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今世的逆缘改善道


   日期:2017/7/15 2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世即是现世,就是我们现在活着的时候。今世的逆缘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遇到的逆缘和阻碍。比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遇到外界的因缘,给我们设置的很多障碍,还有平时我们现实生活之中遇到的比有毒的食物还可怕的事物,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很容易生起不安。

  比如对于一位非常注重自己名誉的人,突然通知你被撤职了,你以前的理论和做法都被认定是错的,这人也许会出一身冷汗,也许会精神崩溃;对利益很看重的人也是,非常害怕失去利益的心理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对相关的状况非常敏感,如果突然有人说你的公司破产了,或股市跌盘了,这人也许会走向极端;感情也是一样,非常重视感情的人,就怕失去自己心爱之人,如果突然有人说他的心爱之人跟别人跑了,或出轨了,那他整个人一下子就不行了。

  从古至今,高到皇帝低到乞丐,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远到天边近到眼前,人人的生活当中都会遇到类似问题。而遇到问题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和生活都是流动性的、依靠性的,同时生命是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还是依靠着外器的世界而存在着,外器的世界恰恰是容易变动的,因此我们的生命也是容易变动的。

  外界和生命的变动是一种自然性,因为,外界和生命都是有因有缘而形成的,不是无因无缘而来的,依靠因缘而来的万物都会有聚散的,这是不可抗拒的。

  所以生活中的重点不在于如何避免易变性,而是怎样去面对必然的改变,就像要面对我们的成长,而不是去抗拒成长。

  我们人身之中无法抗拒的就是生老病死,一切的真理和信仰都不能否定和抗拒生老病死,而是在讲述如何面对生老病死,否定是徒劳的,试图避免也是徒劳的,这些企图都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不可避免的事转化成正面的作用?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遇到的所有逆缘和阻碍就像一种有毒的食物。平常把毒药举到任何人面前它都是让人发抖的一种危险事物。如果,有毒的食物放在你的面前,你如何去处理它?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比较愚笨的人知道食物里有毒,心里产生恐惧,为了保护自身,不去碰它,而且远离它;聪明的人知道食物里有毒,知道谁吃它的话,会中毒而身亡,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就把它扔到垃圾堆,或者埋在地下;智慧的人知道食物里有毒,但一点也不恐惧,不排除,不会扔掉,反而会应用起来,而且转化成良药,就是把可怕的巨毒改变成良药,把夺命的东西用于养生。这样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思议的。

  转化是本具的力量、本有的能量,如果我们善于利用,障碍将不再是障碍。比如把有毒的食品转化成良药,你吃了那些食品不再是中毒,反而变成养生物品。

  如果,我们的眼前出现杀父的刽子手,我们如何转化呢?首先看我们能不能全面地看问题,然后我们能否交换过来,就是把刽子手想成自己,再次看能不能针对自己,最后看我们能否有弹性,调柔而改变自己。如果你遇到杀父的刽子手时,应用暴力去面对的话,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暴力去解决问题容易失去我们的生命。我们应用柔性、弹性去解决问题,同样也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不会失去我们的生命。因为,柔性、弹性是使我们生命延续下去的根本。我们面对外在的逆境其实能够以柔克刚的,因为我们本质具备柔性、弹性,就是现代人讲的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明白这样的道理。

  曾经有一个人问智者:“人们鼓励我要坚强,不能退缩或倒下,我怎样才能做到?”

  智者回答:“强大和坚强也许重要,但我建议你再有点弹性。”

  然后智者给了他一个比喻:“你身上什么东西最硬?”

  答:“牙齿。”

  又问:“你身上什么最软呢?”

  答:“舌头。”

  又问:“牙齿和舌头哪个寿命长呢?”

  “当然是舌头的寿命长。”

  这番话终于让来者明白了,强大、坚强只是有针对性时才能用的,不是要始终保持的态度。暴力、战争这些思想和行为,作为方法偶尔使用一下会有作用,就像牙齿偶尔开一下酒瓶也可以,但总去开瓶子就不行了。

  比如有人通知你被撤职了,你以前的理论和做法都被认定是错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冷静下来,再去看一看问题出在哪里,检讨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知道自己的过错时,马上改变,而且以后再也不发生同样的过错;如果突然有人说你的公司破产了,或股市跌了,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有冷静的心态,然后要有稳定的心态,最后需要有弹性的心态,这三种心态能够改变你和你的事业;如果突然有人说你的心爱人跟别人跑了,或出轨了,这时候,首先你要冷静,然后要观察自己对他人的态度,针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改变自己,该放下的放下,该面对的面对,就是转化以及改变自己,才能让你的内心平衡。

  比如,我有个弟子,以前是个不信鬼神以及直来直去的青年人,听说她经常说宗教和佛教都是迷信。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非常看不惯我们出家人的身份和生活,我们聊天时,她认为我所说的话都是神话故事,是迷惑别人的谎言,而且加以攻击和反驳,所以我们之间无法交流。

