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坚固学佛信念不动不摇,远离烦恼,了脱生死


   日期:2017/7/20 9: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东方代表太阳初升之地,是万物生发之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当于晨朝自我提醒,当坚固学佛信念不动不摇。我们在早课的时候多是念《心经》和阿弥陀佛圣号,为什么要念心经?这是开智慧的,也是帮助我们调服心性的;更是在早晨就要告诉自己:自己是学佛之人,一日之中当以此为念,此一念便是念佛、念法、念僧了。

  若我们早晨就在念佛、念法、念僧,和极乐的众生听闻鸟鸣、风声、树声、罗网之声念佛、念法、念僧,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于晨朝升起此心是因地之种子,他日于极乐念念皆是佛法僧,是结果。

  1.学佛,可以先学菩萨,一点点地趋同自已,坚固信念

  在识性工作中,我们的分别在不断地工作,找到对的,认同后学习模仿,这个套路就对了,这是最容易学的一个套路。小孩子学习语言是这样的,学习吃东西也是这样的,学习走路还是这样的。狼孩虽然是人的孩子,但是由狼养大,他学的都是狼的行为语言。

  人的模仿能力才是学习佛法的根基,我们把佛菩萨做为模仿对象,然后模仿他们在某个事情做的某个行为,这样一点点地趋同自己,就是学佛中最简单,也是大众都在用的方法,只是没有成系统,所以后期就搅乱了,被始乱终弃。

  法是模仿效仿、学是模仿、教也是这样的意思,佛教是这样的意思、佛法也是这样的意思、学佛还是这样的意思,总体来说,就是你去模仿佛陀就对了。但是我们一下子模仿不来啊,怎么办?可以先模仿菩萨,那么多的菩萨,总有一款适合你吧,不要说那么多菩萨没一款入你法眼,那你就太傲慢了,这傲慢应该下地狱,贤劫千佛不度。

  那么多的大菩萨都是诸佛之使,也都是诸佛之师,更是诸佛之母,虽然说是菩萨,但是不成菩萨如何成佛的?佛是从菩萨中来,也就可以说任何一尊菩萨都是佛的一个侧面,或者是佛陀的一个部分,我们瞧不起这一个侧面,看不上这一个部分,全部的佛陀你自然更看不上眼了,贤劫千佛怎么可能度这样狂傲之人?

  经文里佛陀说得仔细,若是用一个劫的时间去咒骂侮辱佛陀,其罪尚轻;若是起一恶念对菩萨,其罪非常深重,不可称说了。因为菩萨是佛陀慈悲我们大众,委派下来救度我们的,我们不但不感激,反而恶心相对,这如何对得起佛陀的慈悲救度?

  菩萨就像是佛陀为我们垂下的一根救命绳索一般,我们最先接触到的,最先能把握的,最先能得利的,一定是离我们最近的菩萨。通过菩萨这根绳索,爬上去见到佛陀,若没这个绳索,我们在深渊久处暗冥;菩萨微弱之光就足以吸引我们了,我们冲上去,还是躲远远的?

  2.坚定学佛信念,安心定念,八风不动,努力修持圆满

  对我们学佛而言,如何安心定念?若是信心飘飞不定,如墙头草一般,今天听听这个,明天看看那个,后天持这个咒,大后天做那个印,你何时能定下心来?定不下来是因为信上有问题。左右摇摆是因为信得不正;浅尝辄止是因为信得不真。若你们都信得坚若磐石,不会换题目,不会换内容,也不会现在还落在生死里冒充凡夫,上演烦恼大戏。

  信是道元功德母,能够长养诸善根,信得七扭八歪,道就狂花乱坠。这是入门的钥匙,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中,释迦佛把东方第一尊代表佛点给我们,阿閦(chù)如来要代表的可不只是八风不动、如如不动的如来境界,任何一尊佛都是这样,你见过哪尊佛张嘴骂人的?忍不得,如何安住在如如不动的境界?

  正是因为我们能坚定信念,如阿閦(chù)如来,所以才会显须弥山一般的坚固之相,继续发扬光大,继续修持圆满,当演妙音遍洒三千,当坐道场出诚实言,广利众生,当使众生得不可思议利益,受一切诸佛护念,当于诸佛所同行、同止、同心、同德,是为一切诸佛所护念之。

  你能心如磐石坚定不改,你才能展现出须弥山王戒庄严相,你才能如虚空不可尽、不可坏、不可用、不可取、不可捉摸、不可分割、不可染、不可替代,此一相就是大相,就是尽虚空无法容受之相,就是一举足三千皆震裂,一落脚水陆翻腾,此一相若回归自性,入性光中,便光中化佛,连绵不绝,于微尘里坐大道场,在微尘处度无量众生。于无为处着有为相,于涅槃中演生死法,于寂静里敲大法鼓,入了性光便成就教体,可以以种种相入种种法、去种种执着、破种种贪念、护种种净戒、成种种三昧、入种种禅定、得种种智慧、演种种法、做种种色声香味触、利益众生、契机众生、如法雨遍洒利人天无量。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