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恒传法师:对病痛与死亡的思考


   日期:2017/7/14 1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病痛与死亡的思考

  ——恒传法师

  时间:2017年3月21日

  地点:新郑观音寺官方微信群

  参与:全体群员

  开示:恒传法师

  一、生死无常

  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急于和大家见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想就病痛和死亡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这几天我的心很痛,亲眼看到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病人,为他们的病痛心痛,为接触佛法却无力回天的机缘而心痛。前几天有几个中年人,一个男众死于脑出血,四十多岁;两个女众死于乳腺癌和子宫癌,她们都才三十多岁;还有一个更年轻,二十多岁死于淋巴癌。

  每个修学佛法的人都知道世间无常,定业难消的道理,可是我们也都知道命无定命,相无定相这个道理。万事万物并非都是绝对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拿出一点智慧,用真心去面对、去解决,提前预防,还是有希望能改变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想法是否正确。

  二、病因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病的发病原因。

  从世间法来讲,诸如常生闷气、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工作学习过度劳累、自我压力过大、工作环境差、久站或久坐且姿势不端、生活规律严重失调等,这些身体的、心理的、环境的因素长时间积累,不去解决,不去释放,最后病症爆发,匆忙赶到医院,医生说:你回去吧,医院没法再治疗了。

  从佛法来讲,众生无明不知世间本质,不畏因果,不惧轮回,不净自心,不修道业,造诸恶业,流转生死。佛言:人皆有死岁,有死月,有死日,有死时,众生亦不知亦不畏,亦不行道,亦不持戒,东走西走,忧铜忧铁,忧田宅奴婢,但这些只是更加增人苦恼,为自己种下畜生习气;众生多贪多嗔又多愚痴,故长寿短寿恶业善业。若有人过去世时常杀众生起不善业,常诽谤圣人,又种地狱种子。往来六道,经历种种苦痛。

  三、如何面对疾病?(生病的契机)

  这时候他才想起佛法和中医,也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提前保健身体,为什么不提前接触佛法,接触中医等。他后悔的有没有道理?我说没有。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深入其中。

  一方面佛法和中医是他的下下等选择,对佛法和中医不了解,只是幻想,幻想佛菩萨给个灵丹妙药,自己的病一下就好了。对因果,对万物实相不了解。

  另一方面是对病没有深入了解,不能反观自己的病因,对生病的抗拒和怨天尤人只能加剧病苦。

  只有你对这两方面有深入的体悟,才能体会人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的感受,才能寻求解决办法,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

  四、如何治疗(原理)

  1、佛医

  佛菩萨有“大医王”之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菩萨善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视众生之病而授与药方,使之乐服,治疗众病,所以用‘大医王’来比喻。在《杂阿含经卷十五》中就以大医王所具有的四法成就比喻佛菩萨之善疗众病,即:(一)善知病。(二)善知病源。(三)善知对治疾病之法。(四)善治病已,令当来更不复发。

  也有专门把药师如来成为“大医王”的。药师如来十二别愿中第七愿就是‘除病安乐’的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在《大藏经》中所收录有关医药的典籍非常多。如《佛医经》一卷、《医喻经》一卷、《治禅病秘要经》二卷、《疗痔病经》一卷、《啰缚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二卷、《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一卷、《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一卷、《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咒齿经》一卷、《咒时气病经》一卷、《咒目经》一卷、《咒小儿经》一卷等,居士们若有兴趣,都可以翻阅读诵。

  “佛为大医王”,不是一个比喻性的描述,而是对佛法的本质和功用的最准确的揭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我们利用佛法消除业因的层面来帮助解决一些众生的疾病问题,是以此为方便,接引众生,让他们因病缘而趣入佛门,使其知晓一切无常,世事皆苦,生起出离之心、慈悲之心、菩提之心,精进修行,了脱生死,终证佛果。

