因果定了”,实际上这也叫做邪见。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不能够接受这个观点、不承认这个观点,你永远活在自己的枷锁当中走不出来,你这个当下没有把握好,不要紧,你马上再把握下一个当下,你总有一个当下能够相应、能够把握住。一旦掌握了一个当下,你就很快会掌握第二个当下、第三个当下!

  临济祖师告诉大家一句话;“吹毛用了,急需磨”,何为“吹毛”呢?古时候非常锋利的宝剑,从头上拔一根头发,对着剑刃一吹就断掉了。他说这么锋利的宝剑,用完了以后还要及时保养、及时磨,否则的话,你的宝剑即使再锋利也会慢慢变钝的!这么锋利的宝剑用了还要及时保养、及时磨,何况我们一个凡夫俗子,怎么不需要随时随地、每时每刻来保养、来观照自己的心念?要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不是说你大彻大悟了,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刚才讲到“现实”与“当下”,它们有本质上的区别。“现实”原本指客观存在,而社会上所讲的“现实一点儿”,带有刻意、强求和急功近利的意味!佛法所讲的“当下”,那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是一种超越、一种洒脱、一种自在,而且是一种无碍!

  实际上净土宗也不是说只有在临终时往生极乐世界,因为现在众生的根性太差了,有些祖师爷出于慈悲、出于方便度众生,他知道你这个根器不行,活着的时候不可能了脱了,达不到你的愿望了。怕你退失菩提心,他就善巧方便说你生前好好念佛,临终能够往生净土。结果长期这样说,你也这样说,他也这样说,大家以为这就是净土宗真正的精神,是死后成就!

  过去的祖师爷明白是为了方便这样说,现在的大和尚,他不明白,他以为净土宗的境界就是这样。好多人都说禅、净、密是不一样的,不能共容共处。净土宗讲“净念相续,花开见佛”,那跟禅宗讲“当下顿悟”,密宗讲“即身成就”有什么区别呢?

  是因为我们知道的佛理太少了,每天待在自我内心狭小的空间里面,不接触外面的佛理。譬如说你是修净土的,就不看禅宗的书;你是学禅的就不读密的书。有个成语叫做“夜郎自大”,现在许多学佛的人都犯这个毛病。而且有很多师父为了抓信众,强调一门深入,不让看经典、不让看某某菩萨的著作,某某论也不要读,某某法师开示也不要看。

  不怕你看,就怕你看不懂!一个真正的法师,怎么会怕自己的徒弟多接触外面的人、多读外面的书呢?你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的父母亲怕我们多读书吗?又不是像现在社会上那么多黄色的书,父母亲不让我们读,怕我们中毒了。我们读的都是佛书,而且是几十岁的成年人在读佛书!你学佛只有先广、先博,然后才能够专一。

  你从来没有见过佛经,当你得到一本佛经后,高兴得又跳又叫:我这一下可得到最好的宝贝了,世界上只有我手里的书是独一无二的!当有一天你再往前走,看到前面还有经书,拿到手里一看,发现比你手里的经书还要好!再往前走还有更好的东西。

  为什么你不往前走呢?因为你认为你手里的第一本书是最好的,你认为你的师父是最伟大的,你认为你自己是最聪明的,所以你就不愿意继续往前面探索了。譬如说我们都认为佛经是最圆满的,难道道教里面的经书就不是智慧的结晶吗?难道《圣经》就不是智慧的显现吗?

  过去修行人门户之见特别厉害,现在不同了,那是因为时代进步了,你不得不开放。你再抓住手里仅有的一本书,一直读下去,不再接触外边的书,那你将来就没有办法迈出自己心灵的空间!你以为念句阿弥陀佛就能够成佛了,你以为盘个腿就能够成道了,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理不明,路就没有办法清;路不清,你就没有办法入。你既然没入,又如何出来?就算是你出来了,最后还有“画龙点睛”的那一刻!你出来了,你站在哪里呀?你落在哪里呀?就像上次我问知客师一样,我说:这个大殿里哪个位置是我的呀?我应该落在什么位置呀?在这个问题上我就是个外行,我不懂,我就不知道我的身份应该站在哪个位置。

  你说你学佛开悟了,走进去了,又走出来了!我告诉你们,你们出去也可以考考人家,你听到某某某开悟了,你给他顶礼之后,问他:你现在落在什么地方啊?他如果说“落在念佛上、落在打坐上”,你就知道他是什么层次了。

  不懂就问,你能问是一件好事情,就算是我答得不对,你以后还可以看经书;你觉得不满意,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以后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佛法有起有落,最终的落,一定是落在最初的起点上!

  我们今天就讲这么多了,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说出来一起讨论。不要以为自己讲得不对就不讲。你们认为谁讲得对?难道你们认为万行讲得对?那只是你们认为。我所讲的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也不能够代表佛的观点,只是自己学佛以后,领悟到的一点心得体会罢了。

  道芳,你再讲讲,你修行这么多年了!(道芳师:……)好,你明天给我们讲一讲念佛的体会,你不是整天念啊(a)弥陀佛吗?跑到那个灵通岩那儿搞了几个月,又跑到青山那儿搞了一年,到处跑着念佛。到处忙着盖房子,哪里有心念佛?累得个半死!房子盖好了,住上一段时间,又不安心,又跑到一个新的地方,又盖房子……

  我给你讲我个人的一个故事,我出关的当天,有我的几个师兄弟来了,还有几个同学也来了,他们来迎接我出关。那天出关的时候,有三千多人。晚上人走得差不多了,我有个师兄问我一句话:你闭关三年住在山洞里,几乎不见人,所见到的也只是护关人员,今天突然见到这么多人,你紧不紧张?习不习惯?

  当时我回答他说:这句话如果是别人问我,我也许细心、耐心地回答他,但是你问这句话,我就要骂你!我就懒得回答你。接着我回答他一句,我说:“目中无人”!他听了以后,马上合掌说:明白、明白、明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佛法)(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佛法)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