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被大火围困,火不能烧?


   日期:2017/7/24 15: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分享的是《普门品》中的四个字:“设入大火”。字面上的意思是:假如进入到大火中。略微思忖会发现有点怪怪的,哪一个人能傻到发现有大火了,自己还进到里面去呢?优化后就是:如果他被大火围困!可是这和原文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同!如何解读?首先让我们来说说火。

  1.火是佛教世界四大元素之一,特性是蒸腾和热,代表嗔怒

  火在古代是很神圣的,人的进化关键是因为掌握了火的使用。于是产生了陶器,形成了烹煮食物的生存技能,也拥有了防御野兽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人的活动因为火的原因获得了延伸。如果没有灯火的使用,太阳下山就天黑了,人就被迫要休息了;因为有了火的使用,带来了温暖也带来了光明的延伸,有了光明的延伸,就可以在原本黑暗的地方,去做些什么了,这就延伸了人的活动范围。

  古代火往往是被崇拜的对象,在很多原始崇拜中都能找到崇拜火的因素。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元素组成(地水火风),当然佛教也是这样提的,不过佛教不只是站在元素层面说元素,而是站在物相层面上说精神境界。《楞严经》提到了很细致的世界发展形成的过程:世界形成最先是因为产生了巨大的风轮,也就是因为自性里搅起巨大的愚痴,所以愚痴招感风灾。因为愚痴无明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无明愚痴一形成就进入到周遍的状态,其他地方也就很快都进入到愚痴的状态里,所以风就是成就世界最先的那个因素,也是世界毁坏最后力量的那个因素。

  因为风的流动产生摩擦,形成了火的蒸腾和热,在风轮之上支撑形成了火轮。很多地狱就在火轮的部分,而有的地狱在风轮和火轮交汇处,或者就在风轮里,所以地狱就有寒地狱和热地狱两大种类。因为愚痴的风引发的火,就是嗔了,所以嗔是愚痴的结果,嗔也代表了相当的愚痴。世界在火大元素产生时,还不能算是一个有形的世界,因为没形成地大;所以当世界进入败坏阶段,三灾并起劫灾来临,往往火灾是中坚力量,风灾是最后一击,而水灾就是频繁出现,虽然伤害很严重,但是水灾不足以损坏世界的物质基础。

  当风鼓动形成火的蒸腾,火蒸腾的热量使一些部分进入到融溶状态,也就是水的那种流动,这样世界的基本结构就形成了。由底下巨大的风轮支撑形成上部的火轮,火轮蒸腾后形成水轮,在水轮的流动中,坚固的就成为地大了,所以地大是最后形成的物质形态。

  水代表贪欲,如果遭遇了水灾,也都可以和过往的贪欲业力挂钩的。形成地大的直接元素是水,世界毁坏的阶段,只要风火二轮稍有变动,其上的水轮就会很明显的感知和对应反馈,所以水灾是三灾劫难里最先产生的,也是最频繁产生的。有的经文里介绍是先有火灾劫难,然后是七次火灾后一次水灾劫难,最后是七次水灾后一次风灾劫难,但如果深入观察三者的关系,可能是在转录流传的过程中有了纰漏。而佛教认为四大元素并非是固定的样子,就像一块石头说是地大,但是如果焚烧石头可以化为液体,如果继续加热这个液体,终究这些石头会化成气态融入空气,就再找不到石头的坚固形态了。所以四大元素代表的四种执著,地大代表坚固留碍,水大代表滋润流动,火大代表蒸腾,风大代表周遍,这四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四种状态都可以融合在一种状态中的。

  以本句经文来说“设入大火”,假设进入大火中,火代表嗔怒,但是火可能从贪欲中来,比如人产生情欲会感觉身体在发热,如《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中,邬雏瑟摩当时做佛教护法,他修的是观火头的功夫,因为他宿世以前就YIN欲心很重,遇到一尊佛陀教他观察YIN欲心导致的身体发热,观察骨节里的火烧,结果这位菩萨就借此进入到圆通境界了。嗔恚可能是从愚痴来、可能从贪欲来、可能从分别来、可能从执著来、可能从妄想来、可能从无明来,所以当我们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个事情的时候,往往这些内容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就算是非常非常小的一庄事情,也完全可以找到其中的内容,所以这些内容完全都可以合一,在一件事情里完美的体现出来。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就会非常容易发现自己内在的问题,当然不建议拿这些去怼他人,只要在轮回中的众生,就算天人也好地狱也罢,要拿这套方法去勘察,没一个能逃得出去,全部都躺枪。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如果进入到解悟经文里,就会发现佛教的义理层出不穷,修行的手段方法层层叠叠,在一个方法里可能会找到其他的很多个方法的影子,在另个方法里也可以合并出其他的方法来。这就有点模块化的意思了,你想拿哪部分的功能只需要去截取,然后合并在这个方法里面这就完成了,类似于现在的转基因的生物技术一样。只是生搬硬套和善巧方便还不一样,你截取来的内容,要完美的融合在这个方法里,就像嫁接子株必须在本体上保持存活才行,不能说我只截取需要的,其他的不管,这很容易导致你的本体就不能存活,嫁接也是徒劳。

  2.为什么明知道大火会带来伤害,还会冲进火海?