  说众生本性与佛无别,只因无明覆盖,妄想执着才流转流浪生死业海,我们每个人不是身病,就是心病,都有病。佛法因缘应世就是来解决这些病苦的。从本质上讲佛法是一门彻底根治众生疾病的完备的、多层次的医学。《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佛如医王,法如良药,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药禁忌’。

  佛医和中医具体怎样治疗病苦呢?佛医咱们上一期《缘苑圆》书上有专门的文章《佛法大医王,如何治疗身心两大病痛》,具体的可以翻阅上一期书。

  各类病症通过佛法摄受而变化,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正知正见信佛的根基;

  2、由和合清净福田僧来主持佛事;

  3、必须到法会现场;

  4、真心忏悔,深信佛法;

  5、要有大愿。

  其实只要把心沉淀下来,参加具备摄受力的法会或专场佛事之后,身心磁场马上变化,很快就能感觉到不一样,感受到佛力强大的摄受力。

  2、中医

  中医可以通过中医理疗。中医我有研究,但不深,讲的一些东西可能会有偏执。望大家见谅,我们互相学习。

  有的人腿疼、腰锥间盘突出,一般情况下腰如果出了问题,首先脚、腿麻木,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出现腿瘀等情况。

  有的胸椎出问题,然后头晕、胳膊麻,抬不起来,手木……这些病说起来很难,只要用对方法,也很简单。

  例如中风病人,我可以做个实验二十分钟让他手抬起来。要想把这个人的病治好,怎么做?看到这个人,然后观骨法,把他的整个肉抛掉,内脏等扔掉……,看哪个骨骼出了问题。尤其颈肩腿这个病,必须把他的肉皮全部展开完,开始定位哪出问题,用中医把穴位一打开,一上手就见效果,不会出问题。

  3、佛医跟中医并用

  我医学知识不深厚,可是你只要一说问题,我就知道那个开关在哪,能把这个活动开。这就是佛医跟中医的结合点,很神秘。说神秘,其实也不神秘,就是一张纸,一点就透的东西。佛医和中医的共同本质就在于一颗心,能把这颗心运用好了,就能利益无量众生,救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我不单单是中医上的一点东西,我是把佛医并用到一起了,以佛医为主中医为辅的办法去走了。只要我们把佛法深入学好的情况下,只要懂佛医,那么中医也就会明白一些关键点,治病救人也会更得心应手。

  就比如,你只要会佛法,那么自然学也会明了,自然学包含很多,比如风水,玄学等。佛法包含了万物万象,它不单单是一种教育,或是一种文化,它是更深层的一种哲学,揭示了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如果我们没有深入进去的话,是很难知道佛法的奥妙,很难把它的精髓提取出来,并运用于实际的治病救人中。

  但这也不是说有了佛法就不设医院了,不是这样的,看事情不要偏执,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中医和西医的辅助,这样结合起来运用,在治病救人的视野上也会更宽广,造福更多的众生。

  五、怎么做?(实践)

  现在我们既然接触了佛法,就应该知道该怎么预防疾病了,平时在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放松身心,学会减压。可以到寺院听经闻法,在法的摄受下静坐打拳,爬山或和法师们聊天,或者和朋友聊天,运动等。总的一句话,把一切全部都放下(每月五天)。

  二、中医理疗,清肝疏胆,梳理经络,排寒祛湿。

  三、生活、饮食、睡眠规律,顺从自然规律生活。

  四、亲近自然。

  五、读诵经书,开阔心胸。

  今天大家在一起,也许不止学到佛法,还学到怎么样治疗自己的身体。明了自身解脱疾病束缚的方法,我们就明白,好好守护这颗心,避免造业,同时积累福报。在同样的条件下,福报大的人比福报小的人更容易躲避病灾,即使有病,也很容易治愈。否则平时尽情享乐造业,到了危急之时,临时去要烧香抱佛脚,多是难以奏效的。

  修行还是要把功夫放在平时,放在当下。

  希望诸位身心皆能安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恒传法师       因果)(五明学佛网:恒传法师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