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金刚经》要义:扫一切相,破一切执(六)


   日期:2017/7/9 16: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6.破执相修行

  修行当然也包括布施,本来第五部分“破执相布施”可以与这部分内容合并在一起的,为了论述的方便和不使各部分的篇幅过长才分开来写。

  《金刚经》提到的修行,除了布施之外,还有庄严佛土、普度众生等等。在《金刚经》中,佛陀与须菩提有这样的问答: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在后面,佛陀又强调: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这些话的意思是:菩萨不应执着于修行之相,不应着意去庄严佛土,而是随缘而行,庄严不休,这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宇宙间一切万法其实都没有实体的存在,如果心中执着于庄严佛土的念头,就有庄严和被庄严两种法相生起,就有了能所的分别,如此就不是真正如理如实的庄严佛土了。如果能做到心常清静,不着一相,不执一念,这就是自性庄严,佛土庄严了。这与《维摩诘经》所说的“心净则佛土净”的内涵是相通的。

  说到佛土,大家马上会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对于修净土宗的佛弟子来说,西方极乐世界已经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他们学佛修行的动力,也是他们学佛修行的最终目标。在虔诚的净土宗信众的心目中,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成佛,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的精神生命,促使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精进念佛修行,行善积德,以积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福德资粮。尽管末学不修净土宗,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头,但末学真的非常佩服那些虔诚的净土宗信众,觉得他们的信仰很了不起、很伟大。同时,我更敬佩慈悲伟大的佛陀,为迷惑颠倒、流转生死的苦难众生开设了这样一个简单可行的方便法门,使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因弥陀净土法门而自在解脱,离苦得乐。

  但话说回来,如果从般若法的角度谈净土,净土就有真谛和俗谛之分,能读懂《金刚经》的佛弟子应该能明白这一点。如果从真谛说,即从诸法实相(真如法性)角度谈净土,那么,真如法性遍一切处,遍满十法界,法性即空性,空性即真心、清净心,只要心性清净,无论何地何处都是佛国净土,佛国净土与空性同在,与真心、清净心同在,心外无净土,空性之外无净土,净土即空性,净土即真心、清净心,换句话说,唯心净土,心净则佛土净。照此说来,似乎不必设置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必设置其他佛国净土。为什么佛教偏偏要设置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还要设置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用意何在?

  这是因为,唯心净土只有上上根之人才能证入,中根下根之人,尤其是文盲、半文盲之人,理解不了这么深奥的般若法,理解不了大乘佛教的缘起性空的理论,达不到“性空”的智慧境界,总是不能放弃对形相的执着。西方极乐世界和十方三世一切佛国净土就是为这些执着于形相的中下根之人而设置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度中下根之众生,慈悲的佛陀只得投众生之所好,用方便法门随缘度化众生。

  从真谛说,心外无法,心外无净土,自性即弥陀,自性即净土;从俗谛说,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性和喜好,心外不妨有西方极乐世界,不妨有无量佛国净土。这种真俗并举,有无不二的教法正是佛陀教法的高明之处。作为教育工作者,末学特别欣赏赞叹佛陀高超的教育方法。佛陀不但是伟大的宗教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法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真的让人拍案叫绝,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末学是修观世音法门的,在做日常功课时,无论念哪种经咒,必先恭恭敬敬地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不仅仅是修行仪轨,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佛陀的崇敬和赞颂。

  末学是正式皈依的佛弟子,接触佛教已经将近二十年,正式学佛修行也有十几年了,尽管自己心里早就皈依观世音菩萨,但正式举行皈依仪式却是很晚的事。并非不想早皈依,而是机遇没成熟。末学皈依那天,师父专门为我一个人在寺庙的观音殿举行皈依仪式。皈依仪式结束后,我与师父闲谈,说到我的母亲是修净土宗的,是虔诚的净土宗在家弟子。师父马上接口说:有文化的人不要修净土宗。我明白师父的意思,他不是说净土宗不好,而是说净土宗不适合我。师父知道我是高校教师,有更适合我修学的法门可供选择。我回答师父说:我没有修净土宗。我早就知道念佛法门不适合我。实际上我刚开始接触佛教是从阅读净土宗的书籍开始的,但我所接受的教育对西方极乐世界无法生起实信。后来读了般若类经典后,才真正找到了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真正被大乘佛教的博大精深的义理所折服,从此对佛教产生了真正的信仰,并走上了佛学研究之路。