  后来我就应用随机应变的心态来跟她交流,我尊重她的选择,而且耐心地去听她的观点,然后我也说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大家最后聊得开心起来了,她走的时候,跟我说:“我这辈子不会信佛的,但是我还会来找你聊天的。”我只说:“欢迎你常来。”

  她的行为、说话都带来一种强大和霸道的态度。有一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想见我,我就答应了她的要求。我们见面时候,才知道她的老公出轨了,她非常痛苦。

  她说:“大师,我对他非常好,但现在他背叛了我,我也绝对不让他安心生活,我想跟他同归于尽。”

  于是我就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从前一个村庄里有一只鸡和一只鸭,它们俩认识之后,经常来往,慢慢就生起了感情,互相照顾。有一天,村庄里来了龙卷风,鸡就跟鸭说:“赶紧上树吧,树能挡住风的。”

  鸭就跟鸡说:“不对,龙卷风会吹走树,赶紧下水吧,水能挡住风的。”

  它们争吵之间,刚好龙卷风在空中自然消失了。它们安全了,但从此,鸡和鸭之间产生了矛盾,谁也不让谁,它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它们两个的想法就是,我对你好,你为何不接受我的好心呢?

  它们俩心里总是不平衡,因此它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它们打起来了。这时候,聪明的小狗跑了过来,就问它们为何打起来?它们就把来龙去脉都说给小狗听,小狗听了哈哈大笑。

  小狗就跟鸡说:“你先下水看看水能否阻挡龙卷风。”

  鸡就说:“可爱的小狗,不要开玩笑,我一下水,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小狗就跟鸭子说:“你先飞到树上看看,到底树能否阻挡龙卷风。”

  鸭子就说:“可爱的小狗,你真会开玩笑,我飞不起来,如果我飞到树上,也会晕死的。”

  小狗就问它们:“那么,你们到底谁关心谁呢?”

  鸡和鸭这才知道矛盾的产生其实是各自的认识不同,而不在于关心不关心本身。如果我们认为鸭子是正确的,是鸭子关心鸡的话,鸡一下水就会淹死的,如果我们认为鸡是正确的,是鸡关心鸭的话,鸭子不会飞,若是飞到树上也没有用,它会晕倒而摔死的。所以它们无法选择对方的好心,只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保护生命的方式。如果鸡真的关心鸭的话,鸡也应该学着在冷的时候跳下水去生活,但鸡没有这个本能,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跳下水就糟了。如果鸭真的关心鸡的话,鸭也应该学着在热的时候飞到树上去生活,但鸭没有这个本能,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飞到树上也就糟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诸多矛盾的产生不在于事情的本身,而在于我们的看法和活法,如果你想找到事情的本质,你永远找不到事情的本质。因为,在无根无底的状况下,你只能回过头来看定义者,定义者看准了,当下就存在着解脱和净化的可能,所以你只有转化自己的心态,才能改变自己,也能改变别人的。

  如果鸡和鸭都听不进小狗的话,说明它们想要寻找事情的本质,其实它们永远找不到事情的本质,最后它们会在矛盾和争吵之间失去情感和生命。

  我的弟子突然恍然大悟,她就说:“大师,你说我们人类的一切都是有因有缘而来的,我明白了,也许我前世做过对不起他的事,也许今世我自己太自私没有感受到他的希求,也许佛菩萨在给我改变人生的机会。因此,我想皈依你,我皈依你的目的就是要改善自己,把自己的逆缘改变成善缘,我要改变成善人。”

  她就开始改变自己,心理逐渐平衡了,最后逆缘转化成善缘,她经常说:“我老公是拯救我的菩萨,老公抛弃我,实际上他是真的爱我,因为他不愿意看到我不开心,他抛弃了我,我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生活,我感谢老公抛弃我。”

  我们从事情的本质上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将看法转化是可能的,可以把逆境完全看为顺境来运用,没有必要寻找绝对性。比如人经常躺在湿地中会得风湿,而泥鳅则必须生活在泥塘中,而且潮湿会使它健康;大海里的鱼让它在大海里生活,它们很快乐而且健康;如果大海里的鱼放在温泉水里,它会不快乐,也不健康,而且必死无疑,如果温泉水里鱼放在温泉水里,它们同样快乐而健康,可是把温泉水的鱼放在大海里,它不快乐,也不健康,而且必死无疑。

  这些都说明我们可以从主观中解放出来。主观的解放是很重要的,客体是在相对层次中被定义的,事情就这么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在生活中却从没有思考过。

  我们的转化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行可用的方法,今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待,而不在于事情本身的状况,这就是真理。这也是佛经里讲的“今世的逆缘和阻碍犹如有毒的食品,不除逆缘而转化善道就像毒药转化良药”。这就是大乘菩提行道的教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萨       逆缘)(五明学佛网:菩萨       逆缘)  

 会性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文殊菩萨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2005年文殊菩 

 傅味琴居士: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006年弥勒菩萨圣诞开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真实菩萨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菩萨四正道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菩萨四错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