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忏云法师:十二因缘


   日期:2011/1/30 12: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忏云老法师开示─十二因缘

  敬录自 忏云老法师开示录《莲音》

  十二因缘,追究宇宙人生、我们今生,怎么有今生呢?古代帝王,也有很高超的,他自己说不幸生在帝王家,生在帝王家他以为不幸,有人还羡慕帝王啊!种种的宇宙人生从哪儿来的?我们今生怎么投生在这个世界、这个国、这个省、这一县、这一市、这个家庭中呢?佛说一定有过去种种思想作用,不过这些心理作用,都不知道自己有佛性、自性,像达摩祖师面壁那个壁一样,平坦的、清净的,和佛一样。总说过去生中,这些思想都无明,不明白自己能成佛、自己有佛性的种种无明。不明白就是无明、糊涂了,就有种种不合理的行为,就是“无明”缘“行”。无明是惑、行是业、今生投胎第一念就是“识”。我小孩的时候,都问小孩从哪来?当年在北方,我问堂嫂,小孩从哪来的呢?说是十字路口捡回来的。来到本省也是,说捡孩子。从何处捡来的?从街上捡回来的。不晓得小孩是生下来的。以后大了才知道,我想这怎么回事?人怎样生呢?进一步信佛才了解,哦!都是由过去生的无明和行为,迷惑的心理、颠倒的行为,死了之后,渺渺冥冥、幽幽荡荡,经过中阴身,或是阴曹地府。投生之前,就看见天地一片漆黑,但看远远的有一点点亮光,男女在那里拥抱,到男精女血交合的时候就投生、投胎了,这投胎的第一念就是“识”。从第二念起到三十五天之内,有胎胞,叫“名色”。胎胞的心理作用不那么清楚分明,但知道冷啊、热啊、苦啊,那个心理但有些名字就叫名;胎胞叫色,这是第二念到三十五天。三十五天以后就有眼耳鼻舌身意,变成胎儿了,叫“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怎么叫六入呢?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作用。比如在街上走,看见一个女孩子,眼就入;研究她的声音,耳朵入;研究她化妆品的味,鼻子也入;活鱼八吃、熊掌猴头,舌就入;色声香味触落在心里,从心里再起第二念、从心里再现,就是法、法尘。前五识:眼看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这是第一念;落到心里,从心里再现,这是法尘。色声香味触都是第一念;法尘是落到心里、由心里再现,这些都能染心,叫六尘。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入六尘,叫六入,这还是在胎中。进一步,生下来到两三岁之间叫“触”。从四、五岁到十三、四岁叫“受”,他有感受。十五、六岁开始就“爱”,过年要妈妈给买衣服,要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皮鞋、什么样的手表,但是对男女还没有强烈的爱。到了二十岁以后,就是“爱、取”,进一步再去追求;就“有”,有就是造业了、有生死业。来生再“生”、生了再“老死”。如此,无明、行属于前生的惑业;识、名色、六入、触、受属于今生的果报──惑业苦。在果报中又起爱取有,就是今生的惑业。果中再起因,来生再生老病死,就是来生的果。就这么循环不息啊!

  讲到十二因缘,说是我们生从何来呢?是自己无始劫来的惑业;可是对父母,我们还得要尽孝。虚云老和尚参禅,都讲空,参个“无”字,而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为报亲恩。来果老和尚也是禅宗。这是当代两位禅宗的高僧。来果老和尚割肝给母亲吃,母亲吃了病就好了。第二次割肝,母亲不吃,说:“孩子,妈妈宁可死,再不吃你的肝。”以后母亲故去了,他就出家。那么了生脱死要断无明和行,也就是今生的爱、取、有;要是行菩萨道,第一先讲孝顺父母。两方面都能兼有,又能行菩萨道、又能了脱生死,这才好。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银幕上白白的,电视荧光幕也是,所现的影像有,都是如梦幻泡影。实际也是如此,人生就是一场戏,好比电影电视的演员,导演告诉今天要穿什么衣服,穿得不对、再改一改、改了就演,演的时候说是:你要笑、大笑、要哈哈大笑!完了,还不够,还叫你哭,稍稍哭一会、接着要特别悲伤的哭、哭得都要撞墙、以后哭得趴在地下起不来了。都是随着导演演嘛!演完了悲剧,回家买东西给妈妈,哈哈大笑。演了喜剧,半路上,好比摔一跤,回家好疼,一夜睡不着的叫。这些喜怒挨乐,都是如梦幻泡影;心里的本体没有这些,就像镜子的玻璃本体没有这些影相。所以“有”也是如幻。

  教不外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这是佛的言教最基本的。藏教是生灭的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生灭的六度。通教是思议不生灭的四谛、十二因缘;理六度──无生而生的六度,也是无生、三轮体空。就如我布施的东西,我要是不布施它也是没有了。比如五十年前,在东北故乡我的东西、我的什么,现在都空了嘛!体会体会事六度,确实三轮体空,就是理六度。这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叫谛、缘、度,普通说是小乘、中乘、大乘的修行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忏云法师       十二因缘)(五明学佛网:忏云法师       十二因缘)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因缘 

 其它:十二因缘与大乘三系(杨云唐) 

 其它:十二因缘(潘宗光教授)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0 十二因缘 第十二项 老死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9 十二因缘 第十一项 生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8 十二因缘 第十项 有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6 十二因缘 第八项 爱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5 十二因缘 第七项 受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4 十二因缘 第六项 触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3 十二因缘 第五项 六处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 十二因缘 第四项 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