  以上文字应该不算题外话,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佛国净土这一概念的真俗谛含义,正确认识何谓庄严佛土。如果大家明白了净土的真谛义,就知道净土也是无实体、无自性的,其自性本空,无所谓庄严不庄严,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庄严的不是外在的净土,而是自己的心性。心性怎么庄严?这就涉及到《金刚经》提到的如何持守心念,如何去除妄念惑心的问题了。消除妄想、分别、执着,使心性清净无染,这就是庄严自心,庄严自心即是庄严佛土,因为唯心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修行的关键在于修心,在于正确地持守心念。在《金刚经》中,佛陀这样说: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这段话的意思是:菩萨在修行时应当远离一切法相的分别执着来开发其无上的正等正觉,即不应当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尘外境,只有于一切外境都不执着,才能远离妄念,生起清净心。假如心有所执着,那就不是菩萨持守心念的正当方式。

  菩萨修行时不但不能执着于外境外尘,也不能贪着福德。佛陀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确确实实没有了万法的虚妄分别执着的存在,这才叫做菩萨。真正的菩萨是不受有为福报的。菩萨对于所做的功行福德,在心中未有任何执着贪求的念头,这就叫菩萨不受有为福报。

  菩萨修行实践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普度众生。在《金刚经》中,有关度众生的言论较多。菩萨应当怎样度众生?佛陀说: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上述这些言论都是要求破执相度众生的,意思是说,菩萨应发起一个广大无边的心愿:我要度脱九类一切众生,使他们进入涤除一切贪嗔痴慢疑的无余涅槃中,这样度脱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事实上却从未感觉到有众生得以度脱。这就叫不住相度众生。不住相度众生即是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度众生。菩萨在度众生时不能有自己正在度众生或已度了多少众生的念头,这叫离我相;不能有对方在被我度或已被我度的念头,这叫离人相;对众生一视同仁,不能根据众生与自己关系的亲疏厚薄来决定先度谁后度谁,或度谁不度谁,这叫离众生相;不能想着自己度众生已度了多久,还要度多久,这叫离寿者相。

  开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我应当度脱一切众生,使其归于涅槃,众生虽然已度脱入灭,却好像根本没有众生得到灭度,即虽然度了众生,但没有众生得度的心念。若有众生得度的想法,就着了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着了四相,就不是菩萨了。从真实义上说,实际上没有众生得度,没有众生开发无上正等正觉,因为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众生不是众生,也并非不是众生,不可执着众生之相,生发众生之念,所谓众生都只是虚幻不实的假名而已,只是随顺世俗才称之为众生罢了。

  如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度脱众生。因为确确实实没有众生是如来所度脱的,假若有众生是如来度脱的,那么如来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的分别执着了。如来说“我”时,他心中并无一个真实存在的“我”的念头,可是凡夫说“我”时,他心中的确有“我”真实存在的念头。所谓凡夫,也只是一个虚幻不实的假名而已,并没有凡夫的实体存在,只是为了随顺世俗才称之为凡夫罢了。

  要破执相度众生,还得明白一个道理:不是谁度了众生,众生得度也不是谁度的。众生皆有佛性,是自性自度。并且,众生必须自度,不能等待他人来度,也不能依赖他人的救度。佛菩萨度众生只告诉你如何得度的方法,能不能得度还得靠众生自己,正所谓“师父领入门,修行靠自己”,自己不好好修行,光听人说修行的好处是得不到实际利益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刚经       要义)(五明学佛网:金刚经       要义)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九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八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七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六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五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四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三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二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一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集 

 慈法法师: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九集 

 李利安教授:《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