  进入大火,刚刚说这是有点怪怪的,谁能看到火还钻进去呢?联系《法华经》的前文有火宅三车喻,世尊把这个娑婆世界比喻成一栋朽败破落的大宅子,里面也众多的小孩子在玩耍。当这个房屋着起火来,而大门又很狭窄,世尊把自己比喻为这些孩子的父亲,把火宅中的众生比喻成自己的孩子,父亲为了救孩子免离火患,在外面呼喊孩子让他们出来,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懂事啊,怎么喊也不明白。最后只能老父亲自己冲进这个着了火的房屋中,对那些玩耍的孩子们耐心的说:门外面有非常好玩的三种车,有鹿车羊车和牛车,车上有很多的玩具珍宝,只要你们能出来就都有份得到。孩子一听有玩的东西,就排着队走出这个火宅。

  所以明知道大火会带来伤害,还会冲进火海的人有两种:一种就是如世尊这样的慈悲殷切的佛菩萨,为救疗众生的疾苦,不忍安住于涅槃的境界,进入这个各种执著坚固的世界,引导众生一步一步的走到安全的地方;还有一种就是不知道怎么死好的。就如我们是愚痴颠倒深重的凡夫,虽然知道苦难,却不避不逃,这就如前面是大火海,自己木讷的走进去,那么是否有这样的人呢?这种有火还走进去,又不是为救人的情况可能不存在,但代表的精神层面就不同了。就像有人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是他还做,比如全球最起码数十亿人都在做的吸烟,烟草厂商已经在包装上印刷吸烟有害健康了,他还吸,明明知道却还明目张胆。能说他们不是在设入大火吗?能说他们不是自己走进大火里吗?《法华经》是以喻立题的经文,其中的比喻是非常多,有的是明说,有的就是暗说了,如这句可以延伸到暗喻里的。谁是那个知道有火还冲进去的人?明知故犯的人都是;那些知道戒律是保护自己的,却不遵守戒律的人,是设入大火的人;那些知道学佛要出轮回,在面对事物时还在用世俗去对待的人,都是设入大火的人;那些为求自我利益,伤害大众利益,蒙心做恶的人,都是设入大火的人;那些为求一己私欲,不惜一切手段行为的人,都是设入大火的人;那些为贪爱而摇动身心的人,都是设入大火的人;那些说修行,却冷眼旁瞧的人,都是设入大火的人;那些明明知道学佛可以出轮回,却不肯努力的人,也都是设入大火的人。于是我们哪一个又不是设入大火的人?设入大火,换句说法就是自取其死。《地藏经》迷路旅人的例子有这样的话,不令众生自取其死。明目张胆有危险还去做,这是设入大火的人;很多人为寻求刺激,在刀尖上跳芭蕾,游走在法律边缘,抛弃道德底线,他们也是设入大火的人。

  这一展开就发现,这个世界本身就面临四大元素的分崩离析,世界的败坏就是必然的事情,可是却有一批人冲进来,不是为了救人,仅是为了贪玩,这和火宅三车喻里的孩子有什么区别?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些众生自己造作种种,陷入在火宅中,才让诸佛菩萨不得安闲,他们要进来劝解度化我们,所以他们也是那些设入大火的人,但是因为他们有威神力的加被,火不能烧。

  3.如何才能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于是转一层,我们如何才能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呢?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这句话看着还是怪怪的。《地藏经》里无毒鬼王回答婆罗门女说:不是神力,就是业力,不是这两个原因,是不能到这里的。所以这世间也好,这个六道也好,不也都是一样吗?不是神力如此,就是业力使然,佛菩萨在其中游走安然,是因为神力如此,而我们在其中处处碰壁是业力使然。

  如果我们转一层,既然佛菩萨靠神力在生死轮回里示现种种,而不受伤害逼迫,我们是否可以同享?我们如何同享这些受用呢?他们设入大火是慈悲茵茵,为救众生的缘故。若我们也能如此愿、如此行,我们也如此殷切希望众生得到利益、帮助众生得到利益,我们是否当同享呢?这时再来思维“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说的就不再是特指观世音菩萨了,明白了吗?

  这一转化,我们就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过去我们的生死轮回是靠业力,这诚然不假,但是随后的生死中当依愿流布、当依靠愿力而行走在世间,由是菩萨威神力故,火不能烧;就算我们灭不得周围的火,我们不受伤害。就像演员演的苦情戏,我们看着好虐心,可是他们现场很欢乐的。就像和人交流,别人说了什么话,你得有反应,没反应说你是木头、没反应说你没听、没反应说你不上心,要有反应反馈的。就像我问各位有没有问题啊,没反应,哦,我当你们是木头,我就心里平衡了,不是木头怎么能没问题呢?

  这就像教育孩子,有的事情做的很不好,要教育他,要绷着脸,如果嬉皮笑脸的说,孩子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并不重要,再犯也没什么的,所以需要调动表情去演;有的情况要演发脾气,你就要发脾气,但是不能真发脾气,两个人吵吵闹闹的也是如此,你知道这是在演戏,好像火烧得很大,可是一转身能笑得出来,这功夫就很好了。

  我们既然知道这些是有伤害的大火,何必再去触碰、再钻进去?既然知道六道也好,世界也好,都是朽败火宅,及时出去就好,不当久住、不堪久住、不宜久住,所以当思维:如何离开烈火的焚烧呢?到底是哪里来的火?是我们没发现就进到圈套里了,还是我们本就是要进到这里?那么我们进到这里,到底是做什么目的的?

  所以说菩提是药、慈悲是药,中毒再深,你把药自己服了,就能自我救疗;能帮助其他人服药,就能救度他人;虽然药不是我配的、不是我做的、不是我生产的、药的作用也不是我发起的,可是就能依靠这个简单的法帮助大众同出轮回、共享安乐,岂不是妙哉?这就是大乘的精髓,你不用一定要多牛多伶俐的修为境界,拿对救人的工具就可以救人,没多艰难,过去或许不能如此方便,但是现在确实如此方便。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普门品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门品       学佛)(五明学佛网:普门品       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